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通过旷场实验证明睡眠剥夺模型是否建模成功的相关问题

发布于 2017-03-07 · 浏览 1254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8 年零 7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最近准备开始做药物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文献里写到可以通过旷场实验所得的行为学及血清学指标来衡量睡眠剥夺模型是否已经建立成功。其中旷场实验里需要的是垂直活动得分和水平活动得分,之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因为涉及到记忆功能,所以实验得进行水迷宫实验。我们初步的安排是7天给药,6天水迷宫实验(5天定位航行+1天空间探索),3天睡眠剥夺,1天旷场实验。给药、水迷宫和睡眠剥夺还有旷场实验均同时进行,即给药2天后,边给药边水迷宫2天,之后给药、水迷宫和睡眠剥夺3天,最后1天进行旷场实验证明建模成功后进行空间探索试验。

然而上网搜索了旷场实验的具体流程后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各位大侠:

1、旷场实验得到的结果需进行统计学分析,那么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老鼠血清学的指标会不会发生变化?

2、除了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是否还可以添加其他的观察指标?

3、旷场中是否使用明亮的灯光?

4、大鼠方形旷场的大小一般如何比较合适?

5、以上的实验安排是否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因为是第一次做科研,是个菜鸟,实验比较紧急,恳请各位大侠指点!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254

3 4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