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那些让我坚守在产科的理由
首发:妇产时间
又是一个冬至的夜晚,就像去年一样,和家人为即将到来的新年举杯以后,我坐到灯下敲击键盘,写下这篇感怀的文字。
窗外寒风的呼啸,伴着窗内徐小凤的歌声,我的思绪渐渐飘远……
转眼穿上白袍将近十年。十年之前,我喊别人“老师”,十年之后别人喊我“老师”。
还记得9月开学的时候,我去参加任教的2019级临床医学本科班班会时,曾经有学生问我为什么选择产科,这才蓦然惊觉,我已经在妇产科度过十载春秋。
也许是命中注定要当一名妇产科医生,自大学时代起,我先后辗转多家省内乃至全国一流的妇产科医院,见识过器械(腹腔镜)当玩具枪使的手术大师的精湛技艺,也领略过血海搏杀救人于垂危的产科高手的指挥若定。但那时的我一心希望成为妇科医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都拜在妇科专家门下。回首来时路,我和产科的缘分完全源自意外的邂逅。当来到现在的单位,最终确定未来将从事产科专业,我曾在无数个夜晚扪心自问:这条路,能一直走下去吗?
产科,一个与妇科截然不同的领域,看似简单粗暴而老土,没有达芬奇,没有IVF。和技术流的妇科肿瘤医生以及优雅担当的生殖内分泌医生比起来,产科医生就像乡下来的刘姥姥。我也曾为这样的领悟沮丧过。
然而,就是在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在分分钟能把你吓出心脏病的突发事件中,这门古老的临床学科逐渐展现出它的魅力。
暴力美学
还记得多年前的夜班,和师妹在简陋的值班房抵足而眠,她说起第一次亲眼目睹钳产的场景,感官刺激不是一般的大,“心跳瞬间超过一百二”。钳产确实无比暴力,银白的产钳浸泡在泉涌的鲜血中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却在术者全力牵拉之后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当胎头露出阴道口的瞬间,达到了美的极致。然而正是这“残暴”无比的手术改变了我对产科的看法。在我看来,产钳术是暴力美学的典范,很好地诠释了人类对生的渴望和脱险解困的追求。如今,每当我自己上台钳产,紧握钳柄时自掌心传来的冰冷触感,产钳扣合时清脆的金属撞击声总能瞬间平复我狂跳的心,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掌握在我手中。
手术=手的艺术
数不清有多少个灯下接生的夜晚,记不清做过多少台浴血奋战的剖宫产。
当我连续两年在科室年终总结会上喜滋滋地从主任手里接过手术量冠军的奖金,突然感悟到:每个产科医生都是血和(羊)水中淬炼出来的王者和艺术大师。你可能要问:王者我同意,艺术大师却从何说起呢?
这年头世人崇尚纯天然,hand made都是最值钱的高奢之物。仔细想想,看似平淡无奇的顺产接生,难道不是纯手工操作吗?几百年前发明的臀助产、内倒转术,现在仍然是产科医生的看家绝活。这些仅靠双手、无需器械就能完成的手术在现代医学中已经是绝无仅有的了,难道不是手的艺术?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还曾经暗搓搓地为怼赢了外科大佬窃喜——他很无奈地承认,哪怕随便一个外科主治医师都能把剖宫产做得很漂亮,但他们就是没有办法毫发无伤地从产妇的子宫里把一个活生生的胎儿捞出来。
别忘了,不管做了多么高精尖的产前诊断,完成了多么高大上的宫内治疗和EXIT(产时胎儿外科手术),孩子终归要活着生出来才是大功告成,这时候,能少得了我们这群艺术大师吗?
人人都是福尔摩斯
彷如一尾小鱼,当我游过岁月的长河,长出了经验的鳞片,却发现产科是个暗流涌动的深潭。病例的复杂,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可能发生的。隐秘重重的产前诊断案例,剧情峰回路转,稀奇古怪的感染病例,让你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人医还是兽医,当然,更有无数“艰难”险阻。这十年,足以写一本产科版《三言两拍》。
无数次熬夜查资料,分析病例方能成就产科界福尔摩斯。我一直赞同这句话:直觉的另一个名字叫经验。当然,要感谢奇哥、桐哥、小牛弟弟……各位小伙伴,没有你们,就没有一个个治愈出院的病例。让我们举起“夜班平安”的杯子,Cheers!
有人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很多同道都说爱和温情是让他们不舍脱下白衣的羁绊。而对我来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情支持着我继续前行,感谢我的师长和前辈,教会我悬壶济世的本事,让我能够“害怕而不失优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给妈妈和宝宝带来希望和平安。
借用歌词一阙表达我所感:
我要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教养我。
……
我激动万分,百感交集,我起身,向你们致以微笑。
……
我想感谢死神,感谢她如此有耐心。
有如施展了魔法,让人害怕却不失优雅。
我想感谢我的朋友,他比我自己还了解我。
……多亏有他/她
满满的幸福,夹扎着些许悲伤,但我只占一半,
瞄一眼我的敌人们,今天还对我破口大骂
没有他们,我想我会很无聊,所以我要向他们说谢谢
……以手抚胸,再次向你们致意。
我收藏下这份喜悦与泪水,为自己收藏。
得奖者是:生活……
(歌词来源:Gerard Darmon《And the Winner Is》,翻译者:Quidam,为行文需要稍加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