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生理EPSC求助给位大神
前提是在我们的模型中发现A脑区投射至B脑区的神经元被激活,在这条环路中我师姐做电生理记录发现是突触前起作用,于是我老板就想这条环路被激活是不是由于A脑区接受其他脑区的兴奋性输入增多,然后我听了他的意思就记录了投射至B脑区的A脑区神经元的sEPSC并统计了频率,结果今天和他汇报他说做错了,应该要看幅度,频率是突触前就扯远了,而且应该记录的是mEPSC,sEPSC不能反应A脑区的AMPA受体情况。可是我觉得频率增加说明突触前释放增加,那也能说明A脑区是因为接受的兴奋性输入增多继而再对其下游B脑区发挥作用啊,为什么一定要幅度增加说明突触后(A脑区本身)起作用才能说明问题呢?
请教各位大神这个突触前起作用和突触后起作用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还有就是sEPSC和mEPSC有什么区别,我知道mEPSC是阻断了动作电位,可把动作电位阻断剩下的电位是代表什么呢?为什么我老板说mEPSC可以反应AMPA受体情况?
拜托大神帮我答疑解惑,先谢过各位了!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