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吸收放散试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2. 原理
抗体与相应抗原在适合条件下可以发生凝集或致敏,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如果改变某些物理条件时,抗体可以从结合的红细胞上解脱下来。表达弱血型抗原(A或B)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反应不出现凝集现象,但可以吸收相应的抗体,被吸收的抗体可以放散出来,检测和鉴定该放散出来的抗体,可以证明相应抗原的存在。
3. 范围
弱血型抗原的鉴定;血型抗体的分离与鉴定。本试验操作规程主要选取弱A/B抗原鉴定制定相应试验流程。
4. 器材与试剂
4.1器材:0412-1台式离心机、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75×12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4.2试剂:生理盐水、抗球蛋白试剂(市售单克隆或多克隆)、致敏的阳性对照细胞(自制)。
4.3标本:抗凝静脉血3毫升,4℃保存。
5. 操作程序
5.1吸收试验
5.1.1 生理盐水洗涤1ml压积红细胞(同时用O型红细胞做阴性对照)。至少3遍,最后一次洗涤后,尽量弃去试管中红细胞沉淀上的所有上清盐水;
5.1.2 如怀疑是弱A(或弱B)抗原红细胞,在洗涤后的红细胞中加入1ml抗A(或抗B);
5.1.3 将红细胞与抗体试剂充分混合,在4℃条件下孵育2小时(也可过夜),期间不时轻摇试管,混合红细胞与血型抗体;
5.1.4 3500rpm离心5min,去除所有上清(抗A或抗B试剂);
5.1.5将红细胞转移到另一支洁净试管中,用较大体积冰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至少6遍。保存最后一遍洗涤离心后上清,检测其中是否残留游离抗体,如有应继续洗涤,直至没有游离抗体存在;
5.1.6 应用适当方法对洗涤后的红细胞进行放散,弱A、B抗原检测一般用热放散。
5.2热放散试验
5.2.1将洗涤后受检者压积红细胞一份加1份生理盐水(同时用O型红细胞做阴性对照)。置于56℃水浴箱中,不断摇动1分钟,静置9分钟,使吸附在红细胞上的抗体充分放散下来。
5.2.2立即将试管以3000转每分钟离心1分钟,取上清液。
5.2.3将放散液用标准红细胞悬液鉴定,即可检出受检者红细胞血型。
5.3乙醚放散试验
5.3.1取经洗涤3次的受检者压积红细胞1份加1份生理盐水,2份乙醚,加入到带塞的玻璃大试管内,剧烈振荡1-2分钟,然后以3500rpm(1000g,0412-1离心机)离心1分钟;
5.3.2离心后分成3层,上层是乙醚,中间是红细胞基质,下层是放散液,呈深红色;
5.3.3用吸管吸出下层放散液,置37℃水浴10分钟以上,除尽乙醚,保持水浴开盖;
5.3.4再次离心,取上清液即为放散液;
5.3.5滴放散液加1滴抗人球试剂,即用经典抗人球法检测乙醚释放液。
6. 参考依据
6.1《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
6.2《输血技术学》(第二版)
注意事项:冰盐水洗涤6遍时,速度要快。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