2020考研一战初试420分经验贴:废物选手的自我营救

由于这几天陆陆续续也有一些今年一战和准备二战的同学询问,承蒙大家信任,废物选手略尽绵薄尽量输出一下备考经验,仅供参考,适用效果因人而异。概括来讲,这半年真是一段不可多得而又不堪回首的经历,可能下面废话多一点,有助于回忆。
先说一下各科成绩:政治84,英语84,西综252。刚看到的时候很疑惑表示卡bug查的分可能是假的吧......直到收到短信才相信对本废物是天文数字的420(最近发现自己孤陋寡闻,同学里好多大神420+,甚至有440+的,跪下了)。然后交代一下背景,我就读北方某双非医大临床医学专业,学年保研率大概在百分之十几,我本科综合排名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准备考研同时进行毕业实习、大四下期末考试、英语六级、执业医一阶段、日语考试,学习地点有家、寝室的床、教室、图书馆,主要战场还是宿舍自习室。备考开始时间较晚,各科平均七月份。以下我尽量分科目按时间顺序进行具体回忆。总结里面分档次标明的材料包括我整个复习过程中所用的全部材料。
首先政治方面。
本科毛中特近代史课期间我水的还不是太厉害,多少对政治内容有点印象,可能算有点(思想)基础?九月开始复习,先买的老肖全套,刚开始用的精讲精练+1000题,看一章书做一章题,错题的知识点写在本上,应该不到一个月就溜完了。讲真题那本没用过,做过一套真题,发现没什么帮助后面就没有做了。然后十月份政治就出现空档了,说空档也不是完全的空,不是都说老肖要刷两三遍嘛,于是又做了一遍1000题,配合看看以前的笔记和知识点提要那个小书,但是越做越感觉自己什么都没记住,第一次错的题这次也会错,还会错更多新的。并且当时看到帖子表示这本虽然题多,但题目并不十分贴近真题,于是誊抄错题的脚步也停止了。也因为一直轻敌的缘故,我十一月才发觉可能要大事不妙,于是开始听徐涛的强化课,结局是直到考前我还有一本书没听,时事也没听,只能放弃了。徐涛的讲义和配套题没用过。十一月我饥不择食用了那个红皮的考试大纲解析和配套1000题,看是全看了,做也全做了,but效果可能......十一月底十二月做了肖和徐的最后几套卷,徐涛公众号的背题大作战都更新了半个月了我才知道,然后又焦头烂额地开始背,徐涛小黄书和他的必背20题(那哪是20题啊,书是挺小,说是100题都不夸张),一开始还想背背肖八,没想到肖四也只有前两套背下来了。不是写的混乱,是那时候政治真的令我很混乱,资料太多了,我本身不是记忆型选手,又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所以真的挺难的。结局是大多数背题资料我都是有印象,但根本无法条理清晰地输出,别提一字不差地背诵了,所以除肖四以外基本都被迫放弃了。这里我点名表扬一下最后老肖考前一星期那个讲他模拟题的直播课以及(主要是)把它分享给我的姐妹!真的很有用,考完有人说老肖最后一年题押的不准了嘛,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认真体会了肖四的每一道大题材料,你是真的完全ojbk,肖的眼力和眼光名副其实无出其右。
总结:推荐:肖全套(还是需要的) 徐涛视频课 徐涛小黄书
鸡肋:考纲解析及配套题 徐涛必背20题 徐涛公众号
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一般,六级勉强500,总体无功无过的水平。大概春天开始看的单词,用了恋词7000,分粉蓝两种皮的那个。朱伟的课......不多说了。我应该是夏天之前看完了这本书,确实是看,啥也没背下来。后面单词就一直app了,用的新东方乐词,以前被考托福的朋友推荐,我个人认为还是很好用的所以也推给了很多同学。说实话夏天之前甚至连考研英语题型啥都不太知道......时而忘记自己英一还是英二(??心也未免太大。六七月期间多少看了点那个长难句解密,就封皮黄蓝相间那本小书,我觉得培养培养语感还是8错的。八月底开始做了张剑阅读80篇,不推荐,除非英语大神,根本看不懂文章,一口气从来做不完四篇,分分钟睡着,因为啥也不会。
然后说说真题。那时不管英语还是西综,我对真题的看法一直是,珍贵的真题得省着点啊,得攒到剩两三个月那时候才能做啊,所以年初知道很多同学已经把英语真题做过一遍的时候,我不仅震惊于速度还十分疑惑。事实证明我错了。如果再来一次,尽管也不会那么早,但至少要把英语整个的复习开始时间往前提,才能留下更多时间多遍揣摩真题。说回19秋天。九月开始做真题,倒序,从大概2000年开始做。买的是那种比较便宜的简装真题,没有张剑黄皮那种长篇累牍的解析,对于熟悉题目套路足矣。真题我是只有每天下午考英语的时间做,学英语也是下午,政治西综主要安排在上午,晚上就随便了,说不定有一定的科学性也可能是迷信......这里说一下真题的做法问题,每次做真的特别费时费神,不知道是我的毛病还是大家都有这感觉。听说某些老师讲过一些神奇的答题顺序,但我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可能是因为卑微废物除了作文没听过网课),就是正常试卷顺序答题,把这些题一视同仁(?),一分都不轻易放弃。这也导致了我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做题速度慢。而这个问题的致命性也真就延续到了考场上,甚至传染了我的西综。众所周知(?)我是一位速度型选手,以往期末考试不管会还是不会,答题时间都在考试时间一半左右,长痛不如短痛。对于考研英语,我尝试过提速,但这是不可逾越的技术屏障,英一的题就像三体人的智子,我的大脑运行就是被控制了的加速器,发展“量子物理”实现技术飞跃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这三小时里答对更多题目。前面题我尽量在两小时二十分钟内做完,大小作文至少四十分钟,非常紧张。对题目我就没什么发言权了,都是正常做法,完型先做,阅读通读全文然后写题回文中找,新题型和翻译全靠感觉,边做边标出不熟悉或不认识的单词,做完批完看错题,尽量理解出题人角度,之后弄单词。英语我就是哪破补哪,最后发现全是破洞,九月下旬觉得这么下去真要不行了,买了新东方的完型&partB真题详解(不推荐,没什么意思)和华研的阅读150篇(竟然还不错),开始全面英语浸泡。说实话效果甚微,但好歹有点效果,早期做15年以前的题,第一遍大概扣15-20分,第二遍10分左右,15年以后有的只做过一遍(因为没时间了),扣分大概在5-10分左右,做的张剑黄皮书15-19那本。不要做其他模拟题,与真题差距太大,出题人风格迥异,容易对手感产生不良影响,只深入研究真题就已经是很大的工作量了。
作文方面,大概十一月中旬开始准备内容,字帖九十月就开始写了,每天下午写一点,用的是新东方考研英语作文字帖普通版和加强版,写了两本,比较推荐加强版,内容多一些。字体选的意大利斜体,这个因人而异了,总之写字帖真的有效,书写明显比以前漂亮流畅很多。作文内容方面,用了王江涛那个红白相间封皮的高分写作(必备,学学基础,就是部分内容比较老旧,王老师有些同样的话总说总说都给我看烦了),努力地背了王江涛那个考前预测20篇的小书(和徐涛那个一样骗我,哪是二十篇,太多了),背完默写,虽然不能一篇一篇完整背诵,总算熟悉了一些句子写法。十一月底之后我尽量每天都写写真题作文,最后到十二月又有点慌张了,于是随便找了一套冲刺课,潘赟老师的,节数不多,我也没听过别的没什么对比,对我来说效果还算不错,把课上的句子和词汇自己喜欢的觉得能用的上的都记在本上,每天背政治之前朗诵一遍加强记忆,最后考试就自然而然输出了。
总结:推荐:乐词app 新东方字帖 张剑黄皮书真题 淘宝真题 王江涛高分写作 作文课(潘赟老师)
鸡肋:恋词 长难句解密 写作考前预测20篇 华研英一阅读150篇
无用:新东方英一完型&partB 新东方考研英语写作素材大全 张剑阅读80篇
西综方面。
我的大体顺序是生化生理病理内科外科分生人文,材料方面相比之下并不多,主要就是教材老贺和北医。年初就在准备看生化了,结果第一章就......好像到五月进度还是生化第一章。五月底开始毕业实习,我一般在科里看书和视频课,复习强度不是松散,是根本没有。六月时觉得自己进度太慢,于是看完生化没看分生就跳到了生理,时间大概是六月生化生理七月生理病理八月内科九月外科。一轮我的流程是,先一边看视频课一边做笔记,然后马上看贺银成讲义那本,然后看书划重点,然后做贺银成同步习题,一章就算完事。视频方面是听当时有学姐做经验分享的推荐来选择的(除了生化),即生化贺银成、生理刘忠宝、病理徐琦、内科隋准、外科徐琦。仅个人观点(因为我和我的同学们对这些老师的评价也各不相同,所以没有说哪位老师不好的意思大家见谅)贺老师还行,刘老师一般,徐老师可,隋老师不太可。但实际上视频课对我的作用主要还是产生感性认识,我从视频课中获得和真正掌握的知识远不及在不断地看书做题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点理解把握程度的十分之一。我唯一想要强调的就是教材和真题的重要性,这是任何其他材料和资源替代不了的,就我个人学习西综的经验来讲,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因为你的捷径就是漏洞,你以为你节省的时间和略过的内容,都会成为你细密知识网上的漏洞,而考试是绝不能允许这种薛定谔的漏洞存在的。十月初我在保研室友的建议下开始做真题(不然可能还会更晚开始...),就用的老贺那本(甚至我就只有这一本真题书),顺序是留下19,从18开始往前做,每天或隔日一套,做完批改,拿一个专用的本子记录错题,这个记录不是指把错题抄一遍,而是找到知识点书本所在出处原理原因和揣摩出题人意图,并且对每本书和各个章节的错误率做系统的数学统计。一开始的成绩差不多在230+,我还比较满意因为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提升空间,答题时间是一贯的速度状态,平均在75分钟左右。与此同时由于时间已经不充裕,一轮外科的时候我开始了生理二轮同时在看第一遍分生。逐渐问题暴露出来,即正在复习和刚复习过的地方不会错太多,但时间比较久了没看的就不行,而且临床科目是重灾区,说明我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浮于表面,难以运用。十月中旬中断了一段时间的真题,因为情况不太乐观,我的状态也下降很多,所以开始专注于二轮复习。
二轮我使用了北医系列,因为做了一下发现紫皮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的流程是每章先抄着答案做(?)一遍紫皮回忆一下脑子里所剩无几的知识,然后看一遍一轮做过的贺银成上的知识点和错题,然后打开教材仔细看一遍,然后闭卷做红皮,批改,再把漏下的知识点在书上划好写好,把这章的书翻得里里外外明明白白。教材真的太重要了,我说一百遍都不嫌烦。就这样在快速题海战术和啃书大法中,大概十一月中旬二轮结束了。二轮结束之前我就开始重新继续做真题,应该是战术正确加上心态平和,成绩相对来说好了一点,基本不会再出现220-这种情况,由于觉得速度太快肯定不可取,于是我尽量放慢速度审题,但还是很难做到100分钟以上,后来像英语也提不了速一样我就放弃了,分数方面差不多是正态分布,普遍在220-240之间。核算分数的真题我做到07年就止了,再早的年份主要是做做题目,题数题型还在改革之前,也不用掐算时间,做一做还是很闲适的。
三轮就比较朴素了,主要是看红皮上的错题,贺银成上譬如表格啊之类的那种重点,之后看书上划重点和做笔记的部分,之后把重中之重或死活记不住的和第六感可能要考的知识点写下来在本上,不用做题的复习进度就加快许多。大概十二月上旬三轮结束,之后真题二遍就是在app上做了。
再说说练习册和模拟题。北医系列有人讲答案错误多,这个我倒没觉得,反而感觉质量还是不错的。紫皮太难了我也说过,题量大答案又没有解析,这个大家怎么做仁者见仁了,可能大神会觉得不难吧,红皮的话题目比较正常,有很多真题啊紫皮上的啊,二轮练习用感觉还是很好的,蓝皮好像没有很多人做过,是病例分析的哈,比较薄一本,平时没意思了我就随便翻一页写写批批,无功无过,没做完。绿皮的模拟和老贺的模拟我基本都是12月做的,绿皮剩两套没做完。我感觉是这样,老贺确实难,主要是偏、怪,但是最后反正除了真题也没什么可做的,就简单感受感受不用当真,正好有助于看看书的犄角旮旯还有什么神奇知识点,五套题我的分数大概在180-240之间,供参考。绿皮也是不要当真,真的太简单了,不到一小时一套做着做着都快起飞了让人心情好,和老贺两个极端,而且很多真题原题,优点就是有助于回顾真题和提升信心,我的分数大概在240-280之间,供参考。app上的万人模拟,我个人建议还是少做,题还不如老贺,公开排名严重挫伤信心,第二次我甚至做出了200的好成绩,只能说对心境影响很大,我就吸取教训再也不敢做了。总之如果时间允许心态又健康,做做模拟完全没关系,只是并不必需,太多反而会剑走偏锋,考前千方百计找或者买各种押题模拟更是没必要的事,如果用做模拟的时间来研究真题,可能会有更多收获。
十二月中旬的四轮就更朴素了,直接看三轮的笔记,觉得还记不住的就翻书,再记不住就告诉自己,也不一定考......为了练习手感19的题是最后做的,说实话成绩不理想,但是已经逼近考试日期,就是心情再差也得咬牙挺住。最后三四天除了写写简单绿皮最后获得一点自信,就是把题数165之后的这三年真题逐题翻书确认一遍知识点,以及每一个知识点衍生的其他可考的东西,我记在几张纸上,为了第一天考完回来逼迫自己有事可做,防止胡思乱想。
总结:推荐:贺银成全套 北医全套(黄皮没用过)教材教材教材
鸡肋:视频课 app真题 模拟题
无用:app模拟
关于具体学习内容就是以上,简单总结成几点:1. 精胜于多,质量重于数量。2. 基本中的基本,教材和真题的重要性。3. 珍惜时间,用好时间。
关于考试那两天我简单说一下,没什么重要的哈哈,因为发挥也不是很好,如果不感兴趣下面的可以都不看了。说来惭愧,这三科我都差点(基本)没答完。今年政治选择我觉得好难啊????????♀️大题虽然肖四我都没能全背下来,但是还是万分感谢肖老师和徐老师,能让我洋洋洒洒诌了满满两篇子,因为编的太投入都快超出答题纸了。经验是政治一定要多写,开动脑筋把你知道的全写下来,好好措措辞,想象自己是撰写标答的老师。英语对我不用说了,噩梦一样的存在。考前就已经怕的要死,一怕写不完二怕题目难,毕竟是真题除作文错到过三十分的选手,不确定性太大了。然后考试的时候确实也发生了突发情况......害,不堪回首具体就不提了,全靠不想二战的强大精神力撑住没有崩溃完成了考试,大作文十五分钟小作文十分钟,翻译实在没时间了且手抖,没做完。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西综也没做完,不管真题还是模拟我从来都没写到过三小时,因为审题太谨慎没把握好时间,最后做多选的时候已经不能呼吸了,不确定的题目全靠蒙,根本没思考时间。这两科我就不说什么考试经验了毕竟都没写完......心理素质是一方面,如果能对题目和知识更熟悉一些就不至于这么手忙脚乱了,谁都希望能在考试时游刃有余。
如果你忍受了这么多的废话看到了这里,证明你大概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而耐心也是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没错,最后我还是想谈谈学习方法以外的东西。这不长不短的半年旅途不仅是一段紧张的备考经历,也是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夏天时考试实习的重压,秋天时无法推免的遗恨,冬天时濒临崩溃的绝望,自我怀疑,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所有一切无时无刻不将我包围,也许每一个成功度过了考研的学长学姐都轻松地发着消息说谢谢大家,但只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才清楚这轻松背后意味着什么。我的题目叫作“废物选手的自我营救”,不是自谦也不是自嘲,是因为我曾经确实是一个浪费时间负了韶华的废物,也许现在也是,我的自制力极差,擅长逃避现实,学习天分欠佳,经常心境恶劣,甚至看到学习好能力强的人会产生严重的厌恶情绪,一个名副其实的废物。但是唯一一点我仍抱有恐惧,对自己可能永远是个废物了的恐惧,而只有我才能营救自己。从八月开始我种了64159分钟的树,在座位前的椅背上贴了“75 75 250”的便条,害怕看不完书所以四点起床去自习室,晚上胃痛到只能弯着腰在走廊背书,因为脑子容量有限秋天以后总是老年痴呆一样记不起来夏天之前发生的事,黑眼圈挂到下巴,脱发,长痘,发胖,还有更多,而这只是身体上的问题,和精神上承受的相比,身体问题甚至不算什么,这么一点文字哪里说的完呢。但大多数能上岸的人都经历了这些,生理和心理,任何一个方面崩溃了,退缩了,都不能,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在乌漆嘛黑的夜里摸索出来的,省略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行。确实有人可以轻易获得这些,但我没有这种能力,也许这话很难听,但我会告诉同样没有这种能力的你,上岸没有捷径,痛苦是必经之路,你想走的比别人好,那就更痛苦,加倍痛苦。如果有人抱怨没有时间看书,我可能会笑笑说,但是我有时间,因为四点起床。
我的理想并不远大,总算没有辜负一张便条帖,并且把这个废物半边身子拉上来了。这感觉就像一艘破船,多少次要在一望无际的狂风暴雨里倾覆,硬是勒着帆咬着牙往前走,竟然看见了一片还算不错的岸。但是那天一个学妹对我这艘破船说,要我在岸上等她,因为我是她的灯塔。我从没想过我这种破船居然能成为谁的灯塔,只是这次险象环生的航行让我意识到,或许我没有那么破呢。
不管一战二战还是几战,我都衷心希望你们考上,并且考得好。考研使你得到的远远不止一份成绩,那些痛苦给予你更多更珍贵的东西。
じゃあ、痛みを感じろ!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