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小白考研经验贴,做笔记方法,考研与执业医师第一阶段的关系
这个图是我的考研成绩,当时考研复习之前,我就对自己说,如果初试成绩大于360,我就写经验贴,来回报园子。因为当时准备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看了好多学姐学长的帖子,而且考研期间有问题都会来园子里看看,所以现在开始了。
西综篇
内容比较多,先写一个提纲:
1.生理 2.病理 3.内外科(内科视频的选择)
4.生化 5.二轮复习 6.最后阶段 7.看书做笔记方法
8.关于视频 9.黄皮书解析 10.考试当天
11.关于执业医师第一阶段
每年都在说得西医者得天下,西综考之前没这么觉得,分下来和同学讨论的时候才真觉得这句话是真的,因为我英语很低,政治也不算很高,但是最后成绩还不错,西综帮了很大忙,不是lzb说过吗,成也西综,败也西综。我写的顺序也是我的复习顺序
1.生理
我正式开始认真复习考研是17年2月20日,先看生理,具体方法是:看一章内容à看本章视频à做北医黄皮书à对答案不做解析,看生理的时候我是用的艾宾斯基遗忘曲线,就是1,4,7,14,30天复习你学过的东西,我减少了最后30的那天复习,原因就是太多了啊,我没有刻意的背生理书,但是这么几遍下来可以达到背的效果,生理有些内容确实很抽象,就是不论我咋想有些内容都想不懂,尤其是呼吸和肾脏那两部分,呼吸系统胸膜腔负压那块,我看了不下7,8遍,到最后死扣的我自己都放弃了,说是记住结论就好,不要深究了,不会考那么难的,而肾脏的内容太琐碎了,即便看了那么多遍,复习内科或者二轮复习的时候还是忘了,但是加上之前自己做的笔记自己再看书还是比较好回忆的。我是认认真真复习按这种方法过了一遍生理,平均每一章花一个星期,共花了2个月,等我复习完生理,我们班大多数同学已经复习完生理,病理,快的同学生理,病理,生化,内科一半都完事儿了。
2.病理
看完生理我准备看病理,由于执医第一阶段复习病理就没有按记忆曲线的方法看,病理大约看了一个月左右看完,但病理我多做了一项工作,我把做错的知识点用荧光笔在书上标了出来。
3.内外科
5,6月一直在忙执医那个考试和期末妇儿大的考试,6月20号左右正式开始了全天考研复习,我们7月3号开始实习,所以有半个月是可以天天看书的,我开始看内科,每一科看的方法都是那样,复习步骤也是相同,但是每一科都不同,复习内科的时候,首先我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要看谁的视频,现在看这个问题当然觉得有些可笑但是当时真的是愁了好几天呢,最后我选择的lzb,因为生理就听的宝宝的觉得他讲的特别有水平,但是sz毕竟是内科界的扛把子,园子里一些学长学姐推荐他的很多很多啊,机制什么的讲的很清楚,但是我放弃他的原因就是太长了啊,我自己看书的时候就爱抠细节,而且不弄懂机制不会翻页的,所以常常的情况就是看内科的时候生理,病理,病生,我自己的笔记都在旁边落着,所以看书速度很慢,可以用超慢来形容,在听sz的课我觉得我自己肯定复习不完,所以就选择了宝宝,一些难懂的章节也看了sz的,比如心律失常,血液系统,但血液系统看了个开头,我就放弃了,他讲的许多东西书上都有,还要再说一遍,我就觉得有点儿啰嗦,估计是看宝宝的视频习惯了吧,但是心律失常我听了感觉确实很有帮助,所以关于看视频我觉得你自己不太爱扣,而且书看的也快,时间也挺充裕就选择sz吧,很有帮助的!时间就这样过着,内科看完看外科,外科看完看生化,方法都相同,
4.生化
生化我没有看书,直接看的老贺,听视频过了一遍,第一轮复习我没有背生化,看了两个星期。但是没有看书直接导致我最后分许题阶段乃至考前一晚都特别慌,因为生化这几年其实也在往书上偏的考,尤其后面的分生,我没有看书,就觉得串不起一条线来,到最后考试生化也错了几题,所以我建议生化也是看书吧。
5.二轮复习
到9月初的时候我第一轮的复习才结束,比起周围慢了很多,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所以第一轮结束,我掐时间做了16年的真题,我用的北医黄皮书是17年的,它每章的题只涉及到15年,所以16,17的题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我都没做过。当时做16年的题,我的分数是206,我觉的这个分还好,因为我有些生理,病理的东西都已经不记得了,能上200我就觉得自己水平还是不错的,这也间接让我敢报外面的学校吧,因为预报名当时已经快开始了。第二轮复习我是先看书,有些忘了东西再结合笔记看一遍,然后开始过题,一道道的分析,翻书,把这道题涵盖的知识点自己用红笔默写一遍,把自己觉得难的做出记号,过得当然也不快,隔15天左右再看一遍自己的标记,这个时候我说说外科那些题,尤其总论部分,我分析的时候相当费力,书上都没有那些知识点,错的也多,外科是最后复习的嘛,其实那时候已经是11月份了,心慌慌啊,看见外科那么多错题,但是后期解析我就看医教园的了,那些大牛的评论真是让你受益匪浅,每次看完那个解析更觉得自己考不上了,但是想想自己又弥补了一个漏洞,还是继续吧。期间做题的时候我会把一些我不熟悉的知识点,或者是医教园上的那些好的东西,写在或画在书上。
6.最后阶段
这样复习完第二轮正好是12月10号左右,就剩十多天了,我当时想的是最后几天再过一遍书,把记在书上的笔记再看一遍,后来看到生理的血液就放弃了,这十多天我根本看不完好不,因为后期你肯定是要以政治为主的,一天给西综只腾出4,5个小时是,我光解析16,17年的真题我就花了4,5天,然后改变策略,我生理,病理的真题自己分析完又过了一遍,相当于3遍(做一遍,解析一遍,看一遍)但是内外科就只解析了一遍,我决定再看一遍内外科生化的题,生理病理再看一遍笔记得了。事实证明12月西综已经定型,你只需要保持手感就行了,二轮复习结束后,我做了17年的真题,当时自测考了234,事实证明18年我西综考了235,真的是差不多。
7.看书,做笔记方法
每次看书的时候,都会再推导一遍当时已经理解的机制,看书的方法的话我一般习惯拿一支笔,边看边画一些内容,旁边会放一张B6的白纸,有些东西不懂,在纸上推一下,或者有些东西书上大段描述,读完这句就会忘了上一句的内容,我也会自己提炼一下每一句的中心意思写在这张纸上,这样不容易走思吧,个人理解,每个字都要看,然后理解。看到这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用笔记本呢,一般做这种类似思想精华笔记(哈哈),我不习惯用笔记本,总觉得笔记本上那些线条抑制我的思维活动,而且有时候我想斜的写,还想画个图,还是散着的白纸比较好,而且b6的纸A4的纸小一圈完全可以夹在书里不露边,每天看完书把当天笔记夹进去还能起个书签作用,所以我做的笔记一般书上没有的内容,不会去抄书的。
8.关于视频,
我和我们同学一共三个人合买了厨子班的全程,一共2900,平摊下来是900多,我觉得是省了不少事,不用为了找资源又浪费时间了,生理,内科听lzb,病理xq,外科xq,生化lby,只有生化不是xdf的,但是听病理啊,我每次听到后期都特别困,感觉他讲课一般,外科我只听了各论,总论太长了,一个麻醉讲4,5个小时,我啥也不用干了,而且补充许多书上没有的,我不太愿意抄PPT,但是各论一些手术方式什么的,我没在外科实习过,感觉还是挺有帮助的,其他的lr我真心不推荐,我们班当时看他课的人到后期开始做执医的题,我觉得不可思议啊,真题还做不完,你们好有时间的,当然我也不知道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因为我没有听过,也没有实践过,但班里面很相信他的,最后很少有考的很高的。关于lzb和sz之间选择的问题,上面内科部分已经说过,就不重复了。而且到最后你就明白了,视频只是辅助的,你不看都行,书和真题才是最关键的。而且我在tb上买过老贺四件套,虽然书没怎么用,但是店家会给你各科的视频资源,西综,英语,政治都有的,所以这个我觉得也还不错。
9.黄皮书解析,
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反正我那本是不行,我一般看老贺那本历年真题解析加医教园的评论,它的解析基本不看,就对个答案,但这本书是真好啊,我最后把它翻烂了,可见我对它爱不释手的程度,当然它装订本身就不太坚实,但是那可是翻烂一本书啊,我相当于有成就感。
10.关于考试那天,
考完并不觉得有多好,直到第二天晚上拿医题库估分,居然是240,很开心啊,但是人文题我改错一道,后来出来成绩也差不多吧。
11.关于执医
因为我们当时3月份的时候通知,我们学校要参加第一阶段的执医考试,所以同学们也是很着急的看,我当时就想反正我的目标是考研,执医考的差点没关系的,所以还是不慌不忙的看生理,因为当时是大四下学期,还需要上妇儿课,但是从2月末到4月末,我只是上课好好听课,下来从来没看过妇儿,但是就算我心态再好,再说其实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心态好的人,到了看完生理的时候我一看就剩1个多月就考了,而且老师当时也是说的如果第一阶段考试如果不过就没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所以我当时是真的慌了,看完病理后,进入5月份,我就开始准备那个执医的考试了,我们通知的是6月2日考,我开始看内外科,和妇儿了,因为内外科刚学完并考试毕竟忘得不太多,而且内外科期末考试,我特别用工复习,我先上课学了一遍,下课自己复习一遍,就按我上述的方法,到期末考试那一个月我整个对着老贺把内外两科背了一遍,当然没有背的很细致,就是那种重点内容,大面上的背,其他非重点的就念一遍,脑子里有个印象就好了,因为我看书总觉得自己记不住,不如那样念出来,背的快。所以到5月份其实我每天继续花2,3个小时背内外科,一个月也就把内外科过了一遍,白天看妇儿,继续我那种方法,背妇儿,所以到了6月份考执医的时候我看了生理,病理,内外,妇儿这六门课,其他的没看一眼,最后考的内容真是不难吧,所以我也过了,而且6月中旬的期末考试,妇儿两门课,5月份之后我也一直在学所以压力没有那么大,之后期末考试之后。
最后关于西综我想说的是我这5年都是那种好好学习的代表,只要在校就会去上自习,几乎一天不差,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大二以后涉及到和理相关的,我就没考好过,生理,病理,病生什么的,反正都不太高,我就觉得自己是不不太适合学医,因为我初中高中就是,每次都是靠副科提分,语数外不是太靠前,历史中考是满分,生物高中每次都能考前几,但是不论中考还是高考,按老师的说法就是没发挥好,可惜了。但是直到大四的内外科我居然考了全班第一,因为这两门课也是医学的重点吧,我才觉得自己适合学医的,到最后考研西综虽然大神们很多,我这点分不算什么,但我自己真的很满意了,尤其是我记得那道生理考血小板那个,我考研后期没有看过那个知识点,一轮复习的时候好像涉及了,但是最后让我想起来的就是大三考病生的时候我站在窗户前面,书放在窗台上,背凝血的那一幕。
英语篇
英语其实买了很多书,先上个图,牛皮纸里全是真题卷,大家到后期买真题的时候可以买那种给答题卡的,练字练感觉(这里面许多书考研并没有用,就是收拾书的时候我顺手拍了一张照片)

英语最后分下来,我觉得我考的还不错,但是后来和别人一比真的是差好多,我英语从小就很烂,小升初,中考,高考拖后腿都是英语,所以考研更是很努力的在学英语。
1.考试当天
先说一下当时答题的情形,其实我觉得我这次英语答得还是挺让我满意的,分这么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我翻译没写,而今年翻译还很简单,但是我真的是没时间写了,翻译在答题卡是占整整一面的,我那一面就写了3个字。。。。。。当时考完收卷的时候我看老师收起来的卷,翻译那块大家都写的满满当当的,就我空一面,所以当老师把我的卷放在上面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旁边那个女生投来的同情的目光,加上后来同学们出来说阅读今年挺难,但是翻译很简单,我当时就觉得哎,押错了!因为我答题的顺序就是小作文,大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或完型。因为我保证我阅读的准确性,再说我做啥东西都慢,所以我每篇阅读花费的时间是20分钟,今年小作文简单,大作文费事,但是一开始答题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困,中午真的是没睡着,没精神,心想这要完的节奏啊,即使那么简单的小作文我也磨蹭了半天,后来开始写大作文的时候,尤其是写到一半,状态就来了,也没那么困了,所以作文我觉得应该也还行,起码平常水平肯定是发挥出来了,做阅读的时候,感觉嗖嗖往上走,我觉得自己状态还挺好,阅读做的不错,新题型今年难一些,我能肯定第一个,但后面几个有些不确定,所以我有两个空就填了一样的选项,当时想的不能那么险,我先保证这两个肯定能对一个,后来事实证明这样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下来对答案,新题型错了三个,阅读错了4个,第二篇没错,1,3各错一个,4错了2个,我知道一些大神看了觉得很不以为然,这水平真的是很一般的啊,但是我最后拿15年题模拟时,不包括新题型我错了11个,16年错6个,17年就别说了,也挺多,没有15多,但17年做的时候环境很嘈杂,一会儿同学过来和我说个事儿,一会儿又有啥事儿的,但是那也很影响心情的,我当时都不想考了,就觉得学这么长时间真的是白学了,15年做完心情绝望,但是还得继续,16年的做完,错的那么少,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心想努力还是没有白费的,到17年做完后,哎,这么不稳定,给我姐打电话,我姐是英语专业出身,姐姐说考前最怕就是发挥不稳定,忽高忽低的,我当时连哭都不想了,没泪了,但是确实17年我是外部环境不好吧,最后答完阅读就觉得不错,但是没想到翻译出了差错,其实也不是出差错,我平常模拟的时候就没时间做翻译,还是自己就那个水平吧,怨不得什么。
我复习英语是从大四上学期,也就是16年9月份开始,一开始没有头绪,只是知道阅读最重要,那就从阅读开始做呗,97年开始做,期间开始听厨子班的基础课程
2.单词
没有听xdf的,我觉得恋恋有词那种形式不适合我,我就买的大绿皮背,1,2,4,7,14,30这样的背,多半个学期过完了一本,边背边把自己记不住的写在一个本上,过完了这本书,开始过我自己记得单词,后面一个月就忙内外科考试了,就没有管英语,假期买了道长那本”十天搞定考研单词”,再过一遍,老记不住的再腾在那个自己的单词本上,期间扇贝单词每天用。
3.语法
我觉得我采取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我听了厨子班的语法课,田静老师讲的,我初中高中英语语法很差,知道有哪些从句,但是只知道名字,说不出来具体区别什么的,我大四上学期把语法课听完之后,真的对分析长难句有帮助,所以基础差的同学我建议找个时间系统听听语法课吧,会有帮助的。
4.阅读
大四上半学期我一个学期就做了97,98两年的阅读,整片翻译分析什么的,我感觉没啥用处,就是接触了一下题,正式开始复习也是2月份的时候,开始做阅读,然后背阅读,每天早上一个小时背诵,一直坚持了考研这一年,早期就是背很困难,3天左右背一篇,然后默写,从04年的一直背到10年,其实现在你让我回想,哪怕是背后一个月让我再背,也没有能很流利的背诵,只是语感吧,背到后期长难句根本不用细看,一眼读一遍就知道该从那儿划分。英语真题我大约做了两遍多一点,第二遍做的时候也就是从2000年之后做的,其实背过一遍第二遍真的也就一眼看过去知道选啥了,所以第二次做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想怎么做,怎样选出这个答案的,阅读视频我看了唐叔的视频,其实看上几年的就够了,后面10年之后我就没再看了,重要的掌握方法,国庆前过了一遍多的真题,留了3年做模拟,我做的15年的真题,很不好,然后我找到了范猛阅读视频,真心推荐,唐叔是一篇篇的过,而范老师起到一个概括作用,把以前你听过的方法再灌输一遍,反正我觉得挺有效果的,花了国庆的7天假期把视频课听完。第三次做阅读的时候就自己总结方法,按自己方法做,把老错的一类型题摘出来,后期我发现我就是词义题做的很差,我就把04年之后的词义题全部誊抄出来了,然后自己总结方法再做,然后把错题你为啥错了,原因也想一想写下来,考试之前又看了一遍。
5.新题型
我听了徐佳peng的,又听了李玉ji的,大同小异,当时听了觉得好做,自己再做,简直不成样子,所以我买了一本lyj老师出的新题型的书,每天做一篇,后来倒也还行,再把真题掌握,必须明白为啥选这个,我觉得这是个很看命的题,我付出了很多,但还是错了3个。
翻译,我没好好学,没坚持下来,也就不说了。
6.完型
这几年完型真的是越来越简单了,所以不建议放弃,说说考试时候的情况吧,我花了不到15分钟,就是看了开头结尾,然后看一眼就选答案那种,最后对答案也还得了大约5分,所以不要放弃完型。
7.作文
我是跟道长一直走下来的,道长的基础班就不要听了,听了做了那么多笔记,也没背过,就好好背道长的20篇作文吧,道长那个书上其实有很多作文,一开始背其实不知道到底是哪20篇,找一下xdf电子版英语讲义吧,他上面会标是那几篇,其实哪怕是背了历年真题,有些话题还是没有包含进去,好像真题就没有教育的吧,但讲义里的必备20篇会有教育类的,我是九月份开始背的作文,每天早上1小时,下午再默写,但是写的时候就发现了还是无从下手,后来我就边背边开始总结,不管大作文小作文,自己分类旅游类,文化类,健康类什么的,然后到11月中旬下午开始每天写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话题就是道长书上那些,挨着写,到最后,写小作文不管是啥我都能凑到旅游上去,大作文就是那几个话题,但今年大作文很变态,我觉得自己还是练了许多,所以觉得自己大作文还写的挺好的。
英语吧,我学的真不好,但是这一年我真的在好好学它,每天下午从2点到6点甚至7点都是它的,从不敢怠慢人家。
政治篇
1.一轮复习
政治我是从9月份开始学的,不算特别用工,但是结果也还不错,估计方法也还行吧,所以大家可以看看。我从初中接触文科开始,其实就是文科比较占优势,但最后没学文,应该就在这儿等的吧,而且好多人也说政治拉不开分嘛,大家匀匀称称都70多。我政治一开始就买的肖秀荣三件套,没做真题,边看书边听讲义,马原真的是,我一开始听得阮大爷的,听了几节课就放弃了,他不按讲义讲,我都不知道他干啥,后来我又下载肖秀荣的听,还是听不懂,最后选择徐涛,那会儿我已经天天愁眉苦脸看看政治,看到政经了,听了徐涛的课惊为天人,讲的是真的好,后来就都选择徐涛了,一般我听课后,就会把对应的1000题写完,对答案,不看解析,第一遍只是让你有个印象.
2.二轮复习
11月的时候开始第二轮,对着风中劲草,再过一遍1000题,这个时候就看解析了,分析题,但是从11月开始我觉得我已经透支了,每天上午瞌睡,除了去科室,只要看书就瞌睡,所以我每天早上就会站在楼道里看风中劲草,然后举着题看,去分析,不会的荧光笔标出来,我会念出风中劲草的内容,一些重点东西也会背背,主要是看题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哪儿比较弱,然后再加强一下,自己做笔记看看,把年份时间捋一捋,老出错的题摘出来.
3.最后阶段
12月份初的时候,政治第二遍已经看完,那时候开始看大题了,以前只是看选择题,第三遍的时候我就是把自己重点不会的题再看一遍,但是没有过完,只看了马原部分,然后开始大量刷题,肖秀荣的8套,4套,蒋中挺的4套卷,这些选择题,大题一开始打算背徐涛的小黄书的,我真的很爱涛哥的,但是后期大家都在背4套卷,而且东西也好像差不多,我就也背4套卷了,到4套卷出来后,我每天一整个上午都在背四套卷,到考试前一天我也觉得我政治没看好四套卷背的还不够熟
4.考试当天
上考场以后,其实做了那么多选择题,我觉得没有一道一样的,但是后期做多选题我就觉得只要你不能判断这个选项是错的,就把它选上,按去年是这么个思路,但是我觉得今年应该不是这样的,反正最后对答案应该是单选错了一个,最后选择题好像是36还是32反正是这么个水平,马原大题的话,我背了涛哥压得那几个点,因为马原我是比较愁的,感觉真不会,所以就多背了几个,最后答题的时候,不会说我就抄题干,无耻但是有用啊,我觉得我答的最好的就是史纲那题,肖老师没有压中原题,但是背了以后起码让你有话可以说,我因为初中历史学的很扎实,所以我就自己写了很多自己想的东西,反正写下来还挺顺畅的,我这个人的毛病就是磨,最后差点没写完,看了一眼最后一题当代是背过的原题,我就先写了这个,再写的黄大年那个题,最后黄大年那个题才写了几行,最后我分比较高也可能史纲那个题答得比较好,而且我字体还算美观大方,但是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字太小,距离窄,所以很吃亏,其实我答得东西也很多,但是看不出来满满当当的感觉,最后我就写大字,而且行间距拉大,在此提醒学弟学妹们千万字不要太小,政治就是要一眼看上去很多那种。
心情,感谢篇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有的时候逻辑也混乱,看到这里辛苦大家了,但是真的是希望我走过的弯路,大家不要走,有我自己觉得好的学习方法大家也可以一起分享,但是任何经验贴都不能代替你自己的好好学习,其实考研真的很难,它的任何一分都不是让你随随便便得的,西综你觉得生理看完方法也挺好,但是病理就不能用那种方法看了,看谁的视频,怎么学习又得重新摸索一遍,英语阅读好不容易来点儿感觉,一开始做新题型又歇菜了,反正总在你要获取新的分时,来让你担心自己是否能过,而且加上实习的一些事情,有时候很崩溃的,但是坚持就是胜利,不管是多么心烦,也要看书,推荐我在考研期间听得一首歌,南征北战的我的天空,听得听得就又燃起来了。
11月份的时候我开始失眠,躺在床上,死活睡不着,我不到1点躺在床上,有时候翻腾到快4点才能睡着,连着3个晚上失眠,我心态就崩了,开始打电话给我闺蜜,打电话刚开始情绪还好,后来就开始哭,她那边就安慰我,给我分析原因,后来知道应该是咖啡的原因,因为后期比较困嘛,所以早上我就喝一袋咖啡,结果应该是咖啡因蓄积导致的,所以放弃喝咖啡,每天晚上在外面跑一会儿,也就好一点儿了。但是也是每个星期都会失眠一次到两次,失眠导致上午没效率,一上午干脆不能坐下,一坐下就瞌睡,严重到我站在楼道里,吹着冷风都能睡着,所以吓的我不敢站在楼梯上,我怕我太困摔下去骨折了有时候有个知心的朋友陪着真的很重要,每次打电话我都是带着压力去打,然后总会以快乐的心情结束,我闺蜜在我考完之后她说每次和我打完电话,她都会愁一会儿,心情不会很好,想着我能不能熬过去,然后下次打电话继续开导我,我闺蜜是那种很会安慰人,心思细腻那种人,乐天派,但是真的会担心我,哪怕是复试她那种高情商的表现都帮了我很多,所以留个个人时间,谢谢你瑶同学,这一年,你辛苦了太多。
再有家里人也很照顾我,我妈妈每隔两个月就会给我邮一盒子剥好的核桃,让我好好学习,不要太累,家里发生的烦心事儿一概不让我知道,17年的中秋节正好和国庆假期按着,我妈妈又是中秋节的生日,我怕回去耽误时间,就没想回去,问我妈,我妈觉得也可以,以学习为重,但是我爸就打来电话了,说我不懂事,要是我考上了,以后中秋节肯定也不能回来了,太远,今年必须回来,我妈是嘴上不说,但心里是希望我回去的,被我爸骂后,觉得我爸不理解我,但是和闺蜜说这件事儿的时候,闺蜜也骂我了,骂完我就觉得清醒了,买票回家,早上一大早回去,晚上再来,我家离我念书的地方不远,动车1个小时,说这些就是想和大家说说,考研再累,也不要伤了家人的心。
找一些研友很重要的,我们宿舍氛围比较好,我们5个人,大家回来有商有量的,也会说一些自己的搞笑事情,说一下自己的进度,所以大家心还是很齐的,一起起床,上床睡觉时间也差不多,最后我们宿舍所有人都考上了研究生,都是自己心仪的导师,也是棒棒哒的。
最后祝大家都可以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