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天涯有多远,我想去看看

发布于 2015-06-04 · 浏览 4079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9 年零 35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hlht胡海涛 已点赞
前几天看到豆瓣网友谈读史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读权术,不以善恶分人物;第二个境界是读天下大势,不以对错评政策;第三个境界是纯粹为了研究历史,不以真假论历史。
触类旁通,一下感觉,我看手术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看热闹、看门道、看境界。
第一个阶段看热闹,什么手术都喜欢凑过去看一看,这有个什么器官,那有个什么血管,什么样子,怎么走行,几条分支,像旅游看风景,只知道看解剖;
第二个阶段看门道,站在主刀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一步怎么做,下一步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能不能那样做,体会主刀医生手术思路;
第三个阶段看境界:这个医生什么风格,那个技巧有什么特点,这种术式有什么优势,那个专家手术为什么业内都说好。。。。。
配合了10多年各位前辈的手术,自己也有了一点手术积累,那么如何来品评一台手术的高下呢,前一段读到胡炳礼前辈的的手记,论述手术三境界,深得我心。
第一重境界是完成手术。大多高年资的外科医生都能达到这个层次,因为熟能生巧,手术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基本上都能达到这个目标。之所以说这是最初级的水平,因为完成一个手术有的是驾轻就熟,有的是挥汗如雨;有的是干净清爽,有的是血肉模糊。所以说同样是手术,其质量的差别非常大。
第二重境界是解剖性手术,指手术过程中循着正确的解剖路径去完成手术。这包含两个方面的概念,其一是对手术区域的解剖非常的熟悉,其二是手术技巧非常的高超,因为你要在限定的手术时间像解剖老师那样解剖清楚,技巧和策略就非常重要。解剖性手术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是损伤小,每个器官之间都有一个解剖间隙,沿着正常的解剖路径及间隙去走,损伤周围组织的机会就非常小。大多数人都认为损伤就是皮肤切口的损伤,切口小损伤就小,其实切口里面的损伤比外面能看到的损伤要大得多。其次是出血少,沿着正确的解剖路径去手术,自然能避开不必要损伤的血管,出血自然就少,术后恢复当然就快,同时对系统功能影响就小。
第三重境界是艺术性手术。按道理说,能够把手术做得像解剖老师一样清晰完美应该是外科医生的顶点了,那么艺术大师更加高明在哪里呢?那就是在通晓了现行的所有手术方法和技巧后,创造出更新的手术方式,能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突然不禁惴惴不安,十年医路,我竟然还没有到摸到门口。。。。。。。
小时候身体差,只要一生病,就会做同一个很恐怖的梦,常常吓得我在清醒和朦胧间徘徊而不敢入睡,害老妈睁着眼守我一整晚,而且得不停地说:“乖,不怕,有妈在。”非常奇怪,那个梦没有巨兽也没有鬼怪,而是梦到自己要把一堆望不到边的石子一点一点运到很远的地方。。。。。。
到后来成为一名宅男的时候,我读到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感佩不已,心向往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医路十年,人生过半,突然觉得人生好短。。。。。。
回首过往,想起那一个个躺着值班室床上,其实盼着来手术的夜班;想起上手术前不断地打时间差,就为在上级医生来之前多做几个手术步骤的小聪明;想起下班了守在办公室不想走,就是想多收一个病人,就能多上一台手术;想起手术前彻夜上网,就是想偏执地查遍手术的背景资料。。。。。。
突然觉得,应该对自己这十年——人生中最好的十年——有一个交代:我想到天涯的尽头去看一看,这条路到底有多远,我,能走多远。。。。。。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尝尽医路的坎坷心酸,却依然待你如初恋,有什么办法,就是这么爱你,就是喜欢拿起手术刀切开皮肤时那种物我两忘,刀人合一的的感觉。。。。。。
外科之路,注定是一条坎坷崎岖的孤寂之旅,一路上望不到边的艰难琐碎,不计其数的长途跋涉,不被理解的泪水,无人看见的汗水。。。。。。也许,今生已注定我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走到尽头。。。。。。
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总得有值得追求的东西,一辈子最起码得有一件值得你为之付出的事情。。。。。。
你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害怕做梦就有资格不入睡,害你母亲守在身边的孩子了,青春期迷惘的够长了,该醒了。。。。。。
为弥补曾经被你虚掷过的生命,就此出发吧,记住对自己的承诺,不改初心,无怨无悔,永远在路上。。。。。。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079

25 24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