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呼吸系统易错点汇集1-4

皮肤性病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北京北京
913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8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呼吸系统易错点汇集1

1、copd最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吸烟(不是呼吸道感染)

  copd急性加重最主要的原因——感染

2、监测支气管哮喘病情——PEF(最大呼气流速,不是肺功能)

3、copd气道炎症最主要的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引起慢性粘液高分泌的状态)

  可释放组胺引起哮喘的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不是嗜酸性)

4、与copd气道炎症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因子——IL8 (炎8)

5、copd出现呼吸困难的机制包括:主要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无效腔增加(毛细血管受膨胀的肺泡挤压而退化→肺泡间血流减少,此时肺泡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部分区有血流,但肺泡通气不良,导致功能性肺分流增加);弥散功能障碍(肺泡及毛管大量散失,弥散面积减少)【不包括限制性通气障碍】

6、治疗copd最主要的药物——支气管舒张药(不是激素)

  危重哮喘发作的处理——持续雾化吸入β2激动剂(不是气管插管)

7、鉴别copd与支气管哮喘的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气流受限的可逆性,不是激发实验(测定气道高反应性))

8、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分4级

  轻度,脉率<100

  中度,脉率100-120,氧分压>60

  重度,脉率>120,氧分压<60,Paco2增加

  危重,脉率减弱,

9、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缓解药物:β2激动剂(急性发作首选SABA{按需使用};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是LABA+ICS)、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是M受体拮抗剂,阻断迷走神经,可能会排尿困难)、茶碱类(口服氨茶碱特别适用于夜间哮喘)

  抗炎药:激素(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规律使用;吸入效果差时,可改用口服;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是及早静脉给予);白三烯(孟鲁司特,规律使用)

10、冠心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时候要慎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非选择性α、β受体激动剂,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


呼吸系统易错点汇集2

1、确诊支扩的首选检查——胸部CT

 明确支扩出血部位的最有价值检查——支气管动脉造影(支扩大咯血多由于支气管动脉分支破裂引起)

2、支扩手术的禁忌症——双肺弥漫性病变,合并肺气肿、哮喘、肺心病(?)

3、支扩少量咯血——安络血、云南白药

    中量——静注垂体后叶素

    大量——病变局限用手术,弥漫性则用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

4、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分类:

  无感染高危因素——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无感球流感)

  有、、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有感金铜干)

5、抗生素分为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如甲氧西林、阿莫西林、**西林)、头孢类、其他β内酰胺类(如碳青霉稀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如舒巴坦类)}、 ②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霉素)、③多肽类(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④氨基糖苷类{包括天然来源的(如链霉素、妥布霉素);⑤半合成(如替米卡星)}、⑥四环素类(如金霉素) ;⑦氯霉素 ;⑧人工合成{喹诺酮类(**沙星)、磺胺类、其他(如复方磺胺甲恶唑)}

6、CAP用药:

   青年、无基础病——青霉素类、1代头孢

   老人、有基础病、住院——氟喹诺酮类、第二三头孢、β内酰胺类,可联合大环内脂类 

7、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第三头孢

8、脆弱拟杆菌——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甲硝唑

9、支原体肺炎——早期为下叶间质性改变,肺实变后为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

  克雷白杆菌——肺叶和小叶实变,叶间隙呈弧形下坠,多发性蜂窝状脓肿(呈大叶融合的实变,由于渗         出液粘稠、重——叶间隙下坠)

  金葡菌——肺叶或肺段实变,呈多发性、周围型肺浸润,大片絮状浓淡不均阴影,可伴气囊肿

  链球菌——呈叶段分布的炎性实变阴影,支气管气道征(肺泡内渗出液由cohn孔向周围肺泡蔓延)

  干酪性肺炎——多在肺上部,呈大片浓密阴影,密度不均,可形成空洞

  肺脓肿——圆形透亮区、液平,

  肺囊肿——薄壁空洞,气液平面

  肺癌——壁厚,偏心性,残留的肿瘤会凹凸不平,空洞四周炎症少

  空洞型肺结核——厚壁空洞、无液平

  干酪性肺炎——虫蚀样空洞(不是慢纤空)

  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粟粒状,少有空洞形成

10、冠周炎——厌氧菌


呼吸系统易错点汇集3

1、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T细胞(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主要是CD4⁺Th1细胞和CD8⁺CTL细胞,前者经活化Mϕ在宿主抗胞内结核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后者通过分泌穿孔素及诱导细胞凋亡以杀死结核杆菌感染的细胞)

2、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4-8周

3、肺结核引起的支扩,湿罗音最常见的部位——肩胛间区(不是肺尖区)

4、异烟肼的用量 成人300mg/天,顿服(1次性服用)

5、肺血栓栓塞最常出现的症状——呼吸急促(缺氧导致发绀;肺动脉栓塞+神经体液和低氧引起肺肺动脉收缩——肺动脉高压,P2亢进;肺动脉高压——右室后负荷增加——右房压力负荷增加——颈静脉怒张;均属晚期表现)

  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呼吸困难

      典型表现——发绀

6、急性肺栓塞用rt-PA治疗后情况改善,无需维持治疗。此时可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是华法林,其起效慢,须与肝素联合,待INR达标后才能单独用)

7、肺栓塞溶栓的指征:合并右心衰、持续低血压(不是合并深静脉血栓、持续缺氧)

8、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最主要的因素是肺小动脉痉挛(即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不是肺小动脉内膜增厚)

9、引起肺动脉高压的解剖学因素——缺氧引起的肺血管重建

          功能因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起主要作用)

  经治疗后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的是——缺氧下肺血管收缩(不是肺气肿压迫肺血管)

10、肺心病早期表现——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

     晚期  ——颈静脉怒张


呼吸系统易错点汇集4

1、肺心病X线表示——心尖上翘(右下肺动脉干增宽,肺动脉段突出,故、、)

2、右室肥大的心电图主要标准——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肺型P波

3、补碱指征——PH<7.15、HCO3<15

4、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不宜强心利尿(肺心病的原因是由肺的血循环障碍引起的心脏负荷过大——心衰,如果再用洋地黄等会更加重心脏负担)

5、漏出液见于胸膜毛管静水压增加(如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胸膜毛管内胶体压降低(如低蛋白学长、肝硬化、肾综、急性肾炎);

  渗出液见于胸膜毛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结核、肺炎)、结缔组织病(SLE、RA)、胸膜肿瘤、肺梗塞}、壁层胸膜淋巴回流障碍、损伤

6、胸腔积液正常生化指标:葡萄糖>3.35、蛋白质<30g/L

7、胸水导致的呼吸困难是限制性(不是阻塞性)

8、肺结核痰菌阳性的治疗方案

 2HRZE/4HR,疗程6-9月

9、ARDS所致的顽固性低氧血症最主要机制——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不是分流率增加。ARDS由于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表面物质减少——肺张力增加——肺容量、残气量减低——肺顺应性减低——无效腔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真正分流增加——低氧血症)

10、泵衰竭主要引起通气功能障碍——II 型呼吸衰竭,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多见于气道阻塞,神经肌肉疾病

 肺实质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能障碍——I 型呼吸衰竭,肺部疾病引起,如肺结核、硅肺等、间质性肺病、肺水肿

  I 型——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特例:肺动-静脉分流}、弥散功能损害、等),如严重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主要发病机制——弥散功能障碍

  II——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可分为限制性、阻塞性。单纯通气不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有换气功能障碍,则低氧血症更为严重,如慢阻肺。

  支气管哮喘发生Ⅰ型机制——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Ⅱ型机制——肺泡通气不足

  间质性肺病发生Ⅰ型机制——弥散功能损害

回复10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