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专题】盆底疾病一起学,如有问题尽管问

发布于 2018-06-03 · 浏览 1.7 万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33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女性盆底疾病,罹患人群之众,涉及脏器之多,理论体系之大,治疗方法之多,医生认识之陌,实为中国妇产科医生头大之事。

相信许多妇科医生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三大困扰:1.妇科内分泌,2.妇科肿瘤,3.盆底疾病。在我们的医学教材中,仅仅用一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和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来简单概述了这一疾病体系。按传统编排分类方式,分为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瘘四个小节。可以说学过该章节,亦不知所措。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组综合征,往往累及多个脏器,在诊断和命名上,子宫脱垂的中国传统分度和阴道壁膨出的传统及半程分度法已不为学术交流所接受,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普适的盆腔脏器脱垂的POP-Q分期,在广大非妇科的医护人员,甚至在妇科医生中,POP-Q的仍不广泛,造成了所学非所用的尴尬境地。在理论体系上,盆内筋膜解剖,盆底肌解剖,整体理论、吊床理论、三腔室三水平理论对大多数妇产科医生仍很陌生,而依据这些理论产生的治疗方式就更加难以理解。在手术学上,经阴网片带来的震荡期,使治疗方式在短短十年之内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经阴手术/经腹手术,保留子宫/切除子宫,自体组织/网片修补,是否同时抗压力性尿失禁,耻骨后/经闭孔,纷纷攘攘,让人有些不知所从。可以说,在妇产科手术领域,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方式之多,首屈一指。在评估体系上,尿流动力学、盆底超声、盆底MRI、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等方法广泛应用和开展,纷杂多样,让人头大。非手术治疗受到更多关注,药物治疗、子宫托、kegel训练、电磁刺激生物反馈、生活方式管理,医生要学得太多。在疾病谱上,随着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盆底肌筋膜痛、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阴道松弛症,这些原来可以不管不问的情况,也需要医生再学习并能够处理。

总之,在当前的形势下,广大妇科医生对盆底疾病再学习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故开此贴,深度学习。战友们对盆底疾病如有任何问题,请尽管问,不管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践中的病例。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一起问答,一同深入。

【宗旨1】盆底疾病有三个PFDs,其一,Plevic Floor Disorders, 盆底疾病,Disorders=Diseases,指出疾病是综合征,累及多个脏器。第二,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侧重于功能学考量;第三,Pelvic Floor Defects,盆底缺陷,侧重于解剖学考量。可以说,对盆底疾病的评估和治疗,必须评估所有可能累犯的脏器和组织,结合功能学和解剖学两个维度。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是为开篇。

最后编辑于 2018-08-12 · 浏览 1.7 万

61 338 6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