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处理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方法
传统的处理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处理方法如下图
先用枸橼酸钠抗凝剂 再用肝素 最后用 草酸铵稀释法
现在有一种根据药物抗凝的方法
阿米卡星抗凝法
以下图片源自公众号 医学检验世界
发现一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血小板只有15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用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的现象。这种假性低血小板计数会导致临床无故增加其他不必要的辅助检查,甚至引起临床误诊误治。临床上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约为0.09%~0.21%,其主要原因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诱导抗凝血中血小板互相聚集、堆积和发生卫星现象,致使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不能确认血小板而使血小板计数偏低。假性血小板减少无任何病理、生理意义,也与特殊药物使用无关。故对临床上无任何出血症状与体征、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而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者,建议改用肝素化血或手工计数血小板,以免因EDTA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而贻误手术时机,或作一些不必要的针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PTCP的发生,是在EDTA盐(枸橼酸盐、肝素)等作为抗凝剂的前提下出现的介导的血液中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血小板互相凝集现象,这种EDTA依赖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上,同时,这种与血小板结合的自身抗体Fc端可与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膜上Fc受体结合,出现卫星现象。另外,血小板聚集呈卫星现象也依赖于血液抗凝时间及室内温度,即抗凝时间越长,室内温度越低,血小板聚集,呈卫星现象越严重,PTCP的发生越频繁。另外,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炎症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血小板在体内的激活程度、单核细胞凋亡的状况相关。PTCP的发生究竟能否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在受抗凝剂作用前后,其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的各种变化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试验。
加了阿米卡星做研究
标本依次加入50ul、100ul、150ul、250ul阿米卡星后,血小板结果是27、102、129、147×109/L,对比结果后发现,在加入200ul阿米卡星后,血小板聚集基本消除,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