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追根溯源:中国及世界第一本科技期刊(原创)
那么中国及第一本科技期刊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在世界第一本科技期刊出现之后的整整150年后的1815年,著名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等创办了第一本《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文科技月刊,1815年尽管还是清朝,但已经到了嘉庆十九年,并且从创办人和期刊的名字,都可以看出,尽管该刊是用中文出版的,并非是地道的中国货,即便如此,中国至少在科技期刊出版时间上已经落后欧洲长达150年。世界科技期刊的大发展时期开始于1830年,当时用蒸汽做动力的机车已经在欧洲实验成功,正是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期,世界(当然不包括中国)开始步入蒸汽时代(相对于电气时代而言)。而我国科技期刊的大发展始于1830年,也与世界相距150年(2)。在毛掌权的近30年中(1949-1976),当时的中国大陆正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时代,整天忙着写论文、搞科研的科技人员是要“被人斗”的,在这30年,中国的科技期刊自然和中国的科技发展一样,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自1980年后,经过30年的发展,截止2007年,我国共有科技期刊约5300种,其中,目前被SCI收录的只有114种(包括SCI-E且主要是SCI-E的),仅占总数的~2%。
这114种期刊中,按照影响因子(IF)排序,前十名中第一名是Cell Research, 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专门分析过它(3)。这前十种期刊有6种属于生物医学类(含农学类),并且除了一个例外之外,其余9种期刊都是由国外或境外(香港)的知名出版公司出版的,所谓的“借船出海”,由此也可以看出,国际化的出版方式是提升期刊IF的有效方式(当然代价也是不菲的)。上述的例外就是我以前曾经提到的(3),由百世登出版集团(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中文刊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该公司是一家不断壮大的民营出版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投稿、审稿、出版系统,近日又在香港注册,其目前唯一被SCI收录的旗舰期刊WJG的庞大编辑队伍遍布全世界,走的也是国际化路子,趁此机会,赞一个!上述其余9种期刊都是由带有官方色彩的中科院下属研究所或者科技协会等主办的。当然,国际化的出版方式更需要国际化语言,上述10种期刊全部采用全英文出版,事实上,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期刊,甚至是某些高校学报(如浙大学报)也采用全英文出版且挂靠在国际知名出版公司出版。
这30年也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毋庸置疑,5300种科技期刊大多是所谓的垃圾期刊,只是由于N多人的晋升和毕业等的需要而能够活下来,在论文版更看到有的期刊居然公开承诺:包发表、包不撤稿,这个“双包”,尤其是后者,如果让Nature、Science的主编们听到,估计也是给雷的外焦里嫩,只能猛赞我天朝的中国特色。更有某期刊的编辑不知从哪儿在论文版网上弄了个锦旗(当然这一“宝贵”的锦旗已被DXY管理员无情地删除),说是某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基层医院医生送的,该医生称赞该刊是中国的Lancet (柳叶刀)。这世界,只要我们愿意听、愿意看,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
参考文献:
1. Day RA and Gastel B.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In: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6 ed.). W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6.
2. 杨文志,中国科技社团期刊发展的机遇与策略,中华医学会第五次杂志工作会议资料汇编,2009年1月,( http://www.medline.org.cn/(S(e4jvi2450aj5zn2els3dbaeq))/%E6%9D%82%E5%BF%97%E5%B7%A5%E4%BD%9C%E9%80%9A%E8%AE%AF/zzgztx/tx1/zzgztx/zzgz2008/08z1pdf/08z113.pdf )
3. 中国第一、亚洲第一的Cell Research (影响因子过8)是怎么炼成的? http://www.dxyer.cn/loveinmichigan/article/i7536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