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苗苗FWVF
重症医学科医师
07-04
白班收的原因不明的过敏性休克,夜班大夫闲聊天竟然问出来了过敏原。
病例信息患者赵女士,53岁,既往体健。主诉:进食午餐后全身皮疹,呼吸困难20分钟。患者20分钟前进食自制茄子肉丁打卤面一碗后出现全身皮疹,伴呼吸困难,急呼我院120,急诊测血压70/40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可能,给予肾上腺素0.5mg肌内注射,甲强龙40mg静脉注射,快速补液等治疗,症状稍缓解,急诊收入院。入院后给予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但过敏性休克原因仍不明确。一起吃饭的患者丈夫和儿子无任何症状,表现正常。作为夜班大夫的我准时接班了。我:赵阿姨,感觉怎么样?患者:现在感觉基本都好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过敏了。我:以前过敏过吗?患者:3天前起过一次疹子,有点痒,疹子也不多,去小诊
stemcells 回复
抢救及时,挽救生命,分析合理,点赞。从时间看,属于典型的 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前后两次接触过敏原,很符合"致敏-激发"的经典模式。初次接触(致敏阶段-3天前吃排骨汤/排骨料包成份),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被激活,产生大量针对过敏原的特异性IgE。这些IgE随后结合到机体多处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此时处于致敏状态,身体表现为仅有轻微皮疹(免疫系统正在准备)。再次接触(激发阶段-今天剩余的排骨汤),再次摄入含有同一过敏原(排骨汤/排骨料包成份),过敏原进入血液;过敏原迅速与已“致敏”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预先结合的特异性IgE结合,导致这些IgE分子“交联”,这种交联信号触发肥大细
病例库
危重急救
6.0 万浏览 · 33 点赞 · 81 讨论
急诊狼人
急诊科医师
07-03
(原创)病人说自己“晕针”
“今天读到一句话,蒙古帝国将领的经验都来自实战经历。我个人认为临床医生也是如此,无论你位置多高,没经历过诊疗的整个过程,怎么会有临床经验,怎么会看病?”留观室白班,中午要看1个小时急诊内科门诊!刚到诊室坐下,一位女士气势汹汹的走进来,看了一眼是我,转身要离开,我问,“咋了?”“你们换班了?”“我中午看1个小时,门诊医生要吃饭!”“嗯,你看我对象就这样躺着?”“发生什么事了?”“刚才打针的时候晕针,抽过去?”“晕针,抽过去了?”“是!”“确定是抽过去了?”“是,刚才那个医生给了个床,让我们躺一会。”“没意识?”“没意识,都翻白眼了?”我立刻站起,快速跟着家属走到床旁,去的路上我问,“原来晕针?”
cover
上漂一族 回复
这个病例分享生动展现了狼人老师所强调的临床经验与敏锐洞察力的重要性,完美印证“实践出真知”的诊疗真谛。接诊医生没有被患者及家属“晕针”的主观描述误导,而是基于发热头痛病史、检验指标(CRP、PCT正常却持续高热)及抽搐表现,果断联系神经科会诊并推进腰穿检查,高效锁定病毒性脑炎诊断,避免漏诊延误。其诊疗思维亮点在于:不局限于表面症状,重视病史细节挖掘与实验室数据的综合分析;打破惯性思维,区分“晕针短暂昏厥”与“抽搐病理体征”的本质差异;依托急诊高频次接触类似病例积累的经验,形成精准的临床预判能力。这种实战淬炼出的诊疗智慧,正是狼人老师反复强调的临床思维精髓,也再次强调了临床实践在积累经验、提升诊
病例库
危重急救
1.4 万浏览 · 91 点赞 · 42 讨论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