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苦苦学医八年为几何?
当第一次听到“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时,还有许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当第一次听到“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奉献”的医学生誓词时,总觉得现实应该没那么恐怖。我的学校在考试上是很严格也是出了名的繁琐的,迫于各种神圣感、责任感和压力,于是开始比别的专业的同学多花好几倍的力气在学习上,与男朋友的约会改在图书馆,甚至偶尔出去玩一次都会有些许的罪恶感,三点一线的生活重复了五年,为我换来大大小小十几个奖学金,却也牺牲了五年的青春和很多同龄人该有的生活情趣。本科毕业的时候北京户口、男生、博士成了找工作的三***宝,很多时候我们都戏言一个北京的本科生抵得上一个外地的博士,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容不得我们有一丝的抱怨。迫于就业压力,我选择了学校保研资格,也选择了跟男朋友开始三年的异地恋生活。
总以为三年算不了什么,三年很快就能过去,很快就能毕业得到高一点的学历,然后去男朋友的城市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临床的压力、科研的压力算不了什么,总以为熬熬就能过去了。真正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变成典型的大龄高学历女青年唠叨又敏感,才发现招聘启事上变成了博士、有工作经验、有SCI、男性优先,才发现三年时间爱情已经褪变的不再有味道。
不断的问自己除了学医我还能选择什么?八年的学医生涯、八年的感情又怎么说断就断?这条路已经在自己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了,除了坚持走下去又还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