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信度和效度——论精神科诊断的起点
一个精神科诊断是如何建立的?这个就涉及到信度和效度的概念。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如何让人确信精神分裂症这个诊断是可信的而不是任意诊断的?这就涉及到诊断一致性的问题了,如果若干个精神科医生都认为某人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那这个诊断就是可信的。如果一个病人的诊断众说纷纭,而且在长期的观察后还是众说纷纭,那这时候下的诊断首先就不可信。那么,精神分裂症这个诊断在临床状态下是否有足够的信度?据我所知,没有,全世界都没有。因此有人得出结论说精神分裂症根本就不存在,但是这样说也有问题,因为会有人反驳对于说有些病人的诊断还是高度一致的。一个诊断是有一小部分典型病人支持的,尽管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非典型病人。
至于效度,那是说这个诊断是否反映了精神分裂症的实质。精神分裂症的实质是什么?我的定义是经典教科书上的描述就是实质。那么,临床状态下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是否符合教科书上的描述?这是非常可疑的。幻听联盟坚持说幻听未必是病,这个对效度的冲击还不算大,可以解释为病人经过训练是可以获得自知力的,或者自知力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各种复杂的共病就算较大的冲击了,如果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同时又在接受正规的抗抑郁或者抗强迫治疗也不算问题,那我的问题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出现啥症状?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下共病诊断,直接说是两个病或者多个病,这样暂时也能对付过去。最大的冲击恐怕来源于“状态说”,这种说法是我在大精神科听来的:上次住院诊断精分,下次住院诊断躁狂,其实呢,两次的诊断都是对的,精神科诊断就是一个状态诊断。真要这样讲下去麻烦就大了,因为教科书上绝对没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状态的说法的,教科书会至少是暗示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发育有关,是终生性的疾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