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年申报两项国自然的心理和体会

急诊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16-02-07 · IP 广西广西
3.2 万 浏览
icon推荐
这个帖子发布于 9 年零 16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今年是第四年参与申报国自然。第一年参与申报一项,没中;第二年写了两份,感觉都挺好的,但都没立项。


第三年,也就是去年,已参加工作,参与申报两项,都立项了,其中一项地区基金,一项青年基金;地区基金的申报书反反复复修改,专家也是手把手指点,那也是我书写上的一次质的上升,选题和前期研究工作都做得很好,写完觉得机会挺大;那份青年基金比较幸运,个人主要参与选题和技术路线,觉得选题挺好,但没有太多相关的前期成果,
没有SCI,
但还是立项了,个人觉得功归于选题和研究方案。




今年继续,要写两份,我想说一年写两份国自然的标书真的很痛苦,痛苦在选题和后面填报时的各种繁琐。


书写的技巧站内有很多资源可参考,主要说自己的一些体会。我始终认为选题是最为重要的步骤,我会花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选题上和设计研究方案上,从开始的不断看文献,追踪引文,然后构思,遴选并邀请合适的课题组成员,然后完善研究方案,继续查文献,最后技术路线基本都定下来才开始码字书写。我觉得这些都做好之后写起来就会很快,看了那么多的文献心中有底,知道这个领域发生了什么,自己的课题要做什么,怎么去做。申报书写好之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次数没有上限,是的,没有上限。


然而,申报书不仅仅有正文部分,还有很多,比如经费预算、成员简介和资料填写、伦理审查、院内形式审查等等,如果一个人这么做下来真的会够呛,何况一年要申报两项,何况很多同道还要上临床。这时候需要课题组其他成员配合分工,一般这些工作是由最亲爱的师弟师妹基友完成的,技术路线里的检测方法他们也是可以很好完成的;回到研究方案设计的阶段,也是多些人进行讨论得出的方案也会更加严谨科学,集思广益,也容易发现不足。


一年两项可能也不算什么,我自己都知道身边也有人一年申报四五项,而且立项率很高,一样走过来了,团队很重要,申报课题时的团队很重要。


辛苦都是值得,学到的东西也是自己的,从研究生到工作,大大小小标书不记得写过多少,慢慢进步,就像临床实习的时候从贴化验单开始,每一件事情,包括那些看起来不起眼、没技术含量的事情,都是我们要经历并让我们成长的。道理是懂的,但做起来还是会很痛苦,春天到来,我也想到南半球的海岛走走,也想到下雪的沙漠看看,林芝地区的桃花也要开了吧,所以啊,好好爱护我们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好好关爱每位写本子的主力吧。


午夜写下这些,希望对大家技术上有所帮助,或者内心有所共鸣,那样就不会觉得是一个在奋斗,不会觉得孤独。就像正在参与的一项指南制订,一位朋友对我说,“没想到做指南战线会拉那么长,中间可以发生那么多的事情”,这就是共鸣,直至内心深处呐。


2月份,本打算努力拼个假期环海南岛骑行的,但现在依然要安安心心写标书,这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医生的日常吧。









42 321 8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