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也谈“半表半里”。

发布于 2020-01-18 · 浏览 3688 · 来自 Android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12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看到论坛里讨论半表半里的问题,楼主要是通过考证先贤的文献,就对半表半里这个病位加以否定,那么半表半里这个病位有没有道理呢,我谈谈我的看法,因为正确理解半表半里这个病位牵扯到八法里面“和解法”的问题,在我看来,比半表半里这个概念更加不可思议的,反而是大家都接受的“和解法”。

要理解小柴胡汤的“和解”法,必须理解“半表半里”这个概念,而要理解“半表半里”这个概念,又要首先理解“表里”这个概念。

首先呢,“表里”这一对相对的概念,只是一贯的传统概念,而一贯的传统概念只是观察角度问题。

传统的表里,它的观察角度就是咱们看待一件物体,比如说一个球,与外界接触的部分当然就是表,不与外界接触的部分当然就是里。

这个观察角度则以伤寒论为发端,无论伤寒论六经标题是否是后人加上去的,总之太阳主表阳明主里这是公认的。那么,半表半里就是在表里之间,外不在表,内不在里,所以就是所谓的半表半里。可惜,这样说很难有个标准,从哪到哪才是不在表又不在里的界限呢?既然没这个标准,那么半表半里就很有人加以否定。

既然表里只是观察角度问题,那么,换个观察角度试试怎么样?

先从先做一个与传统角度不违背的定义,就是:与外界接触的部分就是表,否则就是里。

大家可以看下图。

一个球,球的表面当然是表,表面的里面就是里。在此时,这个表里与传统的并无不同。

如果这个球因为某种原因有一个部分凹陷下去了一块,除了这一部分以外的表里仍然不变,但是就这一部分而言,凹下去的与外界接触的部分是表还是里?既然前面定义说与外界接触的部分就是表,那么这一部分仍然是表。

再往后,这个凹陷的部分,凹陷的程度越来越深,由于凹陷的部分依然与外界接触,那么,无论凹陷的有多深,它仍然是表,是不是?

再往后,凹陷到了极致,以至于这个球中间形成了一个穿透的孔,那么,这个孔是表还是里?

凹陷从传统的观察角度来看,我们会说,这个孔在球的里边,所以是里,但是按照前面我们所做的不与传统观察相违背的定义,这个孔由于仍然与外界接触,那么它仍然是表,而不是里,只不过它是隐藏在球的内部的表,这个有没有错?没有吧?

这就是换个观察角度的表现,这个球,它的表包括外面的表与内部的表,它的里则是内外两层表之间的部分。

再往后,如果这个有一个孔的球变一下形状呢?无论它的形状怎样变化,问题的性质不会改变,是不是?孔仍然是表。

再往后,如果这个改变了形状的球它里面的孔也改变了形状呢?无论孔的形状怎样改变,问题的性质也不会改变,是不是?孔仍然是表。

那么最后,这个球外面变成了人的形状,里面的孔变成了胃肠道的形状,表里的性质也不会改变是不是?是的!

也就是说,换一个角度,人的胃肠道和肌肤一样,都可以认为是表。

既然性质都一样,那么有些问题看起不一样,其实本质也是一样的。比如说,邪在表则汗之,邪在里则泄之,一个用辛温汗之,一个用苦寒泄之,两者看似不一样,但其实本质上,都是就近就方便的通过表清理掉邪毒,使邪有出路,不至于往里走进去影响到里的不良变化,因为人体真正重要的部分,都在内外两个表之间的里的部分。

那么如果这个邪毒,没有在外面这个表,也没有在里面这个表,而在内外两个表之间,也就是真正的里,怎么办呢?这时候邪毒不好全都往外走,也不好全都往里走,全都往外走,靠近最外边的出去了,靠近最里边的反倒走中间去了,伤害重要脏器组织了怎么办呢?反过来全都往里走也是一样的,后果挺严重。

那这时候怎么办呢?不能往一边使劲,那就往两边使劲呗!同时用辛温和苦寒,用辛温让靠近外边的表的邪毒通过发汗排出去,用苦寒让靠近里边的表的邪毒通过泄泻排出去,两边一分,中间的邪毒也就没了。

所以这样一看,就很容易明白半表半里在哪里了,传统观察角度的所谓半表半里,其实就是在新角度处于两个表之间的部分,也就是新角度真正的里,只不过传统角度把里边这个表,叫做“里”。

从治法上来看,邪气在外边的表,辛温发汗可去之,我们叫“汗法”,邪气在里面的表,苦寒泄泻可去之,我们叫“泄法”,那么,在不里不外中间的邪气,同时用辛温苦寒的方法应该叫什么呢?后人叫“和解法”,其实和解法非常不正确,正确的名字应该叫“分消法”,内外分消。

和法就很奇怪,和稀泥吗?

其实,伤寒论阳经三章总的治疗大法,就是四个字,叫“辛开苦降”,在表以辛开之,在里以苦降之,半表半里则辛开苦降同用,至于寒热错杂,则也是辛开苦降同用,只不过要根据不同的细微差别,调整辛开苦降的比例,这样就形成了各个经方而已。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688

32 11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