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国外指南不推荐物理降温,就说明物理降温没有意义?

呼吸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19-11-10 · 来自 Android · IP 海南海南
1.1 万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25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有一些网络文章写到: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儿科指南,都不推荐物理降温。之所以国外不推荐物理降温,主要有两个原因:

1、物理降温其实没啥效果,很快体温就回升了。

2、物理降温的过程,给宝宝带来了骚扰,可能会让宝宝休息不好更不舒服。

 例如:美国儿科学会新观点认为:

①一般情况,优先使用口服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或者布洛芬(美林)。
②只有如果你的宝宝对退烧药过敏或者特别难受,才可以优先使用物理降温(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③下面两种情况可以退烧药结合物理降温
(1)发烧让宝宝非常难受
(2)宝宝频繁呕吐,退烧药在胃里留不住


关于“物理降温”,中国最权威的指南是《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指南建议了两条: 

a,急性发热时,推荐使用温热擦身和(或)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
b,物理降温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使用,体温下降速度快于单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使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擦身的物理降温办法

可以看出,中国儿科专家对物理降温还是相对比较支持的。

讨论:

国外指南不推荐物理降温,就说明物理降温没有意义?

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认真对待,而不是过于崇洋媚外。国外的指南不推荐,可能和国情、国民传统做法有关,国外的指南几乎都不会推荐中医中药,那是不是就可以说中医中药没有作用?物理降温也是如此,不知道国外有没有做个对此研究?


28 81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