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ug-news】基因泰克是如何成功做大的
------罗氏能否让其保持昔日辉煌?
转载自生物技术世界杂志
《商业周刊》:“1980年,基因泰克上市,一个小时内每股从35美元剧涨至88美元,公司的身价因此激增至3500万美元。这一事件是美国股市涨幅最大的案例之一。”美联社评价说:“基因泰克拥有一系列各种各样的产品,他们在生物产品领域的成功几乎是不可复制的。该公司在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与掀起个人电脑***的苹果公司相媲美。”——这两段评论形象描述了生物科技企业“大拿”基因泰克的地位。
作为目前市值最大和成立最早的明星生物企业,基因泰克公司从1972年一路走来,其发展轨迹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曾经经历十余年的亏损,巨额的研发投入,产品研发受到挑战,都更加坚定了基因泰克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制药企业肿瘤治疗领域霸主的步伐。
基因泰克公司运营状况
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成立于1976年,创始人是风险投资家罗伯特·斯万森(Robert A.Swanson)与加州大学的生化学家、DNA重组领域的奠基人、1976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赫伯·玻伊尔(Herbert Boyer)教授。启动资金是斯万森的私人积蓄2.6 万美元。7个月之后,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到基因泰克身上,他们成功合成了一种脑激素——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ostatin)。这一重大突破使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基因泰克刮目相看,基因泰克的市值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从40万美元上升至1100万美元。 1978年下半年,胰岛素克隆成功,1979年,生长激素克隆成功。1988年,公司的总收入达到3.4亿美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达到6.7亿美元和4.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基因泰克决定进入规模和影响更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结束它在风险资本市场的整个运作过程。基因泰克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已从1997年上市之初的9亿3千万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117亿美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占基因泰克公司总收入的80.5%,而专利许可收入占17%,合同研究收入占2.5%。三项子业务的收入增长也非常惊人,1997~2007年,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3%的增速,产品销售和专利许可收入的增速分别为248%和21l%。2008年基因泰克销售收入134亿美元,利润34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基因泰克公司主要产品
基因泰克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三个治疗领域,除了其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的抗癌药物,还包括免疫治疗和组织生长修复两个领域。其处于研发管线的药物也均集中于此三种领域。基因泰克的销售额当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价格不菲的癌症药物。在2008年当中,基因泰克在美国市场的总销售额为95亿美元,而其中27亿美元都是Avastin的功劳,此外,Tarceva也贡献了4.57亿美元。
2007年,基因泰克的最畅销药Avastin(单抗药,适应症为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以销售额22.96亿美元位居第一位,占据了产品销售额的27%;第二大畅销药Rituxan(单抗药,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销售额22.85亿美元位居其次;第三畅销药Herceptin(单抗药,适应症为乳腺癌)的销售额为12.87亿美元位居第三,排在第四位的也是Lucentis(适应症为老年性黄斑退化病)为8.15亿美元,明年有可能进入“重磅**”行列,第五位是Tarcev,达到4.17亿美元。2008年全年,基因泰克利润增长24%,达到34亿美元;销售收入134亿美元。Avastin销售收入增长17%,为27亿美元;Rituxan销售增长13%,为26亿美元;抗肿瘤药Herceptin和Lucentis销售均增长7%,分别达到14亿美元和8.75亿美元。基因泰克2009年有4个在研药物有望获得FDA批准上市。此外,公司计划提交10个以上产品的上市申请。
1. Avastin
基因泰克公司研发的抗癌药物 Avastin主要通过抑制能够刺激新血管形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令癌细胞无法获得养分而被“饿死”。Avastin是基因泰克的“头牌”,占去基因泰克销售药物的30%以上,2007年该药销售额22.96亿美元,2008年销售收入为27亿美元。
2. Rituxan
Rituxan应用于早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非常显著,并于1997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局的批准,用于早期淋巴瘤的治疗,Rituxan毒副作用较小。2007年Rituxan销售额为22.85亿美元。基因泰克和Biogen(此时IDEC已并入Biogen)公司共享Rituxan的美国市场,而罗氏除了在日本与Zenyaku Kogyo公司分享市场外,还在全球其他地方独家享有Rituxan的经营权。迄今为止,全球30多万名患病人曾服用过Rituxan。
3. Herceptin
基因泰克公司研发出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Herceptin,并于1998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局批准。Herceptin可以阻止生长因子为乳腺癌细胞提供养分。2004年6月,欧盟又批准了Herceptin与Taxotere联用,作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呈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将有利于贺喜汀的销售收入再上一个台阶。2001年Herceptin销售额为3.47亿美元、2007年为12.87亿美元、2008年为14亿美元。
4.Lucentis
Lucentis是一种新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治疗药。2007年,美国食品药品局批准基因泰克公司的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AMD)治疗药Lucentis。AMD是导致55岁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全球共有2500万人遭受AMD的困扰。全球的AMD治疗药市值约达6亿美元。通过批准后,Lucentis将是第三个进入美国市场的AMD药,其他两种同类药物分别为诺华公司的Visudyne和辉瑞公司的Macugen。Lucentis在欧洲的申请由诺华公司提交,诺华拥有该药在美国之外所有地区的销售权,在美国地区的销售由基因泰克公司负责。上市之后Lucentis即获得成功,销售额突破8亿美元。
基因泰克公司的研发
1.巨额研发投入
基因泰克公司惊人业绩靠的就是巨额研发投入,1997年到2007年,从4.71亿美元至24.46亿美元,10年间研发投入增加了将近6倍,每年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均在18%以上。1997年,研发投入曾占到销售额的50%,2000年之前均在30%以上。2000年之后,才逐渐有所下降,2007年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21%。
2.独特的研发文化
基因泰克独特的创新文化一直为人称道,它成功吸引了不少高校研究人员,并允许他们以一定自由度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基因泰克将研发重点放在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上,放弃了基因治疗、心脏病、动植物激素和疫苗的研发工作。2004年3月基因泰克制定的公司远景目标是利用该公司的优势生物技术,成为癌症、免疫疾病和血管疾病治疗的领导者。,基因泰克制订了雄心勃勃的研发计划,从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增加了15个新分子实体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到2010年底计划新增30个新分子实体进入临床阶段。此外,至20l0年,还计划将15个新产品获适应证推向市场。基因泰克公司2010年肿瘤治疗领域的产品销售额要达到全球第一,2007年底,其美国销售额已经位居第一位。
目前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专注于三个治疗领域,即肿瘤、免疫和组织生长修复,处于I期的临床药物有13种,其中肿瘤的占据一半以上。进入临床Ⅱ期Ⅲ期的药物以抗肿瘤药为主,除了ABT-869、anti-CI40等新药之外,增加适应证和药物联用的临床研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适应证基本覆盖了大多数发病率较高的肿瘤,显现出基因泰克公司覆盖肿瘤治疗领域、成为肿瘤治疗全球第一的决心。
3. 灵活的研发策略
基因泰克公司的研发策略非常灵活,不仅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进行自主研发,而且还和众多生物技术企业建立了合作研发和联盟关系,获得了众多产品的成功。Rituxan即是合作成功的范例。1995年,圣迭戈IDEC医药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叫Rituxan的新药,这是第一种成功瞄准癌细胞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药物。Rituxan是单克隆抗体,它可以挑选出癌细胞交给免疫系统摧毁。苦于资金瓶颈,Rituxan的研发工作遇到了困难,这时基因泰克决定出资5700万美元帮助IDEC继续研发,条件是获得Rituxan 65%的股份。
在2003年,基因泰克上市了与Tanox公司开发的哮喘治疗药抗IgE抗体柯耐尔(Xolair,omalizumab)和与Xoma公司开发的银屑病治疗药Raptiva(efalizumab),两种药物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基因泰克与OSIP公司合作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他西卫(arceva,erlotinib HCL)也已上市。2007年1月BioInvent也宣布,已和基因泰克签署了一项战略性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BioInvent专利所有的抗体类药物BI-204,该药有望开发成治疗多种心血管类疾病用药。基因泰克将支付一项1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根据该药物在北美洲地区的开发情况,支付最多1.75亿美元的阶段性付款。根据协议规定,两公司将共同进行该药物的临床开发项目:基因泰克负责该药物在北美洲地区的商业推广,而BioInvent负责全球其他地区的商业推广;药物的研发费用由两公司共同承担。
“嫁”给罗氏后,基因泰克会再续辉煌吗?
2009年,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公司以468亿美元,每股95美元的价格收购基因泰克全部剩余股份,“瑞士郎君”终将“美国媳妇”基因泰克完整地“娶”进了家门。美联社评价说:“这是瑞士历史上最大一起并购案。”其实对于罗氏而言,这一468亿美元的交易是非常划算的。从制药业整个行业来看,像罗氏这样的传统药厂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就是现有产品阵容中缺乏新产品,而且实验室里也缺乏潜在的新产品。基因泰克则恰好相反,他们现有的药物产品中有一些非常畅销,比如抗癌药物Herceptin、Avastin和Tarceva等,而且还有一些大有前途的药物在开发之中。通过基因泰克旗下的Avastin和Herceptin等抗癌明星药物的销售,罗氏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抗癌药物销售公司,且在 2005年将其大众消费品部卖给德国拜耳。这样取舍是值得的,罗氏和其他的大药厂一样,也有一些重量级的产品很快就要专利到期。一旦失去了专利权的保护,仿制药物公司就会蜂拥而至,以更低价格的同类产品让罗氏痛感竞争的压力。大药厂的模式其实正在消亡,而生物技术则是整个行业的未来所系。当其他多数药厂因大批明星药将在2011年左右专利过期而瑟瑟发抖的时候,早早走上生物药路线并赚得盆满钵满的罗氏一身轻松。罗氏2008年报显示,制药部门的抗肿瘤药物销售额增长15%达197亿瑞士法郎,占全部药物销售总额的55%,营业利润的36.2%来自基因泰克。将基因泰克“娶”进门后,罗氏将拥有前者的新老药物的所有销售收入。2008年基因泰克销售额为134亿美元、利润53亿美元,还拥有超过90亿美元的现金和长期投资,而且这些财富的规模还在每年不断累加之中,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财富。医药行业刮起新一轮并购风,原因之一是大型制药企业不同程度面临“明星”产品专利保护快要到期等问题。“嫁”给罗氏后,基因泰克会再续辉煌吗?从目前状况看,基因泰克的辉煌仍在继续,因为,它本身就是生命科学适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它也赶上了一个生物医药的黄金时代。
最后编辑于 2009-11-29 · 浏览 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