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痰培养价值的讨论
其原因主要有:(1) 大多数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有咳嗽咳痰的症状,但咳痰量因人而异,临床上约有10一30% 的患者干咳无痰或咳痰无力,通过自主咳嗽无法获取痰标本;
(2)人体口咽部寄居有大量的正常菌群,尤其是长期住院患者,口腔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咳出的痰液在口腔中停留易被污染,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3)约15一30%的患者在痰标本留取前已经使用过多种抗生素,一些比较脆弱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在应用抗生素后,取任何呼吸道的标本的检出率均极低,实际上检出的细菌很大程度上是对所应用的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从而使药敏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大大降低,痰培养很少得到纯培养,难以确定所分离的菌种哪一类确实与肺部感染有关,且因标本留取过程中接触了氧而不能做厌氧菌培养;
(4),目前绝大多数的医院采用的培养基为2种,即血平板和伊红一美兰平板,使得许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不能被分离出来。流感嗜血杆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第1位常见的致病菌,其培养需要巧克力培养基和COZ培养箱,但一般试验室都不进行该培养基的培养,从而使得许多常规培养为阴性,这样痰培养对指导临床用药的帮助大大降低
(5),对于常规痰培养而言,试验室多采用白金耳环取痰中极少一部分在培养基中划线培养由于痰中细菌的数量和种类的分布不均匀,接种时可能所取的部位没有致病菌或只接种了一部分致病菌,这使培养的阳性率大大降低;
(6),痰中的病原菌不少属于机会致病菌,与正常菌群同在,培养出这些细菌的临床价值还不太明确。
关于这些问题,希望各位同道能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