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 其它】由Rohrich教授中国行引发的个人思考

发布于 2010-09-17 · 浏览 4935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4 年零 23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chenwenbin69 已点赞
作为国际上知名的整形外科专家,PRS杂志的主编,Rod J. Rohrich教授终于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到中国---可惜这仍然是一次工作旅行。

http://prs.dxy.cn/bbs/topic/18292823?tpg=1&age=0

Rohrich教授代表PRS杂志来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签约来的,同时他也希望能了解中国的整形外科现状。于是,半夜刚到北京,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忙着参观医院,又飞沈阳签约做讲座,回北京继续参观...忙啊!

最近国内申请去西南医学中心的医生越来越多,Rohrich教授对中国来的医生很友好,对国内医生提的要求也都尽量满足---我希望这样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因为这种到国际顶尖机构的学习与进修,会帮助我们在理念上取长补短,加速我们国内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也同时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有机会能让我们国内的整形外科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时,我想起了一个人---萨马兰奇。作为一个对中国很友好的体育界重要人物,他的支持与帮助,能让中国的体育健儿能有机会到国际上一展风采,同时也向国际上展现我们国家的水平。

PRS杂志就是这样一个像奥运会的平台。Rohrich教授在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做演讲时,一位医生提问:“中国的医生怎样才能快速地在PRS杂志上发表文章?”Rohrich教授回答:“你可以把你在工作中的革新性的(innovative),确认有效(effective)的技术以短篇(composed in short)的方式提交。但审稿人的意见非常重要。现在PRS杂志的拒稿率是85%,我今年就有三篇文章被我自己的杂志给拒了(I have three papers rejected by my own journal.)”他也提到长期随访的重要性,规范化相片的重要性---而这些正是大部分国内的整形外科医生们长期以来忽略的。

我自己从Rohrich教授的这次旅行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的感触和想法。这次PRS及其出版商LWW本来的愿望是能发展更多的PRS个人注册会员,但出乎他们意外的是中国读PRS文章的医生很少。他们问:“你们平常怎么做自我的继续教育呢?”一个医生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丁香园------晚上我去赴他们的晚宴时,他们问我:“你知不知道有一个生命科学的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in life science)DXY ?”我说:“你们问对人了....”

丁香园走到今天,承担着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医师协会等继续教育的功能。战友们的支持,本身就是代表了这种需求的存在。作为版主,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版现有的模式能否继续,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个学科的发展,满足专业医生的需求?

有一些工作我在做,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公布结果。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大家来提出意见,能让我们更好地看清前方的道路。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本版的支持----放点相片大家看着玩吧。















最后编辑于 2010-09-17 · 浏览 4935

28 4 2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