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眼万年_连仲
白内障科医师
06-04
理清思路,准备破局
准备跟习惯了十几年的超乳针头斜面朝下操作方式说再见,每个机器都有其特点,现在使用的这个博士伦玻切超乳一体机,无疑更适合超乳针头斜面朝上操作,这是几个月的操作(虽然病例并不多),同时观摩其他专家老师的操作得出的答案,这台机器的超乳针头前端尖接着又膨大,导致埋核操作时尖端埋进而膨大部位卡住,肯定埋不深,埋不深如果斜面朝下就会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力量向前冲的滑行,导致不仅埋不深,埋核点还超过中线向前,非常低效的操作,本来斜面朝下是想利用深二档高负压的吸引形成握持,结果这台机器很难找到深二档,更不要提稳定的高负压,所以,斜面朝下在这台机器上完全就是鸡肋,而斜面朝上或侧向却变得相对高效,斜面朝上针头尖端抵
coverplay
panni2002 回复
连仲老师分析的有道理:斜面朝下,超乳针尖有“抵”的作用;斜面朝下,更多是靠埋深后负压吸住。当然,埋的够深,针头也会有“抵”住的作用。但您前面三个视频,我觉得超乳头埋的都浅,而且进去的角度太平、靠前,所以会滑走。尤其第三个视频,为什么会松脱,因为劈核钩只到半路,还没与超乳针头会合,还没劈透、劈开,您的超乳针头就向右做了分核的动作,然后核就松脱了。可能是与您以前同品牌型号,但新旧不同的机器,同样的参数,实际负压效果不同。可以试着负压调大50-80试试。新环镜,不够熟悉的机器,有时候动作不敢做,连仲老师可能还没达到“人机合一”的状态,适应一段时间,相信连仲老师又可以恢复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状态
病例库
眼科
8097 浏览 · 22 点赞 · 50 讨论
急诊狼人
急诊科医师
5 天前
(原创)“老外”震颤着双手来看乏力
这次的主角是个老外,老外带着两位中国女性朋友,两位女性朋友很难沟通!早交班夜班医生,“老外,没医保,急性肝衰,不知道原因,今天去复查血,看看结果,再请消化科看看!”“嗯”转身就离开了!交完班,正打算一个病人开药,老外的女性朋友走过来,“不给安排住院吗?”快速打开化验单看了一遍,我说,“查了好多血,稍等我看看血的结果,看看属于哪个科,再决定住院?”“我们就要住消化科!”“你是他?”“朋友!”“我们要求是和直系家属谈论病情,你是朋友,应该不能代替他做决定,我一会会过去看他。”一个个查房的时候,他的这位女性朋友又来找了我好几次,看不出来紧张,仅感觉在凑热闹。看到老外时,老外半坐在床上,惊恐、焦虑但又
coverplay
上漂一族 回复
狼人老师分享的这个病例太有价值了!整个诊疗过程逻辑清晰,尤其是对丙戊酸钠致急性肝衰的识别堪称典范——从谷胱甘肽转移酶这一易被忽略的指标切入,结合患者长期用药史、既往转氨酶异常及停药后肝功快速好转的动态变化,形成了完整的诊断证据链,让人豁然开朗。病例中对非家属干扰诊疗的细节描写也很真实,提醒我们临床中既要坚持诊疗原则,也要注重沟通策略。狼人老师在复杂环境中精准捕捉关键信息、果断制定方案的思路,尤其值得急诊同行学习,这种从乱象中抓核心的能力,正是多年临床积淀的体现!
5
· 1.9 万浏览 · 84 点赞 · 49 讨论
急诊狼人
急诊科医师
06-28
(原创)“形成花斑”是否意味着死亡
“在急诊时间长了,越来越小心,原来感觉很重的疾病,比如脓毒症,找到感染灶穿刺引流后基本都能控制,原来感觉很轻的疾病,比如化验单正常,除了年龄大,但他就死给你看!在遇到他之前,只要看到病人花斑了,距离死亡也不远了,很难逆转。”留观室白班交班内容是,“23床,腹痛、发热来的,病人已经好了,也待不住,坐不住,24小时回去。”23床正对着我的办公桌,我能看到老爷子很烦躁,一直在走动。交完班,查房查到他,老爷子也不配合,嫌人太多了,看老爷子的情况应该问题不大哦,准备查下一个。老爷子突然说,“你看我大腿上长的什么?”我转身立刻走到老爷子身边,老爷子这才躺下,包着被子,把裤子退下来,看到老爷子大腿,我立刻拉
coverplay
上漂一族 回复
该病例具有重要临床警示价值。老年患者出现花斑需警惕非感染性休克因素,尤其当生命体征与体征表现不符时,应高度重视血管器质性病变。本例中患者动脉钙化严重且存在胸主动脉病变基础,感染可能为诱发因素,体位变化诱发花斑重现提示血流动力学与血管结构的相关性。临床工作中对老年患者需全面评估血管状态,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局限于感染性休克的单一判断,同时重视病史采集的完整性,以减少漏诊误诊风险。
病例库
危重急救
1.7 万浏览 · 53 点赞 · 43 讨论
烧伤科常医生
烧伤科医师
07-05
【烧伤科日常】看看照片你就了解烧伤科让很多医生望而却步的原因了
病例信息下图是给一例大面积烧伤换完药汗流浃背的我。今日本例患者换药1个小时。曾经最严重的时候换一次药2~3小时。目前换药已经轻松很多了。这2~3小时是我一个人在操作。因为本例患者属于三无人员,也没有护工,没有其他人员的帮助只能一个人默默的坚守,这可能也是一种执念,看着他挺可怜的,我想让他活下去。平时换药并不全是这样,其他的大面积危重烧伤换药,至少有护工在打下手帮忙。【患者信息】:男性患者,60余岁,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烧伤面积60%(其中三度面积50%)【主要诊断】:1.烧伤60% TBSAⅡ°-Ⅲ°全身多处。2.烧伤休克。3.重度呼吸道烧伤。4.高乳酸血症。5.急性肾损伤。6.低蛋白血症。7
cover
李广严 回复
这组烧伤科的照片,恰似一扇直抵人间苦难核心的重门,甫一推开,那惨烈的景象便如汹涌潮水,将读者彻底淹没,震撼得心灵久久无法平复。大面积烧伤的创面,血肉交织,仿佛是被战火肆虐过的焦土,每一处狰狞的翻卷、每一滴暗红的渗出,都是生命在苦难中挣扎的悲怆印记,无声诉说着患者所承受的,远超想象的身心煎熬。医学之路,本就是一场在荆棘与迷雾中探寻光明的征程。技术是医者手中的利剑,斩破病痛的阴霾;然而,若缺失了情怀的指引,这征程便失了温度与灵魂。作者却以医者之躯,化身为光,在烧伤科的方寸之间,以精湛医术为炬,照亮患者前行的路;以仁爱情怀为火,温暖那被伤痛冰封的心。作者就是生命的摆渡人,以担当与情怀,诠释医者真谛!
4.4
· 1.4 万浏览 · 48 点赞 · 59 讨论
hlht胡海涛
普外科医师
05-21
术后第2天,患者突然心跳骤停死亡,家属留言很暖心
这是一位高龄糖尿病足患者,小腿截肢术后,血液透析多年,最近出现左手三个指溃烂、疼痛:病因?接下来如何治疗?手指坏死,出现在人工瘘透析的患肢,考虑为人工瘘窃血,合并动脉闭塞,导致远端缺血;处理:患者至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行人工瘘封闭术,重置右侧颈部透析管;疼痛减轻,但第三指的疼痛,仍影响睡觉;两天前的周二手术,局麻下:术后第二天,患者突发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作为主刀医生的我,也很难过;周二早上查房时,术前患者精神气色很好,中气很足,声音洪亮向同病房是病友说,胡主任很好,技术好;手术也很顺利,下手术台时,患者坐着轮椅出手术室,还拍了一张满脸笑容的照片,这是阿伯第四次来找我住院治疗,我们已
cover
平平无奇的华华 回复
偶尔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很多患者和家属其实明白病情转归可能会不好,希望得到的是有限的时间内,最小的代价去缓解病情痛处。这位患者和家属清楚,胡主任团队在诊疗过程中,已经尽心尽力,也明白患者能这样走完人生旅程是最好的结局。向胡主任学习,用责任心对待患者,尽医者职责所在。同时也对患者家属能理解病情点赞,现在的医疗环境下,能理性看待的家属,显得可贵!患者手部的坏死原因,可能会是窃血了!
5.2 万浏览 · 45 点赞 · 113 讨论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