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分析技术

关注今日:2 | 主题:335235
论坛首页  >  分析技术讨论版   >  杂质研究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自身对照法采用供试品与主成分标准品配制的区别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what2008
what2008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210
    得票
  • 5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6年零238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有一品种有关物质采用自身对照法,EP自身对照用的是标准品配制,CP用的是供试品溶液稀释,但EP方法总体较为严格,按照申报要求,参照EP进行研究,但其自身对照采用标准品配制,本人感觉大大的浪费,于是其他方面不变,单将此处改为‘供试品溶液稀释制的自身对照’;还有分离度溶液EP采用标准品与杂质对照品(恰是市场有销售的另一原料药)配制,我也改为原料药与杂质原料(购买上市原料)配制,经试验,图谱与标准品无异。
结果,老板咨询一专家,声称必须严格按照EP进行,回来让我改,我想问问这中间有什么隐情么?自身对照法采用供试品与主成分标准品配制对照溶液有什么区别么?除了浪费标准品,EP方法有十分明显的科学优势么?(认为有的,望讲清来龙去脉)
我那种改法在申报时有问题么?还用多做什么额外研究来证明么?仅叙述一下可不可以?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4-05-26 10:00 浏览 : 8833 回复 : 25
  • 投票 1
  • 收藏 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新冠疫苗十问十答,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楼主 what2008
what2008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210
    得票
  • 5
    丁当
  • 14楼
这楼歪的,方法验证、校正因子啥的额都知道
2014-05-27 07:54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儿童发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化诊治
楼主 what2008
what2008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210
    得票
  • 5
    丁当
  • 17楼
艾瑞克斯
自身对照法是除了外标法外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理论上讲对照溶液是用供试品还是对照品对最终杂质测定结果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你的供试品必然是有足够含量的。但依然可能由于供试品的纯度测定问题(例如水分、残留溶剂、无机盐等)引起小的误差。可能专家就是从这些误差考虑的所以才要求采用对照品的。既然楼主担心对照品的浪费问题,为何不做一些自制对照品,然后用标准对照品进行标定后使用呢?

这个有。那个分离度溶液不用标准品总可以吧,我用原料做的,杂峰不比标准品多,不影响分离度
2014-05-27 12:51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乡镇卫生院入编制问题,请懂行的指点迷津,谢啦!
楼主 what2008
what2008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210
    得票
  • 5
    丁当
  • 19楼
艾瑞克斯
自身对照法是除了外标法外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理论上讲对照溶液是用供试品还是对照品对最终杂质测定结果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你的供试品必然是有足够含量的。但依然可能由于供试品的纯度测定问题(例如水分、残留溶剂、无机盐等)引起小的误差。可能专家就是从这些误差考虑的所以才要求采用对照品的。既然楼主担心对照品的浪费问题,为何不做一些自制对照品,然后用标准对照品进行标定后使用呢?

这个计算的时候还用代入称样量么????EP也没列公式
2014-05-27 17:03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新冠疫苗十问十答,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