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新闻 >新闻中心

丁香园,12 年,慢公司。慢得有哪些道理?

发表于:2012-07-23 00:00

7 月 23 日上午,医药行业网站丁香园技术负责人冯大辉(@Fenng)发了条微博:
 
丁香园 12 年了,12 年下来感觉发展慢不慢? 其实,公司运营是从 2006 年开始的的,满打满算才 6 年。不慢,有很多快的公司都不知道死在什么当口上了。
 
继而,丁香园 CEO 张进转发评论道:
 
哎,作为一家 12 年还活着的非上市互联网公司,在 1 年融资 3 年上市的大环境中,我们多少有些异类。所幸,我们的产品对用户是有价值的,我们也多多少少在为中国的医生执业环境改善做了一些事情。
 
慢公司。丁香园。
 
同样是做医疗类创业网站,在中美两国际遇有些不同。
 
2011 年 10 月,美国医疗服务网站 Care.com 完成第四轮融资 2500 万美元。
 
2011 年 12 月,美国医疗信息问答网站 HealthTap 完成首轮融资 1150 万美元。
 
2012 年 5 月,帮助美国医疗保健业价格透明化的 Castlight 健康公司 D 轮融资近 1 亿美元。
 
2012 年 5 月,医生预约平台 ZocDoc 已融资近 1 亿美元。
 
据说,美国医疗市场的市场规模高达 2.7 万亿美元,创业投资火热。据估算,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在 2015 年亦将达 5000 亿美元。这应该也不是一个小 数字,但互联网公司能在这里面扮演多大的角色,还是个问题。想起来很大,但实际操作起来,由于中国医疗体制等等原因、蛋糕不好入口。
 
丁香园是中国医疗行业互联网化的一个典型标本。
 
它在 2010 年年初获得风险投资机构 DCM 的首轮 200 万美元投资。这也是它迄今获得的惟一一轮投资。一方面,这说明它已自给自足,不用风投输血,据说,2010 年盈利或达 600 万元人民币,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它还没有找到大规模商业化的发力点。
 
在用户层面,丁香园已是家「大」公司了。据 2012 年 4 月丁香园 CEO 张进在接受《创业家》杂志采访时介绍,中国目前医疗卫生领域的从业者约为 650 万人,而丁香园的注册用户数已突破 300 万,活跃程度达 80%。这意味着丁香园已成功地黏住了中国约一半的医务工作者。
 
如属实,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从一个个人网站与论坛走到现在,丁香园不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产品能力与商业能力,而且实现了盈利,虽然迄今还在路上,但它比那些靠烧钱为生、最终难以维系的互联网公司,要更令人尊敬。
 
以下,是虎嗅整理出来的丁香园在不同时期在商业与产品方向上的探索,也许能给其他在特定领域里耕耘的创业公司一些启发。
 
历史
 
丁香园生物医药科技网,创立于 2000 年 7 月 23 日,创办者李天天。截止 2011 年,丁香园的用户超过 300 万,基本都是医生用户。
 
一开始,丁香园还仅仅是一个个人网站,还没有论坛。后来李天天觉得信息量太多,于是在 2001 年的年底,李天天在网站上配置了一个论坛。
 
据《创业家》报道,此后,网站一直靠着李天天等创始人的自有资金滚动发展,也有天使投资人投了一点钱,维护网站的各论坛版主则是撒豆成兵的全国志愿者。李天天算了笔账,加上服务器托管等费用,2006 年之前的投入也就 15 万块左右。
 
2006 年,商业化从招聘起步,成绩一般
 
基于分享资料与经验交流,丁香园累计了 100 万左右的医疗专业用户,它找到了第一个突破口——企业招聘。2006 年成立丁香园的分网站:丁香人才网,给医药行业相关企业提供招聘服务。
 
虎嗅最近做了一个不是很公平的实验。7 月 20 日在智联招聘和丁香园的页面里面,分别搜索近 1 个月「北京的内科医生」的招聘信息:智联招聘有 136 条,丁香园有 33 条。虽然丁香园专业用户比例高,医疗企业招聘相对定向精准,但是在招聘领域毕竟有一些巨头存在,成长空间有限。据《创业家》报道,直到 2012 年,这块业务的年收入规模尚仅有几百万元。
 
2007 年,涉足电子商务,成绩一般
 
《创业家》报道还说,一年后,丁香园发现很多医生都有采购医药耗材做研究、测试的需求,但相关的医企又没有有效的推广渠道,于是它又涉足电子商务,做了生物试剂耗材的网上采购平台丁香通。丁香通只做中介不做交易,上线当年(2008 年),该业务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
 
但是,跟丁香人才网一样,它在收入数字方面亦没有达到令人侧目的量级。
 
据虎嗅查到的数字,截止 2009 年底,丁香通上有 200 多家会员,会费 5800 元/年。如果算丁香通的会员收入的话,这部分业务年收入规模不到 200 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 2007 年,丁香园都没有全职员工。
 
2008 年,丁香园的盈利首次突破 100 万元。也是在这年 8 月,现任 CEO、丁香园长期以来的重度用户张进,从医院辞职,全职加入丁香园。
 
到 2009 年 1 月,丁香园开始持续盈利,年底收入超过 500 万元,并于 2010 年年初获得第一轮 200 万美元融资。
 
2010 年,为药企提供营销解决方案,开始实现营收规模的跃升
 
2010 年现任市场总监李凡(医疗背景)加入,「建立了一支由数位医学和药学硕士组成的编辑团队,通过对丁香园用户的分析找出对相关信息有需求的医生,通过站内新闻、短信的方式向他们推广(相关药品动态)。」(自《创业家》报道)。
据张进说,在刚过去的 2011 年,这块业务给丁香园带来几千万元的营收。
 
给药企提供营销解决方案让丁香园看到数据分析的力量,在 2010 年年中,李天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丁香园会逐步由内容驱动转到由数据驱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以及注册信息在后台生成数据,在此基础上寻求商机。」
 
2011 年后,涉足移动医疗,开始「互联网化」,产品多点发力
 
2010 年 6 月,原阿里巴巴支付宝数据库架构师冯大辉加入丁香园,任技术负责人。
 
张进对虎嗅说,大辉加入之前丁香园一直没有技术总监,丁香园也一直只是在医药行业默默潜行,虽然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但是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非常有限。相比其他创始人,大辉 在互联网领域的背景要丰富的多,他的加入让我们更加「互联网化」,我们在产品研发上和运营推广上逐渐按照互联网的节奏在工作。另外,他为团队招募了不少很 好的互联网人才,从设计到开发质量,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1 年 7 月,CEO 张进在接受访谈时,谈到丁香园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三个方向:
 
1、以药品为中心的移动应用:就是(2011 年 6 月)推出的丁香园用药助手,医生和大众皆可使用(虎嗅注:专业版用药助手卖 99 元);
 
2、以疾病为中心的移动应用:主要面向大众用户;
 
3、医生与医生以及医生与大众的社交移动产品:结合(2011 年 7 月推出的)丁香客,会研发相对应的客户端,另外基于以上应用,我们有可能会延展到医患互动的社交应用。
 
可以看到,丁香园在移动上的切入点很细分,2012 年 6 月底,家庭用药助手(患者的用药助手)上线;7 月 19 日,丁香园又上线了骨科时间(面向骨科医生的指南)。据冯大辉透露,下半年还会推迟至少两款 App。
 
另外,丁香园开始从医生社区延伸到患者社区。7 月 20 日,丁香园上线了新网站「丁香医生」,这是一个在线患者交流社区。
 
冯大辉承认,现在这个行业中,丁香园在产品上并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样本,只有靠自己摸索。而丁香园团队现在认为,其产品的核心能力在于「药品数据+技术服务」,这也是丁香园主要的收入来源。
 
张进说,比如「用药助手」和「家庭用药助手」,都是后端数据驱动的。一条药品信息,经过数据团队的梳理,可以产生很多便于阅读和理解的新信息,比如药品对孕妇的影响、对儿童的影响、酒精对药物的影响、药物的相互作用、药品使用指南、药品价格……等等。
 
丁香园的数据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上,而不是数据量上。
 
丁香园的慢道理
 
从招聘到电商,再在药企营销找到商业感觉、目前为止落脚于「数据+服务」。丁香园的商业化之路走得有点绕,但毕竟坚持下来。
 
据张进和冯大辉称,创始人李天天依然活跃在一线,公司很多重要事情都由他直接负责,比如融资,比如海外杂志和专家资源引入。张进认为,李天天对网站的学术性定位和坚持,避免了网站过早商业化而失去发展的机会。
 
这可能是丁香园 12 年能走到现在最大基础:始终深耕专业人群社区。
 
其次,不为 VC 所累,没有不扩张就要死的压力,试错成本较低,慢慢做,找方向。
 
再次,从业余员工到全职团队,在用户中寻找员工(比如张进本人),骨干员工愿意加入的原因起码有一半是出于这个社区与事情的认同,如冯大辉。
 
冯大辉说,丁香园给别的创业者的启示就是:坚持。
 
来源: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