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19考研 英语81分 经验贴 超详细的

发布于 2019-02-23 · 浏览 3.7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四川四川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7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回馈丁香园的帖子,关于英语,总分就别问啦,西综考得很差QAQ

首先说一下英语的地位,我觉得英语还是比较重要,但是最重要的一定是专业课西医综合,不要本末倒置了,但也不能让英语或者政治拖后腿。

其次我想说的是考试就是为了应试,但是学习英语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最终的目的也是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用好这门语言工具,能够把我们想表达的用英语流利的说出来,用这门语言去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多文化。

最后我只是把我的经验讲出来提供一些复习的思路,你们可以按照这些思路去探索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最重要的是,不能生搬硬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下面我按照:阅读、作文、翻译、完形填空、新题型、词汇、推荐书目、简略版本的顺序来讲。


阅读部分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阅读和写作,阅读一共有4篇,每篇10分,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一共30分。

阅读我是用张剑的黄皮书和唐迟老师的视频课程搭配着复习的,先说一下思路,年份久远的用来熟悉风格,年份偏新的真题就要好好研究摸清套路,年份最新的就要留着好好模拟。


先做从97年到04年的题,做完对答案,正确和错误的记录下来,但是没看解析。这时候统计的错误率和正确率就差不多是基础水平,但是也不要太在意。做完这几年的题,大概能够感受到考研英语的阅读风格了,因为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嗯他的文风吧,以前做的都是4,6级,答案非常明显,只要找到原文就找到答案的那种。从一种阅读风格到另外一种阅读风格不可能很快适应的,所以可能做起来会错很多,认真做完的话错多了打击比较大,所以说就可以做年份稍微偏久远一点的,做完你不要在乎对错,但也要记录一下,做到04年的,做完差不多就对这种阅读风格有一点熟悉了。然后再去做后面的,即使单词不知道的还是多,也会稍微好一点。


然后继续从05年做到差不多11年左右,这时候做做完就要认真的看解析或者看视频,认真自己分析,如果自己能够根据看着黄皮书分析下来的话,就不用看视频了,因为看视频是听课,这样就是在跟着老师的思维者,不是自主思考。但是我估计大部分人都比较依赖视频,如果是看视频的话就做好笔记。等把这几年的视频看完,考研英语的题型套路已经摸的差不多了。


然后我又倒回去,从97年做到11年,这一遍没有统计正确和错误的,因为我主要是想搞懂,然后记住里面出现的单词尤其是比较核心常见的一些词汇,这个过程你会发现有非常多的那种一词多义的单词,也有很多形近的单词都要把它搞清楚。这里我做了笔记,就是把它的题型分类按照唐静老师视频里讲的方法,比如分成细节题,主旨大意题,词汇题等等,听唐迟老师的课程就大概知道怎么记笔记了。


然后我又从12年做到16年,这一遍,可以看下自己的正确率,和最初自己做97~04年的比较一下,已经有一些进步了,但是这一遍做完我就没有看视频了,因为我觉得之前视频已经把套路讲的很清楚了,如果一直依靠视频的话就很不利于自己去分析思路,只有遇到那种特别难的文章,我才会去把那一年那篇文章的视频找出来看一看,我记得有一年的最后一篇文章是讲经济的,我觉得自己理解特别的困难,就去看了一下视频,里面就讲了一些文章的背景。有时候光看视频也觉得分析的不是特别到位,就看张剑黄皮书上的解析,两个结合起来看就清楚很多了。也是做笔记分析整理题型,摘抄生词,把它们都记在了本子上。做这一遍的时候一定要把你没搞懂的搞清楚,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套路,必须把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解决好。


然后我把从97年到16年的按照题型做了一遍,因为之前已经整理了题型,所以就清楚哪些题型在哪些年份,这样看起来虽然比较慢,但是做起来其实挺快的。比如一篇文章只用做一道题,就会发现其实你不用全文读完,只用读一两段那道题就可以了清晰的做出来。之前按照年份是纵向,这一遍相当于是把历年真题横向做了一遍。比如说一种题型,这十几年出现了10次,你就可以分两天把这10道题做完,但是有的题他也不是那么好区分题型的,可能是两种题型的混合,就自己灵活处理。

其实这样做起来还是非常快的,有时候感觉没有什么阅读可做,就会随便挑一两篇以前的来做一做。


总结起来就是先用97-04真题熟悉阅读风格,然后用05-11年掌握做题的套路,再用12-16检验自己掌握的程度,加深做题套路技巧,最后再横向做一遍复习巩固。17年和18年不留死角地掌握,同时留来模拟。这样做完的话,05-18年做的题,全部是自己认真分析过的,并且至少做过两遍。并且在复习阅读的同时也是在掌握单词,都是输入的过程,会有利于做完形和新题型。做题的进度没有太关注,差不多就是一天一篇阅读吧,反正每天英语总共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因为最重要的是西综。


作文部分


作文是从8月底开始准备的,我当时看了一下王江涛讲作文的视频,他的视频很短,看他带着讲了一下方法,分析了一篇作文就没有看了,就自己背。当时计划的是每周背一篇,背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大概是提起一个开头的词,然后就能马上说出整个句子。说出这个句子的中文,然后你也可以很快的想到他的英文。因为在考场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都是习惯了用中文思考肯定是会先想到用中文来说,然后再翻译成英文,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达到直接用英文在脑海里写作文的水平,短期内也很难练成,所以就只能让自己把中文转换成英文的这个过程变得更顺畅。


我当时是这样的,先自己看题目审题,然后自己写一遍,再看作文的中文翻译,看一下自己和别人写的差距在哪里,有时候会发现真的是天差地别,和别人想的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但是没关系,考研作文只要不偏题都不会有什么大错,这个步骤锻炼了自己审题的思维。然后就按照范文的中文意思自己,翻译一遍写下来,再去对照自己写的翻译,和范文的英文有哪些区别,这个过程也是感受到了天差地别。最后自己再根据中文范文来背英文范文,这样来背诵就快了很多。这样看起来非常费时,一篇文章一篇作文要花很多时间,但是这样可以加深印象,最后背诵起来轻松了许多。


背完达到你想要的那种熟练程度之后,就要默写,默写的时候注意一是要给自己计时,二是注意书写,非常重要。最开始我是在笔记本上默写,默写也是回顾的过程,当天默写完不一定要对照自己写的怎么样,可以隔一天或者两天再来对照,这样的话相当于隔天再复习了一遍。最后我把一些自己觉得比较出彩的句子,很可能用到的句子,拎出来单独背,又反复的加深巩固了一下。


其实自己写作文写到后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前面背了很多作文都可以用得上,虽然是不同的话题,但是不会有影响,只要把关键词替代就可以了。但是需要一些灵活处理,比如说把第1篇作文的a句和第2篇作文的b句连在一起,就变成了你写的第3篇作文的c句,这样你写的句子是非常好的,也不会有模板句的痕迹。也可以在写其他话题的时候用关键词替代掉你之前组合的句子或者是用关键词来仿写你觉得非常好的句子。注意有一点,在考场上写的作文里的每一个句子都是你曾经背过或者熟悉的句型,你可以把不会写的单词同意替换,但是不要在考场搞创新。


这里一个问题,你不知道你自己写出来的句子是否正确,所以我觉得有人批改作文是非常重要的,黄皮书的配套app 世纪高教上面可以人工批改,打分,这样心里也比较有底。好处是你写完作文拍一张照过去,老师直接在你拍的图片上改,不需要软件写,而且那上面的老师批改的质量也很高,美中不足的就是上面的那个软件批改一篇作文差不多要等5~7天,如果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在网络或者其他地方请老师批改,但是我没试过。


最后再强调一下书写的重要性,我当时看王江涛的作文视频,他视频第一点就是强调的书写,他把衡水中学的学生写的英语作文拿出来,真的像印刷的一样。我觉得就要照着那个写,于是买了一本衡水体的字帖,把26个字母按照上面的技巧临摹了一遍,掌握了写字的技巧就自己练了。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每天最多十五分钟,如果实在写不好,也要注意保证速度,而且工整。后来到后期,我买了一些作文纸,就是和考场上一模一样的那种,也是用的0.5毫米的笔来写,这样就完全和考场一模一样,到了考场也就不会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而干扰到。这里注意一下,在四川考试都是用0.5毫米的笔,所以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笔芯,我是那种写的字很受笔芯影响的人,就很注意这个细节,以前我从来不用0.5毫米这么粗的笔,我觉得太难写了,但是为了考试就一开始就用0.5毫米的笔,写到后来也都习惯了。政治和英语都是用0.5毫米的笔芯。


最后统计了一下大作文和小作文,我一共背了20篇,虽然不多,但是每一篇都很熟悉,也基本覆盖到了可能考到的作文类型 。那些出题概率很小的作文类型,比如小作文可能会考告示什么的,就自己注意一下书写的格式,开头和结尾的一些万能句子。


我还想说的是,复习到后期有很多卖作文模板的,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买,我觉得别人的模板,自己写起来不会很顺手,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多背多总结能用的句子。

我想起后来我还听过一次朱伟老师讲作文的课,他在视频里面一开头就说他老婆是全国考研英语作文命题人的博士生,好像还参与了改卷。我试听了一下他讲作文,觉得他讲得有点复杂,还不如我自己背,就没听了。(这里还要插一句,当时我还是听了一下他讲词汇的课程,那时候已经11月12月份非常逼近考试了,我是感觉他宣传得很好,就打算试听一下,结果发现他讲的课和我在考研初期听的他17年录的词汇课一模一样,那个词汇课是用前缀后缀词根来串讲,也挺好的,但他在新课和老课里面,连举的例子开的玩笑都一样,相同的内容冲刺的时候讲,就没有再听他的任何课程了)


我自己对作文的要求就是写一篇中规中矩的作文就行了,不要求太高的立意,能得到作文的70%的分数就很好了,说实话,因为我们一直在背单词练习阅读,一直都是输入的过程,输出这部分,口语和作文平时很少练习,所以想要写出一篇非常出彩的作文去拿高分是非常困难的,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



翻译部分


翻译是非常不容易得高分的,我是在3月份就开始看唐静老师的翻译课程,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也是听的考研英语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先看翻译视频,把他的方法掌握,把题差不多做了,然后按照他讲的方法复习。看着英文把中文翻译口述出来,如果有的比较熟练还可以,脑海里想中文,把英文说出来。最后达到什么程度,就是做到后面年份的一些翻译,遇到以前出现的词语,可以非常肯定的知道这个词在翻译里面出现过甚至哪一年都记得,他在那篇翻译里面的含义也记得,如果非常熟练,那一个句子也都背得下来。有很多人是把翻译留在后期复习的,我是在前期就早早开始了,我觉得复习翻译有一点像是在做何凯文的每日一句,一起翻译的过程,记了单词,也复习了一些语法。


完形填空部分


完形题我基本上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基本上就一遍做下来就没有管了,因为完形所考查的一些搭配,没有什么很好的复习规律,就只能靠平时的积累,如果针对完形复习的话范围太广了,这样花的话时间要花太多太多,但是分值只有10分,其实在做阅读的时候也是在积累短语搭配。还行,我没有看完形的视频,听说李玉技老师也有讲,但后来实在是没有时间也不想看了,我做题的时候是这样做的,挨着顺序从上往下做那种一眼就能看出的答案就把它先填上,有一点犹豫的,又把整段话读完,再仔细斟酌一下这个空填什么,还是想不出来的话就跳过。最后整篇文章剩下的空格也不算太多,就随便蒙个答案。这样的话,一篇完形花的时间不到8分钟,差不多能保证至少得6分,已经很可以了。



新题型部分


新题型,我听了李玉技老师的课,他的课好像是已经绝版了,是14年左右录的,但是也不影响,里面讲的技巧非常实用,但到后面我觉得已经没有时间再来一一实践了,新题型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如果遇到特别难的话,可能只能得2分或4分,好好准备阅读才是主要的。


单词部分


说一下背单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当时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差不多大四下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已经把恋恋有词自己拿着背了一遍,但只是过了一遍,其实还没有完全记住。后来就是把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配套课程听了一大半吧,后来觉得有时候他讲的有些夸张,就不想听了。但是我把他的那个串词汇串讲课程,有十讲,听完了的。后来我就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把这些遇到的单词自己摘抄在笔记本上,然后查一下单词的一些熟词僻义、派生词等,这你就自己掌握一个度,一个单词有很多种意思,但我觉得首先要把考研阅读最多见的意思掌握了再谈其他的。可以下载一个词典软件叫欧陆词典,里面可以导入牛津第8版高阶,柯林斯词典等等,你们可以去百度或者微博上搜索一下教程,很简单,在此不详述。

后来我就反复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背诵单词,不是吧,英文写左边中文写右边,然后看英文的时候就把中文遮住,如果这个词没有记住的话就标记一下,到后来你会发现有许多词语标记的至少两三次,那就是你非常不容易记住的词,然后就只看那种非常不容易记住的词了。

后来我做阅读发现有些单词长得非常相近,就在手机备忘录里面把它记下来。记在手机里的好处:比如说单词前三个字母,或者中间几个字母是一样的,那么搜索前三个字母就能找到那个曾经记下来的相似的单词了。到最后,积累了很多长得非常像或者是意思相近的单词。这些单词其实就是容易混淆,把这些单词完全搞清楚,已经提升了很多。到最后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单词重复了许多遍,那就是核心单词。在恋恋有词里面提到过,自己在真题里面遇到过,听词汇串讲课程也遇到过,自己总结的形近词,近义词里面也可能有,就会非常熟悉。

我觉得有时候背单词就自己感觉背得似是而非的,背的时候好像记住了,但是放到句子里面又不太能理解意思,所以有的单词可以抄写例句来记。我也不知道我背了多少遍单词,我就是感觉如果之前的有一些忘了,就又再倒回去复习,总之到最后就比较熟练,然后每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有一段时间做阅读做的比较多,然后我就没有怎么记单词。那段时间大概暂停了两个星期,其余基本上每天我都会花一点时间来看下单词,但不是很推荐像我这样,我觉得还是自己固定时间,比如每天至少花20分钟看一下词汇吧。

背单词的软件我用的是扇贝单词,因为比较习惯吧,用了好几年了,我觉得单词书和背单词软件无所谓,主要是要坚持要熟练。

总结一下,单词就是要掌握核心词,掌握容易混淆的形近词和近义词。


推荐部分


推荐一定要购买的书,英语张剑历年真题黄皮书,从97年到现在的年份买一套,正版的有些贵,但绝对值,这套书最好的就是有非常详细的解析,虽然有时候会觉得里面的解释有点牵强,但是总比没有参照,自己在那里乱想为什么选这个答案好。这本书的印刷字体也比较大做着不太容易视疲劳。购买了正版的黄皮书还有一个好处,10月份过后,可以下载相应配套的APP,世纪高教,上面有批改英语作文的服务,需要输入正版书里面的数列码。然后可以买另外一套便宜的真题,可以是其他不出名的出版社出版的,他们的解释没有黄皮书写的好,我买的好像叫什么华夏英语?记不清了,只记得买成10多块,印刷字体有点小,我是买来做第三遍的时候用的,或者是找word或者pdf版本的历年真题把它打印下来做也可以,但是这样可能会有缺少段落,错字等,因为真题差不多要做3~4遍吧,所以只有一套是不够的。也可以像我就买2套,第1遍做的时候用铅笔,然后第2遍的时候把它擦掉,第二遍完的时候,对答案就可以把解析写在上面,第3遍和第四遍就用另外新的一套来做。


注意事项(做题顺序,时间分配,模拟考试,视频资源)


我先说一下,考试的时候我的做题顺序,先写小作文,然后写大作文,然后做阅读,做翻译,新题型,最后做的完形填空。但是如果翻译和新题型做着特别困难,我会先去把完形做完,最后来看那些很难的题。先写作文,是因为考试之前背的那些句子在写完大作文,小作文之后就可以删除一些记忆,就不用管了,我觉得这样我比较喜欢,而且一开始做题思路非常清晰,也不可能审错题。如果你的作文是留在后面来写,也建议你先去把题目审了,把关键词写在旁边,然后把做前面阅读的时候遇到的可以用到作文的词标记。

整个做题的过程中要把握一下时间,如果遇到特别难的就不要死磕,一定要在保证大部分做完的情况下再来弄那些特别难的。


时间分配我是按照做的那套题占的分数的比值,比如说阅读40分,占40%,那么180分钟乘以40%等于72,也就是说在72分钟内必须做完,如果有拿不准的,也只能等其他的做完了最后再倒回来看。最后15分钟的时候考场会有提醒,那时候应该大部分的题已经完成了,最多就是还没做完形,或者是有一些拿不准的题。记得给自己留5分钟涂卡以及检查作文的拼写错误,因为如果刚写完作文可能会检查不出来一些低级错误,等你把前面阅读那些又做了之后,再来检查,就可能会发现一些错误。还有最后核对一下机读卡填涂,一定不能填错了。总之就是一些低级错误,提醒自己不要犯。


讲一下模拟考试,依然非常重要,我记得17年和18年的真题,我是留着考研之前两个星期才做的,倒数第2个星期第一次做了17年的,最后那个星期才第一次做18年的。但是我是严格按照考场的计时,不能中途上厕所喝水等,按照考试的时间,14:00-17:00,在淘宝买的和考场差不多一样的那种试卷,当时我做的时候感觉就很紧张,我确实觉得是真正的模拟到了考场,所以在考场上最后做完的时候比我前两次模拟的时间还用得少,也没有那么紧张了,然后那两次我自己估了分,作文是靠上世纪高教上的老师批改的,翻译学了唐静老师的方法,完全可以自己批改,如果拿不准的话,在新浪微博找唐静老师看一下,最后那一个月他会免费在微博解答翻译方面的问题。复习到后期,我记得那时候有同学买了何凯文的6套卷,我没有买,所以也不好评价,但是模拟题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真题的。还有考试的那天,早上考完政治,中午就一直看17年和18年的真题,就拿着黄皮书看,因为19年的和这两年出现重复单词的几率比较大,然后上了考场发现果然也是这样。但是你不要祈求出现一模一样的单词,有些是那个单词的派生词,所以说在最后两个星期,做17,18那两套试卷的时候查单词要查全面一点,比如说它是形容词,你要把他的名词形式,动词形式的查出来,还有一些常见的和这个单词有关的短语。这样做模拟题,最后那两套的总分差不多都是在70~75分,我觉得比较放心了,至少不会拖后腿了,就考试了。虽然这样看起来很晚,但是这样最后的分数和真实的比较接近。


视频资源我大部分是我同学分享给我的,我是19考研,但看的视频大部分都是18考研的,甚至当时看的恋恋有词的视频,我感觉是16年录的,但是这个丝毫不影响。关于盗版课程,我想说的是有条件的同学一定要支持正版,我们现在还是学生,或许没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但也不能以盗版课程来牟利,考研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让我们以后有一些条件去支持自己想支持的,当有一天,有这样的条件的时候,一定要全力支持正版。


还有就是做笔记,不管是哪个科目,一定要自己亲手去做,所以我也不会把自己的笔记分享给学弟学妹,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最后收获才会最大,不然只是做做样子,网络上也有一些贩卖笔记的人,不管时间如何紧迫,不管宣传多么夸张,我仍然觉得笔记还是自己做比较好。


干货内容简略版本

大头是阅读和作文。阅读看唐迟老师的课,阅读至少做两遍,先用97-04真题熟悉阅读风格,然后用05-11年掌握做题的套路,再用12-16检验自己掌握的程度,加深做题套路技巧,最后再横向做一遍复习巩固,最多错5个。

作文跟着王江涛老师,然后自己背,篇数不在多,在于背得熟悉,多仿写,多模拟,锻炼审题能力,写作文要计时,书写很重要,至少得70%分数。

翻译一定要看唐静老师,好好听他的话,至少得6分。

完形填空和新题型可以看李玉技老师,别抱太大希望也别放弃。完形至少得6分,新题型至少4分。

以上做好,至少能考30+21+6+10=67分,已经是一个不会拖后腿的分数了,最重要的是西综,最重要的是西综,最重要的是西综。


推荐部分简略版

一定要买:

张剑考研英语历年真题,俗称黄皮书

恋恋有词/其他词汇书

模拟考场的答题卡


可买

唐静翻译书,不买的话一般能找到资源打印翻译视频配套讲义,不提供资源

王江涛作文书,不买的话一般能找到资源打印作文视频配套讲义,不提供资源

其余机构的考研真题,因便宜,用作多做几遍真题之用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说,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会说会用,考试是应试,学习方法有很多种,在此只提供一种复习思路作为借鉴,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医学生考研,最重要的是西综,最重要的是西综,最重要的是西综,英语别拖后腿就行啦。


3.2补充


1.对于非20考研的盆友,单词准备越早越好,英语需要积累,但是先别碰真题,留着考研那一年碰真题比较好,可以先背单词,有基础的话推荐每天花半个小时看一句杨鹏老师的《GRE长难句》,按照里面的方法认真完成,这本书是长难句的开山鼻祖,可能一开始比较吃力,但坚持下来就好,虽然没有做真题,但也是在积累。20考研英语基础好的同学也可以看看,但最重要的还是真题,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不推荐这本书,把真题吃透足矣。


2.建议在打算看一个老师的视频前,先试听1-2节课,能跟上节奏,喜欢老师的风格,就一定要坚持,不喜欢果断放弃。我是很受老师风格影响的人,在此说一些我看过的老师风格,个人评价,不喜勿喷啦。唐静老师,对翻译如痴如迷,比较严谨,但也会拿其他老师开玩笑,是很乐观很好很谦虚的老师。(至于是谁自己去看吧)

唐迟老师,对阅读有很深的造诣,也比较谦虚,看直播的话会有一点点啰嗦,所以我都是看的录播。

王江涛老师,很神奇,好像硕士学的是道教hhhhh,也挺好挺正派的感觉。

朱伟老师,很爱输出他个人的价值观,一部分难以认同,但很搞笑,在课堂也很放得开,有时比较提神,他家的课程非常多,估计全部都看一整年也看不完hhhh,单词讲得挺好,不推荐作文。

李玉技老师,胖胖哒,很可爱,很真诚的感觉,把新题型和完形研究得很透彻。

王晟老师,个人觉得说话有点夸张,不推荐。

后来遇到一次作文模拟,微信里一个叫拖鞋哥,不推荐,讲作文的时候把作文的格式都讲错了。



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或私信,写了8500个字

最后编辑于 2021-10-06 · 浏览 3.7 万

67 2019 26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