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水生生物学

关注今日:0 | 主题:23306
论坛首页  >  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讨论版   >  实验动物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玻璃斑马鱼和“红肚玻璃鱼”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ec017002
ec017002
铁杆站友

  • 22
    积分
  • 73
    得票
  • 759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9年零121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据我所知,“红肚玻璃鱼”是另外一种白化的观赏鱼再一次突变得到的,现在这两种鱼在观赏鱼市场上都有卖,但是不知道是由自然突变被保留下来的突变鱼后代,还是通过现代物理化学等技术帮助突变的发生所致。在我们常用的实验动物中裸小鼠可以算是类似的一个例子,因为它也是由白化的实验小鼠突变而得的。
前两年,美国科学家开发了透明斑马鱼,

据说可以作为模型用于活体观察,文献表示此种鱼是由黑色素缺乏的斑马鱼和反光组织缺乏的斑马鱼杂交获得的。
而我们现在手上已经有了“红肚玻璃鱼”和“它的祖先”两种鱼,并得知这两种鱼的表型都能较为稳定的遗传,那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找到这个或这些突变的基因,并且在白化斑马鱼卵里通过显微注射等技术把这个基因转入并使之表达,这样是否能得到比“透明斑马鱼”更为透明的“玻璃斑马鱼”。
请看有关鱼类的照片:
“祖先”玻璃扯旗鱼

雄性红肚玻璃鱼

雌性红肚玻璃鱼

年轻红肚玻璃鱼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1-09-28 08:23 浏览 : 18211 回复 : 22
  • 投票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大家见过从患者体内取出过哪些异物?
楼主 ec017002
ec017002
铁杆站友

  • 22
    积分
  • 73
    得票
  • 759
    丁当
  • 3楼
呵呵,谢谢版主,对的这些基因不应该被转入,而是想办法“敲掉”。
有关“玻璃鱼上的基因对应的斑马鱼上的基因也不一定能表现出一样的功能”这一点,我也表示怀疑,不过有利的一方面是斑马鱼属于鲤科鱼类,而玻璃鱼属于“脂鲤科”,或者叫“拟鲤科”,这个告诉我们它们还是比较接近的。
关于测序?????好像是个大难题。不过可否借助相近的斑马鱼身上找到答案呢?
2011-09-29 12:26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原创)血钠183mmol/L的老年人急救处理?
楼主 ec017002
ec017002
铁杆站友

  • 22
    积分
  • 73
    得票
  • 759
    丁当
  • 5楼
谢谢参与!
这是我去花鸟鱼虫市场拍的一条透明鳞草种金鱼,金鱼里有不少突变鱼是这个样子的,与那条透明斑马鱼相比,它们的眼睛很相像。


它们的眼睛好像与“红肚玻璃鱼”有区别,而白化金鱼的眼睛可以参照下面这幅我从网上下载的照片,请看

2011-10-09 20:42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首套【肺石医生】表情上架啦,一起斗图吧!
楼主 ec017002
ec017002
铁杆站友

  • 22
    积分
  • 73
    得票
  • 759
    丁当
  • 7楼
lc5173483
我们还有比较透明的鲫鱼呢,但是这种鲫鱼也是在比较小的时候看得到内脏,长大一些就没有这么透了,引起透明作用的基因作用方式太多了,还有可能是有的基因表达调节导致色素的相关基因沉默。我觉得如果是要得到更透明的鲫鱼用传统的育种学方法把白化的和透明的杂交一下可能比较靠谱。或者做个差减文库之类的去找找决定色素的相关基因研究也可以,但这样投入就大了。


谢谢lc5173483版主!
金鱼的祖先就该是鲫鱼的一些突变种,而且金鱼和河鲫鱼可以杂交的,这样你们如果搞得一条白化的异性金鱼和你们的“透明鲫鱼”杂交是不是也可行呢?我感觉找白化金鱼要比找白化河鲫鱼要方便许多。
回头我还有些通过杂交方式培育透明孔雀鱼的图片和文字上传。
2011-10-11 16:11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我可能是试工里最主动最傻的那一个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