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考研究竟在考些什么——19年复旦大学复试见闻录

脊柱外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安徽安徽
1.4 万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1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初试干货贴在这里,19考研初试经验与建议——仅适用于基础良好的同学

        先说一下结果吧,初试379,一志愿中山医院专硕未上,调剂至金山骨科专硕。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位师兄@smartMSC 两年前便关注了师兄的经验贴,一路走来,向师兄求了不少经,后来更是发现竟然有机会成为同门师弟。初试和复试中师兄都给了我特别大的帮助,超赞!

        18号中山医院面试,到21号金山医院面试结束,虽然只有短短四天,对我来说却真的好似一个月般的煎熬。在这四天里,我对考研的认识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我的室友报考的是交大,我们在上海又住在一起,所以我对这两所学校的复试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下面就从头到尾说道一番。

        值得一提的是,我并没有任何纸质资料,下面的文字都是我的"见闻录",有些数字和情况可能会有出入,请知情者指正。文中也都是虚拟人物,并不指代任何医院与个人,请不要对号入座。

        首先是中山医院的专硕复试情况,今年一共有23人进复试,内外都是3进2(全是男生),神内2进2,麻醉3(记不清),皮肤1进1,影像3进2,急诊2进3,全科3进9。当时好像就有1、2个没来复试,大概是这样。从分数来看,中山是遥不可及吗?不是,内科录取第三名只有364,外科分数要高一点,刷了一个378。

        中山医院的复试还是效率很高的,18号上午资格审查加笔试,下午面试,当场出结果。以我现在的经验来说,复试中的笔试部分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不会有人去改你的卷子看你分数的(虽然准备一下也没有坏处)。笔试分为两个部分,影像学和临床思维。15张心电图+15张X线、CT、磁共振,每张片子1分钟,选择题,选出正确的诊断。难度很大,至少我觉得比执医的难度大。临床思维是ipad上的一个软件,模拟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形式比较新颖,但是……也不会管你考了多少分。虽然说是有明文规定,应该要打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但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我复试究竟多少分。总而言之,笔试不需要太过关心,面试才是重点。

        下午面试,急诊、皮肤和影像放在最后一批。内外科先面试。几乎所有的男生都穿了西服,看起来也确实精神了很多。面试结束了当场会出结果,录取了的可以直接回家了。没有录取的会给你一张调剂通知单,20号填调剂。内外科各刷一个;神内刷了一个女生,要了另一个女生;影响刷了一个男生;全科刷了一个三战的哥们。这里我要提一句,复旦似乎对往届生有点看法,尤其是三战或更多的。按照他们的观点,学生就应该好好实习,快考试了看一个月书就差不多能考上的那种。会问你诸如“去年为什么没考上?”“你去年在干嘛?”这种问题。

        中山医院倒没有说歧视双非的学校,可能部分导师会有看法,但是今年中山的大部分考生都是来自各个医学院或是医科大学。而且按他们的说法,小学校的考生往往更加用功,也更不容易,所以这方面大家可以放心。

        面试的过程就和以前大家想象的那样,基本上除了自我介绍就没有涉及到英文的部分了,偶尔会有老师会问两个英文问题,不足为虑。关于这方面,我和几位同学聊了聊,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教训,仅供参考:

        1.声音洪亮。虽然谦恭,但是不要怯怯懦懦,胆子大一点,自信一点,这一点很能留印象。

        2.从你嘴里说出来的任何东西,你都能答得出来、圆得回去。比如说我面试的时候,老师问我急性心梗你怎么处理?我说:先监测生命体征……老师(打断):什么是生命体征?有哪些基本生命体征?又或者,老师问你上过哪些手术,你说: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说阑尾炎……老师:那你说一下阑尾炎术后有哪些并发症。因为一天面试那么多人,老师也很词穷,所以你说什么,老师就会跟后面问什么。你前面刚说基本生命体征,现在又说不知道,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最好说自己什么都没见过、什么手术都没上过、我什么都不知道……

        3.真的不知道的东西,老老实实说不知道。不要圆、不要扯,只会留坏印象。此外,我还有一招,实测效果很好,大家往后可以试一试,问题往自己熟悉的方面引。比如这么说:“老师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清楚。因为在我实习的时候,我更多时候见的是急性胆囊炎,也和老师上过很多次手术。”这时候老师十有八九会中计,就会追问关于胆囊炎的知识,你再娓娓道来,加分。只要你提前准备好了相关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不管老师有没有直接问你,你都想办法把话题引到你背过的东西上面。比如说在没有人提问你的空隙,你可以说:“我在普外科实习的时候,见得最多的病人就是急性胆囊炎,跟老师上过很多次手术。”而一些必问的问题,也可以这么回答。比如“你为什么选择外科?”答:“我在普外科实习的时候,见得最多的病人就是急性胆囊炎,跟老师上过很多次手术。这让我对普外科很有兴趣,自己也着重学习了关于胆囊的知识。”总而言之,千方百计把你背过的东西展示出来。

        4.科研重要还是临床重要?答:“科研重要,我死也要干科研,科研才能推动医学发展。”

        5.以后什么打算?答:“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留下来读老师的博士/工作。”

        面试就是这些,接下来说说我的悲惨遭遇吧。我报的科室招3个人,我和一个女生进了复试。其实我从查到分的那一天就觉得我稳了,一直就是抱着走走过场的态度去面试了,这可能也就导致了我的面试真的发挥不太好,不过当时也没有当回事。后来结果证明,中山医院真的很严格,我们两个人都被刷了,没有要。而这种等额复试还刷人的情况在复旦还是满常见的,相反在交大就很少出现。得知自己被调剂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蒙的,糊里糊涂地给家里人和好朋友打了电话,悠悠忽忽地坐地铁回酒店。因为我做事情都是严格计划好的,在我的计划里,我考个360分,考个急诊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原本打算是报瑞金的急诊,后来推免之后只剩了一个名额,于是我转向了有3个名额的中山。这种情况应当是十拿九稳的,我根本就没有预料到我会考不上。所以当时的心情很震惊,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能力。还有未来该何去何从,有那么一两秒甚至还生过几个疯狂的念头。晚上回酒店之后,同室友商量了之后,还是打起精神,准备调剂。在这里要说一句,大家复试的时候最好能和朋友在一起,朋友比你更冷静,能给你出个主意。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去复试,如果没有考上,那种在陌生城市里的孤独感会瞬间吞没你,让你失去斗志。这种感觉,没有调剂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到了调剂的时候,20号大家统一到上海医学院,老师会把所有的名额公布出来。每个人可以填三个志愿、按照分数优先、志愿优先的原则分配到一场面试。专硕共有110人调剂,其中330-340有35人,340-350有33人,370+有8个人。调剂名额共有60个,其中有33个是全科(这些信息都是统一公开的),大家可以感觉一下调剂的情形。这里和交大相比,有一个地方值得表扬,也有一个地方要批评。表扬的地方是,复旦的信息极其公开、流程极其规范。举个例子,交大A科室与B科室同时面试,A科室等额刷人,多出来一个名额。X同学没有被B科室录取,A科室如果对X同学满意的话,可以当场录取。交大的调剂面试是需要导师同意的,面试名单的决定权在科教科和导师,所以你需要提前有消息,提前找到空额,提前见到导师,让导师同意你参加调剂面试。这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跑调剂”。你需要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之间来回奔波,导师上门诊、上手术都是常有的事,这个过程有多艰辛大家都能想象得出来。而复旦就不一样了,导师没有权利让你进复试,科教科也没有。调剂复试的名单是复旦发给各个医院的,医院只能在名单里进行复试。这意味着什么呢,就算你消息灵通,就算你跑得飞快,就算导师喜欢你喜欢得不行,但是你只考了331分,而前面也有3个人选择了同样的导师,那你就进不了调剂复试。导师也无能为力。所以,复旦的调剂是可以安安心心地躺在酒店里,等到面试就行了。不仅正规,而且省心。但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那就是复旦今年没有院内调剂。有多少名额大家都知道,都是和整个复旦的人竞争,压力很大……

        求稳是我的一贯方针,于是调剂志愿填了金山的外科,果不出其然,我进复试了。一共6个男生,竞争2个名额。过程就不说了吧,反正最后被录取了就是了。面试过程中导师问问题问得很深,我感觉可能对我不太满意,但最后竟然也要了我。在这里也对我的导师说一声感谢吧,真是谢谢您。

        在金山医院调剂复试的时候,我甚至遇到了一件更巧的事情。当初考中山医院的时候,我联系到了刚开始的那位学长。我说我基本稳了吧。学长说:“跟那没关系,你好好准备复试。前两年也有一个男生,就他一个人报,最后也没要。”我:“这种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吧?”结果……等待调剂复试的时候,我同一个哥们交流了一下,他说他三战,一战的时候也是报的急诊,也被刷了,急诊最近要求很高啊。原来我们都是死在同一个人手里啊……在那之后他也被金山录取了,不得不说,这就是缘分啊……前车之鉴在这里,希望大家填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打听好相关情况,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关于复旦的复试,基本上就是这些了。但是正如标题所说的:考研究竟在考些什么?我觉得,他考的并不是你的专业知识,就那两本书,沉下心来看,330是没有问题的,能考多少就是个人差异了。在中山医院被淘汰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报了中山的内科或是外科,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至少是有66%的可能被录取。要是我报的神内呢?皮肤呢?换句话说,今年中山内外科录取的同学是不是真的比我优秀呢?不见得。而在金山医院,被我淘汰的那4位同学是不是也就不如我呢?也不一定。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考上了,有的人就没考上呢?这里面的运气成分究竟有多大?

        大家都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每年都有低分讨巧上了好医院好科室的例子,今年也不例外,我就不一一说出来了。那么为什么别人敢报呢?有的人抱着“大不了二战”的心态放手一搏,往往能取得好结果。而像我这样为了求稳,畏手畏脚,最后也落不了一个好下场。

        这是考研,考的很多东西都是无形的。我不怕得罪人地说,有些人智商低、理解能力差,在一开始就已经被淘汰了,这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以前就有老师说过,老贺李睿这样的傻瓜式教学,能让任何一个人上研究生,这是好事吗?对这个人来说他可以拿到文凭,但是对大环境来说呢?很小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聪明一点,努力的结果都一样。事实是这样吗?我自认为我学东西很快,但是我高考能考多少分呢?我复读十年还是二十年能考上北大?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考研需要搜集信息,联系导师需要察言观色,看书需要想办法躲科教科,复试需要钱,遇到事情要有应变能力,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如果二战周围的环境要能允许,这些其实都是考研在考的。每年都有人考上,也有人考不上。你要么比别人优秀,要么比别人幸运,如果你什么都没有,或许你也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我在上一篇帖子就说了,我从来不相信鸡汤。要是凭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话,这个世界早就天下和平了。考研是在挑选优秀人才,有的人只看两个月就能考上,因为他厉害。也有的人没天没夜的看书也没过线。这个世界很残酷,有这份幸运的人可以暗自高兴,运气不如别人也应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今年没有考上中山医院,我遗憾吗?我憎恨那个导师吗?说实话,一点也不。我甚至还很感谢他。如果他没有淘汰我,我就不会去金山医院,我说不定就会真的一辈子干急诊,我此后的人生也因为那位导师的决定而彻底改变。这就是命,这就是人生。说实话,中山医院外科被刷下来的那个男生,我和他还保持着联系,他最后回了自己本科的医院,我认为他很棒。而被成功录取的那两个男生也许不一样比他优秀,但至少比大部分人都优秀。考研就是这样。

       像复旦这样优秀的地方,有关系户吗?我只能说,几乎没有。几乎。我很高兴我最后选择成为了一个正直的人,我也希望大家也可以成为正直的人。如果事关文明寝室,这不叫正直。而如果在决定你能不能读研的大事上仍然坚守底线,这才是真正的光明磊落。而对于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我始终暗自唾弃。我真的希望大家可以做一个无愧无心的人。

        最后,引用一位学长的话,送给所有的学弟学妹:

        “每年的复试时节是玉兰花最好看的时候,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那玉兰花开。”

32 325 6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