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362分,怀着相当复杂的心情坐在这里写初试经验……(3.1更新)

影像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15-03-01 · IP 江苏江苏
7085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0 年零 15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月12日,上交出分:政治54,英语63,西综245,总分362。政治54,意味着我有很大的可能要与心爱的上交含泪挥别,此刻的心情真可谓百味杂陈。虽然结果很可能不如我意,但我的成绩还算可以,希望我的经验能给考研后来人们一些帮助。下面我就按照西综、英语、政治的顺序谈谈我这一轮初试的感受吧,西综、英语主要说经验,政治主要说些教训。当然啦,以下纯属我个人的吐槽,有些方法使用后若感不适请尽快停用,毕竟,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西医综合:
作为一个大学过的有些混的人,我最担心的是这门课不过线,所以态度最认真,花的精力最多。没想到最终考出了245的高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证明,态度决定成败。
去上交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我回到学校已经7月20日了,所以正式复习从7月21日开始。这个时间和很多同学的相比应该是比较晚的了,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7月初就开始,这样时间能充裕一些。
我一共复习了两轮:第一轮 书+贺讲义+贺同步+新东方视频
第二轮 书+贺讲义+北医黄皮
冲刺阶段 北医黄皮+贺真题+(贺模拟+北医绿皮)
这里先把我用的书罗列一下:
教科书:(生化、诊断除外)
用大唐学长的话说,这几本书满屏红星吐血推荐都不为过!之前看过好几篇攻略,学长学姐都提到光看贺讲义不看书,西综很难考高,我对此深为赞同。因为贺讲义把知识点都提纲挈领地拎了出来,但对于其来龙去脉却没有很好的讲解。如果有人能光靠贺讲义考到高分,那他也一定在平时都已经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看贺讲义加强记忆就可以了。
除生化、诊断外,其余四科我都准备了最新的八版教材(除了内科,我们上课的时候用的还是七版)。
贺讲义:
这本书也是人手一本的必备书。上面讲了它的不足,这里就说说它的优点:对于知识点高度概括,将一些可以对比的知识点列成表格,便于对比记忆。书上也总结了一些常考点、易混点和记忆技巧。私以为它的有些记忆技巧不是很好用,见仁见智吧。还有一些随堂真题,看的时候可以顺带做了。
贺同步:
这本习题我是全做完的,题还可以,感觉本书的宗旨是将知识点全面覆盖。有些多选题有总结易混点的功能,可以拿个小本记下来。我在第一轮的时候做的。
北医黄皮:
是北医的真题书,特点是将20+年真题按照章节编写,方便在分章节复习的时候巩固知识点。这本书的不足就是他的解析,有的答案没有将当年不合理的标准答案更正,有的解析模棱两可,有的解析莫名其妙,所以建议买一本贺真题搭配使用。对了,它是把最近两年的真题放在最后出整卷的,前面没有出现,所以我最后做到13、14年真题的时候都是没做过的题,对于考前估分很有意义,这一点我觉得很好。虽然这本书解析不是最好,但还是强烈推荐,我第二轮复习做题就靠它了。
贺真题:
将20年真题按年份编写,解析比黄皮书靠谱很多,将一些不合理的答案都更正了,一些老题目也根据新的教材给出了建议答案。这本书我只在考前做了13、14年两年真题,主要用来给贺讲义和黄皮书对答案用了。有时间的同学还是建议至少把近十年的真题做完,强烈推荐。
贺模拟&绿皮书
这两本都是模拟题,虽然我心里明白不会做多少,但还是都买了。考前绿皮书做了两套,210+;贺模拟做了一套,200都没满,郁闷……题目的路数都和真题不太一样,我做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不顺手,后来做了13、14的真题才找回了感觉,一直延续到了考场上。有兴趣的、求心理安慰的同学可以买了做做,对对答案把没掌握的知识点巩固下,但对分数就不用太较真了。
*紫皮书:
这本书我没买,但我还是在这里说下,我个人不推荐。我同学有买的,我翻过,只有答案没有解析,听说答案还有错,还有很多很老的题目。他做了一些,搞不懂的来问我,我和几个同学一起讨论了有些问题还没弄出个所以然来……
第一轮的时候,我按照生理→内科→病理→外科的顺序把教科书看了一遍。因为我觉得,前两科之间、后两科之间关联性相对强一些,连着看有助于知识点的回忆。生化我第一轮没有看,因为它与其他科目关联性不强,要记忆的东西还多,看得太早到后期还得再记一遍。最后事实证明,这个安排给我节省了很多时间。
第一轮,每一章的复习我都是分三天完成的。
第一天,跟着视频看书。 所有的科目的新东方的视频我都看了一遍,感觉:生理(梁起保)不好;内科(徐永利)一般,不过他有些口诀很好用;病理(徐琦)不错,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板书很多表格,看着、照着划书都很舒服;外科(李睿)很好,李睿相信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了,人虽然很贱,可是讲课确实有两把刷子,想起他那副尊荣能让你记起很多知识点(今年他闹出了一些风波和新东方解约了,可能16年看不到他的讲课了)。以上视频皆为D版,够用。当然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和习惯的老师和讲课风格,找到合适自己的就好。看视频的时候,把书划一遍,还把有些口诀、要点记在边栏里。
第二天,跟着贺讲义划书。 换一种记号,把贺讲义的内容全部划到书上,把有表格的部分做好标记。
第三天,做贺同步。 我做完题以后,都会把自己理解错误的地方在解析上划出来,并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用蜡笔荧光笔划好,同步、真题、模拟用不同的颜色。
这样,一轮下来,我等于把书看了两遍多。
第二轮
由于时间紧张,第二轮复习时我是以生理课本为主线,按人体的各系统顺序复习的。例如,生理的第三章为血液,我看完生理的这一章后就依次复习了病理、内科、外科中有关血液的章节,然后是循环系统的生理、病理、内科、外科。生化与其他科目关系不大,放在最后单独解决。
在具体操作上,继续第一轮的循环战术。
第一天,把书看一遍。由于书上已经在第一轮做了三种标记,所以我这一遍看书等于将视频、贺讲义和贺同步的内容和课本一起过了一遍。因此,第二轮我贺讲义只看了表格部分。
看书的复习在第二、第六天重复进行。
第三天,做黄皮书。黄皮书是根据大块知识点编写的,所以这个第三天是从看完整个这部分内容的那一天开始算。同样的,把做错的知识点换一种颜色在书上划上。这样,第二轮第三遍看书的时候顺带把黄皮书也复习了。
经过实践,我个人感觉这种按人体系统复习的方法能帮助我将各本书中关于某个系统的知识融会贯通,尤其是血液和泌尿这些病理和内科内容结合紧密的系统。相似的内容在短时间内重复出现也有助于记忆。
然而,这种方法将书上的章节顺序安全打乱了,所以,我参考两位前辈的方法记录复习进度:
第一种:准备很多小标签,每当第一天看完某一章,就在标题上贴一个,记下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做题)和第六天的日期。每当完成一项,就在日期前面打个勾。
第二种:准备一本本子,按日期顺序,将当天新开的任务的科目、章节分条记录下来。
本子用来看任务,标签用来跟进完成度。虽然我每天都要看好几本不同的书,但心中对于复习进度依然了如指掌。
(未完待续)








































33 145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