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MTT后的结果处理(SPSS 18)望加分

最后编辑于 2013-01-06 · IP 江苏江苏
7.5 万 浏览
iconyj1984ren 推荐
这个帖子发布于 13 年零 24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在园中看了很多帖子,在网上也查了很多帖子,但是都没有详细介绍如何用SPSS处理MTT结果的详细步骤(大家都是轻描淡写,也没有教详细的步骤),经过自己查阅书籍将具体的方法总结如下,方便各位战友的学习。希望版主能加分!!!
由于给我站内信的人太多了,而我又时常不在线不能及时回复各位战友。耽误大家的事情了~~ 先说声不好意思!我现在把这个的PDF上传到115网盘中了,大家可以直接下载,也不需要什么!对于特别着急但是没有积分或者叮当的战友希望会有帮助!
http://115.com/file/c2or5xbc




SPSS处理MTT结果的方法及步骤


一、如下表所示:我们需要计算出某一浓度下某个时间点的细胞抑制率,并对计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1):同一浓度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抑制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2):相同时间不同浓度下的细胞抑制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不同浓度某药物作用下某种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 (`x±SD )( % ) ( n=3 )


浓度(?mol/L) 24h 48h 72h

200
150
100
50
25
12.5






1、选择统计学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2、处理原始数据
图中抑制率1、抑制率2、抑制率3分别代表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

img

将上述原始数据分别变成下列形式以利于SPSS中的计算

img

img

3、打开SPSS输入数据(以下以同一浓度不同时间为例做示范)
img

4、修改变量视图
img

5、设定值

img

在值(U)及标签(L)后面的选框内分别输入对应的值,如:U=1,L=24h。
img

6、在数据视图中填入数据

img

7、选择分析方法及分析方法的设置

(1)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ANOVA分析

img

(2)按下表所示分别将变量选择到不同框内
img

(3)设置两两比较选框
img

(4)设置选项框
img

最后确定就显示出来结果。

8、结果分析:

(1)下图显示的为均值和标准差

img

(2)三种方式表示出来的P值

A、LSD法:显示两两比较

B、Dunnett法:分别与一固定组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做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只要在输入数据时将对照组输入在最后就行)

img

C、Homogeneous法:显示结果一目了然,但是不会看的人可能就看不懂了,SPSS按α=0.05水准,将无统计学意义的均数归为一类。不知道大家明白木有!!
img

最终结果填入表内:

不同浓度······作用下······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 (`x±SD )( % ) ( n=3 )




浓度(?mol/L) 24h 48h 72h

200
150
100
50
25
12.5


65.95±0.49○▲ 71.66±0.19○▲ 83.44±1.30○▲

53.94±0.22○▲ 64.46±0.97○▲ 70.48±1.06○▲

46.39±1.31○▲ 57.82±1.80○▲ 63.38±1.01○▲

30.66±1.10○▲ 35.15±0.53○▲ 40.65±1.32○▲

9.55±0.70○▲ 14.25±0.62○▲ 22.03±1.30○▲

2.49±1.01 2.73±0.30 12.45±0.86○▲













注:○:在相同药物浓度下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在相同时间点下不同浓度两组间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二、如下表所示:我们需要计算出某一浓度下某个时间点的细胞抑制率,并对计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1):同一浓度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抑制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2):相同时间不同浓度下的细胞抑制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3):相同时间,相同浓度下不同细胞株之间细胞抑制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也可以扩展为单药和两药联合作用于同一细胞株时比较单药及两药联合的差异是否用统计学差异);

不同浓度······作用下······细胞株1及······细胞株2的生长抑制率 (`x±SD )( % ) ( n=3 )


浓度(?mol/L)


24h 36h 48h



1 2 1 2 1 2

2
1
0.5
0.25
0






1、选择统计学方法:

T检验

2、处理原始数据:

左侧代表细胞株1的三次抑制率;右侧代表细胞株2的三次抑制率

img

3、打开SPSS输入数据(以下以同一时间不同浓度两细胞株之间的比较为例做示范)
img

4、修改变量视图
img

5、设定值

在值(U)及标签(L)后面的选框内分别输入对应的值,如:U=1,L=细胞株1。

img

6、在数据视图中填入数据
img

7、选择分析方法及分析方法的设置:

(1)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

img

(2)按下表所示分别将变量选择到不同框内
img

(3)设置定义组选框
img

最后确定就显示出来结果。

8、结果分析:

(1)下图显示的为均值和标准差

img

(2)结果解读
img

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结果为:F=5.288,Sig(显著性)=0.083,即P值为0.083,P值大于0.05,说明方差齐,这时应看Equal variances assumed(方差假设齐)的结果,若P值小于0.05,说明方差不齐,这时应看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的结果。

最终结果填入表内:

不同浓度······作用下······细胞株1及······细胞株2的生长抑制率 (`x±SD )( % ) ( n=3 )


浓度(?mol/L)


24h 36h 48h



1 2 1 2 1 2

2
1
0.5
0.25
0


66.74±1.60○△ 93.90±0.43 71.12±1.95○△ 95.23±2.51 74.46±1.00 98.66±0.60

30.07±0.55○△ 67.63±1.54●▲ 38.66±2.18○△ 91.92±1.91●▲ 39.33±1.20 96.19±1.54●▲

9.22±0.96 17.41±1.18●▲ 10.12±1.30○△ 33.20±2.25●▲ 13.92±1.51○△55.06±4.29●▲

0○△ 2.35±0.61●▲ 4.61±0.28○△ 8.32±0.536●▲ 8.46±0.81○△ 19.72±0.75●▲

000000









注:○:1细胞株在相同药物浓度下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细胞株在相同药物浓度下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细胞株在相同时间点下不同浓度两组间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细胞株在相同时间点下不同浓度两组间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相同浓度相同时间下两种细胞株间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以上就是整个过程,后续我还会将SPSS计算IC50的过程附上,如果大家需要的话!!!
希望版主加分,因为这个我费了很多大力气,并且这次也像要求的一样将其发在帖子中!!!没有发在附件中!!!!





































































































































148 1265 17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4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