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平滑肌瘤病的迷惑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5




简要病史:
平素月经规律。自诉1年前体检超声提示: 子宫左侧壁见2.8cm×2.1cm低回声区,考虑子宫肌瘤;建议定期检查。1月前来我院复查超声提示:子宫后壁见一2.0cm×1.8cm低回声,考虑子宫肌瘤;左附件区见一大小6.4cm×3.8cm非均质团块,性质待查。末次月经2020.07.30,再次来我院复查超声结果同上。门诊以“盆腔肿物”收入院。
体格检查:
外阴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伸展性好,无异常分泌物。宫颈:正常大小,光滑,有那囊。宫体:前位,大小约5cm×4cm×4cm,有结节感,质中,活动好,无压痛。附件:左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约6cm×4cm片状包块,边界不清,无压痛,右侧未触及异常,无压痛。三合诊:直肠粘膜光滑,直肠凹未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彩超(我院2019年06月21日):子宫5.6cm×4.4cm×4.0cm,肌层回声不均匀,子宫左侧壁见一2.8cm×2.1cm低回声区,边界清,向外突出,内见点状血流信号。考虑子宫肌瘤。
彩超(我院2020年08月10日):子宫约5.4cm×4.5cm×3.8cm,肌层回声不均匀,其中后壁见一2.0cm×1.8cm低回声,内膜厚约0.5cm。 双侧卵巢显示不清,左附件区见大小6.4cm×3.8cm非均质团块,与子宫紧密相连,形态不规则。提示:左附件区非均质块,不除外平滑肌瘤。
临床诊断:1.盆腔肿瘤:左卵巢肿瘤? 左输卵管肿瘤? 子宫肿瘤?
2.子宫肌瘤
治疗经过:(入院完善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尿常规、大便常规等回示正常;
凝血五项:凝血酶百分活动度134.2,稍高;
糖类抗原CA199为43.1U/ml,稍高,CA125、 CEA、 HE4 无异常。
心电图及胸片未见异常。宫颈TCT回示:未查见上皮内病变细胞。
盆腔核磁平扫结果回示:子宫左侧旁见不规则形团块状异常信号,局部与
子宫颈部肌层分界不清楚,范围约4.7cm×6.3cm×6.8cm,部分边界不清楚,病灶与左侧子宫阔韧带及左侧卵巢分界不清楚,病灶局部与膀胱关系密切,直肠未见受压。
增强回示:1. 子宫左侧旁占位性病变,考虑来源于子宫浆膜下或阔韧带的特殊类型肌瘤 2.子宫颈少许囊肿 3.子宫肌层信号不均匀,考虑多发小肌瘤或子宫腺肌症。
术前科内讨论:考虑左附件属于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可能为富于细胞性肿瘤 或 多结节状平滑肌瘤,但多为良性肿瘤。
决定手术方式:经腹左附件区肿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术中切除肿物送快速病理检查。
快速病理回示:左附件区间叶源性肿瘤,倾向良性,形态学符合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然而最终结果并非如此····
常规病理出后,再次会诊,最终支持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学习并思考:
手术中见到以下特征应考虑IVL:(1)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水肿变性,边界不规则或呈棉絮状,周围见灰白色组织沿脉管呈蠕虫状或芽状生长,易拉出。(2)宫旁或输卵管系膜内见葡萄串样,条索样肿物,沿血管走行,血管明显扩张。(3)术中切断子宫血管,见管腔内粟粒样灰白色结节。(4)行肌瘤剥除术时,有部分不易剥离,强行剥出后见灰白色条索样组织附着。----《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冯炜炜,2018年7期735-738
宫旁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宫旁组织或子宫外盆腔内可见似蚯蚓状淋巴管内肿瘤,质如橡皮,富有弹性,此为内膜间质肉瘤常见的特征!!!肿瘤内血管较多,肿瘤沿扩张的血管淋巴管生长,呈舌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可阳性,DNA倍体多为E倍体。---《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第6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