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经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北
良好的心态是申请基金的必要条件
去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已经尘埃落定,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美捷登编辑根据近几年申请及函评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写成一系列小文,希望对战友们本年度的申请有所帮助。
每年自然科学基金发榜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自然科学基金的帖子,这些帖子或炫耀,或惊喜,或沮丧,或诅咒,或黑幕,或羡慕……但都不外乎“喜中基金,感谢基金委给科研人员机会”“又被大佬们挤掉了,国基还有公平吗?”“看SCI论文,还要评审干什么?”之类。
大家经历的这些,笔者自己也都经历过,有找熟人提前得知消息的,也有两眼一抹黑心焦等待放榜的,有AAC碰到外行评委直接被毙的,也有潜心修炼最终3A上会顺利过关的。尤其是某年AAC连会评都没上,的确心理很不平衡,但是现在再回首往事,发现抱怨甚至申诉绝不会对我们来年的申请有任何帮助。
在我们申请基金之前,决不能抱着申请不到就怪别人,申请到了就沾沾自喜的心态,我们要认清以下事实:
1.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有黑幕么?
肯定有黑幕,有人的地方就有黑幕。我们在撰写标书的时候,是否可以多把目光放在自身的标书上,保证每一个标点都是正确的,做到这样的程度,就可以坦然面对任何黑幕(如果正好偶然碰到的话)。
2.评审专家都是关系户么?
要相信绝大多数的评审专家都是公平的,本人也读过不少本子,很多本子读下来一气呵成,有的本子读下来不知所云,要相信本子质量过硬是通过的唯一标准,即使运气不好偶尔不过,来年必定能过,最怕的是不找自己的毛病,只指责别人的所谓“不公”。
3.SCI论文重要么?
非常重要!很多人动不动就以本学科不易发表SCI作为借口,但是大家要知道,NSFC的学科划分已经非常细了,所以基本不会有“关公战秦琼”的状况发生。评审们基本都有一个共识:“发表了很多SCI的研究者不一定能够做好大项目,但是没有SCI的研究者一定做不好大项目”(当然,青年基金的要求会放的很宽,一般只要有比较好的创新点即可)。
4.“我就标书里只有一些错别字,为什么把我毙了,这不公平!”
在基金评审中,错别字或者一些明显的bug是非常碍眼的,一个基本没有错误的本子,大多是修改15遍以上的,甚至连标点符号、全角半角、参考文献格式、上标下标都完全正确,所以有明显错误的,基本都是修改3遍以内的标书,这样的标书给评委看后能给好评么?
5.“90%以上都是关系户,我们怎么能争的过!”
关系户肯定是有的,但是绝对不可能有90%。我认识的周围的同行,没有人是靠关系中标的,我们始终要相信“过硬的本子才是中标的唯一标准!”,如果你争不过没有关系的同行,那只能从自身找原因了。
最后,从笔者自身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中标,不必过分纠结,也不必深究原因(自身本子原因必须深究)。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修炼自身,坚信“发文章才是王道”,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埋没,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北·系列Ⅱ 点击查看哟~
最后编辑于 2018-01-15 · 浏览 1.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