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药片太大,掰开吃。NO!NO!

发布于 2018-12-19 · 浏览 2893 · 来自 Android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15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killer-dong 已点赞
icon執著 +1丁当

来自用药小贴士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生病了,要吃药,有些药片又特别大,不好吞咽,就把药片掰开服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药片都能掰开服用,如缓控释片剂、肠溶衣片等。


img




缓控释片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长效制剂,是通过药剂学设计来获得减慢药物释放速率的药理屏障,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 h。


img


普通药片在肠胃中会分崩离析(术语叫崩解),有效成分会被吸收。然后,分布,代谢,直到再次归零。药物在人体中要想起作用,血液浓度必须维持在有效浓度之间。


缓释剂与同普通药剂最大的区别在于,同样的药物剂量缓释剂的有效时间可达普通药的2至3倍。原因在于,缓释剂把药物分成了几个梯队(一般有三个梯队):速释梯队一级缓释梯队二级缓释梯队

药片最外面的一层是没有经过处理的药物,吃下后药物就会释放,和普通药片一样,叫速释部分;里面的一层药由一种难消化的物质包裹,要经历一段时间才会被消化,药物才会第二次释放;更里面一层由更难消化的物质包裹,更长的时间后才会引发第三次释放。这样,药物被分成三批释放。


缓释剂通过多级释放的方式,将药物分次释放,延长药物有效时间,降低药物浓度最大值,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患者服药次数。


具有缓释作用的药物一般比常规剂量大 2~4倍,因此若药物释放控制不合理很容易造成血药浓度过高而导致患者中毒。掰开服用会破坏药物的结构,使得分次释放的药一次性大量释放。轻者不能取得缓释效果,造成浪费,重者可能会由于药物副作用造成生命危险!


吗啡缓释剂可以延长止痛时间,并可以降低成瘾率。但如果研碎服用该缓释剂,会立刻造成吗啡中毒而导致死亡。同样的还有治疗心梗的洋地黄糖苷缓释剂。


img



正确服用:

缓释、控释片应整片吞服或按照说明在片剂的划痕处掰开,这是口服控释/缓释剂的共同特点,这与包衣材料及释放原理有关。无论是骨架片、复释片、渗透泵片等,药物都是进入体内后,通过胃液的作用从骨架中、片心内缓慢释放而发挥药效的。


口服缓释、控释片剂的结构决定了其一般不能掰开服用,缓释、控释片被掰开后表面缓、控释膜或缓、控释骨架被破坏,药物释放特性即被改变,药物会从断口处迅速释放出来,这样不但达不到缓、控释的目的,还会因体内药物浓度骤然升高,造成药物中毒。为方便患者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少数骨架型缓释片采用的是特殊缓释技术片剂中间有刻痕,可以掰断使用。


缓释、控释胶囊不能被拆分使用,因为胶囊壳内的小丸是由几种不同释放速率的小丸组合的,有的部分是不包衣普通颗粒,有的是包衣颗粒,还有是缓释微丸等多个单元组合,取得预期的血药浓度,并能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img




肠溶片

肠溶片指药物外层包裹的包衣,使药物能完整通过胃部,直到来到肠内才发生崩解或溶解以发挥药效的包衣片剂。药物包裹肠衣的原因由药物的性质决定,凡遇胃液变质的药物如胰酶;对胃刺激性太强的药物如口服锑剂;需要其在肠道内保持较久时间以延长其药理作用的药物,便需将它们制成肠溶衣片,以抵抗胃液的酸性侵蚀。因此,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麦迪霉素肠溶片、胰酶肠溶片、淀粉酶、多酶片等药物时,不可将药片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应整片吞服。


典型药物如阿司匹林:也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非选择性地抑制脂氧合酶的作用,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img



由于阿司匹林本身具有酸性,能够刺激胃黏膜,同时因其非选择性地抑制脂氧合酶,阻止了生理性前列腺素的生成,而生理性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则屏障保护作用减弱,极易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尤应注意。故多采用阿司匹林的肠溶衣片,使其到肠道释放吸收,减少对胃黏膜的伤害,若将其掰开服用,将会出现以上问题。



有些人感觉吞咽一粒胶囊或一片药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减少,吞咽胶囊或药片更加困难。

因此,在服药前可先漱漱口,或先喝些温水以湿润咽喉,然后将药片或胶囊放在舌的后部,喝一口水咽下。

如果确实因整颗(片)吞服有困难,可将药片研碎或将胶囊内药物倒出,置汤匙内,以温水混匀,再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片说明书或者向药师咨询,因为缓释剂等片剂和胶囊不能掰开或研碎服用,必须整颗(片)咽下。


最后编辑于 2018-12-19 · 浏览 2893

14 32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