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GXP

关注今日:0 | 主题:78323
论坛首页  >  GXP与认证交流版   >  GMP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你是QA老大你该怎么办?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谢大侠来了
谢大侠来了
铁杆站友

  • 44
    积分
  • 244
    得票
  • 63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9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个朋友给我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生产中,工人投料时不小心把某一物料的内包装聚乙烯袋跟物料一起投到了反应釜内,当时反应釜内只有溶剂,还没有开始其他操作。现场操作人员马上采取了措施将聚乙烯袋捞了出来。
事情发生后,现场操作人员立即报告了QA和生产部门负责人,QA上报给了质量负责人。
这次生产是客户定制产品的生产的第一步。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你是QA老大,你该怎么办?
这样的操作失误是否需要向客户报告,向客户报告的后果可能是需要停产对该批产品进行调查并对员工进行培训等。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5-09-12 17:49 浏览 : 1831 回复 : 13
  • 投票
  • 收藏 2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熊猫医森污科普四十二期: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要看石头大小哦~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luckiss
luckiss

丁香园版主

  • 259
    积分
  • 4666
    得票
  • 1279
    丁当
  • 6楼
xiaoxin2
我觉得首先立即停机报告上级,并提出建议性的解决方案。由上级决定解决方案。因为要采取的紧急措施的风险是需要评估的,员工必须树立这种思维,不能什么事情就自己做决定,这次也许是个小问题,如果下次采取的措施并不很适当呢?
应当允许现场操作人员采取一些紧急措施来降低后续风险,例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捞出掉入反应釜的包装物。
汇报是必须的,任何应急操作也都应写入偏差处理报告之内,而且要注意当应急措施有瑕疵时不要过度批评现场员工。
----------------------------
我钻过一次传递窗,直接从普区冲入30万级铝塑包装间。
当时凌晨0点20分,正在外包物料接收间检查刚传出来的铝塑板批号清晰度,突然听到洁净区里维修工咒骂一声,我蹲下来就看见传递窗对面的地面上在滴血,设备还在继续运转,我拉开外侧门,用脚踹开了内侧门的不锈钢框,冲进去拔下了设备三相四线电源插座。此时才顾上看情况,室内三个人,维修工痛苦的捂着手,A女工呆若木鸡的看着维修工,B女工背对着维修工还保持着操作设备的姿势惊奇的看着我。安排A找一块干净的洁净抹布帮维修工包扎,领着往外走(需要一路开门),放开手时我瞅了一眼:手指截断伤,肯定还有残端!赶紧在设备里找,我用手抠出来一团带指甲的烂肉,哎呀,估计是接不上了。这时B才反应过来前面这几十秒钟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声尖叫起来。也顾不上安排其他事了,赶紧揣着残端往外走。
等坐上出租车后,才顾上打电话到车间安排骨干职工密闭岗位暴露物料,防范污染,但设备台面物料不要动,回头报废就行了,关键是要留着现场等白天领导们做事故分析。
---------------------------------
事后总结:
1、维修工走神了,手放的位置不对。设备设计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2、出事后维修工和女工A没有想到第一时间停机
3、女工B看设备有点太专心,始终没留意到发生事故了
4、我通过传递窗冲入洁净区不够合理,但目的是立即切断电源,方法是正确的,原因是洁净区内人员没有能立即反应过来,我也看不到实际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选择最果断的办法来防范事故扩大。 很多类似事件里,早反应一秒也许就能挽救一根手指甚至一只手掌、一条生命
2015-09-13 11:54
  • 投票 5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luckiss 编辑于 2015-09-13 11:57
  • • 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危害远甚莆田系
hymwhb
hymwhb
铁杆站友

  • 17
    积分
  • 194
    得票
  • 6
    丁当
  • 10楼
junlin
做完上述应对后,建议将聚乙烯材料与溶剂做一下溶解试验,看看多少时间内有多少溶解,要设计一个试验方案,让QC或实验室人员去做一下。实际情况下,这种建议也许没人去执行,但QA老大至少提过了。

这个试验得委托一些机构去做,一般实验室是做不了。 而且有机溶剂浸泡肯定有溶出,如果有溶出如何去放行这批产品。所以这个偏差要体现给官方话,仅靠外观判断是不可能过关的,这应该是一个严重偏差。如果料液不报废处理,那么一定要研究可能的浸出物,浸出物对人体的危害性,或者后续生产工序是否能除掉。
2015-09-14 20:25
  • 投票 3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hymwhb 编辑于 2015-09-14 20:30
  • • 熊猫医森污科普四十二期: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要看石头大小哦~
luckiss
luckiss

丁香园版主

  • 259
    积分
  • 4666
    得票
  • 1279
    丁当
  • 2楼
类似的偏差我这也发生过,捞出来的塑料袋完整无缺,没有明显的溶解腐蚀情况,走了个微小偏差
因为发生在初始工序,预期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小,因此未增加检测项目,中间体检验合格后就正常放行下转了
2015-09-12 18:52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原创)今夜抢救吃药后跪姿昏迷左侧挤压伤,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1例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