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全科医生的困惑与思考:“我究竟是个看什么的医生?”
很早之前,我曾经有一个困扰很久问题。
“作为全科医生,我究竟是个看什么的医生?”
不知道您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在社区,我经常被看作是开药的。因为方便和便宜,居民在大医院里看了病后,会来社区拿药,几乎每天都会有数十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取药。
我一方面为能给居民提供方便感到开心,一方面又有点迷失——作为一名社区全科医生,这就是我的角色吗?
又有时,我被看作是看小病的。只有不痛不痒的小问题,看或不看都不太要紧的小问题才会来找我。但凡居民觉得重一点的,都直接就去最好的医院最好的科找专家来看了。即使是我认为完全可以处理的很好的问题,也有可能面对不信任的眼神。长期如此,难免有心灰意懒的时候。
甚至时间长了,我也把自己定位在只看这些问题的,亦或者,只起到分诊的作用——告诉来看病的居民们:“你这血糖高了应该看内分泌科,关节疼了应该看骨科.……”
再者,当介绍到自己的职业时,总会被问这样的问题:你是医生啊?你是什么科的?当听到“全科”这两个字的时候,对方大多茫然,接着客气道:“厉害厉害!什么科都能看。”我想解释,但又不知道如何解释,于是总有种自己在“招摇撞骗”的窘迫感。
除此之外,专科医生有明确的职业成长路径和晋升空间: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
全科医生又应该如何成长?
我有时会听到同行说,全科可以做一辈子吗?我没有专科技能的话,以后会不会被年轻人取代?
如果你也曾经有过上述困惑,那么,你可以留言,这里是一个很好的树洞:)
先跟你分享经过长时间思考后,我的答案:
要解决这个问题,好像要先回答,全科医生能够提供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又被称作家庭医生,提供疾病预防、健康咨询、疾病诊断和治疗、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健康促进等等方面。
为什么提起国外的全科医生,大家印象中就是医学技术水平高、社会地位高、收入高?
我个人觉得有三个原因:
1.全科医生可以真正的解决临床问题。
当患者来找全科医生的时候,80%的疾病可以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随访,这些问题在全科医生这里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剩下的20%,即使全科医生不知道该如何诊断和治疗,ta也可以提供正确的思路,告诉患者下一步应该去做什么,并且联系专科医生。
全科医生是最了解患者情况的人,ta作为患者的代表,会跟专科医生进行专业上的讨论,提供自己的意见、综合患者情况得出最适宜的诊疗方案,并且在之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因此,当患者意识到,来找全科医生就可以解决我的问题时,这必然就成为患病后的第一选择。
2.综合管理而不是断点干预。
不知道您的病人或者您自己的家人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有个老年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问题,又有点皮肤的毛病,那么这个患者可能不得不辗转于医院的各个科之间,去看心脏科、神经科、皮肤科。
而有些问题,甚至不知道去看什么科。
每个专科医生在看的时候,都会从他们自己专业的角度给一些用药和治疗的建议。
而当患者在这n个科室之间辗转的时候,却很难有一个医生会从ta的角度去出发,去告诉ta:
哪些药物其实是可以精简的,哪些药物对整体情况比较有利;
哪些地方是作为一个患者没有意识到、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而又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
所有这些抉择全部都压在了病人自己的身上:
ta需要记着要去看哪些科,要知道什么时候去做复查,要知道复查之后的结果要找哪个医生看。
而各科医生的众多建议,有的听懂了,又或是没有听懂,却没有人会跟ta解释。
而这些,正是全科医生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3.长期的关系建立了相互信任。
全科医生不仅仅是医生,也是最了解患者的病情、患者的家庭情况、社会因素等等方面信息的人。
在患者生病的时候,全科医生不仅在生理层面对患者进行帮助,同时在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给予患者巨大的支持。
全科医生能真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各种因素,为患者选择不一定是医学上最正确,但一定是整体对患者最好的方案。
由此建立起的医生和患者之间信任,使得医生不仅仅是医生,更是朋友、是家人、是健康守门人。作为医生,也会获得满满的职业成就感。
那么,做为中国的全科医生,能不能达成上述三个关键条件,赢得同行的认可、患者的尊重呢?
我认为这里面有两个关键:
1.我们做到了这三点,就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阳光收入吗?
2.解决临床问题、综合管理、建立医患信任的方法是可学习的吗?有地方学习吗?学起来有门槛吗?
第一个问题,从我们团队医生的亲身经历来看,是可以的。
第二个问题,是可学习的,我们愿意把杏树林全科医生团队,培养全科医生的方法在这里贡献出来,持续的、每周一次的分享给你。
至于门槛,我想唯一的门槛,是来自于我们是否给自己设限。
(在下周,我们会以一个病例切入,来和大家讨论当遇到我们无法独立处理的专科疾病,如何展现全科医生的价值?)
你有什么问题,在评论下方留言互动,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