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最新文章 丁香园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0-2024 DXY All Rights Reserved. Fri Apr 26 21:07:51 CST 2024 2.0 <![CDATA[​三八妇女节华为最美门店变「花店」]]> 2024-03-08 19:10:23.0 三八妇女节华为最美门店变「花店」,华为 WATCH GT 4 系列教你如何养好自己这朵花

爱人如养花,最好的「花匠」是自己!这个三八妇女节,华为携手时尚媒体 ELLE 将华为上海旗舰店前滩太古里打造成了一座春日花园,将「爱人如养花」的理念融入其中,邀请大家一同漫游华为花园,肆意绽放。同时,华为在线上线下联动发起「春日养花计划」,鼓励女性「像养花一样养自己」。

图片1.png

华为花园,「最美旗舰店」等你来打卡

华为上海旗舰店前滩太古里被称为「华为最美门店」,其设计灵感源自「种子生长」,  由高达  16 米的巨型叶片组成外立面,再结合象征着树干的圆柱自然地过渡至内部,使外立面和内部覆层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象征着植物的生长与活力。在华为三八妇女节限定活动期间,结合门店独特的设计与「春日养花计划」主题,门店内整体氛围呈现出一个充满爱意的「花园」。

图片2.png

步入门店内,就可以看见充满生机的花朵,在浪漫的氛围中打卡自拍。同时,女性用户们也能在花朵绽放的空间内,体验华为 WATCH GT 4 系列智能手表等产品,华为将养花的过程与女性健康管理相结合出了一份「春日养花指南」,充分呼应了「爱人如养花,爱己应如是」的理念。这是一次关于爱与关怀的传递,让用户感受到华为对于女性健康的重视和关爱。

图片3.png

花园对谈,如何养好自己这朵花

活动期间,华为还组织了「花园对谈」活动,邀请华为终端 BG 运动健康产业首席专家——姜婷、女性健康科普博主、知名女性博主分享使用华为穿戴产品的体验,鼓励女性向内生长、向外绽放,养好自己这朵花。

图片4.png

期间还通过佩戴华为 WATCH GT 4 进行瑜伽运动,华为 Watch GT 4 系列最新的绽放花朵表盘提供三种花型趣味表盘,并关联活力三环的健康动态数据,形成花朵绽放的效果,激励女性用户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图片5.png

华为 WATCH GT 4 系列还首发了科学减脂塑形功能,通过减脂 APP、华为运动健康 App 活力人生会员等软硬件配合,帮助女性用户更快达成瘦身目标。减脂塑形 APP 引入了「吃动平衡」概念,精准计算热量缺口并以「卡路里账单」的形式展现,帮助用户「管住嘴,迈开腿」,也让每次蜕变,抬腕可见。华为运动健康 App 支持瑜伽、塑形、舒缓放松、舞蹈等 650 多项健身课程,并能在手表端一键开启锻炼模式。

图片6.png

此外,华为 WATCH GT 4 系列搭载的 TruSleep™3.0 睡眠监测技术,帮助用户更好地感知、改善睡眠。华为 WATCH GT 4 系列还有贴心的女性周期智能预测功能,提供更准确的易孕期和排卵期预测与经期预测,帮助女性们做到时间有准,心里有数,自如掌控生活。

华为终端 BG 运动健康产业首席专家姜婷还透露,不久后,华为穿戴设备还将上线女性卵巢健康评估功能赋能女性健康管理、延缓衰老,这意味着不久之后,女性们可以实现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卵巢健康研究,及时发现卵巢健康风险,早发现早治疗。目前,该项目已面向华为 WATCH GT 4 用户开启招募,女性用户可以通过华为的创新研究 App 申请体验。

华为智能穿戴,深受女性用户青睐

华为持续深耕智能穿戴领域,旗下产品深受女性用户喜爱。仍以华为 WATCH GT 4 系列为例,其不仅有科学健康减脂塑形功能、女性经期管理等的多项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的健康管理功能,还有极为时尚的外观。

图片7.png

华为 WATCH GT 4 41 mm 精致小巧,适合女生佩戴。它从宇宙夜空中汲取灵感,在圆形表盘上方叠加高亮金属装饰细圈,宛如「腕上小光环」,使其成为用户每日穿搭的灵魂配饰,化身为每个人腕上的能量源泉,穿什么都好看,成为生活中闪闪发光的主角。

自发布以来,华为 WATCH GT 4 系列已斩获 2024 德国 iF 设计大奖、Tech Advisor 与 Trusted Reviews 两大国际权威媒体设计大奖、天鹅奖「2023 年度智能硬件创新奖」以及数十家海外权威媒体的高分推荐,强势引领全球穿戴新时尚。

回到此次活动,以华为 Watch GT 4 系列为代表的华为运动穿戴其实一直都在关注并投入女性健康领域,以实际行动呵护女性成长,也在不断地为女性带来更多健康管理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华为穿戴未来还会有哪些女性功能升级吧!


]]>
<![CDATA[守护听力健康,科技让日常用耳更无忧]]> 2024-03-01 17:13:56.0 随着TWS耳机的流行,街头巷尾,公交地铁,随处可见佩戴TWS耳机的人。但这也带来了听力健康挑战,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等不良习惯,正悄悄偷走人们的听力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因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而面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士数量或将增加至9亿以上。

华为音频秉持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从设计选材、佩戴使用、专属服务三个方面持续守护每一位用户的听觉健康,更是在3月3日全国爱耳日倡导健康用耳。

图片1.png

华为音频设计选材考究:更舒适、更安全

入耳式、半入耳式TWS耳机因其便携轻便、降噪良好等特点备受欢迎。然而,我们的外耳道皮肤相对脆弱,如果长时间使用入耳式或半入耳式耳机,或是将耳机插入得太深,可能导致耳道肿胀不适、外耳道的机械性损伤,甚至引发局部感染和炎症。

华为坚持以人为本,收集了来自全球上万人的真实人耳样本,构建3D人耳数据库并分析归纳出多类代表性耳型,结合多重因素对耳机设计进行反复打磨,以确保用户使用多种形态耳机时都能有舒适的佩戴体验。

其中,入耳式耳机华为FreeBuds Pro 3,在外形设计上做了突破,对耳包、耳杆等都进行了优化,佩戴更为稳固、轻盈、舒适。而且,华为FreeBuds Pro 3的耳塞采用医疗级液态硅胶材质,还获得了欧盟及中国RoHS/REACH认证,选材安全让日常佩戴更安心。华为FreeBuds Pro 3还新增XS型号耳塞,满足更多用户需求。

图片2.png

半入耳式耳机华为FreeBuds 5在华为人因工程实验室专业加持,结合30万+耳道特征大数据分析,微米级尺寸优化,整体采用非对称式耳包设计确保耳机,实现更好地贴合不同人耳的曲线,从而达到更零压无感、长时间佩戴不累的效果,堪称“戴不累的水滴耳机”。

同时,华为音频旗下还有耳夹式耳机、智能眼镜形态的开放式耳机,推出的华为FreeClip耳夹耳机与华为智能眼镜2为用户提供了健康听音的多元选择。这两款产品均有舒适的佩戴体验,而且外观设计潮流时尚,兼具智能饰品作用,佩戴无感舒适,更加适合长时间佩戴。

华为音频呼吁正确佩戴:远离潜在危害

入耳式耳机与耳道皮肤保持亲密接触,正确、贴合地使用和佩戴,不仅会更加舒适,而且会让音质、降噪等声学表现达到最佳水平。若耳机配赠有多种尺寸的耳塞,建议用户调整、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耳塞。华为FreeBuds Pro 3有4种尺寸的耳塞,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还能配合华为智慧生活 APP中的耳塞贴合度检测功能,提供专业数据帮助用户选择贴合耳道的耳塞尺寸。

图片3.png

在日常生活中,耳机整天和耳垢、汗水、灰尘等脏污打交道,难免会堆积污垢堵孔,这可能会造成用耳健康问题、耳机声学表现差等问题,建议每周定期清洁和保养耳机。华为还为耳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来守护用耳健康,2024年3月至2024年8月,每月的第一个连续周五、周六、周日为华为服务日,用户携带华为TWS耳机到华为线下服务中心即可享受免费的耳机外观清洁与保养服务一次。

图片4.png

常使用耳机最好遵循“60-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不超过60%,连续佩戴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部噪音大于60分贝尽量不使用耳机。

图片5.png

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很难准确评估耳机声强和累计使用时间。华为耳机配合华为手机使用,可以开启“听力保护”功能,实时get耳机近期使用的音量情况、使用时长。当长时间使用耳机或者音量播放过大时,该功能会适时提醒用户调节音量或减少使用耳机。

图片6.png

同时,在嘈杂环境中最好选择降噪耳机来保护听力。华为FreeBuds Pro 3搭载了智慧动态降噪3.0功能,升级AI自适应降噪算法,带来随境而静、“量声定制”的降噪体验,非常值得入手。

为了响应爱耳日,在2024年3月1日—2024年3月3日期间,华为将在全国部分门店滚动开展《健康用耳》小课堂,为用户讲解健康用耳的注意事项,分享华为音频产品的功能,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耳机使用习惯。

华为音频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值得信赖

华为FreeBuds Pro 3和华为FreeBuds 5不仅在健康用耳方面表现出色,其技术创新也同样值得称道。

华为FreeBuds Pro 3业界首发支持超CD级全链路无损音质,带来跨越式的极致音频聆听体验;搭载高清空间音频2.0,带来层次更分明、人声更清晰、空间更真实的空间音频体验;采用静谧通话2.0技术,让用户无论在哪里都能享受高清通话体验;在 HarmonyOS 4 的加持下,进一步升级多维智慧体验。

华为FreeBuds  5采用颠覆式全曲面水滴设计,提供了澎湃低音和清晰细腻的聆听体验,实现“半入耳也有好音质”的突破。在降噪关闭的情况下,机盒整机续航为30小时,加之超级快充,20分钟即可充满,还支持IP54 级防尘抗水溅,不怕汗水、雨水,满足用户长时间、多场景的佩戴使用需求。

图片7.png

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强调了科技在提升听力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华为音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专属服务,践行着企业的责任与使命,以实际行动守护用户健康。全国爱耳日之际,选择华为音频产品,感受科技的温度,聆听世界的美好!

]]>
<![CDATA[健康问题上,防大于治,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2023-08-09 14:50:44.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久坐、熬夜、缺乏运动成为都市人的通病,间接导致了高血糖年轻化趋势愈演愈烈,影响了越来越多人的健康,而高血糖问题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糖尿病,因此,预防高血糖成为亟需现代人关注的健康话题。

8 月 6 日,华为在东莞松山湖举办开发者大会 2023—— 科技创新赋能血糖健康湖畔对话,业界权威医生、媒体代表和真实用户共同参与,聚焦科技创新如何助力血糖健康管理,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文1.jpg

「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控制过程当中非常重要」

血糖健康知识传播者 KOL「糖人杰」—— 侯伟表示:「作为一个糖尿病人,关于健康最关注的是如何控糖,经过四年我自己总结的经验,测的越多,血糖值越好,基本上成正比,所以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控制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可能比吃药打针更重要。」

侯伟还分享了「如果有工具可以在早期识别出高血糖风险,我就可以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发展为一名确诊的糖友。」他表示华为 WATCH 4 系列对二型糖尿病病人的三大帮助:「第一是运动监测,华为 WATCH 4 系列可以给出许多运动指导意见;第二是关注血管健康,糖尿病最早出现的并发症是血管疾病,华为 WATCH 4 系列有心血管监测的功能,特别好;第三是能够日常进行心率监测,我用的药司美格鲁肽一周打一次,有心率增高的风险,所以我一直用华为 WATCH 4 系列监测我的心率」。

「防大于治,关注血糖健康风险,尽早干预」

参与对话的医生代表,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李伟医生,长期从事糖尿病相关的临床工作。

他强调糖尿病已成为普通老百姓生活中最常见的慢病之一,但很多人在发现自己血糖问题时已经较晚,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机会,在临床上有太多追悔莫及的案例。如何早期发现高血糖风险一直是医生和患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文2.jpg

华为 WATCH 4 系列的高血糖风险评估功能,通过日常佩戴智能穿戴设备,便能识别高血糖风险人群。这种创新的方式对于不清楚、不了解自己健康情况的人来说,意义重大。长时间监测血糖风险,还能帮助改善生活方式,引起更多人关注自己的健康,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生活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通过智能穿戴设备,通过高精尖的科技,助力广大消费者进行健康管理」

从「忽视」到「认可」再到「呼吁」,华为 WATCH 4 系列支持的高血糖风险评估研究得到了来自多方的认可,展现了华为穿戴布局健康领域的引领性和社会价值。

同时,华为 WATCH 4 系列也是全球首款能够支持高血糖风险评估研究的智能手表,用户参与该项研究,能够评估用户的低、中、高三档风险等级,并给出相应建议,这项功能降低了高血糖筛查门槛,为用户提供了日常监测和评估高血糖风险的便利,及时识别高血糖风险,引起用户对健康的重视。

文3.jpg

华为技术专家 Stella 表示,有用户曾经反映过,自己体检空腹血糖是健康的,觉得手表筛查结果非常不可靠,为什么一个健康人可以报出来中高风险,后来到专业的医院做了三项血检,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OGTT 实验,发现确实有一两项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比如有用户餐后 1 小时血糖超出了正常的检测范围,是属于比较典型的糖前期人群,这个用户回访时讲到自己回想过去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业习惯,发现确实在晚餐的时候比较爱喝酸奶,吃高糖的水果,导致有糖前期的趋势,慢慢控制自己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后来华为跟踪回访,该用户高血糖风险已经降到低风险的水平。

「每一项数字健康研究的发展与进步,都是一场科技与业界医生、技术专家、每位用户的共创」

华为高管张炜介绍了研究华为 WATCH 4 系列智能手表的高血糖风险评估功能的初衷以及用科技助力健康事业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作为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张炜亲身体验了血糖风险预测的功能,充分证明了智能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张炜表示,专业化、日常化的个人健康监测正快速发展,其中医生、技术专家和每一位用户都是数字化健康生活方式的共创者,他们的共同努力使科技能够正确地为生活提供便利。

文5.jpg

华为 WATCH 4 系列产品上市后,华为收到超过 30% 的用户参与血糖健康研究,在糖尿病早期风险预防与管理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让用户在确诊前能够及时了解自身潜在风险并进行干预,有望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可控,甚至是可逆的。

华为 WATCH 4 系列在血糖健康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标志着华为在智能穿戴领域的重要突破,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全面、便捷的健康监测和评估手段,也为科学家和医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数据。

文4.jpg

在华为 WATCH 4 系列的高血糖风险评估功能背后,凝聚了华为穿戴 10 年的健康研究精华,充分展现了华为在科技领域的高端实力。

从 2013 年推出第一款智能手环产品到如今的华为 WATCH 4 系列,10 年间华为持续不断地引领着智能穿戴品类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积极走基础科学研究之路,不断推陈出新。通过 HUAWEI TruSeen™ 技术的迭代升级,华为的智能手表不仅支持心率监测,还涵盖了连续心率监测、血氧监测、压力监测等多项健康功能。

同时,华为在智能穿戴领域积极拓展产学研医的合作,与多家专业医疗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开展心脏健康、睡眠呼吸暂停、血管健康、女性健康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项目。这些合作为智能穿戴的健康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将用户健康管理带入了全新的阶段。

]]>
<![CDATA[华为WATCH Ultimate助张朝阳打造高阶运动健康生活]]> 2023-07-04 18:08:16.0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和健康管理。作为专业运动手表,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凭借其先进的科技功能和全面的健康管理系统,成为了运动爱好者和马拉松选手首选的智能手表。

图片 1.png

        在6月30日开幕的第十五季“搜狐新闻马拉松”活动中,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就出现在了张朝阳的手腕之上,并且在搜狐科技官方微博发布的张朝阳采访视频中,他对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下面,本文将以此次马拉松事件为例,探讨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是如何在跑前、跑中和跑后提供全程助力张朝阳,实现高阶生活方式管理,进而引领科技驱动的健康生活的新浪潮。

图片 2.png


跑前:科技助力健康准备

        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能在跑步前的准备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专业运动模式,它能提供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和指导,帮助选手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和计划。

        采访中张朝阳也介绍了它的跑步方式——物理跑步法,即通过合理运用身体的物理原理,以小步高频、自然摆动的方式进行跑步,充分利用身体的惯性力,使跑步更加省力高效。

跑中:科技引领高效跑步

        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的科技功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专业的户外跑步模式能让用户随时掌握跑步数据,包括配速、距离、心率等。

图片 3.png

        其中心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据,在采访中张朝阳也提到了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心率监测功能的实用性,在跑步时他可以根据动态心率监测调整自己的配速,还可以通过ECG心电分析功能监测进行详细的心电图分析,通过该功能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此外,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还支持血氧饱和度监测,能让用户更好的关注自己的血氧状态,即时做相应的运动休息调整。

图片 4.png

        此外,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的双向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可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避免选手偏离比赛路线,这些功能的结合使得用户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比赛,提升跑步体验。

跑后:数据分析与健康管理

        在比赛结束后,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它会对跑步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跑步速度、配速、心率变化等,帮助用户评估训练效果和调整训练计划。

        此外,它还提供睡眠监测、压力监测等功能,让用户全面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这些数据和功能的结合,使得用户能够科学管理自己的运动健康,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心理状态。

结语:

        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凭借其专业运动模式、心率检测、ECG心电分析和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等功能,为运动爱好者和马拉松选手带来全程助力。无论是在跑前、跑中还是跑后,它都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和指导,助力选手实现高阶生活方式管理。

        同时,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自上市以来,还收获了来自五家全球顶尖科技媒体的高度好评,包括英国顶级科技媒体Stuff、英国专业测评网站Expert Reviews、国际著名测评媒体T3、美国科技网站PhoneArena以及美国著名科技网站Android Headlines,这些专业媒体均对该产品的运动功能和健康功能给予了肯定,再加上此次得到了高阶运动人士张朝阳的背书,进一步验证了其在运动领域的出众表现。

图片 5.png

        相信在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的助力下,未来会有更多用户可以更好地享受运动的乐趣,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迈向健康的未来。

]]>
<![CDATA[华为WATCH 4系列联合名医举办健康大讲堂]]> 2023-06-19 11:36:32.0         6月18日,华为联合名医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的多家华为智能生活馆举办健康大讲堂活动,让大众深切的感受和体会到了华为运动健康服务的关怀。现场,名医们向到场用户们普及健康管理知识,另有工作人员在现场帮助用户体验华为WATCH 4系列的一键微体检功能,有不少用户表示在60s的时间内就能测量数十项数据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已经被该功能种草了。

图片 1.png图片 2.png

        作为智慧健康领域的先行者,华为希望与每位用户共同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华为WATCH 4系列面向有预防高血糖需求的人群、工作强度较高的人群、亚健康状态等多种人群,打造了专业的健康监测能力,具备一键微体检、高血糖风险评估研究、ECG心电分析等多项专业检测功能。同时,华为WATCH 4系列还提供平安健康、京东健康等线上健康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图片 3.png

        近3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比例显著增加,2015-2017年达到11.2%。但糖尿病的知晓率偏低,仅有36.5%。血糖风险人群因干预不及时可能会转为糖尿病,长期的高血糖会使血管等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华为在血糖健康领域勇敢迈出第一步,华为WATCH 4系列参与由鼓楼医院、协和医院、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联合发起的高血糖风险评估研究,用户连续佩戴7天以上,即可出现高血糖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当知晓潜在高血糖风险后,用户可以使治疗窗口前移,控制发展为糖尿病或者损伤器官组织的风险。

图片 4.png

        华为WATCH 4系列更具备“一键微体检”的新功能,用户在60秒内即可完成对健康指标的测量,快速获得心率、血氧、压力、体温、心电图、血管弹性、血管风险筛查、肺功能评估、慢阻肺风险筛查、肺部感染风险筛查等10项健康数据的检测和风险评估。另外,华为WATCH 4系列微体检功能支持所有系统的智能手机,用户无需担心手机兼容问题。

图片 5.png

        “微体检”检测完成后,用户打开华为运动健康App查看报告,还有“尊享守护服务”功能,首次还可享受1元微体检报告解读服务。这项服务由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医生提供,7*24小时在线、平均60秒响应,30分钟详细解读微体检报告;与此同时,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生还将根据用户情况,提供健康咨询、生活健康指导、线上诊疗等专业服务,彻底打通问诊+挂号+看病+复查的漫漫求医路,方便用户快捷就医体验。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华为WATCH 4系列搭载心电分析提示软件,支持ECG心电分析,用户还可参与第三方医疗机构开展的心脏健康研究、血管健康研究和呼吸健康等研究,有效的监测多项身体健康状况,可谓是强大的腕上健康专家。

图片 6.png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大众对自我健康监测、运动健身等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已经从被动的疾病治疗转向主动的健康管理。而契合大众健康管理需求的智能硬件也已日渐普及,其中华为WATCH 4系列也成为了业界最强大的腕上智慧健康守护专家之一,为大众的主动健康管理作出巨大贡献。华为一直以来都以用户为本,基于自研科技,通过“智能穿戴+线上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创新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专业有效的、高品质的健康管理服务,满足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需求,期待华为未来为大众健康管理做出更多贡献。

]]>
<![CDATA[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发布,值得信赖的健康管理专家]]> 2023-05-18 21:10:30.0         2023年5月18日,华为发布了WATCH数字系列全新智慧健康旗舰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该系列在外观设计、智慧健康、智慧体检、卓越性能上实现全新跃进,将科技美学与智慧体验完美融合,特别是在健康监测技术上进一步提升,开启用户主动健康管理的新时代。奥运四金得主、传奇运动员莫·法拉作为华为穿戴产品全球体验官分享佩戴体验时,称赞华为WATCH 4 Pro是自己最佳的“腕上健康管家”。

图片 1.png

        ——外观升级,满足全天候、高强度佩戴需要

        作为时刻陪伴用户的智能监测产品,舒适的佩戴体验,高强度、耐用的机身,是确保功能发挥的前提。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以探索宇宙星球为灵感,机身采用流线型极简设计,采用航天级钛合金、球面蓝宝石玻璃LTPO常亮屏、业界首款再生尼龙复合表带,打造出时尚优雅的高端质感。

图片 2.png

        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全新的探索系列表盘,可在一周七天自动切换地球、火星、金星、木星、水星、土星和月球的不同主题,旋转表冠或点击星球,还可改变星球模型的晨昏线,带来更多趣味玩法。

        ——品牌赋能,集成华为科技研发和数据资源优势

        从2013年至今,华为秉承“与用户共同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让一切美好从健康开始”的品牌愿景,在数字健康领域持续深耕,先后形成了TruSeen心率监测、TruSleep睡眠监测、TruSport科学运动体系、TruRelax压力监测等一系列自研核心技术算法。同时,华为作为中国腕上可穿戴设备全球累计发货量8000万+,服务用户总量4.2亿+,运动健康APP全球平均月活用户8300万+,形成了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优势。

图片 3.png

        在合作资源上,华为与国家体育总局、301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等超过100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健康研究,涉及领域包括血糖健康研究、心脏健康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研究、血管健康研究、呼吸健康研究等,已有超过1000万用户加入HUAWEI Research研究生态。

图片 4.png

        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集成华为健康的最新研发成果,通过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用户可以充分享受华为的最新科技研发成果,得到更多平台和资源的支撑,通过参与研究,进行主动健康管理,达到更好效果的运动健康解决方案。

        ——聚焦痛点,助力用户掌握健康主动权

        后疫情时代,健康成为每个人越来越关注的生活议题,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不再只是“老年人”的议题,27-45岁之间的社会中坚群体,由于工作紧张繁忙,压力较大,缺少健康保养常识和时间,更需要重视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图片 5.png

        华为十年深耕投入与健康生态体系的搭建,已经成为行业领先者与风向标。秉承着推动中国健康数字化发展,重视帮助用户主动健康管理与预防,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的核心理念,华为精心打造了WATCH 4星球系列智慧健康旗舰,拥有目前业界领先的健康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的压力无处不在,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压力伴随影响着身心健康,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拥有全方位专业健康监测软件,具有更丰富、强大的健康监测实力和更高效科学的健康管理能力,在预防、就医、康愈的各个环节提供精细化解决措施,为用户带来优质的尊享健康医疗体验。

图片 6.png

        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新增了一键微体检。通过微体检快速进行10项健康数据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可以快速检测心率、血氧、压力、体温、心电图、血管弹性、血管风险筛查、肺功能评估、慢阻肺风险筛查、肺部感染风险筛查,并在手表和App端同时生成微体检报告。还可以通过华为运动健康App展开线上微体检报告解读,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专业医生会在60秒内响应并提供专业的报告解读服务,指导用户进一步就医或者改善生活方式。

        针对糖尿病不可逆转,预防比治疗更有效的现实,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业界首发高血糖风险评估研究,针对用户进行血糖趋势数据研究,提升用户知晓率,预知高血糖风险,在可逆可控期预防病情发展,将患病风险提前抑制,可以说华为在血糖健康领域,率先迈出了第一步。

        在求医问药方面,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提供的尊享守护服务包含私家医生服务,可以提供7*24h在线问诊、私人医生60s响应、三甲医院医生4小时内响应、专人挂号协助等服务,彻底打通问诊+挂号+看病+复查的闭环。针对现代人身处各种高压环境容易诱发的高糖、高血压等慢病问题,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加入301医院等发起的心脏/呼吸等健康研究项目,专业医生通过日常监测数据解读健康报告,为用户制定健康管理计划、解答健康问题、提示健康风险、解决健康问题,全面呵护用户健康。

        在运动健身方面,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为用户提供了包括室内室外、陆地水上、器械类、球类、田径类等100+种运动类型的精准科学监测。在登山、徒步等户外探险时,可以通过轨迹可以生成地图,离线也能通过该地图轨迹返航,为户外运动提供更多一份安全保障。全新升级了活力三环,包括活动热量、锻炼时长、活动小时数,拥有全新的视觉设计、智能目标推荐,智能激励提醒,可以帮助用户爱上运动,养成运动好习惯。

        可以说,作为在后疫情时代,华为发布的智能穿戴健康产品,华为WATCH 4星球系列可以为用户提供准确全面的健康数据,从心率、血氧等基本信息到睡眠质量、运动监测和慢病研究,还有更令人惊喜的一键微体检、血糖风险评估研究,是功能全面而强大的,面向各个年龄段群体的腕上智慧健康管家。

]]>
<![CDATA[整理一份期待,在CPHI China 2023现场与您兑现]]> 2023-05-16 16:12:21.0 微信图片_20230516152911.png

万象复苏,焕新而来。国际往来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全球市场增量需求持续释放。在4月7日的国常会上指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一方面要“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另一方面则要“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这一有力的政策组合拳,不仅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更推动了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提振信心,也为医药外贸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重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对于医药行业来说,面对面的展示交流仍然不可或缺。作为医药企业宣传品牌形象,将新技术、新产品推向世界的重要舞台,CPHI & PMEC China即将于2023年6月19-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聚势启航,为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共荣发展,推动医药企业在竞合共赢中链接全球市场筑建高质量贸易平台。

观众预登记正在火热进行中,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刻预登记立省100元现场门票。

99%展位已售罄,展品内容深度覆盖医药行业产业链

下载.png(https://dxys.com/FwPbNG)

在全球医药产业链面临重组挑战之时,众多参展企业纷纷抢占先机,加入 CPHI & PMEC China 2023这场高端贸易盛会,以期在国际交流中驱动多元化发展之路,探索全球化新征程。截至目前,99%展位已售出,一场汇聚3,000余家参展企业的制药盛会即将焕新呈现。

2023年展会吸引了以Midas Pharma, PharmSol Group, Pfizer CentreOne®, IFF Pharma Solutions, ScinoPharm, Chemwerth Inc., MEGGLE, MSN Laboratories, CARBOGEN AMCIS, Merck Chemicals, Capsugel, Supriya Lifescience, Sun Pharma, Biosynth Group, ESPEE GROUP, TEVA API, Polpharma API, Moehs Iberica, Dipharma Francis, Servier Contract Manufacturing Partner, Stevanato Group, Perlen Packaging, Nouryon, YMC Co Ltd, Hosokawa, Datwyler, Daicel Chiral, OKAWARA, Buchiglas China, Peter Huber, Asahi GlassPlant Inc., Bormioli Pharma, Dara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Terumo, Willy A. Bachofen AG, Dockweiler AG, Machinfabrik Industries, Bionpak, S.l.F.RA. EST SPA, Rommelag AG, Morimatsu, Körber Pharma,  Esco,  PerkinElmer, Mettler-Toledo, West Pharmaceutical, Nemera, SCHOTT Pharma,BD,Corning为代表的250余家国际知名品牌报名参展,在行业交流中开启亚洲市场新征程,为拓展区域化合作谋求新机遇。

面对实现全球贸易接轨的绝佳时机,国内医药企业也积极响应,优化国际赛道布局。

本届展会将汇集以上海创诺、国药集团、东阳光、普洛、浙江医药、复星医药、海正药业、华北制药、石药、上海医药、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华海药业、鲁抗、山河药辅、展望药业、罗辅医药、禾大中国、三生制药、凯莱英、安琪酵母、博腾、药石、美迪西、保诺-桑迪亚、甘李药业、莱茵生物、大连医诺、东北制药、发泰,利穗,纳微,泰林,百林科,威高,海顺,诚益通,东富龙,楚天,安及义,珐玛珈,新华医疗,迦南,创志,苏净,协多利等为代表的国内优秀医药行业品牌,通过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展示,为行业创新升级带来更多前瞻性解决方案。

图片1.png

以上只是CPHI & PMEC China 2023目前已参展品牌中的一部分,更多参与企业期待展会现场与您一起解锁。

展示内容方面,CPHI & PMEC China随着产业发展不断开拓延伸,已深度覆盖制药产业链十五大细分领域,囊括制药原料、中间体及精细化工、药用辅料、制剂、CRO & CMO、生物制药、天然提取物、防疫物资、制药机械、包装材料、实验室仪器、环保与洁净等专区,为企业优化产业链布局、加速转型升级创造无限可能。

图片2.png

55,000+人次海内外专业买家,一站式触达全球资源

CPHI & PMEC China作为亚洲地区同类主题展会中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影响力强的专业盛会,是海内外专业买家会晤优质供应商、快速融合全球资源的高效渠道。

目前,展会已吸引到来自印度,巴基斯坦,韩国,孟加拉,俄罗斯,美国,菲律宾,德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西班牙,伊朗,日本,新加坡,埃及,阿联酋,意大利,泰国,巴西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专业买家注册参观,其中来自公司管理决策层、采购、BD商务拓展、供应链及海外贸易部门的观众占比高达75%。据统计,除亚洲地区外,欧洲、南美、非洲等地区的观众比例均有小幅提升,更有超3成的全新海外买家亟待与中国供应商现场接洽。

与此同时,组委会也已接到来自印度、韩国、俄罗斯、泰国、越南等多地旅行代理申请组团参观展会,届时现场将再度迎来海外买家人头攒动的盛况。目前海外观众邀请函正在火热办理中,如有海外客户需要邀请函,可点击链接https://visaapplication.cphi.cn/home.html在线申请。

在全球制药领衔企业中,来自罗氏、诺华、艾伯维、强生、百时美施贵宝、默沙东、赛诺菲、辉瑞、葛兰素史克、武田、艾伯维、阿斯利康、诺和诺德、拜耳、勃林格殷格翰、第一三共、恒瑞医药、雅培、住友、施维雅、莫德纳、安进、礼来、贝达药业、哈药集团、优科制药、仟源医药、吴中医药、奥赛康药业、海思科、济民可信、君实生物、荣昌生物、海普瑞药业、康弘药业、沃森生物、泰邦生物、康宁杰瑞、百奥泰、苑东生物、莱美药业等2万余位买家已受邀确认参观。

 图片3.png

80+场巅峰论道,引领医药“思享”大咖局

在医药行业不断创新迭代的今天,如何在全球研发创新中寻找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合作路径,在思维求新中实现中国医药产业行稳致远至关重要。

为此,现场将举办80余场主题活动,汇聚百余位全球医药行业精英,深度交流行业热点,把握变革脉动,共同探索行业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

CPHI精选活动

·  第十二届中国与世界医药企业家高峰会

·  工厂参观

·  2023年中国与世界创新与发展论坛

·  2023年中国与世界国际药政答疑会

·  NMN产业专题研讨会——成就“逆龄神话”,助推NMN在中国健康发展

·  儿童药研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  CRO Talks大师课

·  小分子创新药物发展前沿与实践高端研讨会

·  第八届中国生物制药峰会

·  计算毒理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  第十六届天然提取物创新与发展论坛暨天然成分产业发展论坛

……

PMEC精选活动

·  第十届PMEC中国制药工程峰会

·  PMEC&蒲公英首届制药工程设备(青年)沙龙

·  第九届医药包装与给药系统国际峰会

·  医药包装及给药系统创新产品/解决方案探索之旅及展示秀

·  2023保健品包装创新发展论坛

·  第四届精益实验室管理培训

·  2023实验室创新主题沙龙——生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药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技术论坛

·  医药洁净领域设计与工程创新论坛

·  第五届绿色制药环保研讨会

·  第七届国际医药冷链高峰论坛

……

观众预登记正在火热进行中,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预登记立省100元现场门票。

下载.png(https://dxys.com/FwPbNG)

在“创变迭代”中凝心聚力,

在“科创赋能”中领势前行!

怀揣着医药人最初的梦想和链接全球贸易的期待,

2023.6.19-21

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

我们在CPHI China 2023现场与您兑现!

展会及媒体咨询: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吴女士 / 刘女士电话:010-58036296 / 633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茅女士 / 林女士 电话:021-33392250 / 2105


]]>
<![CDATA[华为运动健康家庭运动会,奥运冠军展示AI健身新方式]]> 2023-05-10 09:39:05.0         5月8日,华为运动健康媒体家庭运动会在东莞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圆满举行,活动邀请了多位重磅嘉宾、媒体以及资深花粉,现场挑战华为联合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共同打造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自测平台”中的四大运动项目,通过华为运动健康APP和华为穿戴产品,一起感受AI技术在数字健康方面的创新优势。

图片 1.png

        在运动会前,华为运动健康军团CEO、华为终端BG智能穿戴与运动健康产品线总裁张炜致辞,并与华为运动健康APP产品部部长、智能穿戴与运动健康产品线副总裁胡毓璞和奥运会跳水冠军罗玉通、广东广播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主播、主持人央金一起以“以创新科技助力全民健康”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畅谈运动健康之于个人、社会、国家发展之重要性,如何以创新科技科学运动健康方式助力用户美好生活。此外,媒体还集体参观了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在专业运动导师指引下,利用华为智慧屏、智能穿戴设备以及第三方的生态设备获得专业的运动体验。

        ——华为运动健康App上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自测平台

        4月16日,华为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打造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线上自测平台”正式上线华为运动健康APP。这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首次实现测验线上化,华为运动健康App也是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唯一授权颁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证书的平台。该平台对于提升用户主动健康管理水平,科学运动健身,助力“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疫情时代深度唤醒了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在运动健身广泛开展的形势下,用户的主动健康管理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一直以来,华为把“对中国健康生态、全民健康事业的持续创新领导,构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作为愿景和使命,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持续以科技创新赋能全民健身。

        ——科技创新赋能运动健身,科学健身不求人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线上自测平台”参照2013年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将跳绳、十字象限跳、立位体前屈等多个身体素质测验项目进行AI化、线上化改造,基于华为智能AI动作识别技术,通过华为运动健康APP实现线上体测服务,利用手机摄像头、传感器及常见的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的动作识别算法能力,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线上自测平台的测试。帮助用户有效、科学的进行健康锻炼。改变了过去运动测试需要专业场地、教练辅助的问题。

        在用户完成所有测验项目并达标后,用户可通过华为运动健康App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授权颁发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证书,实现国家标准的权威认证,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健身锻炼的积极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此外,华为运动健康APP还会帮助提供详细的运动测试报告以及专业的运动健康指导建议,能帮助用户养成自律运动和主动健康管理的健康生活习惯。

        ——华为产品、技术、生态优势明显,持续引领运动健康发展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唯一授权合作品牌,华为在运动健康领域深耕多年,在产品、技术、生态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其中,华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运动健康产品,已连续四年以上实现中国出货量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截至2023年3月底,华为运动健康全球累计服务用户超4.2亿,活跃用户数超过9700万。依托华为丰富的智能终端设备和庞大用户群体,自测平台在华为运动健康APP上线后将快速触达到全年龄段人群,为广大用户带来更科学、更便捷的体育锻炼效果自测服务。

        在AI技术与算法方面,华为运动健康团队长期深耕人体运动感知技术,通过AI视觉实现人体动作、姿态、体型的精准检测,构建了专业的运动训练体系。比如,此次家庭运动会中,参赛的嘉宾、运动员先后进行了30秒跳绳、立定跳远、十字象限跳等项目的比赛。比赛中,嘉宾们佩戴华为穿戴产品进行心率血氧数据监测。

        ——华为运动健康助力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建设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要达到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达到2.16名。《健康中国2030》提出,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

        对于这些目标要求,华为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打造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线上自测平台”,可以通过华为AI能力的快速发展,吸收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经验,帮助大众用户更科学地进行自主健康管理和日常体育锻炼,为青少年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总之,华为合作国家体育总局,上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自测平台”,让国民体育锻炼更简单,运动健康更科学,对国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展望未来,华为还将持续在运动健康领域深耕,以创新科技助力全民健康,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
<![CDATA[2023年华南地区第一场5000人大会——IVB4.0论坛]]> 2023-02-13 18:59:27.0 图片1.png

名称:2023国际疫苗&生物技术4.0论坛(IVB4.0)

时间:2023年5月23日-25日

地点: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方:上海博迈思医疗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美中药协 丁香园 广东医谷 医学信息

官网:http://ivb.bormedicals.com/

 

报名请联系:                                             

Mia Zhu 朱静

13816656441

Mia.zhu@borscon.com

长按识别进入报名界面

图片2.png

国际疫苗&生物技术4.0论坛(IVB4.0)是由 中国国际疫苗创新峰会(HVIS) 与 中国国际生物制药4.0峰会(CIBP4.0) 合并组成的。其中HVIS仅举办了两届就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疫苗行业细分峰会,CIBP4.0在经历过三年的培育,在2021第三届CIBP4.0峰会时获得了极好的用户口碑。 IVB4.0旨在通过论坛与线上平台链接全球精英,消减信息互通成本,助力扶持生物医药领域初创企业并推动行业发展。 IVB4.0 2023 将会由3天的峰会(IVB4.0论坛) 和疫苗生物技术创新展(Vaccine& Biotech Show)组成。IVB4.0论坛的演讲嘉宾及评委嘉宾将会在100人左右,Vaccine & Biotech Show将会有150+展商,目标参会参展人数会达到5000+。IVB4.0 2023 目标成为在业内极具 影响力的生物医药行业论坛。

会议构架

已确认出席演讲嘉宾

 图片5.png

会场介绍

主题大会 | 5月23日

持续改变,从现状迈向杰出

2023 年IVB4.0将会在5月23日以主题大会+ 未来之星评选颁奖典礼+ CEO晚宴的形式开幕。随着生物医药低垂的果实已摘尽,过往单纯和同靶点同Modality直接对比,做一些改进就能成药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每个产品面临的挑战都不尽相同与复杂,只有患者获益才是真正的终点。市场不再需要那么多仅做Fast Follow 的公司,中国的生物制药的变革需要追求卓越的组织实现,同时也需要时间的发酵。严峻的挑战下,“出海”已成为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IVB4.0的主题大会将会通过2个院士+3个企业CEO主题演讲,1场对话,2场圆桌讨论,1场圆桌会组成。相较于以往单一模式(主题演讲)的会议,主办方通过设计不同的会议流程充分调动会议的互动性和有效信息的流动。

会场热门话题:

l 对话:出海

l 高端生物产品的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创造

l mRNA技术及应用

l 圆桌讨论:跨界合作

l COVID-19预防与治疗新策略展望

l 针对疫苗研发建立外部伙伴关系

 

疫苗会场 | 5月24日-25日

冲击传统观念,拒绝设限

疫苗会场:新型疫苗;肿瘤疫苗;宠物疫苗,“疫苗商业价值有限”“中国人做不出好疫苗”“疫苗行业机会很少了”“疫苗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疫苗的技术路径有限”这些是疫苗行业一直不乏有的质疑。 BioNtech 与 Moderna 成功的商业化让这些观点的声音变小。疫苗是性价比最高的公共卫生投入,除了传染病疫苗,高负担疾病疫苗,治疗性疫苗全球上市的很有限,低收入国家的传染疫苗需求缺口,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探索,疫苗的商业价值确定性大大提高。疫苗会场将会探讨新型疫苗;肿瘤疫苗;宠物疫苗最前沿的技术与商业化案例。

会场热门话题:

l 新型疫苗研制与评价

l HPV疫苗国际拓展

l 病毒结构、抗体谱系与疫苗设计

l 新形势下动物疫苗研发的新方向 

l 基因工程技术在兽用疫苗研发应用    

l 从二级市场角度,看疫苗行业的“破而后立” 

l 基于RBD与全长S蛋白的mRNA疫苗抗体库比较  

l 基于TLR5通路的黏膜佐剂研发及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  

l 成功的创新实践—非动物方法进行的疫苗Bexsero质控检验  

l 一种针对COVID-19的mRNA复合型疫苗的设计及其免疫学分析

mRNA技术&小核酸技术会场 | 5月24日-25日

简单致胜

在mRNA技术的临床应用方面,针对传染病的疫苗开发是进展最快的方向。针对不同的病原体,mRNA疫苗的开发也会遇到不同的挑战。mRNA疫苗的设计应该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目前的发展趋势?而针对mRNA疫苗开发的关键问题,从抗体反应的持久性到针对新出现病毒变体的疫苗开发及安全性,我们又该如何解决?根据小核酸药物兼具的基因修饰和传统药物的双重特点,未来在基因遗传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领域能有着怎样不俗的表现呢?让我们在2023 IVB4.0 mRNA技术&小核酸技术会场翘首以待吧!

会场热门话题:

l mRNA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    

l 肿瘤 mRNA 疫苗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临床研究    

l mRNA疫苗的整体设计与开发    

l 环状RNA:平台与疫苗研发    

l 以非编码RNA中miRNA为靶标的小核酸药物研发新赛道介绍  

l 核酸递送系统补体激活及其靶向递送

l 环状RNA SKA3的外泌体传递促进肿瘤进展

l 新型纳米技术-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LNP

l 外泌体技术递送mRNA用于新型癌症疫苗的开发

l 靶向抑制miRNA的反义核酸治疗策略及抗骨肉瘤新药开发项目

细胞与基因治疗会场 | 5月24日-25日

不做选择!盈利,普惠全都要!

近年来,基础科研的发展、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的不断流入,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这项凭借改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新兴治疗方式蓬勃发展。现阶段工艺方面的工艺放大慢、细胞密度低、病毒产量低等问题该如何解决?病毒纯化方面,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悬浮细胞培养技术以及新的高效层析纯化技术如何提升?大规模生产技术方面,大规模一次性工艺病毒生产瓶颈如何突破?基因治疗CDMO市场规模如何进一步增长?全球基因治疗CDMO产能否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程度如何持续提高?那么,关于这些问题都将在2023 IVB4.0 细胞与基因治疗会场为大家一一解惑。

会场热门话题:

l 通用现货型CAR-γδT治疗实体瘤的前景与展望    

l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商业化前瞻    

l 下一代细胞治疗产品的创新和产业化

l 基因治疗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及技术规范    

l 聚合力,源未来-赫基仑赛细胞注射液创新药研发之路    

l 罕见病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l 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中美临床试验新进展

l 破局CAR-T现状--通用Car-NK 降低成本策略

l 基于外泌体的药物递送与创新药研发

l BCMA靶向 CAR-T疗法的差异化研发和商业化

生物制药会场 | 5月24日-25日 

更高(高效)更快更强

数字化,一次性使用系统,连续流生产工艺只是工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不妨听听优秀的同行做了哪些正确的事情使自己迈向卓越的,本会场探讨QbD,工艺,生产,包装给药,全球化,CRO,CDMO,商业化的最优解。

会场热门话题:

l 快速CAR-T制备工艺

l 生物制药工厂的数字化转型

l ADC药物的CMC研发挑战及策略      

l mRNA疫苗CMC环节关键质量属性分析    

l QbD创新双抗药物研发和质量研究  

l 从一次性到不锈钢变更考量

l 商业化生产需求的工艺开发与放大

l 赋能mRNA疫苗/药物全生命周期的CMC开发策略和挑战

l 立足中国—全球化布局mRNA技术平台策略

l 全球医药冷链供应链生态新视野与新机遇

抗体药会场 | 5月24日-25日

患者受益

中国生物制药的第一站始于抗体药--PD-1,抗体药物的研发热潮从PD-1到双抗到ADC再到药物联用全球化,越来越“卷”的市场让中国生物制药业内深刻意识到,患者受益永远是第一考量。本会场将会探讨抗体药物的最新政策法规,市场动向以及研发临床进展。

会场热门话题:

l ADC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及质量体系建设    

l 下一代双抗ADC 

l 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产业化探索 

l CD47靶点相关的双抗研发策略    

l TAVO412-一种治疗难治性癌症的新型多特异性抗体    

l 肿瘤免疫全新靶点-CD24抗体的开发    

l 跨越内卷,开发有临床价值的抗体药物

l 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用药发展   

l 基于酶连智能连续偶联工艺的创新ADC药物开发

l Combo+Global 差异化竞争--BioPharma 商业化

其他同期活动

 图片6.png

专注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创业公司评比大赛“BSA未来之星奖项评选”始于2021年。推出一年多来,得到了生物药行业的广泛好评和一致认同。

BSA意在褒扬传播中国生物医药创业企业的最佳"创业创新"模型,从而推动中国生物药 企业商业创新转型,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高参考价值的投资指引。

BSA项目征集报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由创投机构顶尖投资人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共同构成超强阵容评审团,将从技术、模式、解决方案、前景、资本、盈利模式、资源与能力、客户价值主张等方面开展评审工作。最终进入复赛的企业将于2023年5月23日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进行现场路演,决出最终的获奖企业,(与IVB 4.0国际疫苗&生物技术4.0论坛同期举办),届时将邀请各位评审大咖和BSA专家库成员(由创投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组成)亮相复赛路演现场以及颁奖典礼。

评审团构成:

喻晶幂方资本 合伙人  

谢厅高瓴资本 合伙人

徐皓华兴新经济基金 副总裁

虞扬德勤 华东地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审计及鉴证领导合伙人  

耿然奥博资本 副总裁 VP    

毛化弗若斯特沙利文 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宿骅安永 生命科学和医疗,安永-博智隆合伙人  

柳丹鼎晖投资 高级合伙人

周树忠丁香园 创始人  

吴翰宇煜森资本 CFO

薛明宇经纬创投 投资副总裁 VP

李宇辉磐霖资本 创始主管合伙人

路演参赛报名请联系:

Cassie

17333539581

cassie.qi@borscon.com

 图片7.png

5.23 【知识产权&出海】

1010-1050在困境下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对发展方向进行精准定位,打赢“出海”攻坚战?

1050-1130圆桌私享会:全球视角:mRNA竞争格局、侵权诉讼及专利布局态势分析

AI+复杂制剂+改良制剂

1430-1510 晶泰科技(拟邀)

1510-1550 剂泰生物

1550-1700 圆桌私享会:

5.24【工艺&生产】

1010-1050圆桌私享会:药企如何衡量选择自建生产线还是选择CDMO合作?

1050-1200圆桌私享会:mRNA 工艺

1430-1600圆桌私享会: CGT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影响申报的关键点

5.25【mRNA 前景 】

1010-1130圆桌私享会:mRNA的应用前景以及相关适应症开发、mRNA疫苗在细胞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趣味活动环节

 图片8.png

本次论坛,除了干货满满的学术知识,我们更是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趣味展馆,让参会者拥有不同的参会体验,本次除了我们往届的热门活动:展商在线直播间以及展位打卡集章兑换小礼品外,更是增加了不少的趣味环节等待大家来挖掘哦~

感谢以下品牌支撑合作伙伴对本次大会的支持

 图片9.png

感谢以下媒体合作伙伴对本次大会的支持

图片10.png


]]>
<![CDATA[核酸药物迅猛发展,精准递送打开应用天花板]]> 2022-12-12 16:33:39.0 随着基因组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寡核苷酸药物取得了飞速发展,为以往无药可医的疾病提供了全新治疗策略。同时,新冠 mRNA 疫苗在研发效率和药物疗效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也让人们看到了核酸药物的巨大潜力。核酸药物具有靶点丰富、特异性强、能够从源头对疾病进行干预等优势,然而,如何准确递送至病灶或靶器官处,至今仍是重大挑战。

在这一领域,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昶生物)汇集了深研核酸递送系统数十年的诸多专业人士,形成了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 QTsomeTM 技术平台,并在核酸药物临床转化方面做出了诸多亮眼成绩。

本期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 BU Head 王辉先生对话海昶生物首席科学家李剑光博士就相关话题展开分享。

IMG_6441.JPG

王辉先生:新冠疫情令世人领略了 mRNA 疫苗的独特优势。相较人们更加熟悉的小分子和蛋白类药物,核酸药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剑光先生:相对于传统疫苗,mRNA 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mRNA 疫苗对新冠疫情的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传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数据支持,但其开发周期相对较长,当遭遇突发传染病时,开发速度不及mRNA 疫苗。目前,mRNA 疫苗设计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如结构改进,组分替代等已得到有效解决,其技术壁垒大大降低,开发此类疫苗实际上已经变得「简单」。比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突变株出现后,在几个星期内就可以设计出新的 mRNA 疫苗。后续的给药系统其实也是通用的,也就是说,整个技术路线走通以后,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疫苗,甚至生产组合性疫苗,这种优势是传统疫苗所不具备的。

总之,无论是开发速度、技术的更多可能性,还是生产的技术壁垒,mRNA 疫苗均显著优于传统疫苗。

王辉先生:核酸药物尽管非常受人瞩目,但其开发也面临着不少难点,比如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就是一道重要难关。您是这一领域的专家,请问海昶生物是否具备有利于解决这些难点的创新技术平台?

李剑光先生:海昶生物自创立以来,在核酸递送系统方面,沉淀深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发了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 QTsomeTM  技术平台。在靶向给药平台的研发方面,公司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前者可用于系统性给药,后者可根据疾病及其靶器官的特点,提供更加适合的给药解决方案。

如今,核酸给药平台的研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靶向肝脏的给药系统,学术界的共识是使用 GalNAc 平台,而如何突破相对复杂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主要挑战。肝外核酸给药系统尚无公认的最优解决方案,海昶生物正在进行自己的努力。

以海昶生物的 QTsomeTM  技术平台为例,在组分上没有重复「069 专利」中设计的比例,避免了后期成药后的知识产权纠纷。此外,在提高给药效率和器官靶向性方面,QTsomeTM  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减少外溢效应,降低自身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可对肿瘤内皮选择性的靶向,一定程度上实现靶向性的给药。

王辉先生:海昶生物是我国处于第一阵营的核酸药物研发企业,请您分享一下公司目前核酸药物的布局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成果?

李剑光先生:基于 QTsomeTM  技术平台,海昶生物自主研发的 mRNA 疫苗类产品主要包括新冠疫苗加强针、多价新冠疫苗、狂犬病疫苗以及若干肿瘤疫苗等。其中,新冠疫苗加强针项目(HC009) IND 申请获得美国 FDA 批准 (IND:28424),是国内首个被美国 FDA 批准启动临床的 mRNA 疫苗项目。

此外,在核酸药物管线研发进度较快品种包括治疗原发性肾癌的小核酸药 HC0201。HC0201 的靶点是 AKT-1,该蛋白与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以及抗癌剂发生抗药性相关,而 HC0201 对抑制 AKT-1 表达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借助 QTsomeTM  平台,我们对该药物的给药方式进行了优化,患者在治疗时会有更好的体验。同时,我们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了这种药物的一些新的作用机制,因此对临床研究进行了重新设计,目前其研发进程处于 II 期临床阶段。

由于很多实体瘤都存在 AKT-1 蛋白的表达异常,鉴于此,我们对 HC0201 纳米脂质体针对肝癌进行了优化,形成了 HC0301,目前其临床前开发已经完成,正式进入到 I 期临床阶段,已取得了一部分数据。在临床前阶段,海昶生物还拥有 HC2101,该药物的靶点是 Anti-miR-21,目前正在探索其治疗非小细胞癌的前景。

图片1.png

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核酸创新药管线,数据来源:海昶生物官网

除了核酸药物外,公司还在持续改进给药平台的技术。与抗癌药物中较为常见的小分子相比,寡核苷酸药物抑制靶点表达针对 mRNA 而非蛋白,因此机制上更为直接,特异性更强,开发成功率高于小分子。这类药物的开发难点在于给药系统。小分子通过血液系统可以做到全身分布,但寡核苷酸做成脂纳米粒相对较大,其分布特点与小分子显著不同。如何在这一特性的基础上,寻找更优解决方案,改善寡核苷酸脂纳米粒的疗效与安全性是目前海昶生物研发的重点。

与此同时,公司的核酸药物生产基地正在兴建当中,重点布局核酸创新药管线的生产,一期规划满足中美欧等多国标准的 cGMP 生产基地,年产 mRNA 疫苗 4 亿剂。推动公司自主创新研发成果落地及商业化生产,助力公司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际化制药公司。

王辉先生:据称 mRNA 疫苗巨头 BioNTech 在肿瘤疫苗方向取得了突破,您如何看待这一方向的应用前景?海昶生物是否有相关的尝试?

李剑光先生:我比较看好这一方向。肿瘤之所以发生,突破免疫系统的抑制是重要原因。肿瘤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肿瘤的生长不会激活免疫系统。基于这一发现,免疫治疗已经越来越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

肿瘤疫苗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抗原,以设计 mRNA 序列。由于 mRNA 易设计成多价序列疫苗,可覆盖多个抗原,以加强治疗效果。从前期的数据来看,前景良好。

除此之外,新冠疫情中 mRNA 疫苗的应用也为肿瘤疫苗的临床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以往人们对 mRNA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诸多顾虑,而目前已被广泛肯定。mRNA 肿瘤疫苗的生产也可以借助前期布局的 mRNA 新冠疫苗的产能。

海昶生物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布局,正在与友商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可以预见,肿瘤疫苗一旦有所突破,肯定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

王辉先生:除核酸药物外,海昶生物还在开发高端复杂注射剂。这类注射剂的高端和复杂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针对的适应症主要有哪些?目前的开发进度是怎样的?

李剑光先生:高端复杂注射剂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辅料数量比较多。以阿霉素脂质体为例,其辅料包括磷脂、胆固醇,还有 PEG 化的脂质等。除了多个辅料外,放大生产环节也有很大难度,如高压挤压、切相流透滤、纳米粒的大规模过滤等,这些工艺与传统制药技术不同,需要特殊的生产线来加以实现,大部分公司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目前,海昶生物的高端复杂注射剂管线包括紫杉醇、伊立替康、阿霉素、布比卡因、两性霉素 B,涉及到的适应症包括抗肿瘤、抗感染、麻醉等多个领域。这些药物的剂型和工艺各不相同。海昶生物之所以能够从事这些高端复杂注射剂的开发,有赖于对技术工艺的深刻理解。未来公司还有计划生产缓释控释产品,以进一步丰富管线。

图片2.png

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高端复杂注射剂管线,数据来源:海昶生物官网

王辉先生:包括您在内的海昶生物管理层拥有非常资深的履历,产学研各线配备齐整,请问这对于海昶生物的产品接受全球监管,拓展全球市场有哪些助益作用?

李剑光先生:海昶生物高管团队大都拥有在美国求学或工作的经历,比如公司 CEO 赵孝斌博士曾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仅从事核酸递送技术研究 20 年,而且还曾任 FDA 高级评审员。我自己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同时也是给药系统的专家。公司核酸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永胜博士在基因治疗和基因递送领域深耕多年,曾任美国 FDA 资深药理学家。公司首席医学官门宇欣博士曾任 FDA 特级审批官,在近 18 年的药物监管生涯中,她亲自负责审批了 2000 多个新药试验申请和新药上市申请。

海昶生物广泛吸纳全球顶尖专家、人才,不仅能接触更多的医药创新前沿进展,也对公司研发成果通过 FDA 批准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此外,团队成员拥有长期在美工作学习的经历,与美国制药企业有着非常多的联系,有助于与美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药或合作进行产品商业化,也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王辉先生:「创新」一词,在任何领域都备受推崇,同时又难以实现,医药领域也不例外。请问,当前国内原创药物研发环境和格局是怎样的?海昶是如何布局创新药物研发的?

李剑光先生:毋庸置疑,中国医药行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年前,我回国与许多药企交流,主流模式是降低研发投入,大力生产仿制药,并不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尽管同质化严重,但依然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但在集采的“打击”下,这样的操作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而今,国内新药开发政策正在快速与国际接轨,这对于海昶生物这样的创新药公司无疑是利好消息。

对于海昶而言,可以灵活选择中美市场进行商业化也是优势之一。比如有些产品适宜在美国先行上市,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反之亦然。这样面向全球市场推进业务的方式更优利于释放创新药的价值。

当然在研发管线上,我们并不回避仿制药,比如在高端复杂注射剂的研发管线上,借助公司在药物递送系统领域的优势,能够赋予老药以新的价值,为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带来更多获益,而且这样的仿制也能带给公司更好的现金流,支撑我们开展创新药研发。

结语:当前,原研创新药的发展正在受到我国政策面的大力支持。在被问及海昶生物创新药与仿制药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时,李剑光表示,根据我对美国制药业的长期观察,这里的初创企业几乎都是聚焦于原研创新药。很多小型药企凭借一两款成功的创新药,便能从医药巨头那里拿到巨额的里程碑费,但如果是仿制药,恐怕就乏人问津了。

海昶生物目前是创新药与仿制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我们深知仿制药有其重要价值,但就企业发展而言,真正的动力来源还是原研创新药。尽管这是一条风险高投入高的发展道路,研发失败频频发生,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但我相信,海昶的选择是正确的,同时这也一定是中国未来相当一部分药企的必由之路。

李剑光还特别提到,由于新药研发的高风险,在布局新的管线时,需要对候选药物的潜力进行全面审视,这时非常需要高质量数据的支持。比如进入一个新领域时,希望数据库能够提供领域内竞品的开发过程,在临床试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帮助企业避开可能风险,提高研发成功率。他期待,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在继续保持准确、及时和可溯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拓展数据的维度,为药企开展新药研发提供更好支持。


李剑光 博士

李剑光 1994 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97 年起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教授,此后被任命为 Kimberly 讲席教授。

为脂质体/纳米粒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小核酸传递系统专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0 篇研究论文和综述, 项目经费(PI/Co-PI) ~ 5 千万美元, 申请专利 20 项。

现任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
<![CDATA[集采基层「落地开花」,品质医疗强医利民]]> 2022-07-28 11:11:52.0 图片 1.png

龙游县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龙游分院)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始建于 1940 年,是国家卫计委确定的首批重点建设的 500 家县级公立医院,也是全国首家糖尿病规范化诊疗示范中心、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今天我们将跟随龙游县人民医院周卫锦院长的脚步一同来看看集采给基层医院和患者带来了哪些影响?人民医院又是如何应对?

图片 2.png

集采洪流:乘势而为 迎难而上

「胰岛素专项集采是一件利国利民,特别是利患者的大好事。」

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9 年「健康中国行动」专项行动中,糖尿病防治首次被列入,目标在 2022 年和 2030 年,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应分别达到 60% 及 70% 及以上,加强糖尿病防治迫在眉睫。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起始治疗偏晚,特别是(基层)县城的患者,而且还存在剂量调整不充分、依从性不佳等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达标。因此,当下的糖尿病治疗需要更『质优价宜』的胰岛素。」

周院长认为,近期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胰岛素专项)的正式落地,让普通老百姓受益匪浅。「本次国家集采的胰岛素共有 16 个通用名品种中选,中标企业包括国内外多家胰岛素厂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老百姓的认可度,同时依从性也能大大提高。此外,本次胰岛素集采中二代和三代胰岛素都有中标,有利于提高二代和三代胰岛素的普及。」

但胰岛素专项集采为广大患者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为医院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挑战。周院长介绍,由于胰岛素制剂的特殊性,其运输、保存要求很高,因此对基层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生物制剂相似不相同,没有一致性评价,在胰岛素替换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风险,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等反应。再次,生物制剂技术含量高,产能扩大如果受限会不会导致企业中标后产能与供应不足等问题,倘若集采后药价下降,但量供应不上,老百姓又要面临换药。因此,对于医院而言,我们要规范合理用药流程,不断提升水平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精益求精 全面考量

当前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集采落地使得带量品种越来越多,科室用药压力随之变大,其次部分中标药物的使用量也是国考项目内容之一。「中标药物的合理使用是绩效考核中的重点。」周院长介绍,首先医院根据政策要求进一步提升药学部门职能,使药学部门和临床科室、各个责任相关行政科室共同合作,一起助推医院合理用药;第二,在集采药品的使用上遵循「二八」法则;第三,对危急重症患者,我们主张尽量保留原研药的使用;第四,不断强化临床路径、处方点评等闭环管理。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将有利于安全合理使用胰岛素,也将更规范医师的用药行为。

图片 3.png

「集采不仅有利于提高成本控制,也有利于推进医院的各项改革,调整服务架构,但同时也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医院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

第一要处理好中选药物和处方药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厂家改变,规格改变,我们也要在满足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同时个体化地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第二在合理用药上要秉承精准原则。定期开展「使用量公示」等工作,特别关注临床特殊需求和医生培训,也要做好患者宣教。第三根据药品的实时反馈,如药品质量、百姓口碑等,以实际情况为参考调整政策。第四将药品集采作为一个「项目管理」。不断强化费用与成本管控,推进药学部、医务部等与临床学科更为紧密的互动和协同。周院长强调,所有的相关规划与实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药品、最好的服务、最好的疗效。

医院建设:心系患者 高质发展

「龙游县人民医院很早就开始使用胰岛素,同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帮助下,我们医院也较早地设立了药学门诊。」周院长表示,药学门诊开展以来最大的意义就是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知识,提高用药安全性。

「其实老百姓对用药安全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 2021 年医院结合「山海」提升工程,在邵逸夫医院帮助下开设了专门的药学门诊,在邵逸夫医院楼伟建主任的指导下,龙游县人民医院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和用药指导,打通了合力用药最后一公里。对百姓而言可谓是获得感满满。」

周院长介绍,目前浙江省内开设药学门诊的县级医院还比较少,龙游县人民医院药学门诊的具体做法是由高级职称的药师和临床药师共同参与,重点关注老年人、慢病人群的药物使用,因为这些人群的用药特点一是时间长,二是本身基础疾病多。同时老百姓对药物不良事件、药物治疗效果、长期预后这些方面也非常关注。因此,药学门诊的成立恰好符合患者的客观事实需求。

除了开设药学门诊,龙游县人民医院还是全国首家糖尿病规范化诊疗示范中心。周院长介绍,2017 年 9 月 8 号,在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院士的关心支持下,龙游县人民医院成立了全国首家示范中心。

「回顾中心的建设,其实我们医院经过几年的糖尿病专科建设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糖尿病专科无论是从业务收入,还是患者就诊人次,在全院都名列前茅。另外,我们还得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李红主任,还有贾院士的大力支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龙游县的发病率,通过标准化的示范中心建设,使得我们县乡村的糖尿病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系统性的提高。老百姓通过这个项目能够得到省级专家,甚至全国知名专家的支持。」

图片 4.png

图片 5.png

总结中心成绩,周院长介绍,经过几年的建设,龙游县人民医院 10% 左右的业务门诊量来自糖尿病门诊;每年住院患者达 2000 多人次,门诊量和业务收入在衢州市位于前列;老百姓糖尿病防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目前糖尿病控制率可达 60% 以上。此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贾院士每年都会到龙游来实地指导,帮助我们总结提高,另外我们也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龙游县人民医院经过摸索,逐渐建立了基层糖尿病分级诊疗的新模式和实施路径,创建了县乡村医防融合的糖尿病管理体系,既符合当下的慢病管理要求,也符合国考对基层医院这方面的要求。目前人民医院已经开展了两个慢病管理项目,一个是高血压,一个是糖尿病,医院已经实现了两个慢病的「免费」治疗,特殊病种、慢病专诊的报销比例也非常高,老百姓的认可度高。在周院长看来,通过糖尿病规范化诊疗,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血糖达标率和控制率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并发或继发疾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周院长最后表示,胰岛素专项集采落地、新型降糖药物的开发,以及通过近些年的标准化建设,龙游县人民医院的糖尿病诊疗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老百姓再也不用因为糖尿病而长途奔波,在当地就能够得到合理治疗,这是对老百姓而言最大的实惠。

图片 6.png

]]>
<![CDATA[专访付钟正博士|为什么刷手机停不下来?大脑如何自控?]]> 2022-07-06 15:32:37.0 在前不久举行的「TCCI-neurochat 神聊 2022」会议上,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的付钟正博士跟大家分享了自己近期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篇文章,主要关于自我检测和自我控制的神经机制。在会议期间,观众留下了针对该报道的一系列精彩的问题。对此,追问编辑团队精选了有待回答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追问。以下为具体文字内容,欢迎阅读转发。

WechatIMG2933.png

付钟正


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物理系,并于加州理工学院获得控制与动力系统博士学位。目前以博士后研究员身份就职于美国洛杉矶西达赛奈医学中心,兼任加州理工陈天桥神经科学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控制的神经回路,计算学基础,长期致力于研究认知控制的表征逻辑,学习调控,以及在不同任务之间泛化的机制。其成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Neuron》、《Science》等杂志。

Q:请简单介绍下您目前的研究领域,以及您选择该领域的原因。

付钟正:我们每个人都有目标,但是把抽象的目标变成具体行动,这个过程不简单。认知控制,也叫执行控制,是指一套把目标变成行动的高级认知机能。涉及到认知系统如何去处理和管理其他认知过程,以及管理我们的情绪。

认知控制包括三大部分,第一,目标的选择(selection),代表(representation)还有维持(maintenance)。第二,动作选择。当我们要完成一个任务达到一个目标时,需要选择能够将抽象的目标完成的具体动作,然后把这些动作排序,按部就班完成以达到目标。一个目标可以由多个不同的动作组合起来完成。第三,行为监测。我们需要实时监测目标完成好坏或完成与否。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目标是泡一杯咖啡,那相对应的动作是磨咖啡、烧开水加水、加糖、加牛奶这几个动作的顺序和组合,需要互相协调,同时我们必须实时检测动作是否完成,因为后一个动作往往取决于前一个动作的执行情况。当你检测到错误,也就是目标没有被执行,执行失败,你才能改进。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目标执行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这些干扰可能是内部的,比方说我们以前形成的习惯,侵入式思维,等等;也有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干扰,比方说旁边的人在打电话、环境噪音等等。我觉得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特别习惯于刷手机、刷朋友圈、抖音。这样的习惯,就很容易干扰我们的思绪。

为了我们能够完成手头要干的事情,我们需要克服所有以上的干扰。这个克服干扰的机制,也是认知控制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大脑能够去检测这些干扰,检测到干扰和冲突以后,就能够把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到手头工作,或者去抑制干扰的源头。当干扰太强实在抑制不住,那我们可能就会出错。如果我们在路上开车副驾突然大声尖叫,可能会导致我们对方向失去控制酿成车祸,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被外界干扰产生严重错误的一个案例。

然有目标就去执行看似简单平时几乎感觉不到这个重要技能的存在,但如果这个机能因为脑损伤或者其他原因被损坏,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神经科学里很多认识发现都是研究脑损伤病人的大脑发现的。比如有些病人额叶某些部分损伤,尽管可以理解你让他做什么,甚至可以复述你让他做的事情从而形成抽象的目标,但是他目标和具体行为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导致他的行为很容易被习惯所垄断。小孩子的认知控制机能还没有成熟,目标和行为失控出现的情况较为普遍。你和孩童说不能把玩具乱扔,他们可以很好地重复这个命令,但是,具体能不能做到则是另一回事。

我选择这个领域的最主要原因是觉得这个领域很有意思、很有挑战性,同时和我们现代人生活方方面面有关,另外也和很多精神类疾病有联系。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信息轰炸,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干扰——尽管信息丰富,使我们懂得更多是个好事;但太多干扰会让我们完成目标和工作的质量下降,时间上升,也会让大家很容易处在一种焦虑感当中。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经历,所以我想研究和搞清楚背后的机制。

Q:目前我们对于认知控制有哪些理论依据?哪些大脑脑区参与到认知控制?

付钟正:提到认知控制,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脑区就是扣带回。这个脑区表征了很多不同的信号,包括冲突、错误、奖赏、决策等,都能找到对应的信号,这些信号和认知控制息息相关。

很多神经科学家致力于提出理论框架整合这些不同的信号。Jonathan Cohen、 Matthew Botvinick 等人提出一个比较出名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扣带回监测动作选择当中产生的冲突状态,如果冲突超过一定水平,扣带回会召集其他脑区,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运动皮层等,参与到降低反应冲突。这个理论进而认为,扣带回的各种信号其实本质都反映的是选择和信息的冲突。这个 「冲突监测理论」 (conflict monitoring theory) 的优势是提供了很确切的计算原理 (computational principles) ,所以比较容易证伪。我们的人单神经元数据,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我们可以找到冲突代表的神经元。但是我们的数据也表明,至少错误信号是和代表冲突的神经元是分开的。所以,冲突监测作为一个广义理论是不足的。

这个理论的升级版是「期望控制价值」理论,这个理论承认冲突只是扣带回监测的一种信号。扣带回的运算更广义的来说是学习、决策什么行为值得使用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有一个内在的成本函数——思考是一个费心力的事情,一个行为必须要带来收益、奖赏,才能去抵消这个成本。扣带回则是通过对奖赏的监测去做一个「成本效益分析」。不过目前来说我们还不清楚这个成本控制的具体机制。

还有个方向是从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认知控制。控制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学上的知识,去设计控制器和控制的机制让被控制的物理系统能够高效\稳定的达到我们想要的状态。其实认知控制也可以这么被理解,只不过,对象不是物理动力系统而是神经动力系统。我接下来会发表的一篇综述将更具体的总结这些概念。

另一个方向是第一个理论更具体的延申,就是从脑网络的层面去研究理解控制。毕竟,神经系统的计算单元是单神经元,控制可以理解成改变单神经元的活动,通过其他神经元或者神经调节。

目前来说,研究证实主要是 prefrontal cortex,basal ganglia,thalamus 等脑区参与到认知控制的过程。

Q:我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付钟正:首先,目标肯定需要自己能够「够到」——如果目标定的太高无法完成自然不好,但是定得太低轻而易举就完成也不好,所以需要结合实际和自己能力去制定目标。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所需要的策略也不一样。

最好是能够超越自己舒适区一点,然后循序渐进,做好计划,按部就班执行以达到目标。同时,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比方说打开手机提醒,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让软件去提醒我们,让目标变成习惯,借助习惯的力量来完成目标。

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有痛苦,但是往往能让我们发展变好的目标,都是在舒适区之外。

Q:在我们制定目标后,我们如何确定并坚定执行行动促使自己达到指定的目标?

付钟正:我觉得主要的因素就是不要让情绪过多地影响自己。目标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出错或让人产生畏难情绪。出错以后会很自责,但这样的情绪会干扰我们进行下一次的尝试。我感觉情绪是最大的敌人,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

Q:有哪些影响认知控制的因素?游戏、电影等是否会降低我们认知控制的能力?「奶头乐」战略有可能削弱人类的认知控制吗?

付钟正: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比较有争议性。其实我们为什么会分心?因为我们手头处理的工作他不能马上带来奖赏,不能带来及时愉快的体验。

比如我们写论文,文章需要修改润色,还需要将审稿人的意见完满回答,最后才到付印见刊,这个过程很漫长,尽管最后的奖赏很大,但是其中很多环节是很痛苦的,从而会削弱我们的认知控制。

游戏、朋友圈等等,他们提供的奖赏是非常强烈而且即时的,满足了我们好奇心,也让我们感官上得到很大的冲击和满足。所以我们往往是被这些能够提供即时奖赏的行为所干扰。如果经常去执行这些即时奖赏行为,可能会让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这种行为带来的奖赏,从而更难去处理和完成奖赏延迟的行为。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娱乐还是需要的,很多游戏也可以帮助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觉得游戏本身可能不会降低认知控制,但游戏可能会让我们上瘾。认知控制存在个体差异性,如果控制不住自己就可能被游戏控制。对于本身认知控制很强的人,游戏可能就是一个娱乐放松的机会,和平常的工作相得益彰。

在现在这个时代,资讯泛滥同时移动数据的发展使得信息触手可及,使得我们时时刻刻都受到干扰,另外加之很多广告商用算法的方式,让信息最大化地给人带来感官刺激,夺取我们对自己注意力的控制,这就使得我们的注意力往往被夺走。而每次我们注意力被夺走,重新转移回我们手头的工作都需要反应时间,我们需要重新去整理思绪,把要处理的信息挪回我们的工作记忆,这个本身需要消耗精力也耗费时间,这个心理学上称之为「switch cost」。当我们手头的工作做不完肯定也会产生焦虑的情绪,然后又继续娱乐逃避工作,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Q:有没有一些建议给到正在经历重要事件的人们,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控制能力?

付钟正:我觉得可能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借助外部力量。比如手机可以安装软件记录玩游戏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后台限制某些软件的使用等等。

另外就是,从更高的层面观察自己。需要我们认知控制的事情,往往让我们感觉到「难」——但是难仅仅是一种感觉,感觉「难」其实是一个好事,越难,说明我们越有可能在克服自己,让自己变好。

Q:认知控制可以为哪些精神障碍类患者带来治疗的契机?

付钟正:很多精神疾病都涉及认知控制机能损坏。强迫症,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患者明明从知识层面知道自己的手已经洗干净,并且尽管知道洗手这个行为很累带来的不是愉悦感而是痛苦,但是患者还是会不停洗手。有一种观点认为,强迫症可能涉及到错误信号的过度激活,和扣带回神经机制异常有关系。在现代医术里,非常严重的强迫症可以通过手术破坏扣带回而得到缓解,但这种方式毕竟破坏了脑区所以也损坏了大脑其他的一些功能。

另外认知控制也和多动症有关。多动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疾病,多动孩童学业很难很好完成,孩子的潜力也很难完全发挥,这也和自我控制机制失调有关系。

深刻地发掘出自我控制的机制,可以让我们研发出更有针对性的药物帮助进行神经调节,还可以通过行为学疗法,帮助这些患者。

Q:您未来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付钟正:未来我会将研究重点放在神经元活动的层面上以及人自我控制能力的体现,包括人与人的自我控制差异到底在哪里?另外我也想寻找神经调节的方法从而提高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
<![CDATA[MolYsis™ 宿主 DNA 去除技术提升真实世界中的 mNGS 检测性能]]> 2022-07-01 10:36:31.0 高占比的宿主 DNA 是影响 mNGS 检测性能的关键因素

宏基因组测序(mNGS) 已经逐渐成为临床鉴定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分析手段。然而在真实世界中,临床样本中往往存在大量的人源核酸(占比 >99.9%),而微生物核酸丰度占比相对较低 (占比 <0.1%),想象一下大海捞针,这就是临床样本中检测病原微生物时遇到的真实情况。 

宿主 DNA 过载会影响检测性能:分析灵敏度低(低载量病原漏检)、精准度差(由于结果隐藏在不到 0.1% 的数据中,任何一步的操作偏差而导致的低技术稳定性)、干实验部分受干扰而特异性不足、无法检测或很难获得满意的耐药和毒力基因结果;另外,患者负担额外测序产生的时间和费用成本等等。

以 BAL/血液/PJI 样本为例,仅仅依靠生物信息工具来去除人源 DNA 是无法满足要求的,二代测序后细菌 reads 占比是远远低于总 reads 数的,从而导致 NGS 的分析灵敏度不足。

图片1.png
图 1

然而,无限增加的测序深度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一般达到平台期(20M)后,再次增加测序深度,无法有效提升检测性能,但同时增加了 TAT 时间和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患者获益下降。

图片2.png
图 2

宿主 DNA 去除,可以实现更高效富集病原而显著提升检测能力:1)去宿主核酸会提升病原占比,产生较高的 RPM (Reads per Million, 每 1M 数据量测到的序列数),推测原因可能是去宿主核酸有助于提高各种微生物检出率。2)不同检测流程比较中,去宿主核酸流程 CV 值较低,可能是因为去宿主核酸后提升病原体序列数,促使结果更稳定。因此,宿主 DNA 去除是目前提升 mNGS 性能的更优选择,也被广泛使用。

图片3.png
图 3

图片4.png
图 4

MolYsis™ 技术如何工作

MolYsis™ 是一个用于宿主 DNA 去除的独有的专利技术,在去除宿主 DNA 的同时,可以实现更好的保留富集并获取样本中存在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并且不受微生物种类的影响,适用于各种体液、血液、组织、拭子样本。目前有手工和自动化两种选择,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另外,MolYsis™ 所有试剂是在高标准超纯的环境下生产的 DNA-free 试剂,不引入并消除任何外源微生物 (比如工程菌等)的影响,从而确保真实世界中检测的特异性。欧洲 Geneva University hospital, switzerland 的一项研究表明,应用 MolYsis™ 技术,可以提升病原微生物 DNA 的测序深度至几百倍以上。

图片5.png
图 5

以 BAL 样本为例,应用 MolYsis™ 技术后,总 Reads 数减少 10 倍的同时,病原及耐药基因检测灵敏度增加 470 倍。降低时间和费用成本同时显著提升 NGS 分析灵敏度。

图片6.png
图 6

以上,我们深入探讨了宿主 DNA 对 mNGS 分析的不利影响,以及 MolYsis™ 技术如何帮助您解决这一具有挑战性但常见的问题。 

我们希望 MolYsis™ 技术对您的研究和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 MolYsis™ 技术感兴趣想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中国办公室:

111.png

Email: meng@molzym.com

Tel:182 214 10540


参考文献:

1. Leo et al.(2017) Int.J.Mol.Sci.18,2011

2. Thoendel et al.(2016) J Microb Methods 127(2016)141-145

3. Gyarmati et al. (2016) Sci Rep 6, 23532

4. Liu Donglai et al (2021) J.EBioM 74,103649

5. Han Dongsheng et al (2019) J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45:5-6, 668-685

6. Adapter from Leo et al. (2017)Int.J.Mol.Sci.18.2011

]]>
<![CDATA[第二届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生殖论坛胜利召开]]> 2022-06-28 12:23:39.0 2022 年 6 月 25 -26 日,「第二届 AI 妇儿妇产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高峰论坛——生殖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商微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匡延平主任、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孟元光主任共同组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承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六、第七医学中心妇产科协办, 会议历时 2 天, 全程采取线上直播形式与大家如期相见。

女性健康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 提升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素养, 不论是对于个体命运, 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本届系列会议之生殖论坛, 邀请了国内外生殖领域近 30 位知名专家相聚云端, 围绕卵巢功能减退诊治与新进展,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内容涉及妇科、胚胎学基因诊断, 免疫学以及基础医学等领域, 以专题讲座、问题讨论的形式, 为参会医生呈现了一场多层面、多角度的学术专题讲座。

开幕式

论坛首日, 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商微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大会主席孟元光教授代表军队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进行了精彩的致辞。对全军及地方生殖领域的各位专家, 给予解放军总医院生殖亚专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天的会议王晓红主任、李蓉主任、彭红梅主任, 姚兵主任, 张水文主任, 刘林教授, 吕祁峰教授, 张翠莲教授, 商微教授, 宋学茹主任、陈蕾主任, 田爽主任、李敏主任、王伟周教授, 张进主任, 匡延平主任, 曾海涛主任, 赵爱民主任, 薛晴主任, 鹿群主任, 马延敏主任, 舒静主任, 腊晓琳主任, 王瑶主任, 赵勇主任做了精彩演讲和主持。

商微教授 主持开幕式, 孟元光教授致辞。

新建 DOCX 文档691.png

25 日专家讲座分享

26 日专题讲座

新建 DOCX 文档711.png

匡延平教授 致辞

新建 DOCX 文档722.png

26 日专家讲座分享 (上午)

新建 DOCX 文档738.png

26 日专家讲座分享 (下午)

最后本次会议的组织者, 会议的执行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的商微主任指出: 虽然近些年辅助生殖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卵巢功能减退诊治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母胎健康和子代的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考虑的, 辅助生殖技术只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的手段。商微主任建议广大女性, 适龄生育是解决一切不孕不育问题的最佳良药, 也是实现优生优育最好的手段。


]]>
<![CDATA[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专家指导组工作会顺利召开]]> 2022-06-28 12:20:44.0 2022年6月22日上午,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专家指导组工作会在线上顺利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杨爱平,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处副处长金真,中日友好医院推拿科主任、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唐学章教授,以及专家指导组及各学组成员近2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中心在继续医学教育领域一次模式创新的探索,是响应国务院《“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多个鼓励“西学中”、倡导“西学中”文件和政策的具体举措。项目专家指导组的主要职责在于做好项目的顶层设计,推进西学中项目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同质化的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和能力应用体系,为项目形成品牌优势提供智慧保障。

会议指出,希望通过项目的开展,推动基层西医形成中医辨证的临床思维,实现中医整体观与精准医学的良好融合,使中医的“简、验、便、廉”的技术真正下沉基层,从而不断增强广大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过前期专家遴选工作,指导组共计遴选出专家198人,其中包含14位顾问和184位专家。指导组设立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等15个专业学组。

1.png



]]>
<![CDATA[从系统到场景 美控·悟空发布会用智慧改写医疗现状]]> 2022-06-27 17:36:28.0 如今,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5 G 等新技术不断发展, 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农业等一系列新场景、新方案应运而生,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未来, 这些新技术将如何与我们熟悉的临床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呢? 你能想象未来智慧病区的样子吗?6 月 30 日, 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美控」) 即将发布的「悟空·智慧病区产品发布会」或许会为我们带来答案。

发布会将特邀楼宇科技与医疗领域权威人士共聚一堂, 围绕全球智慧病房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现场展开深入探讨; 同时将实地探访和祐国际医院样板房, 场景化展示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于一体的「悟空」智慧病区解决方案。

俗话说: 医生的嘴, 护士的腿。说的是护士需要执行医嘱, 实时了解患者变化, 观察并记录临床数据, 为患者打针输液, 还要随时关注输液进度, 及时补液或拔针……每天数次奔走于病房, 日均步行 20000 步, 身心俱疲。

那么如何优化医疗流程及效率, 帮助护士节省体力和精力, 使其更加专注于医疗服务质量? 传统医疗的「智慧化升级」成为必然。

美控基于对于建筑核心设备以及医疗行业的深度理解, 打造「悟空」智慧病区解决方案, 并结合自身强大楼宇自动化核心产品和建筑工程能力, 助力医疗场景数智化发展。

由「悟空」助力打造的和祐国际医院样板空间得到院方及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其中智慧护理服务屏、智慧物流系统、床旁电子终端、智慧化病床等智慧医疗产品一一亮相。一张智慧护理服务屏不仅能实时监控病房静脉输液情况, 更如同一个「大管家」, 一笔了然的了解环境控制, 护理呼叫, 智能输液, 体征检测, 生物制冷等信息, 有效地节省护士的体力与精力, 让「医生的嘴, 护士的腿」成为过去。

不仅护士站、病房两个核心区域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以外,「悟空」还涵盖了智慧病床服务、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效率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患者可以通过智慧化床旁服务系统, 对环境控制、信息查询、服务预约等进行自主操控, 得到更加安心、舒心的医疗体验; 后勤和管理部门也能够通过集成化平台全面掌握系统运营状况, 对人员、设备等更好地优化管理。

随着科技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远的将来, 悟空智慧病区解决方案将全方位拉动就医环境改善提升, 让医院以更好的环境、更新的设备、更优的服务, 为患者提供及时、人性化的医疗关怀。


]]>
<![CDATA[赣南一附院邱传珍:以扎实的基础工作开拓赣州卒中防治新局面]]> 2022-06-23 18:39:53.0 卒中的防治不仅涉及到各级医疗机构的努力和进步,还涉及社会和老百姓对疾病关注度和认知程度的提升。由于赣州地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和严峻的卒中防治形势,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邱传珍教授团队带来了新的挑战。邱传珍教授提出以扎实的基础工作开拓赣州卒中防治新局面。

筑基:自身团队建设不断地加强和完善

脑血管病介入团队组建以来,邱教授通过增强自身团队建设实现了治疗流程的简化和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并让介入取栓手术数量的逐年跨越式发展,同时邱教授仍指出:我们团队的自身建设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对此,邱教授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1)加强技术储备,对新入科医护人员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显微手术技巧和规范化的培训;(2)加强团队的融合,优化制度和流程,让团队中医生、技师和护理人员能更有效地进行协作,有效降低卒中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3)积极参与和完善绿色通道和卒中中心建设,积极与急诊、康复等团队进行协作,救治更多的患者;(4)针对卒中合并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卒中治疗的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因,联合心内科等相关科室为患者提供一体化的治疗方案。

聚点:对基层医院卒中介入发展需进行扶持和引导

当下赣州地区基层医院的总体溶栓、取栓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因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导致当地患者数量分布不均衡,进而限制了当地部分县级医院卒中介入救治能力的提升。面对这种现状,邱传珍教授给出的解决思路就是不断对基层医院进行系统的培训、扶持和引导。

具体策略包括:(1) 通过团队成员走进基层医院进行授课培训和手术的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理念的革新教育和技术指导;(2) 邀请基层医院的介入医生通过走读的形式来到附属医院进行简短、高效的学习和研讨;(3)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来自基层医院的规培和进修医生进行系统化教学,从基础的造影到简单的治疗,从出血卒中的治疗到缺血性卒中的取栓治疗,都会进行规范指导;(4) 通过自带技术和器材,把教学课堂深入临时不具备开展相关治疗的基层医院,手把手协助他们开展介入治疗;(5) 加强基层医院介入治疗的质量控制,让基层医院了解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应用范围,规范其治疗的操作流程,(6) 加强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地和优化,实现附属医院和各县基层医院的共同发展,使更多的患者能在家门口就可以收获均质化的、规范的卒中介入治疗。

灵活:多策略为大众普及各项卒中防治知识

当下,大众对卒中的认知程度和对介入治疗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但如何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在短期内识别卒中,让更多的患者在当发生卒中的第一时间就知晓去寻找最近的、有治疗能力的医院去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仍是最紧迫的任务。对此,邱教授提出了「只有把群众基础做的更踏实一点,才能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的观点,并主导了多项加强科普的活动。

(1)深挖医患微信沟通群的作用,不断对已治愈患者进行预防卒中复发和改善生活习惯等知识的普及;(2)在疫情稳定后,继续深入社区和基层,和基层医院一起对大众进行多次、面对面的科普宣教;(3)通过抖音短视频的拍摄、发布,以及个人品牌的打造,让更多优质的科普短片得以通过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大众去观看,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和掌握预防卒中发生的知识点。

小结  

一份汗水、一份勤劳,一份收获,邱教授通过自己的讲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名勤勉、优秀的医护人员的初心和动力源泉——「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能康复回家」。而我们也相信,通过邱传珍教授团队和赣州地区所有神经介入医生的努力,可以让赣州地区的卒中防治和神经介入事业进入新的篇章。

]]>
<![CDATA[泰研故事 | 杭师大这支创业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种肿瘤特异性胞外囊泡外泌体的定量检测方法]]> 2022-06-07 12:16:11.0 背景简述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升高, 肿瘤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杀手 ! 据 Chemical Abstracts 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新发癌症 1929 万病例, 新增死亡 996 万病例, 其中, 中国新发癌症 457 万病例, 新增死亡 300 万病例, 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面对庞大的患者群体以及极高的死亡率, 癌症早筛刻不容缓。《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中将癌症早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到 2030 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总体癌症 5 年生存率提高 15% 的目标。然而, 在癌症检测领域, 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影像学筛查、内镜筛查等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医学诊断需求, 肿瘤早诊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支持。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外泌体作为肿瘤的新型诊断标志物, 其定量检测技术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液体活检手段。

1_副本.png
图 1《健康中国》读本

1、「泰」有「泌」诀

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 有这样一所生物科技公司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基于数字 PCR 检测外泌体的癌症早筛技术。杭州市泰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前沿性医学诊断技术开发, 是以外泌体为研究目标的生物高科技技术企业, 以实现「精研『泌』技, 臻于至善」的公司理念。

「泰研」团队以杭州师范大学国家一流建设学科——药学专业为基础, 形成了以顾郁欣为带头人, 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合理的人员梯队。

2、「泰」有效果

2_副本.png
图 2 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

泰研团队的核心技术「一种肿瘤特异性外泌体胞外囊泡的定量方法」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和平台支撑。泰研团队主营数字 PCR 外泌体定量检测试剂盒和相关配套产品, 现已拥有 6 项国家发明专利。经过大量实验后证明, 本团队的产品以极高特异性、安全性以及精准定量等为优势改善了传统产品的弊端, 填补了外泌体检测领域的空白。

3_副本.png
图 3 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3、「泰」有前景

泰研生物依托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相关产品研发, 专注于外泌体技术研究, 致力于癌症早期筛查。除此之外, 公司就具体技术问题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对新产品使用的培训与指导、新技术应用的培训与指导、实验方案的优化与设计、大型仪器的使用服务等。精研泌技, 臻于至善。在未来, 泰研的核心技术将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愿景。

秉持当前学科融合、「新医科」助力产业发展的理念, 基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泰研可优化现有的实验操作, 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设备和试剂使用从而降低成本。依托成熟生产技术和工艺快速生产从而实现实验的精准化, 使实验功能与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前瞻性。

4_副本.png
图 4 团队照片

]]>
<![CDATA[22个科室诊疗顾问开放体验,邀你来点评!]]> 2022-05-20 18:25:33.0 微信推文1080x297.png

风雨兼程,星光赶路。

上线 12 年来,用药助手致力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优质的医学数据查询服务,我们陪伴一批批临床「小医生」从青涩蜕变为独当一面。

而用药助手也从最初的 1.0 版本更新至  12.13.1 版本,从「专业的药品查询工具」升级为「临床决策工具」。

我们决定成为医生的「临床决策工具」,关键的一步是自主研发「诊疗顾问」。

空白图片.png

1. 要是有给医生使用的疾病库就好...... 做「诊疗顾问」!

医生用户们曾对药药说:

遇到临床难题,要是有个「疾病库」查一下就好了,帮我整合专业全面又及时的信息,从症状诊断到用药经验一应俱全。不用翻教科书、翻指南再找药品说明书....

因此在提供指南查询功能后,我们决定研发自己的疾病数据库,全周期地帮助医生的临床决策。

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论证,邀请三甲医院的专业医学团队编审内容,以贴近中国医生诊疗习惯的角度入手,构建了一个以疾病为中心,辅助医生临床诊疗全过程的数据库  ——  诊疗顾问。

现已上线  2100+  疾病的诊疗决策参考,涉及 22 个科室/系统疾病,覆盖诊断、治疗、用药、预后、体征、查体,一篇搞定一个疾病,平均 1 万字 / 文,把你需要的书籍、指南、药物指导全部装进口袋。

以呼吸科「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为例▼

1.jpg

空白图片.png

2. 点评,只为给你提供更好的专业内容

一直以来,因为研发的工程浩大、成本高昂,「诊疗顾问」只有尊贵的专业版 PLUS 会员可以尽情查询使用,但是今天,我们做了最真诚的决定——「诊疗顾问」内容免费开放体验!

「诊疗顾问」开放体验时间:5 月 20 日~6 月 30 日

「诊疗顾问」免费开放内容:全科室

点击「诊疗顾问」抢鲜体验 22 个科室疾病内容、还有「查体」、「体征」▼


2.jpg


在这期间,请大家尽情使用「诊疗顾问」内容,我们期待听见你真实的声音:最真实的使用感受;最真切的临床需求;最严格的专业标准  ......

空白图片.png

3. 如何点评?


每篇诊疗顾问下方都有点评按钮,点击即可开始。

示例▼

建议可以!

2.jpg

夸奖也可以!
3.jpg

空白图片.png

点击即可打开「诊疗顾问」,查疾病,写点评!▼

5.png

]]>
<![CDATA[联拓生物发布 2022 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并宣布公司近期动态]]> 2022-05-13 17:21:45.0 联拓生物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宣布 mavacamten 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 用于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Mavacamten 用于治疗中国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 III 期注册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联拓生物合作伙伴 Tarsus 宣布,TP-03 在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 III 期临床试验 Saturn-2 中获得积极顶线数据结果

联拓生物合作伙伴 Reviral 与辉瑞公司达成最终收购协议

三个其他产品管线项目预计将于 2022 年底前在中国启动 III 期注册临床试验

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现金储备为 3.891 亿美元, 足以维持至 2024 年中期的营业需求

美国时间 2022 年 5 月 12 日, 联拓生物 (纳斯达克:LIAN), 一家专注于为中国和亚洲主要市场的患者带来创新性药物的生物科技公司, 发布公司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的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并宣布公司近期动态。

「联拓生物将继续巩固其作为业界首选合作伙伴的实力, 将已获得临床验证的候选药物带给大中华区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广大患者。」联拓生物首席执行官王轶喆博士表示,「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公司的多个合作伙伴达到了重要的全球里程碑, 包括产品管线获得 FDA 的批准、在关键性试验取得积极结果以及完成并购项目等。对于合作伙伴所取得的这些重要成就, 我们表示祝贺。在中国, 我们致力于加速为患者带来更多极具潜力的创新药物。我们仍在按计划完成对 mavacamten 正在进行的 III 期临床试验 EXPLORER-CN 的患者招募, 并计划于今年在中国启动另外三项关键性研究。」

近期业务亮点及临床发展动态:

BMS 宣布 mavacamten 获 FDA 批准, 并公布更多 III 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

• 2022 年 4 月, 联拓生物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 (BMS) 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第 71 届科学年会上公布了两项 mavacamten 的临床试验数据结果。其中,EXPLORER-LTE 临床试验的数据结果显示, 服用 mavacamten 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第 48 和 84 周, 其心血管情况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持续改善。VALOR-HCM III 期临床试验的数据结果显示, 对于有显著症状且符合室间隔减容术指征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在经 mavacamten 治疗后对室间隔减容术的需求显著降低。

• 2022 年 4 月,BMS 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mavacamten 用于治疗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 II-III 级的有症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成人患者, 以改善其功能和症状。

继续推进 mavacamten 在中国的开发

• 2022 年 1 月, 联拓生物启动了 mavacamten 在用于治疗中国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 III 期临床试验 EXPLORER-CN。目前患者招募正在进行。

• 2022 年 2 月,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 mavacamten「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 用于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 2022 年 5 月, 联拓生物宣布 mavacamten 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 I 期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顶线结果。在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中, 单次口服 mavacamten 并未显现出新的安全性信号。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安全性和耐受性, 与联拓生物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旗下全资子公司 MyoKardia 在美国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 mavacamten I 期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相当。

TP-03 在 Tarsus 开展的第二项美国关键试验中达到了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

• 2022 年 5 月,Tarsus 宣布 TP-03 在治疗蠕形螨睑缘炎患者的 III 期临床试验 Saturn-2 中获得积极顶线数据。该临床试验达到了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

• 基于这些数据,Tarsus 宣布将于 2022 年下半年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NDA)。

合作伙伴 Reviral 与辉瑞公司达成最终收购协议

• 2022 年 4 月, 辉瑞公司与 ReViral 达成最终协议, 辉瑞将收购 ReViral 及其包括 sisunatovir 在内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候选药物。  

成立科学顾问委员会

• 2022 年 4 月, 联拓生物成立了科学顾问委员会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SAB), 委员会成员由全球药物开发领域知名行业领袖组成, 并同时担任公司的战略顾问。

董事会成员任命

• 2022 年 4 月, 联拓生物任命陈维维女士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陈维维女士拥有超过 17 年在多家消费零售及医疗健康企业任职首席财务官的深厚经验。

为实现预期里程碑, 业务运营已做好应对准备

• 目前现金流情况预计可维持到 2024 年中期的营业需求。

2022 年预计关键里程碑事件:

Mavacamten

• Mavacamten 用于治疗中国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 III 期临床试验 EXPLORER-CN 正在进行招募。联拓生物预计于 2022 年下半年完成招募。

TP-03

• 联拓生物将如期按计划于 2022 年下半年启动 TP-03 在中国蠕形螨睑缘炎患者中的 III 期临床试验, 以支持其在中国的注册审批。

NBTXR3

• 联拓生物预计于 2022 年下半年在 Nanobiotix 正在开展的 NANORAY-312 全球关键性 III 期试验中开始对中国患者进行给药, 用于治疗不适用顺铂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老年患者。

英菲格拉替尼

• 联拓生物针对英菲格拉替尼的 IIa 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招募, 该试验目标群体包括伴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 基因扩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 以及其他伴有 FGFR 基因变异的晚期实体瘤患者。

• 联拓生物预计于 2022 年下半年在 QED 正在开展的英菲格拉替尼全球关键性 III 期试验 PROOF-301 中开始对中国患者进行给药, 用于一线治疗伴有 FGFR2 基因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患者。

2022 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

研发费用

2022 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 1,230 万美元,2021 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 5,340 万美元。研发费用相较于去年的降低主要来自于 2021 年较高的里程碑付款, 但同时也因 2022 年支持临床试验而进行的开发活动费用以及人事相关费用的增长而被部分抵消。

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

2022 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为 1,610 万美元,2021 年第一季度为 710 万美元。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增加造成工资和人事相关费用 (包括股权激励费用) 的增长, 以及法律、咨询和会计服务费的增长。

净亏损

2022 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 2,770 万美元,2021 年第一季度为净亏损 6,160 万美元。

现金储备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 现金、现金等价物、有价证券及受限资金为 3.891 亿美元,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的现金储备为 4.032 亿美元。联拓生物预计当期现金储备将足以维持公司至 2024 年中期的营业需求。

]]>
<![CDATA[追问新知 情绪专题 | 情绪可以被破译吗?]]> 2022-05-12 20:02:29.0 2010 年,美剧《别对我撒谎》曾在国内掀起一波「鉴谎热」。该剧讲述了鉴谎专家卡尔·莱特曼(Karl Lightman)通过读取当事人的面部微表情、身体语言和说话音调来对其情绪和意图进行准确判断,从而还原案件真相的系列故事。

虽然由于收视原因,这剧只存活了三季,但它贡献了很多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微表情解读:嘴唇紧绷眉毛紧皱代表愤怒,吃惊的表情超过 1 秒说明是在伪装,低头代表愧疚……等等。

很多人甚至想要在现实生活中小试牛刀,试图从日常交流中的蛛丝马迹中破译出情绪。那么,关于情绪的真相存在吗?我们如何破解呢?

情绪的真相 - 基本情绪理论和情感计算

主角卡尔的原型是学术论文引用量高达 18 万、位列 20 世纪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百人之一的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博士。艾克曼博士认为,人类的基本情绪可以分为六种,分别是恐惧、生气、惊讶、厌恶、快乐与悲伤。这些情绪的表达是普世的,从纽约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们会在不经意间使用类似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传达着关于自己情绪的真相。

为了更客观地叙述这些人类共通的情绪,艾克曼博士参与改进了如今在情绪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的面部表情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FACS)。这套编码系统可以让受过专业训练的研究人员通过捕捉面部 42 块肌肉的运动,来推测被试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体验。

类似的尝试还有近几年兴起的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一个对破译情绪进行系统化和工程化尝试的交叉领域。

该领域的研究者希望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充当有经验的 FACS 编码员,通过对用户面部表情的分类来进行实时精准的情绪解读。在市场上,愿意为情感计算买单的人形形色色,包括希望提前获知重金投入的广告是否能有效增加用户好感度的广告公司、希望能实时探测驾驶员是否疲劳或分心的车辆厂商、或是希望知道自己的网课是否受欢迎的教育机构。

无需与用户交流,也无需用户自己输入数据便能掌握真实用户的需求,宛如「现代读心术」般的技术催生了 Affectiva、RealEyes 等依托计算机视觉算法进行情绪判断的创业公司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了算法学习人类情绪和情感的曙光。

从训练有素的编码员,到能够准确识别人们的情绪的算法的创造者,持有情绪古典主义本质论的人似乎认为:情绪具有固定的、独立于观测者、可以被客观的指标所捕捉的「指纹」;关于情绪的真相可以存在于皱眉耸肩,嘴角上扬中,也可以存在于砰砰心跳和轻轻叹息中。只要有足够精准的测量方法去分离这些指纹,就能成功破译情绪。

情绪指纹真的存在么?

情绪存在一致的外在表达么?

每种基本情绪都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么?存在关于情绪的独立于观察者经验的正确答案么?

艾克曼博士的基本情绪库中的表情是由演员精心摆拍的;测试时,这些表情被配上六种情绪词汇,被试需要从其中迫选出一个词汇与之对应。不同国家的人在情绪分类任务中表现出的较高的准确率(根据情绪类别不同和文化不同,在 66% 到 95% 之间浮动)成为了情绪指纹一致存在的证据。

然而,詹姆斯·罗素(James A. Russell)对这种流行的情绪测试方法进行了质疑,他认为,如果实验者只能从提供的情绪词汇中做出选择,这种迫选的实验方法会阻止被试使用其他情绪词汇的可能。在没有情绪词汇提示的情况下,被试可能将微笑的表情解释为爱的表达、欣慰或一些其他的积极情绪,此时若给他提供一份只包含一种积极情感的选项的清单,他就会被迫选择「快乐」。如此推测,「快乐」的普世性或许来源于实验范式的局限性。

如果对情绪识别实验稍加改变,让被试在没有关键词提示的情况下命名出对应的情绪 (free-labeling),那么能够正确说出照片所对应的情绪或同义词的概率将会大幅下降。在另一个类似的情绪判断实验中,两张情绪照片并列呈现,被试需要判断出两张图像上的人是否感受到同样的情绪,这时准确率会降至接近于随机水平。

这些实验证据表明,随着情绪概念越来越模糊,人们对摆拍出来的表情识别度也越来越差;从而证明,人们需要情绪概念来构建对情绪的感知。

外露的情绪往往是某种具体的、具有情景适应性的行为。取决于同一情绪类别的不同实例,情绪的功能需求可能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与恐惧有关的行为表现可能是截然相反的静止不动,也可能是拔腿而逃。

丽莎·费尔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t)的研究小组最近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文章表明,在专业演员演绎同种情绪时,往往采取的并不是一种刻板印象式的表演,而是具有高度多样化的。不仅同样的情绪类别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样的表现也可能与多种情绪类别关联。比如,如果独立于运动场和欢呼的群众这些背景要素,只截取运动员在赛场上夺冠之后五官皱在一起的欢呼的表情,这种表情更有可能被解读为「愤怒」 而不是「狂喜」。

情绪存在一致的神经基础么?

由此可知,特定的情绪并不是一组带有独一无二的生理特征的具体反应,而是诸多情绪实例的抽象总结,是一组与特定场景联系在一起的高度变异的多个实例的概要。这种变异性不仅适用于情绪外显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适用于情绪的神经表征。

一项涉及两百多个心理学研究、两万多名被试的元分析对比了定位说 * 和构建说 * 相关的研究。元分析的结果显示,没有证据表明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编码离散情绪的独立脑区存在;既往的情绪成像更支持构建说的观点。基于这些分析,关于情绪的稳定神经指纹并不存在。

* 注:定位说(locationism)认为情绪分类是离散的,情绪是由一组具有高度特异和一致的脑区负责独立编码的);构建说(constructionism)认为情绪是由一系列并不具有功能特异性的脑网络编码的)

大量成像研究显示:杏仁核是情绪的中心、是诸多情绪,特别是恐惧情绪的居所。双侧杏仁核受损的 SM 女士经常被作为支持这一结论的例证(为保证个人隐私,以其姓名缩写代之)。在最初就诊时,不管使用任何量表和实验诱发手段(鬼屋、恐怖电影等),SM 女士都无法报告出恐惧。但是后续研究表明,如果被置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 35% 的房间中,双侧杏仁核受损的病人也会感到恐惧和惊慌。杏仁核受损可能削弱的只是对环境中恐惧线索的知觉,当恐惧来自于内源性线索(如窒息感)时,病人仍然能感受到和报告出恐惧体验。其他相关研究显示,杏仁核的活动水平会随着观看同一张恐怖表情照片的次数增多而减少。当被试感到痛苦时,学习新东西时,遇见陌生人时,杏仁核活动也会增加。

所以,杏仁核对于情绪的产生来讲,并不是充分且必要的,也并不是神经表征的情绪指纹所在。

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奠定了情绪本质论的基础,他认为动物和人有着共同的情绪本质、情绪是由外部世界激活的,且面部和身体的情绪表达不受人们的控制。这些观点都在基本情绪论的研究中得到了发扬,现代功能核磁共振定位学的研究传统更是加强了情绪的神经定位学的统治地位。

近年来,情绪的构建主义观点逐渐兴起,构建主义者认为,情绪是一种高度依赖于经验、语言、文化的即时心理构建,因此会表现出基于情景的高度变异性。然而,由于构建论的观点依赖的情境和现象,它们本身的变动性和灵活性较大,因此较难系统性地验证。目前,来自构建论的实验支持主要还是来自于挑战古典本质主义方案中概念和经验的失效部位。

由此,情绪的精确破译时机尚未成熟,需要的条件或许是本质论和构建论之争的最终赢家,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替代理论,亦或下一次的范式转移。

]]>
<![CDATA[为什么益生菌成为缓解肾脏疾病的新方法]]> 2022-05-12 12:03:11.0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 2020 年 2 月公布了全球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 2017 年,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达 6.975 亿,其中,中国患病人数达 1.323 亿。报告指出慢性肾病知晓率普遍低于 10%,即 90% 的肾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肾病。

肾病高发又不易察觉,明显症状较少,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耽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机,我国的尿毒症患者目前已经超过了 300 万。出现尿毒症之后,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一般每周需要进行 3-4 次血液透析,每次费用 400-600 元;更重要的是,血液透析需要将血液抽离到体外,副作用较多,比如低氧血症、溶血、空气栓塞等等,长期透析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功能下降、肝脏功能下降等等。我国著名作家史铁生透析 12 年,最后因为脑淤血去世,享年 59 岁。尿毒症的最终治疗方式只有肾脏移植,肾移植的总花费在 30 万-80 万。

引起肾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食用过多的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蛋类等,因为摄入高蛋白食物会产生过多尿酸,让肾脏工作过量,按照新发布的《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鱼、禽、蛋、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 120-200 克;比如饮水量过多或者过少(每日饮水多于 3000 ml 或者少于 800 ml),也会引起肾脏的损伤;甚至过量食用红薯、杏干、扁豆、西梅等高钾蔬菜水果也会损伤肾脏;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良习惯,比如口味重吃盐太多,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滥用滋补药保健品,滥用药膳等等,都会对我们的肾脏造成不良的影响。

肾脏有一定自愈能力,但是自愈能力比较差,而我们对肾脏的治疗本质上都不是修复肾脏损伤,而是为肾脏的自愈创造条件。比如常用的普利/沙坦类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都是帮助肾脏自愈的手段。除了以上这些方法,某些特定的益生菌也能够起到延缓肾脏损伤,为肾脏创造自愈条件的作用。

2021 年 8 月,世界四大名刊《Cell》的子刊、代谢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关于干酪乳杆菌 Zhang 能够减轻小鼠急性肾损伤 (AKI) 并减缓慢性肾病发展;针对慢性肾病(3-5 期)患者的 1 期临床研究表明干酪乳杆菌 Zhang 对人体安全有益,可缓解患者肾功能下降。这株菌并不是第一次登上国际的领奖台,它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第一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菌株;干酪乳杆菌 Zhang 是一株完完全全的中国菌,2002 年分离自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自然发酵酸马奶。科学研究表明干酪乳杆菌 Zhang 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提高血清和肾脏中的短链脂肪酸 (SCFAs) 和烟酰胺水平,来减轻肾损伤,减缓慢性肾病发展,促进肾脏疾病的辅助治疗和达至中国人常说的「补肾」的作用。

益生菌在肠道发挥作用,却能够影响到肾脏,离不开「肠-肾轴」的作用。「肠-肾轴」指的是肠道和肾脏之间的相互作用。「肠-肾轴」的核心理论是围绕着 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即慢性肾脏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的状况,往往伴随着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加,最终加剧肠源性尿毒素在血液中的蓄积,加重已经受损的肾脏负担,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失衡的肠道菌群会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导致肠源性尿毒素和条件致病菌移位进入血液循环,激活肠道粘膜免疫,诱导全身性微炎症反应,加重肾脏损伤。简言之,肠道与肾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普通人来说,日常多喝水、勤排尿,清淡饮食,远离烟酒和大鱼大肉,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服用一些益生菌,不仅仅能让我们减轻肾脏损伤,更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健康的机体,在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这些尤为重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何国庆)

]]>
<![CDATA[Cell:微生物所在新一代新冠肺炎重组蛋白疫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05-09 18:13:12.0 2022 年 4 月 26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及合作团队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研究者们开发了针对新冠肺炎流行变异株的嵌合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二聚体蛋白疫苗的设计方法,其为两个异源的 RBD 串联形成,与同源的 RBD 二聚体相比,嵌合 RBD 二聚体在动物体内可刺激产生更加广谱的抗体反应及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以此策略设计的 prototype-Beta 嵌合 RBD 二聚体蛋白疫苗免疫的小鼠和恒河猴在攻毒实验中显示出对多种变异株的保护效果,设计的 Delta-Omicron 嵌合 RBD 二聚体疫苗高效保护小鼠预防 Delta 和 Omicron 的感染及引起的肺炎。

cell.jpg

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S)蛋白负责病毒的受体识别和膜融合,S 蛋白上的 RBD 是一个重要的疫苗靶点,它激发中和抗体的产生,具有免疫聚焦的优势。前期该团队提出了 β 冠状病毒 S 蛋白的 RBD 二聚体疫苗设计理念,发现将新冠病毒 RBD 进行串联重复设计成的二聚体抗原免疫小鼠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高于单体的免疫效果(Dai et al, 2020, Cell)。基于该理念,中科院微生物所与智飞生物联合开发了新冠肺炎重组蛋白疫苗 ZF2001,该疫苗在 I/II 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Yang et al, 2021,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II 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 ZF2001 三剂次后,该疫苗对 18 周岁及以上人群预防任何严重程度的新冠肺炎的保护效力为 81.43%,其中对于重症及以上病例的保护效力为 92.87%。该疫苗于 2021 年 3 月获得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批准紧急使用,是全球第一个获批使用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之后在印度尼西亚和哥伦比亚也获批进行紧急使用,此外,ZF2001 于今年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及作为新冠灭活疫苗的序贯加强针。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具有产量高、安全性高、易于存储和运输等优势,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选择之一。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在全球范围内仍很严峻,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和流行,其中有些会逃逸现有疫苗的抗体免疫反应,引起突破性感染。特别是 Delta 和 Omicron 变异株依次席卷全球,成为优势流行毒株,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研发一款对包括 Omicron 在内的变异株具有广谱预防效果的疫苗十分关键。

研究者们基于已经上市的原型毒株同源 RBD 二聚体蛋白疫苗(ZF2001)的设计基础,开发了快速适应新冠流行变异株的异源 RBD 二聚体蛋白疫苗设计方法,以此首先设计了 prototype-Beta 嵌合蛋白疫苗,在小鼠体内验证了其诱导比 prototype 和 Beta 的同源 RBD 二聚体更加广谱的抗体反应和保护效果,且 prototype-Beta 嵌合蛋白疫苗免疫恒河猴可提供对多种新冠毒株的保护作用。之后,研究者们设计了 Delta-Omicron 嵌合蛋白疫苗,与 prototype 同源 RBD 二聚体疫苗相比,其免疫小鼠刺激产生更加广谱的抗体反应,对 Delta 和 Omicron 变异株的攻毒均表现出更好的保护效果,这些研究数据支持开发适应变异株的多价疫苗以预防流行变异株,该研究在当前 Omicron 变异株流行的背景下给疫情防控提供极大的支持。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及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主任王培毅教授、中科院微生物所戴连攀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彭小忠研究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及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BSL-3 实验室主任武桂珍研究员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坤、中科院微生物所博士研究生高萍、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博士后刘升、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鲁帅尧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研究员雷雯雯及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郑天依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目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促进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金、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卓越博士后等经费支持。

论文地址: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527-X

参考文献:

1. Dai, L., Zheng, T., Xu, K., Han, Y., Xu, L., Huang, E., An, Y., Cheng, Y., Li, S., Liu, M., et al. (2020). A universal design of betacoronavirus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 MERS, and SARS. Cell 182, 722-733 e711.

2. Yang, S., Li, Y., Dai, L., Wang, J., He, P., Li, C., Fang, X., Wang, C., Zhao, X., Huang, E., et al. (2021).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recombinant tandem-repeat dimeric RBD-based protein subunit vaccine (ZF2001) against COVID-19 in adults: two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1 and 2 trials. Lancet Infect Dis 21, 1107-1119.


]]>
<![CDATA[让互联网医院更有温度——黄进宇教授分享互联网医院的「杭市一」模式]]> 2022-04-18 17:09:03.0 新冠疫情催化下,互联网医院呈井喷式发展,不少医院纷纷把实体医院搬上互联网,力求突破诊疗服务的时空限制。在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医院发展大潮中,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杭市一」)互联网医院以其全流程闭环管理的特色,稳稳收获了巨大的流量和良好的群众口碑。「杭市一」党委书记 黄进宇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中,分享了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杭市一」模式。希望这些经验的分享能够促进中国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和完善,让更多群众享有更方便、更实用、更有温度的互联网诊疗服务。

图片1.png

互联网医院的「杭市一」模式

杭州,是一座刻着互联网基因的城市。阿里巴巴、云栖小镇、智慧 e 谷……已成长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杆。在这片互联网的热土上,还有一块属于互联网医院的试验田,正在率先探索中国互联网医院的新模式。

坐落于西子湖畔的「杭市一」,明年将迎来建院一百周年。这是杭州市属最大的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也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四家医院之一。医院承担着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周边省市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工作,每年的门急诊量达 250 万左右。近年来,这所百年老院焕发生机,信息化建设水平走在了浙江省前列。作为省内第一家通过六级电子病例评审的医院、首批通过 2020 版互联互通测评的「五乙」单位,浙江省的许多信息化建设工作都是从「杭市一」试点开始的,包括「预约挂号」、「分时段诊疗」、「舒心就医」等一系列举措。黄进宇教授表示,很多的医院信息化手段在「杭市一」试点成功后,再推向全市、全省,有了可复制的模式,其他医院实施起来难度就会小一点。

图片2.png

△「杭市一」湖滨院区(图源:见水印)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把实体医院搬上互联网,将进一步突破患者就医的时空限制。黄进宇教授认为,「杭市一」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

首先,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在互联网医院建设上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例如,2018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020 年 3 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等。再者,杭州市是一座互联网产业非常活跃、成熟的城市,有众多先进企业为「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其次,「杭市一」全院干部职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认真的执行和配合,希望能够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

2019 年,「杭市一」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黄进宇教授介绍到,该互联网医院在「B to C」模式下,以实体医院为主体,以安全医疗为抓手,打造了一所集 咨询、复诊、配药、检验、检查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具备统一的平台、认证、监管的网上放心医院。自上线以来,「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已经有 43 个专科、386 名医生、83 名护士和 31 名药师入驻,线上可配药品从刚开始的寥寥数种增加到现在的 750 余种,线上开具的处方已累计达 11563 张。近一年来,「杭市一」互联网医院的用户数量已超过 121 万,月平均浏览次数大约是 600 万,流量最高的月份可达 1110 万。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发挥巨大作用,开展了援鄂新冠肺炎的义诊,而且有不少海外侨胞也通过该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咨询,多家媒体向全国各地推广「杭市一」模式。

互联网医院赋能慢病管理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指出,到 2030 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如何加快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的两会上,互联网医院成为代表委员频频点名的热词,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了「互联网+医疗健康」。

黄进宇教授指出,互联网医院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一些急重症疾病并不适合在线上完成诊疗,但大多数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的。他认为 互联网医院在赋能慢病管理方面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慢病患者在线上进行复诊、随访,无需往返医院,可以时间成本、交通成本,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二是面对庞大的医疗服务需求,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线上问诊,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在为慢病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照护的过程中,互联网医院积累的数据也可以转化为临床研究的资源,有助于推动临床经验的改进。

在「杭市一」互联网医院上,慢病患者可以怎样轻松获得「一站式」的诊疗服务呢?黄进宇教授进一步介绍到,比如一名复诊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线上提供其自测血糖、体重指数(BMI)、饮食记录等,临床医生、护士、药师都可以提供相应的诊疗建议,开具处方后,患者可以在线上支付药费,药品配送到家。对于需要检查化验的患者,则可以在线上开单预约检查,精准到时约检。

黄教授还表示,未来他们可能还会将一些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引入互联网医院,包括病人在家自测的血糖、血压、心律、体温等数据,可以同步上传到线上,将进一步提高线上就诊的便利性和精准性。

得益于互联网医院,「杭市一」正在织汇一张科学、高效的慢病管理系统网络。地处中心城区的「杭市一」院本部,服务群众的老龄人口多,慢病群体庞大,互联网医院大大方便了慢病管理。此外,「杭市一」集团有 11 个院区、8 个分院、14 个紧密型合作社区分院、8 个医养联合单位,专家也很难频繁往下面的医院跑,而互联网医院可以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诊疗服务,提高慢病管理的覆盖和效率。

图片3.png

△「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图源:CHIMA)

互联网医院的痛点和难点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很快,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涌现了一大批互联网医院。据统计,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增加了 17 倍,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同期增长了 20 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 10 倍。

然而,互联网医院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根据《2021 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在全国超过 1.3 万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建成互联网医院的大约有 1700 家,这表明体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在现有的互联网医院中,有超九成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许多由医院独立自建的互联网医院,基本上沦为了「挂号工具」

黄进宇教授指出,「杭市一」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它具备咨询、复诊、配药、检验、检查等全流程闭环管理,群众可以实实在在地在线上完成诊疗过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杭市一」起步早,并且进驻了「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可以实现「服务+监管」一体化,以及数据共享、互认等。

针对当前国内互联网医院的痛点和难点,黄进宇教授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一要构建完整的价值链,打通医院、云药房、物流配送方、患者等多个环节。只有通过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让群众获得满意的医疗服务,才能避免互联网医院只是作为「挂号工具」和科室或医生的「名片介绍」。二要打破数据壁垒,各医院之间的检查、化验和部分数据可以共享、互认,「杭市一」是省内、市内率先开展检查化验互认的试点医院,打破了「数据孤岛」的形成。三要充分调动医生资源,除了多点执业以外,「杭市一」鼓励「以新带老」,通过一些年轻医生的带动,吸引更多副高或高级职称的专家。四要加强监管力度,当前互联网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杭市一」为此专门成立了互联网医院办公室、聘请法律顾问,为互联网医院的规范诊疗提供保障。

让互联网医院更有「温度」

马云曾经说过:「医院不改变,我们就改变医院。」他希望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让「未来医院」发生颠覆性的改变。黄进宇教授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有道理,但实体医院仍难以被互联网医院所替代;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医生的助手,但无法取代医生。

黄教授指出,医学是一门由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后者是机器所不具备的。但未来的互联网医院,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诊疗服务、更满意的诊疗体验。希望在互联网医院和实体医院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下,我们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早日实现「健康中国 2030」的伟大蓝图。

图片4.png

]]>
<![CDATA[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与华润商业集团代煎合作启动仪式圆满成功]]> 2022-04-03 09:43:05.0 春风送暖,绿意盎然。在这阳光和煦的日子里,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熙熙攘攘。上午 11 时 18 分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与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代煎合作项目剪彩仪式正式开始。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生产、研发、销售、医疗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综合服务性企业。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是我国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华润医药以信息化支撑全部业务流程和管理,建有全国首家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仓储管理系统。

出席此次仪式的领导有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北京大区总经理郎涛,副总经理石子矛;普仁鸿商业郑子豪总经理;战略投资部张坤峰经理,大健康中医药事业部禹屹非经理、玄莉经理;数字化创新事业部陆鹏经理、彦妮经理;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利;助理张沙沙;厂长王新;销售部总经理顾海坤;代煎项目部经理代燕春;代煎中心主任崔献芳及公司员工。

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利与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北京大区总经理郎涛剪彩

image005.jpg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北京大区总经理郎涛致辞

image006.jpg

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利致辞

参观博物馆,董事长周海利亲迎接待讲解,交流学习中医药文化

image010.jpg

煎药中心

此次代煎项目的签约,预示着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与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互利合作,互利共赢,一起将中药饮片代煎事业迈向一个新的征程。服务人民,服务老百姓,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服务、享受到实惠。同时将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
<![CDATA[晋级项目名单公布!北大医学首届创新转化大赛初赛圆满结束]]> 2022-03-15 16:39:05.0 3 月 10 日,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的北大医学首届创新转化大赛初赛隆重举行。

进入初赛的 66 个项目被分为生物医药组(24 个)和医疗器械组(42 个),经过严格的评审,最终生物医药组有 13 个项目晋级决赛;医疗器械组有 27 个项目晋级半决赛,并将经过半决赛后再角逐决赛。

用创新献礼北大医学办学 110 周年

医学部副主任肖渊在线上对参加本次大赛初赛项目评审工作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欢迎和谢意,表示举行创新转化大赛的目的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应国家医学创新转化政策,搭建北大医学产学研合作平台,挖掘医学部及附属医院具有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促进国家医学创新事业发展,献礼北大医学办学 110 周年。

12 位评审专家分组会评

根据医学部产业办副主任兼技术转移办主任沈娟的介绍,自 2021 年 10 月大赛正式启动以来,医学部各学院和附属医院积极参与,共征集优质创新项目 67 个,通过形式审查后最终有 66 个项目成功进入初赛。并根据项目的类别和数量设计了赛制。

本次初赛以专家会评的形式进行,12 位来自医学、工程、产业、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及投融资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分为两组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审。


两组专家会评现场

全方位评审,两组共 40 个项目晋级

评审会议上,两组专家根据每个项目的申报资料,分别集中讨论了各个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可验证性、技术问题、市场规模、转化落地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等,并从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打分。

根据各位评审专家的评分,综合统计每个项目的最终得分,以分数高低排序,最终医疗器械组 27 个项目晋级半决赛,生物医药组 13 个项目晋级决赛,于 2022 年 3 月 14 日——20 日进行公示。公示名单如下,晋级项目名单以公示后结果为准。

晋级项目公示名单-生物医药组

3.png

晋级项目公示名单-医疗器械组

4.png

]]>
<![CDATA[拜耳推动医疗创新,助力处方药业务转型]]> 2022-02-22 10:40:32.0 2022 年 2 月 21 日,德国柏林 – 拜耳在 2022 年处方药全球媒体日活动中展示了其处方药业务持续转型的最新进展,公司旨在通过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业务增长。

「我们正向药物开发的未来大胆迈进,大力投入生物医学与技术革命的前沿领域。拜耳在心脏病学、影像诊断以及女性健康领域的领先地位一直备受全球认可,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拓展在肿瘤领域的业务,不懈努力为患者带来新型治疗手段,改进当前的治疗模式,」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全球总裁 Stefan Oelrich 说。「非常高兴看到我们的工作已经从最新上市的产品中取得收获。这其中包括两款潜在的重磅药物,在晚期研 发阶段产品组合中至少还有一款有可能成为重磅药物。」

拜耳在现有优势竞争力 (例如小分子治疗领域专长) 基础上继续发展,并扩展进入新治疗 模式 (包括细胞与基因疗法),因此公司研发产品线在持续得到增强。拜耳目前正在进行约 50 项临床试验项目,覆盖不同潜在治疗模式以及多种适应症,重点关注肿瘤、心血管与 女性健康领域。

强大的研发产品线包含多个晚期阶段开发项目,具有跨不同适应症的潜力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拜耳正积极推进晚期阶段研发产品线实现关键进展,包括已在中国提 交上市申请的非奈利酮以及维立西呱。

心脏和肾脏在健康和疾病方面紧密相关。慢性肾病伴 2 型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许多晚期患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与仅患 2 型糖尿病的患者相比,慢性肾病伴 2 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也高出 3 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缓慢性肾病进展和防止患者预后不良至关重要。据估计,全球有超过 1.6 亿 2 型糖尿病患者患有慢性肾病。在处方药全球媒体日活动中,拜耳介绍了为非奈利酮构筑的强大科学与临床基础,包括一项最大规模以心肾获益为终点的 III 期临床试验项目,旨在 1.3 万慢性肾病伴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该药物在延缓肾病进展,以及降低致命和非致命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的效果。除这两个适应症外,拜耳还在评估非奈利酮在心衰与非糖尿病肾病等其他疾病领域 的疗效。非奈利酮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并于近日得到了在欧盟的上市许可。非奈利酮已在中国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上市申请,目前正在审批当中。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影响着全球超过 6000 万名患者,他们需要更多治疗选择。拜耳用于治疗症状性慢性心衰的药物维立西呱,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管理近期曾发生过失代偿事件 (也称为加重事件) 的慢性心衰患者。心衰加重事件可能标志着疾病进入螺旋式下 降的恶性循环,患者开始反复住院。实际上,56% 的患者会在 30 天内再次住院。维立西呱将不同的作用机制与现有方法相结合发挥作用。它恢复了受损的 NO-sGC-cGMP 通路,该通路在心力衰竭的进展及其症状加重中起到关键作用。维立西呱由拜耳和默沙东联合开发, 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欧盟委员会 (EC) 和日本厚生劳动省 (MHLW) 等国家监管机构的批准。维立西呱也已在中国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上市申请。

「我们目前处于优势地位,有实力同时推出多款重磅新药,同时正通过系统数据生成、多适应症获批以及建立新型数字化商业模式,来释放我们产品的全部潜力,」拜耳处方药事业部执行委员会成员兼全球研发负责人 Christian Rommel 说。「拜耳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 专业学术领导地位,持续激励我们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

在肿瘤领域,拜耳的工作聚焦在具有潜力颠覆癌症治疗方式的差异化方法。拜耳在过去 5 年推出了 3 款产品,大力拓宽肿瘤领域实践,应用多种治疗模式,专注于那些医疗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领域。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确诊的第二大常见癌症,这也是拜耳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拜耳相关业务包括两款已上市产品诺倍戈®(活性成分为达罗他胺) 以及多菲戈®(氯化镭 [223Ra]), 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和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分别为 nmCRPC 和 mCRPC)。基于目前达罗他胺相关的积极临床数据,拜耳正在通过一个广泛的开发项目研究该化合物,其中包括另外 3 项正在进行中或计划进行的大型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其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广阔潜力。基于 III 期临床试验 ARASENS 的积极数据结果,拜耳近期已将诺倍戈®的潜在最高销售额提升至 30 亿欧元。另外 3 项大型 III 期研究则用于评估氯化镭 [223Ra] 在治疗 mCRPC 中的应用前景。通过这些产品以及正在开发中的其他化合物,拜耳致力于提供能够延长身患不同阶段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命,让他们能够正常生活,享受更长久、更高生活质量的人生。

与此同时,拜耳还在继续投资有潜力能解决其他未满足需求的癌症治疗领域,包括靶向放射性药物 (特别是靶向 α 疗法)、下一代免疫肿瘤学 (包括肿瘤细胞疗法),以及精准分 子肿瘤学疗法。拜耳将自身在小分子领域的专长与近期收购 Vividion 所获得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相结合,能解锁以往无法成药的肿瘤靶点,从而为公司研发产品线提供未来动力。外部创新则将会继续在拜耳研发产品线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使拜耳成为肿瘤市场重 点领域的未来领导者。

「达罗他胺在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 2 项大型 III 期研究中显示出强大的临床获益,同时还在针对前列腺癌各不同阶段开展广泛的开发项目。凭借着这款差异化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 我们正为肿瘤业务的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争取到 2030 年跻身全球前 10 位,」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全球执行委员会成员兼肿瘤战略业务部负责人 Robert LaCaze 说。「此外, 我们还通过多个新平台拓宽了我们的业务领域,并推出了精准肿瘤治疗药物 larotrectinib。 凭借 6 款产品及 10 项适应症,拜耳如今已经为需要更多、更佳治疗选择的癌症患者提供了新型治疗手段。我们相信,凭借在创新肿瘤产品开发与上市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公司丰富的研发产品线,拜耳已具备了实现长期成功的全部要素。」

放眼展望影像诊断

拜耳在快速发展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市场中处于强势地位。凭借自身长期以来在放射学领域的专长,结合对患者与医生面对从肿瘤到心血管等不同疾病需求的深刻理解,拜耳能够提供从诊断到治疗的全面技术与解决方案。

当前医疗卫生系统资源有限,人口持续增长及持续老龄化,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这些都在导致心血管疾病与癌症等慢性疾病日益高发。因此,社会对能够提供更优的诊断信息,同时有助于节省成本和时间的工具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影像诊断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与 产品来应对这一挑战,从而成为从根本上改变医疗卫生、扩大个体化医疗服务并改善患者诊疗效果的关键推动因素。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推进影像诊断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拜耳正在开发一个平台,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该平台集中管理由人工智能提供支持 的医学影像及影像工作流程应用程序。相关解决方案由拜耳与第三方共同开发,旨在支持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在复杂的诊疗过程中进行决策,为患者提供从诊断到治疗的明确指导。

「医学影像领域如今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是影像数据的指数级增长及其高度复杂性,这是由于放射学检查数量增加,以及缺乏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所导致,」拜耳影像诊断业务医学事务和临床开发负责人 Zuzana Jirakova Trnkova 博士说。「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一项有价值的工具,它能在补充放射科医生与临床医师专长的同时,为医疗卫生行业特别是放射学领域带来巨大的潜力。正因如此,拜耳致力于成为该领域重要的数字化创新者,旨在最终改善患者的诊疗效果,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支持。」

引领改变女性从月经初潮到更年期的健康

长期以来,拜耳一直致力于提供解决方案以满足女性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拜耳不仅通过研究发现新型治疗方案,用于妇科疾病领域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还致力于解决更年期女性的健康需求。Elinzanetant 是一种用于非激素治疗、正在开发中的化合物。目前正在进行的 III 期临床开发项目 OASIS 研究,旨在评估 Elinzanetant 治疗更年期血管舒缩症状的 疗效与安全性。

「每年有 4700 万女性进入更年期,这是女性个人生活及职业生涯的人生巅峰期。随着寿命的延长,无论从医疗卫生还是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保持正常的身体活动机能以及良好的 生活质量都极为重要。然而不幸的是,更年期目前依旧是一个禁忌话题,这让许多女性无 法得到治疗,」拜耳更年期医学事务负责人 Cecilia Caetano 博士说。「凭借拜耳在女性健康领域的悠久传统以及深厚专业优势,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提供创新科学成果、解决方案以及教育支持,用于支持女性个体的健康需求。」

提升现代避孕手段的可及性

过去 50 多年来,拜耳在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教育项目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通过提升现代化避孕方式的可及性。2019 年,拜耳承诺到 2030 年为中低收入国家的 1 亿女性提供计划生育方式。该计划是拜耳全面可持续发展措施和承诺的一部分,契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们相信,每位女性都应该有机会决定自己的未来。因此,拜耳与包括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内的地方及国际组织合作,让女性能够在计划生育方面做出知情的决定。」 拜耳处方药全球医疗项目及中非地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Mildred Nadah Pita 说。 「拜耳承诺到 2030 年为中低收入国家的 1 亿女性提供现代化避孕手段,我们正通过改善全世界女性的健康、权利与经济地位,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这是实现人人享有平等、教育与繁荣的基本前提。」

作为该承诺的一部分,拜耳最近宣布投资超过 4 亿欧元,用于新型长效避孕药的生产,包括在哥斯达黎加阿拉胡埃拉新建一个生产基地,以及在芬兰图尔库扩大生产能力。

]]>
<![CDATA[首个基层防疫作战平台亮相浙江乐清「大数据+智能引擎」助力疫情精密智控]]> 2022-02-21 15:11:39.0 连日来, 浙江各地运用「大数据+网格化」, 加强精密智控。在基层一线, 不少有效利用新科技手段提升一线防疫成效的案例涌现在浙江省各地区。

比如, 浙江省乐清市通过建设防疫数智化平台, 实现了多跨场景的「一图布防、一脑智查、一码统管、一屏协同、一网贯通」, 有效支撑常态化防疫和应急防控, 筑牢精密智控坚固防线, 应对冬季疫情反弹与春运人员流动的双重风险。自 2021 年 12 月起, 浙江省乐清市聚焦基层防疫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 在平安智慧城市的助力下快速建设防疫数智化平台, 部分功能开始试运行。

今年 1 月, 按照浙江省加快构建疫情防控六大机制的部署要求, 以指挥决策、快响激活、联动协同为核心, 不断拓展数智化平台功能, 打通乐清市各条块数据壁垒, 防控到人, 智能预警, 即时响应, 实现「来乐必知、来乐必查、来乐必管」。

打通数据壁垒, 打造防疫驾驶舱

平台纵向对接省市防疫办、大数据管理局等部门, 横向协调政法委、公安、交通运输、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 归集了行政区划、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在外乐清人、卡口扫码、排查管控、视频监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数据源, 建立 8 大类主体库, 构筑了超过 240 个监测指标的数据体系, 实现市、乡镇 (街道)、村 (社区) 三级防疫情况「一图布防」, 确保「溯、隔、检、封、治、清」等各环节数据实时准确共享。

例如, 查看乡镇、村 (社区) 疫苗接种情况, 原来做一次数据统计, 人工操作需要 1 天时间, 现在可随时快速查看 25 个乡镇 (街道)、514 个村 (社区) 全年龄人员段接种情况。例如, 原本查阅某地疫情情况需要层层上报, 系统对接公安 1.8 万路雪亮工程, 实时视频监控, 可根据需要点对点实时调阅疫情处置各项数据。

微网格精细化, 防控到人

依托防疫数智化平台, 乐清市充分发挥微网格功能, 推动快监测、快流调、快编组、快转运、快隔离有序循环, 做到找人、送人、控人层层精细落实。

乐清市以 1 名微网格长联系 50 户左右居民为基准推进微网格建设, 全市划定 7977 个微网格, 构建「村 (社区)—微网格—居民」基层治理架构, 迭代升级「微网智控」系统平台, 与数智化防疫平台进行无缝连接, 实现排查管控一步到位。2021 年 12 月以来, 针对省内国内疫情多点暴发的实际, 发动微网格员全面开展上门排查, 共排查掌握在外乐清籍人员 32.5 万人、在乐新居民 67.65 万人, 为精准劝导就地过年、构筑「外防输入」坚固防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 年, 乐清市通过数智化平台已累计转运防控对象数千趟次, 联动部门确保送人途中闭环管理、风险不外溢。共完成防控对象转运近万人, 标本转运 40 多万份。累计对近万名居家硬管控对象落实安全管控, 微网格完成上万名日常健康监测对象的核酸检测。

「大数据+智能引擎」, 智能预警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乐清市数智化平台可以通过分析就诊次数、购药记录等个人行为, 及时排查出应检未检、异常购药等异常行为, 迅速发出预警信息。结合微网格功能, 预警信息迅速转发至网格员, 由网格员排查锁定位置并联动部门落实管控。

2022 年 1 月天津发生疫情时, 防疫平台于第一时间筛查在天津乐清籍人员 2632 人, 并将其与已录入的 1000 多万条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指令送达微网格后, 网格员迅速精准排查出已返乐、拟返乐人员 559 人, 仍在天津 2073 人, 及时开展落地管控和主动劝导工作。

沙盘演练、平战结合, 即时响应

当前, 乐清市已通过数智化平台, 实现了平战结合, 做到事前无急有备, 事中有急能应, 事后应后能进。针对紧急情况, 卫健 (疾控) 部门第一时间吹哨, 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合启动医学流调, 平台同步将重点人员信息及管控指令精准下发到乡镇、村社、微网格, 指令直达末端组织。

例如, 在 2021 年 12 月开展的演练中, 市疾控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报告发现一例新冠核酸检测初筛阳性结果,15 分钟内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到达指挥部, 第一时间启动「公安数据流调+疾控现场流调」机制, 及时封控疫点。

演练过程中, 各部门联动快速高效:30 分钟内完成第一梯队 535 名工作人员的快速集结以及防疫物资和隔离点准备;40 分钟内将封控区卡口管理封闭到位;60 分钟内完成 18 个交通卡口警戒设置;2 小时内完成 4 个核酸检测点、40 个操作台设置, 并完成 711 名师生核酸采集;4 个小时内完成 66 名密接人员、389 名次密接人员的排查管控, 消杀面积 1140 平方米, 采集疫点外环境标本 125 份。

当前, 全国各地市、区、县进入常态化防疫状态, 如何以「更精细的防疫主题数据, 更快的同步频率, 更细的防控闭环任务」更好落实「平时开展疫情防控, 战时快速指挥调度」, 做到平战结合、闭环管控, 也是各地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而浙江省乐清市这一基层防疫作战平台, 为探索如何更快、更优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
<![CDATA[联拓生物宣布 Mavacamten 在中国获得「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 2022-02-17 18:31:33.0 联拓生物 (纳斯达克:LIAN) 是一家创新的生物医药企业, 致力于为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市场的广大患者带来突破性治疗药物。联拓生物于 2022 年 2 月 15 日正式宣布, 用于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oHCM) 的 mavacamten 在中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

此次获得「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是基于一项全球 3 期临床试验 EXPLORER-HCM 的数据结果, 该临床试验是用 mavacamten 治疗纽约心脏协会 NYHA 评级为 II-III 级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 EXPLORER-HCM 临床试验中,mavacamten 达到了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并证明其在功能状态、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在全球 3 期临床试验中,mavacamten 显示出改变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病程和恢复其心脏功能的潜力,」 联拓生物首席执行官王轶喆博士说,「联拓生物就 mavacamten 用于治疗中国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 3 期临床试验仍在推进中, 我们相信此次获得 『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 能够帮助我们加速推进 mavacamten 在中国的开发。我们期待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合作, 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药物。」

目前, 中国估计约有 110 万 1 至 280 万 2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除有限的症状缓解治疗方法外,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选择。

中国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证旨在加速用于治疗严重和危及生命的疾病, 且有初步证据支持相比现有治疗手段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研究性药物的开发和审评。除潜在的加速审批途径外, 获得认证的药物还将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额外沟通渠道和技术指导。

联拓生物目前正在开展的 EXPLORER-CN 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 3 期临床注册研究, 旨在评估 mavacamten 在用于治疗有症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中国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EXPLORER-CN 将招募约 81 位患者。其主要终点是用 Valsalva 左心室流出道 (LVOT) 梯度从基线到第 30 周的变化。符合条件的患者将继续接受长期延长治疗。

关于肥厚型心肌病 (HCM)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由心肌过度收缩和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可导致衰弱症状和心脏功能障碍。据估算, 全球每 500 人中就有 1 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肌节蛋白的突变。在梗阻性或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 劳力可导致疲劳或呼吸困难, 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肥厚型心肌病还与房颤、中风、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风险的增加有关。

关于 Mavacamten

Mavacamten 是一种潜在的首创、口服、心肌肌球蛋白别构调节剂, 用于治疗以心脏过度收缩和心脏舒张充盈受损为内在原因的疾病。Mavacamten 通过抑制过度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横桥的形成来降低心肌收缩力, 而过度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横桥的形成可导致心肌收缩过度、左心室肥厚和顺应性降低。在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中,mavacamten 持续表现出降低心壁应力的生物标志物, 减轻过度的心肌收缩、增加舒张顺应性。

联拓生物获得了百时美施贵宝旗下全资子公司 MyoKardia 的许可授权, 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泰国和新加坡对 mavacamten 进行开发和商业化。

关于联拓生物

联拓生物 (LianBio) 是一家跨国生物技术公司, 其使命是为中国和亚洲患者带来颠覆性药物, 改变长期以来本地区缺少创新药物的状况。通过与全球高度创新的生物制药公司合作, 联拓生物正在推进其多样化的临床候选药物产品管线, 有可能推动心血管、肿瘤、眼科、炎症疾病和呼吸系统不同适应症的新治疗标准。联拓生物正在建立国际化的基础设施, 从而将公司定位为首选的合作对象, 并为合作伙伴提供进入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的平台。

1. Zou Y, et al. Prevalence of idiopathic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echocardiographic analysis of 8080 adults. Am J Med. 2004 Jan 1;116(1):14-8.

2. Maron BJ. Clinical Course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N Engl J Med. 2018 Aug 16;379(7):655-668.

]]>
<![CDATA[院士领衔,明宇发力生物健康产业 川宇健维生物科技产业基地落户眉山西部药谷]]> 2022-01-25 11:03:36.0 1.png

1 月 23 日上午,成都川宇健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就川宇健维生物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在眉山举行签约仪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翟刚、四川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宁、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河、眉山市副市长戴林莉、邹汝林、明宇集团董事长张建明、总裁游文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成都川宇健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谢永美、成都川宇健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徐玥等领导出席并见证签约。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坡区委书记廖小宁主持签约仪式。

川宇健维是明宇集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主任魏于全院士及其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合作创立的生物科技企业,致力于生物健康产品及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将着力打造具有显著核心竞争力的前沿科技企业。川宇健维生物科技产业基地,位于眉山市经开区新区(西部药谷),项目总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 110 亩,总投资逾 10 亿元,主要进行生物健康产品及创新药物研发及成果转化。

2.png

签约仪式上,对于川宇健维为何选择在眉山投资发展,明宇集团董事长张建明表示,一是看中了西部药谷的专业素养,产业配套完善,人才保障充足,园区专注医药产业的发展定力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信心。二是看好眉山的发展。眉山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美,地方政府工作务实高效,发展后劲十足。在眉山投资,跟着眉山的发展步子,我们感觉很安心,也很舒心。

3.jpeg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表示,抗衰老领域是当前世界前沿科学家的重点研究方向,该项目将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生物前沿技术,持续推出一系列的抗衰老产品,为实现人的生物年龄逆转而努力。眉山人杰地灵,是投资创业的热土,让我们共同将眉山建成健康之乡、长寿之乡。

4.jpeg

四川省经信厅副厅长翟刚对项目的成功签约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生物医药产业是四川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先导产业。川宇健维生物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是四川省医药产业领域的又一重点项目,必将为园区乃至眉山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集聚更大的平台资源优势。

5.png

眉山市市长黄河对投资眉山、融入眉山的企业家表示感谢,他说,生物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优质项目,也是东坡区落户的首个院士项目,科技力量雄厚,产业特色突出,契合眉山产业定位,将为成眉同城化发展增添新动能,为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提供坚实保障。

6.jpeg
眉山市东坡区区长杨翔宇与明宇集团总裁游文洲共同签约

新年将至,万物更新。苏东坡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科技创新是生物科技的核心密码,川宇健维将努力把科学家的论文写在东坡故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将诞生于领先的、突破性的生物科技之上的产品奉献给人类健康。

项目投资方介绍

川宇健维生物科技产业基地由成都川宇健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川宇健维由明宇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及其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合作创立。

魏于全:中国科学院院士、华西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负责人、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明宇集团:川宇健维控股股东。是四川省民营企业 100 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团,「中国饭店集团 60 强」,2021 年名列第 21 位、中国民族全服务酒店集团前 10 强;同时也是国内领先的商务不动产全价值链综合服务商、四川天府银行最大的创始股东之一。产业版图涉及中国大陆及美国、新加坡、安哥拉、乌兹别克斯坦等地,管理资产规模逾 1000 亿元。生物健康板块是明宇集团近年来重点谋划的转型赛道,自 2018 年起,明宇集团开始介入生物健康领域,与美国前沿生物科技企业 Norvoc Bioscience, Inc.、Herbalmax、SENNOXCorp. 的战略合作中累积了经验、资源优势,2022 年将首个生物科技产业基地落户眉山。

7.jpeg
明宇集团奢华酒店品牌--成都瑯珀·凯悦臻选酒店

]]>
<![CDATA[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新医保,新征程,中国朗沐 伴您前行]]> 2022-01-21 14:35:51.0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新医保,新征程,中国朗沐 伴您前行

岁末年初,为慰问一线的西安眼科医护人员,推动西安的眼科专业能力建设,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于 2022 月 1 月 16 日召开了「西」望长「安」,共度时「艰」2022 年眼科高峰论坛。在这个特殊时刻为西安的眼科医护人员送去最温暖的关怀和最热切的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会议大咖云集,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会长,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院士、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迅教授,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岚教授、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严宏教授、陕西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会长马波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刘武教授等多名眼科领域知名专家展开了线上学术交流。

同心「战」疫     「朗视界 沐光明」基金定向捐赠陕西

「西安不但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一个伟大的城市,我们西安的眼科医生非常棒,我们西安的医务人员非常棒,我们西安的老百姓非常伟大,相信疫情很快就会得到控制,我们会迎来一个伟大的防疫的胜利。」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宁利教授向西安的眼科医务人员致以敬意,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十四五΄眼健康发展规划的核心的关键词΄高质量΄,今天的会议,我们不仅是用一个特殊的形式来和西安的同道们共同抗疫,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的行动。虽然我们面临着疫情的考验,但是我们要不忘初心,要苦练内功,在疫情过去以后,我们还要为我们广大的医生做好我们的服务工作,服务于我们的患者。」

1.jpg

「这次疫情对陕西医疗界来说是巨大的考验,而此次会议的召开意义重大。」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眼科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眼科医院院长严宏对时刻关心疫情的眼科同仁们表示了感谢,「中国医师协会、国内顶级的专家、全国眼科同行、民族医药企业来做我们的后盾,支持我们抗疫,让我们非常感动。尤其在疫情趋于平缓的阶段举办这样学术活动,让我们备受激励,也让我们大家更有信心。」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会议的开场环节,康弘药业携手「朗视界 沐光明」基金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向陕西省眼科分会定向捐赠 10 万元爱心款,支持陕西医护人员抗疫以及眼科发展。

2.jpg

对于此次捐赠,康弘药业集团副总裁殷劲群表示,「岁末年初,千年古都西安遭受了千年一遇的疫情,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及时送来了关爱和关怀,康弘药业也不能落后,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我们的祖国,回报中国眼科的支持与帮助,与西安眼科界医生同心「战」疫。」作为中国民族创新医药企业的代表,康弘一直以推动中国眼科发展为己任,始终不渝,坚持不懈。

3.jpg

面对疫情大考,康弘药业集团 2020 年第一时间携手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朗视界 沐光明」基金,定向捐赠爱心款 400 万元用于推动眼科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关爱眼科医护人员。基金启动以来,无论是首笔 20 万元捐赠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还是在 2021 年援助福建东南眼科医院受伤的吴蔚林医生 8 万元、张帅医生 5 万元关爱基金帮助其度过难关,以及今天对西安眼科建设的支持,康弘药业一直秉承着「康健世人,弘济众生」的企业宗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医护关爱长效关爱机制,支持中国眼科事业发展。

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铭记。对于康弘药业的善举,王宁利教授给予了高度赞扬,康弘药业作为一家民族企业,无论是伤医事件发生,还是疫情来临,每当眼科界遭遇到困难,康弘药业总是第一时间以实际行动伸出援手,其爱国之心和民族情怀在眼科界有目共睹,此次定向捐赠西安眼科,是对西安医生的关心,对西安防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代表了民族企业和西安人民的心连心。

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眼科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眼科医院严宏教授表示,康弘药业是一家非常具有民族道义和家国情怀的公司,非常感谢康弘药业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陕西省眼科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学术年会,还是知识竞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康弘药业挺身而出,用爱心和行动挺起了中国眼科医师的脊梁。

4.jpg

「此次疫情中医务工作者以及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和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陕西省眼科医院将近 500 位眼科医务工作者几乎倾巢出动,在最艰难的时刻,眼科只留下 19 人坚守岗位,为全市的眼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保驾护航」,作为西安疫情的亲历者,陕西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会长,陕西省眼科医院马波教授十分激动,「我们的民族企业,在危难时能伸出爱心之手,支持医师协会举办学术活动,可以帮助大家舒缓一下紧张的思维,同时做一下总结,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

药物经济学是朗沐的责任,为国家医保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康弘药业不仅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在核心产品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中国眼科界,康弘药业研发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朗沐)被称为新时代中国创新药的一面旗帜。作为高价值的创新药,其药物经济学价值关乎国家,关乎中国眼科,关乎患者,一直备受关注。

药物经济学是国家医保谈判的重要评价工具之一,正是因为其优秀的成本效益,在 2017 年新医保谈判中,朗沐以 18.4% 的降幅顺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达成超出市场预期的优秀结果。2019 年,再次以同类药物中最低降幅通过国家谈判,其 wAMD、DME、pmCNV 三大适应证均被顺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医保支付价唯一高于国际一线品牌的中国创新药,充分展现了「世界制造第一大国」风采和实力。

在 2021 年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中,朗沐更是再次承担起了国家基药的责任,为国家节约医疗支出,为医院较低药占比,为中国患者最大获益的使命,在进口产品联手以各种理由、坚持不愿降价的僵持局面下,朗沐挺身而出,唯一承诺在中国市场降价,以「单支价格最低、注射支数更少、疗效安全性更优」的最佳药物经济学优势助力国家医保。

新医保,新征程,从 2022 年 1 月 1 日,朗沐以每支 3452.80 元的最美风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对于朗沐新医保的价格,王宁利教授是这样评价的,「朗沐新的医保价格比同类进口产品降低了将近 15%,比刚进入国内市场的同类产品降幅更大,给我们带来了利好消息,它的降价并不代表药物质量不行,在同等质量甚至略优的质量水平上,有一个价格优势的话,就非常符合药品药物经济学的要求,成本效益大幅度提高。」

创新为民    让朗沐之光照亮未来

新冠疫情全球形势下,医药、医疗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愈加显著,医药创新能力更加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强国要素。

「´中国的饭碗一定要端在中国人的手里´,粮食问题如此,关乎国民健康的医药领域更应如此。」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学科带头人颜华教授表示,「朗沐对于中国眼底病药物治疗具有两个重要的推动价值。第一个价值,就在于朗沐的横空出世,解决了国人眼底病变被国外药企´卡脖子´的问题,而且药效丝毫不输进口药,尤其是在疫情严重时期给中国医生和患者增添了一个能够自我控制来源的有力武器,填补了我国眼底病药物治疗领域的空白,意义十分重大。第二个价值,就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科学研究,推动了中国眼底病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研究。」

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朗沐深受中国眼科医生和患者的好评,并先后荣获了中国工业大奖、中国专利金奖,是中国生物创新药的标杆之一。2020 年,朗沐纳入《中国药典》,成为唯一纳入全球 5 大药典的眼科抗 VEGF 产品。

历经 8 年岁月,承载「国之重器」之责,如何稳固中国医药创新的良好成绩,如何使医药产业更好的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康弘药业未来的规划怎样,此次会议中给出了答案。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今后,康弘药业将继续持续投入研发新药物,赶超世界水平,在眼科领域继续生根。」殷劲群总介绍,「目前康弘药业已经布局多个基因药物,包括干眼症、近视防控等领域都有新的药物在研发,希望 3~5 年以后会给中国患者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对于康弘药业未来的发展,专家们充满了信心并寄语了厚望。

王宁利教授:「康弘药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给我们的民族企业做了表率,希望康弘药业继续努力,「过去是表率,现在是表率,将来还是表率」。    

颜华教授:「中国人要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企业必须要在新药研发上具有担当作为的精神,希望康弘药业在拓展药物研发领域大有作为,展现国之重器的担当和责任。」

严宏教授:「康弘药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尊敬。希望康弘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利用国内的病例数据,多做一些具有原创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马波教授:「朗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中国的医疗技术已经跟国际接轨,在这样的一个强大的后盾下,我坚信朗沐一定会走向世界,也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公认。」

]]>
<![CDATA[拜耳与 Mammoth Biosciences 将合作开发新型基因编辑技术]]> 2022-01-11 18:34:49.0 拜耳集团与  Mammoth Biosciences 公司(简称 Mammoth)今日宣布一项战略合作与选择权协议,旨在利用 Mammoth  的  CRISPR  系统开发体内基因编辑疗法。目前 Mammoth 公司正在利用自然多样性驱动下一代 CRISPR 产品。

Mammoth 公司开创性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同时也是单独的治疗方法。它将极大地增强拜耳的创新能力,更快地开发能为患者带来显著影响的疗法,并进一步强化公司近期建立的细胞和基因治疗平台。根据协议条款,两家公司即将开展的合作,将以肝脏靶向疾病为重点。

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拜耳处方药全球总裁  Stefan Oelrich 说:「Mammoth  的新型  CRISPR  系统与公司现有的基因增强及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平台相结合,将释放我们细胞和基因治疗策略的全部潜力。与 Mammoth  顶尖科研团队合作是一个重要支柱,将支持我们改善那些身患目前难治型疾病患者的生活。」

Mammoth 公司首席商务官兼治疗战略负责人  Peter Nell  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与拜耳合作。基于我们新型 CRISPR  系统技术飞跃,这项合作结合了拜耳在药物开发领域的优势专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有可能通过开发基于  CRISPR  的方法以满足临床所面临的适当紧迫性,使患者受益,同时确保学术的卓越性与安全性。」

细胞和基因疗法是药物开发领域发展的下一阶段。通过解决疾病的根本成因,这些新型疗法具有通过一次性治疗永久逆转疾病的潜力。当在活体外(体外)使用时,基因编辑是细胞疗法的关键推动力,当在活体内(体内)使用时,可以针对具有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多种遗传疾病实现靶向治疗。

Mammoth  公司包括  Cas14  和  Casɸ在内的超小型  Cas  酶专有工具包,允许将扩展的高保真基因编辑与靶向系统递送相结合。根据协议,拜耳有权使用这一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基于这些新型  CRISPR  系统的超紧凑尺寸,该技术具有优越的体内应用潜力。 

根据协议条款,Mammoth 公司将获得  4,000  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目标期权行权费用以及超过  10  亿美元的未来潜在里程碑付款,这些付款基于成功完成特定研究、开发以及商业等里程碑事件,涉及五个预先选择的体内适应症,其中首先关注肝脏靶向疾病。此外,拜耳将支付研究经费以及分层特许权使用费,最高可达净销售额的两位数百分比。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正在非排他性基础上探索体外项目相关工作。

]]>
<![CDATA[LEC 实验室效率大会圆满收官,「百舸联赢」计划正式启航!]]> 2021-12-20 17:27:26.0 图片1.png

2021 年 12 月 16 日,首届 LEC 实验室效率大会圆满收官。本次大会由全球实验室数智化服务引领者 iLabService 释普科技倾力发起,来自生命科学、医药研发、检验检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释放实验室效率」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大会期间,iLabService 释普科技 CEO 李康作为和「百舸联赢计划」的发起人宣布该计划正式启动,共 7 家企业作为首轮成员加入该计划。

国策的支持和资本的流入,生命科学、检验检测、学术研究等领域迎来最好的时代,随着这些领域的科研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效率驱动的实验室运营成为科学家与管理者追求的核心理念之一。由于实验室所处的行业特性,合规、风险、成本和效率,这之间的平衡是释放实验室效率的前提。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效率工具,通过自动化和数智化手段赋能科学家和实验操作员。通过不断加强对资源的感知能力,以基于流程的实时数据分析做为决策基础,逐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演讲嘉宾也呼吁有更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真正更懂科学家,更懂实验室运营,开发出真正「in Labs for Labs」的高效工具,能够让科学家更专注于科研,让实验室运营更简单,才能够释放效率,减少隐形损耗。

图片2.png

在本次大会上,各位嘉宾也表达了其观点

跨国药企创新中心资深运营专家吴国平 Roger 表示:「效率的根本是达到结果与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即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对于生命科学领域,效率几乎等同于与「时间成本」,让科研人员把时间花得更加有价值,真正交付价值到客户身上是关键。合规是效率的核心,规避风险是效率提升的方式。把实验室的效率、风险、合规都做到一个很好的平衡,将价值最终体现在整体运营的效率和成本上。」

九天生物 (Skyline Therapeutic) IT 总监蔡瀛捷 Stephen 认为:「实验室数字化的变革很重要,只有做到无感化数据采集,才能让这一变革受欢迎。 通过灵活配置的数字化管理,才能够真正赋能运营管理效率的提升。此外,对科学家来说,不做重复的低价值劳动,去做真的需要人去研究、思考、改进的科学实验。让科学家解放,赋能管理。」

中检集团理化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劲海说:「实验室的效率几乎决定了其未来的生存。面对高重复性和突发性的工作特点,就要求实验室做到敏捷管理,以应对资源的有限性,其核心包含对资源有效的感知与配置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化和定制化是不矛盾的,当接到一些定制化需求时,对资源的感知来自于以用户信息作为底层数据基础的数据模块,通过设计流程逐渐进行信息化建设,以保证资源的灵活配置利用。」

鼎岳生物 CEO 包元武博士认为:「随着中国制药行业发展水平逐渐与国际对标,可参考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小,我们需要自己去实现创新和创造。面对运营经验丰富的竞争对手来说,提高合规效率、提高创新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才能赢得胜利。而创新与合规不是矛盾的,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因而不断从管理中提炼出效率的提升。」

王国盛博士表示:「在我个人看来,实验室效率就等同于科研效率。将同样的重复性劳动简单化是最直接的「效率科研」场景,形成逆向思维,任何重复性劳动都应该想到「效率科研」的意识。同时,树立逆向思维意识、代码可视化意识、批量分析意识、自动化意识、简化流程意识与综合效率提升意识,最大化利用效率工具,优化复杂的工作场景,实现效率提升。总的来说,不仅要提高实验室的效率,还要提高科研的效率。同时,降低科研的门槛,创新科研的教育模式,相信中国的科研一定会越来越好。」

经纬中国创始人熊飞在大会上分享了他从资本角度对效率的解读,他说:「任何一个经济体,从规模驱动到效率驱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追求效率。从对内效率的角度来说,商业软件包含软件行业、云计算行业、SaaS 行业等是一个巨大的行业,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内部的资源需要合理计划,从人员到设备的效率都需要有提升和发展。从对外角度而言,解决方案的效率至关重要的,而服务则是核心竞争力。任何行业都是早期拼需求,后期拼供给。如何利用第三方的服务,划定服务的动态边界使其协助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更高,利用效率驱动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运作发展,将效率最大化。」

图片3.png

iLabService 释普科技创始人&CEO 李康在大会上给出了关于实验室效率的三个承诺:「第一,对客户,无论多渺小、多不起眼的需求,只要影响到实验效率,都可以在 LEC 这个自由开放的平台上去讨论,去解决;第二,LEC 将始终成为开放、自由的平台,可以让更多业内人士团结在一起,不断生长,去探索未来更大的可能性;第三,对合作伙伴,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把百舸联赢打造成一个去中心化的、中立的、平等的组织,开放、共享、联手共创,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会上,李康还分享了他对 LEC 实验室效率大会的信心与展望,他说:「将有价值的难而正确的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带来对应的回报,相信 LEC 实验室效率大会就是这样的事。我们会像做产品一样打造 LEC 实验室效率大会,不断迭代,让它成为真正的自由、开放的价值平台。」

他说:「iLabService 释普科技始终以客户实验室发展需求为发展动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实验室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协助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发展,推翻实验室行业内的思维定式,让数智科技赋能实验室效率发展。我们要真正的做到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去服务好科学家,在实验室的场景中,很多的细小的问题也许就在极大的干扰着科学家的工作效率。所以,也许很多外界看来并太被理解的创新,是我们在与客户一起的长期共创后被充分验证可以真正落地到实验室日常工作之中的。」此外,李康还表示:「实验室数智化转型离不开科研数据的自动收集、分析与整合,高效信息传递与共享,灵活的进行资源配置对实验室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iLabService 释普科技将从科研人员实际需求出发,解决真实场景中所面临的痛点问题,为实验室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助力实验室长久运营发展。真正的做到保护科学家,用技术手段赋能科学家。」

图片4.png

在本届大会上,由 iLabService 释普科技、Azenta、检测家、玄刃科技、少卿白鞘医疗科技、易质谱与慕尼黑展览等公司联合发起实验室行业的百舸联赢计划正式宣布启动。

百舸联赢计划着眼于打造一个中立、平等、开放的去中心化组织,成员之间利用自身技术与产品优势,针对解决用户在实验室效率方面的痛点与需求,精诚合作,一起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解决方案,与客户一起赢。百舸联赢计划将面向实验室行业整体,以解决实验室行业真实场景中的痛点为己任,将通用类与行业垂直场景的产品集结起来,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计划之中,共同推动实验室行业的效率创新与变革!

图片5.png

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当时。数智化时代已经到来,实验室行业正面临着新挑战、新发展、新机遇。我们共同的客户,他们需要的不是一艘舰艇,而是一支舰队!这样我们携手能提供给行业客户的实验室数智化转型方案将更加完善与丰富!实验室效率提升势在必行,数智化、自动化、服务化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的加入!

]]>
<![CDATA[Supernine 为广大消费者建立高标准健康生活方式新社区]]> 2021-12-20 15:26:08.0 1.jpg

关于我们

Supernine 于 1993 年成立于香港,是一家专注于膳食补充剂和营养品研发的科技型企业。透过尖端的生物科技研发, 核心开发和生产一系列产品,并已通过科学研究支持, 传播抗衰老的力量。我们相信,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结合我们的补充剂, 可以为人体带来巨大的健康益处。透过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可以树立一个高标准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

生产研发能力

Supernine 的产品结合了科学与营养, 以天然可靠的方式让您有看得见的健康活力。我们所有的生产设施都在美国, 产品皆经 NSF(美国全国卫生认证)、HACCP、ISO 国际标准化认证的工厂制造,并符合 FDA 规定的 cGMP 法规。我们的品牌经过多项国际权威品质认证,让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多一份信赖,多一份安心。

购买 Supernine 的产品, 您可以放心并相信您所买到的是经过大量科研测试的优质产品, 所有配方都经由第三方实验室作测试, 以确保所有产品的安全性。我们了解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我们的产品 100% 不含麸质、坚果及乳制品, 不含人工香料或防腐剂, 带给您百分百安心的健康补充剂。

我们是用绿色生物酶催化技术生产,这工艺产出的补充剂原料纯度高,生产方式也相对温和,更重要的是大幅减低有机污染和重金属含量,更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而且,Supernine 在产品含量上远胜同行的竞争对手,产品的纯度比起市面绝大部份的产品高出接近一倍,我们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助你启动年轻因子,修复 DNA 基因,延续生命健康。

我们的愿景

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尖端的合成生物科技,实现和达到人类抗衰老目的。我们非常重视 Supernine 的客户, 并时刻将您放在第一位。我们承诺提供专业支持和营养建议, 并且保证所有的原材料, 产品和服务都保持着高标准。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保健品牌。我们是一个值得骄傲的社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我们热衷于从内而外地照顾自己,让自己更健康,并将有同样热情和兴趣的人联系起来。让更多的人关注并着手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生活习惯。

]]>
<![CDATA[昂凯携底层核心技术,赋能肿瘤精准防治]]> 2021-12-17 17:13:13.0 近日,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肿瘤标志物临床转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云端召开,总经理赵辉博士受邀参加并做了《基于 DNA 甲基化超敏联检平台新型肿瘤标记物体系研发与应用》的主题分享。

我国肿瘤防控形势严峻

赵辉博士在报告中首先对我国肿瘤防控的形势作了简短介绍,癌症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仅 2020 年一年新发病例数就高达 457 万例,平均每天确诊人数达 1.25 万例,2020 年因癌症死亡人数高达 300 万例。我国的肿瘤防控形势已非常严峻,这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数字的背后也是一个个被毁掉的家庭。

在癌症的治疗端,早期发现,是治愈的关键。

国外的经验早已证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效果。

从左侧的统计图可以看到肿瘤Ⅰ/Ⅱ期患者生存期远远高于Ⅲ/Ⅳ期患者,像乳腺癌、肠癌等,如果早诊早治几乎是可以治愈的。在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癌症患者 5 年总体生存率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也反应我们整体肿瘤防控的问题,晚期发现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近二三十个百分点。

液体活检对于肿瘤防控意义重大

近年兴起的肿瘤液体活检技术可以说对于肿瘤防控意义非常大,肿瘤在进展过程中会释放或分泌肿瘤特有的信号,比如 ctDNA、外泌体、miRNA 等物质,一方面这些信号出现的相对比较早,另一方面液体活检具有取样方便、创伤小等优点,因此可以大大增加肿瘤机会性检出的概率,从这个角度来说,液体活检技术对于肿瘤防控意义重大。

美国肿瘤早检公司 Grail 利用五年的时间,花费了近 20 亿美元,通过多组学探索,最终证明 DNA 甲基化是肿瘤早检最佳标记物。

赵辉博士从主要功能、促癌机制、诊断优点、变化因素这四个方面对 DNA 甲基化的特性进行了介绍。

DNA 甲基化检测面临的挑战

尽管 DNA 甲基化检测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但仍面临不少技术挑战。

首先,肿瘤的发现存在一定的窗口期,而任何技术手段对于疾病检测都存在一定的窗口期,实践证明 ctDNA 检测技术要比传统影像学技术能更早的发现肿瘤信号,让肿瘤可检出窗口逐渐前移是医学进步的目标,因此早期发现肿瘤就是在追求检测极限,这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其次,血液中 ctDNA 浓度极低,每毫升血浆低至一个拷贝甚至没有 ctDNA 释放,我们可以观察到,随着肿瘤的分期进展 ctDNA 浓度逐渐升高,所以Ⅲ/Ⅳ期患者检出率会更高,这点也是和直观认知一致的。

此外,从每个分期数据单独来看,检测敏感性是存在天花板的,因为各肿瘤分期均有一定比例患者无法检出 ctDNA 信号,或者说这些患者根本就没有释放 ctDNA 入血,那么也就说释放 ctDNA 的人群比例就是 ctDNA 甲基化检测的极限。

再者,ctDNA 和 cfDNA 的片段长短存在差异, ctDNA 比来自正常细胞的 cfDNA(~166bp)更短,为(132~145bp)。这也就是说 ctDNA 碎片化程度更高,在加上实验过程中需要 C 到 T 的转化,目前主流方法是采用重亚硫酸盐方法,这将进一步损失 DNA 和降低 DNA 质量,增加检测难度。

最后,不同类型肿瘤 ctDNA 释放量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直接导致相同的技术在不同癌型检出率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在相同肿瘤类型的不同患者之间 ctDNA 含量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DNA 甲基化检测技术平台有很多,但大部分技术受制于灵敏度不高,不适用于低起始量 DNA 检测,比如基因芯片技术,一代测序技术等。目前,应用于 ctDNA 甲基化检测产业化技术主要有两大平台:qPCR 和 NGS。

qPCR

ctDNA 丰度极低,一次采血(5 ml)无法支撑 qPCR 技术多标记检测。此外,虽然 qPCR 技术非常成熟,灵敏度甚至可以达 2-3 个拷贝,但同反应孔多基因检测难度非常大,限制了 ctDNA 甲基化在这个平台的临床应用。

NGS

NGS 具有超高通量和发现或检测未知序列信息的能力,但 NGS 应用于 DNA 甲基化检测对痕量 ctDNA 定向富集也是有很大挑战的,此外还需要平衡检测成本、计算资源、计算时间等问题。

昂凯生命独家解决方案

ONCOCARE

传统的 PCR 技术每一次分子扩增释放一个荧光信号,我们结合 CpG 甲基化特征提出了「叠瓦放大」原理,结合荧光微球,实现 DNA 甲基化超敏联检技术。MeMore 技术叠瓦式把连续的 CpG 位点的 C 全部标记荧光信号,右图是我们连续三倍梯度稀释样本检测,MeMore 技术检测极限在第 6-7 次之间,qPCR 技术检测极限应该是在第 4-5 次之间,显示出 MeMore 技术极佳的检测性能。

昂凯生命自主研发的 MeMore 技术可以实现多个标记位点同反应孔,并且同步实现检测靶标,纵向和横向信号放大,可以显著的提升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该说 MeMore 技术在灵敏度、成本、通量、检测时间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平衡。

综上,DNA 甲基化超敏联检技术(MeMore),突破了传统核酸检测技术的瓶颈,实现多靶点联合信号叠瓦式放大,并已在多种癌症样本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基于 MeMore 技术的多标记联检产品队列验证性研究结果敬请期待。

昂凯生命希望与国内同道携手为降低肿瘤死亡率做出贡献,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跨越!

]]>
<![CDATA[康弘药业「守护光明 奔向未来」系列公益活动荣获 2021 健康中国创新实践大奖]]> 2021-12-17 15:22:02.0 1.jpeg

12 月 15 日,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支持下,由人民网主办、人民健康承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学术支持的首届人民健康大会暨 2021 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实践案例总结大会在京举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主席、健康中国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陇德,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长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等来自大健康领域的各方领导、嘉宾汇聚一堂,分享、探索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以来的优秀经验和推进方向。

由国务院推动成立并由国家卫健委直属管理的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对本次大会进行了专项支持,大会还围绕「健康中国专项行动」,评选出了符合「健康中国 2030」目标方向的最佳实践案例。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联合人民网·人民健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守护光明 奔向未来」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调研暨近视防控科普系列公益活动,从 357 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 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实践(健康责任)优秀案例」。

2.jpeg

会上,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自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多部门协作、跨领域推动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社会更加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近视防控形式严峻 合理分工汇聚各方力量

健康中国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社会多方力量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共治格局。此次 2021 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是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健康中国建设,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深入人心的助推器。

作为中国医药创新的代表企业,康弘药业立足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阶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在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和助力人民群众健康的各项创新惠民之举都备受行业关注和赞扬。本次大会上,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包括「守护光明 奔向未来」等 10 大项目在内的优秀案例进行了现场颁奖与案例分享。项目的联合发起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分享中表示,近视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情况尤为突出,我国初次诊断近视后 5.5 年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最高达 58%,12 岁以下既有近视的患者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较高。而高度近视将增加病理性近视及其他眼病风险,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国家在《「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指导中,都对近视防控屡有提及。

3.jpeg

该系列公益活动的实施,就是为进一步评估我国高度近视患者的自我认知、医务人员的患教情况等,为近视防控治疗提供实实在在的科学支撑,在近视防治与科普上闯出一条新路,做好近视防、控、治,还近视患者清晰明亮的世界。故在项目起始,项目组就进行了明确工作分工。全国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眼科学组、全国民族卫生协会眼科学屈光学组、国家卫健委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进行学术支持。

4.jpeg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则制定科学的项目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制定项目推进细节,发挥医院专业号召力,助力项目在行业内的作用和影响。人民网·人民健康与「近视小飞侠」志愿团队,则为项目在线上线下推进提供强有力的通路保障,提升项目在全国的影响力。康弘药业则充分发挥其在资源整合上的优势,联合各方搭建平台,配合各方在各领域各阶段落实项目推进计划。

调研打头科学调研 创新形式全方位覆盖

为了让该系列活动更据科学依据,从今年 2 月 14 日起,项目组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为期 4 个月的调研收集、数据分析。本次调查特意分为医护群体和患者群体,医护群体收集到有效问卷 306 例,覆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部门覆盖视光科、眼底科、眼科和医技检查部门;患者群体收集到有效问卷 6669 例,覆盖全国各地眼病患者。

5.jpeg

最终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患者对于病理性近视认知不足不系统,在对于医护群体的调研中,80% 以上的医生认为并发症危害的知识普及以及「定期诊疗与随访重要性」很重要,且这两方面的教育形式最需要加强。

基于此,该系列公益活动分别针对大众科普和医护教育,初期通过调研、健康跑和学术会议的形式,在两个群体中先进行宣传推广,使项目获得足够的关注度,并在此过程中,初步进行认知提升、知识科普和理念宣扬。在形成一定影响力和关注度后,邀请大咖专家进行系统认知提升,并在重要节点进行科普推广,不断加深补全大众对于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认知。针对医护,则着重通过全国眼科首个 MDT 平台——高度近视联合诊疗中心建设,一是提升医护群体的关注度,二是加强他们的系统知识储备、规范诊疗流程,三是通过他们影响更多患者和大众,提供更专业的诊疗服务。不同群体、不同策略、持续加强和多种形式创新互补,让项目实现全方位覆盖。

6.jpeg

目前,项目仍在持续推进当中,前期,共计 3 位眼科大咖专家进行持续科普图文输出;学术「云」会议吸引近 250 万人的观看和互动;全国首批 30 家医院授牌成为「高度近视联合诊疗中心」……

该系列公益活动创新性的通过区分大众和眼科医护,并根据科学数据的调研研判,创新采用线下线上结合、学术与运动匹配的多种活动形式,配合大咖专家的科普,联合诊疗中心挂牌等连贯、系统的创新实施方案,持续提高、补全社会对于近视的认知,充分认识近视的危害,优化眼健康的诊疗流程,完善眼健康早筛早治工作。

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眼健康事业一直同卫生健康事业一道,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跟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康弘药业参与的该系列公益项目助力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贴合社会情况及地方和行业特点,在提升各界关注眼健康之余,也为眼健康对于不同人群的教育工作和诊疗落地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示范作用,并让社会各界共同多关注孩子眼睛的未来,多关注关系国家重大命运的眼健康问题。该系列公益活动的获奖,也是社会对于康弘药业作为民族医药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实,持续践行「康健世人 弘济众生」企业宗旨的最好肯定。

]]>
<![CDATA[前沿生物 3CL 蛋白酶抑制剂临床一期桥接试验获批]]> 2021-12-16 15:28:30.0 截至目前全球至少已有 77 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奥密克戎毒株(英文名:Omicron)感染病例。这个由 201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变异而来的毒株很可能会比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感染率极高的德尔塔毒株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其传染力比德尔塔毒株增加了 37.5% 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奥密克戎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

奥密克戎首例确诊感染病例,是 2021 年 11 月 9 日在南非采集的标本中被首次发现,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的刺突蛋白突变数量为 15 处,而奥密克戎为 32 处。刺突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结合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融合、实现侵入。刺突蛋白突变数量增多,意味着这种病毒更易侵入人体,传染性进一步增强,病毒变体也可能绕过人体的免疫系统,同时也会使免疫细胞更难攻击病原体。

-1.png
奥密克戎与德尔塔刺突蛋白突变数量对比

叠加变种而来的奥密克戎毒株,使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局势不容乐观,而近期全球两个关于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中和效力的重要研究,确认了其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有可能是至今为止所有变异体中最强的。由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带来的严重威胁,急需通过新冠治疗特效药物与免疫疫苗共同搭建更安全有效的防控体系。

随着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到来,使美国本年度第三季度住院人数出现激增。2020 年 10 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吉利德科学的抗病毒药物 Veklury®(瑞德西韦, remdesivir) 用于治疗新冠住院患者,成为美国首个正式获批的新冠治疗药物。

短短一年时间,瑞德西韦的累计销售额达就到了惊人的 70 亿美元(2020 年 28 亿美元;2021 年至 42 亿美元),而吉利德对瑞德西韦的整年销售预期也在 10 月份被再次更新,提升至 45-48 亿美元,2021 三季度销售额环比上涨 132% 。瑞德西韦在销售收入上获得的高增长主要依赖于住院人数的增加。

-2.png
吉利德 Q3 季报,2021,https://investors.gilead.com/static-files/cf9f2815-947e-4d97-adcc-7d50ee064075/

瑞德西韦属于一种核苷类的抗病毒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毒 RNA 聚合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病毒 RNA 复制的作用。

近期因注射液中含有玻璃颗粒被客户投诉陷入召回风波的瑞德西韦,虽然上市以来被寄以厚望,但却争议不断。世界卫生组织于今年 11 月份发表声明说,不论新冠住院患者病情多严重,都不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进行治疗,因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或降低患者对呼吸机的需求等。作为新冠药物的瑞德西韦在临床治疗上的效果,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尚有待考量。

目前新冠治疗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可以划分为中和抗体和小分子药等,新冠中和抗体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中和新冠病毒,阻止病毒吸附和进入易感细胞,从而阻断病毒或其遗传物质进入胞内增殖。而小分子药物的作用机制比较多样,大多通过干扰病毒自身的复制来达到消灭病毒的效果,目前进展较快的分别是 RNA 聚合酶抑制剂、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以及 3CL 蛋白酶抑制剂(3C-likeprotease,3CLpro)。

-3.png
针对 3CL 蛋白酶靶点开发抗新冠病毒药物的优势

3CL 蛋白酶是新冠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3CL 蛋白酶也是在病毒自身编码中剪切和加工 RNA 的主要蛋白酶,目前人们对 SARS 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 3CL 蛋白酶结构研究最多。在疫情爆发初期,国内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前沿生物(股票代码:688221.SH)即开展前瞻性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的研发布局,目前其在研、针对住院患者的抗新冠病毒新药 FB2001 进度在全球相对领先。

FB2001 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蛋白酶抑制剂,是基于冠状病毒主蛋白酶(3CL 蛋白酶)三维结构设计合成的拟肽类化合物,具有高效靶向抑制冠状病毒主蛋白酶、以及体外抗新冠病毒的活性,通过抑制 3CL 蛋白酶的催化功能而抑制病毒多聚蛋白前体的切割,阻断病毒复制,抑制子代病毒生成,其独特作用机制使其活性理论上不受任何目前集中在病毒 S 蛋白突变影响,更具稀缺性和独立性。

研究显示,FB2001 在实验动物体内展现出良好的体内抗病毒效果、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安全性,上述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科学》(Science)并作为封面文章刊登。目前 FB2001 正在美国开展 I 期临床试验,采用单中心、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设计,主要目的为评价 FB2001 在人体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FB2001 的主要目标人群为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在临床应用与产品剂型上,对标的竞品是瑞德西韦。但二者在作用机制上明显不同,FB2001 作为 3CL 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底物专一性,人体细胞中没有 3CLpro 的同源蛋白,其抑制剂对宿主具有潜在良好的安全性,从作用机制上,FB2001 的临床预期效果将更具优势。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仅有瑞德西韦一款药物可以用于针对新冠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FB2001 具备临床稀缺性。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前沿生物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射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FB2001 在国内开展药物临床 I 期桥接试验申请获批。作为目前国内唯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蛋白酶抑制剂,其临床试验的获批将进一步推进在中国的研发进程。FB2001 作为小分子类药物,在生产制备和化学合成环节相对容易,且生产成本优势明显,结合对瑞德西韦上市后的样本市场分析,FB2001 在作用机制、生产工艺和制造成本上均具明显优势,未来上市后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在这场事关全球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战役,也是在人类生命健康面前与病毒争分夺秒的赛跑,我们更加期待 FB2001 的科创成果早日转化,跑在病毒之前,守卫人类健康。

]]>
<![CDATA[县域学科与优势病种管理如何发展?糖尿病并发症管理项目备受关注]]> 2021-12-16 15:23:39.0 「十四五」规划将基层列为重点,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将医改工作向基层地区不断深入。7 月 17 日,在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中国县域卫生联合举办的「『健康中国 健康县域』中国县域健康大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的政府部门人士与行业专家,与近 3000 位县域医院管理者一同瞭望县域卫生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

01.jpg

在「县域学科发展与优势病种管理」分论坛上,十四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县域医院院长,以医疗技术和专科建设为核心,重点探索强化县级医院能力建设。特别是康弘药业基于自身特点,推进的糖尿病并发症管理备受关注,150 余位县域医院管理者来到会场,与线上 39.5 万余名医护工作者共同分享了此次盛宴。此次分论坛由人民网·人民健康提供媒体支持。

02.jpg

县域人口、患者数量庞大以学科建设和病种管理提升县域诊疗服务能力

03.jpg

在分论坛中,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张新华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陈卫昌教授以会议主席的身份进行了主持。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执行主席霍勇,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县域卫生系列媒体出品人谭勇,康弘药业集团董事、副总裁殷劲群进行了致辞。

04.jpg

霍勇教授首先从自身专业出发,他介绍,心血管病死亡占中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 2009 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这说明有大量的心血管病患者集中在县域基层,如何管理好他们,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的重点。除了心血管疾病,他认为,很多慢性病的诊疗服务工作其实是在县域基层,「我国县域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像康弘药业这样的企业倾力付出,他们为县域老百姓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合适产品和诊疗管理方案。各领域的专家和领导,共同探索县域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发展和优势病种管理,交流提升县域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的方式方法,相信能为开展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提供更多路径。」

多管齐下 多维度探索县域健康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人士介绍,2017 年,原卫计委曾印发《关于做实做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以五统一为抓手」:统一管理指南、统一人员考核、统一质量评价、统一监测评估、统一宣教内容。

为持续提升基层慢病防治管理能力,国家层面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探索基层医防融合服务模式,推动「上下分开」。不仅如此,国家层面推动建立基层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双向协作和转诊联动机制,以分级诊疗为抓手,推动基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医防融合。而随着《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的落地,将减轻数亿患者负担,有利于强化预防、减少大病发病率。

05.jpg

无独有偶,张新华教授在论坛的分享中,就高血压防治介绍了在中国河南实施的 HEARTS 中国高血压防治项目。该项目由政府领导,专家团队支持,乡镇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项目使用专业机构独立认证的血压血脂等测量设备和基于网络的临床诊疗支持与质量监测体系,帮助临床医生及时高效地诊疗患者,帮助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及时了解项目的质量和进展,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督促。项目自 2018 年 7 月启动,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参与 HEARTS 高血压防治项目的乡镇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从 54 个增加到 800 多个,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也从 700 多人增加到 40000 余人。张新华教授总结道:「该项目可以帮助改善高血压防治水平,帮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远离死亡和残疾。」

06.jpg

而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陈有信教授则指出,基层眼科服务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将面临极大挑战。陈有信表示,通过探索基于 AI(人工智能)的远程分级诊疗模式将能极大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同质化服务水平,减少患者往来奔波。以糖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I 筛查软件为例,将其放在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定期来筛查,只需拍摄患者眼底照片,然后上传到系统或者云端,系统就会自动给出辅助参考意见。将需要后续深度检查治疗的患者交由医生复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度无需后续深度检查治疗的患者,则给出健康指导建议。「人工智能将帮助基层医院更好地筛查糖网患者,从而让需要治疗的患者尽早治疗,进而大幅度降低社会总医疗成本。」

07.jpg

谭勇副会长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国家政策层面的情况,他表示,我国 60% 的人口集中在县域基层,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县域基层医院建设方向进行了明确,方案要求全面提高基层公共卫生、全科、中医等能力,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县级急救中心等。「方案对学科建设和病种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座的各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相信这次论坛会议大家能够充分交流、分享经验,为促进我国县域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康弘药业长期以来与大会各主办方合作,从学术交流和公益帮扶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县域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焦糖尿病并发症管理 以筛促防、以联盟提升诊疗服务

临床研究显示,约有 30%-40% 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 10 年左右出现至少一种并发症,而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与糖尿病本身相比,并发症才是患者最大的健康威胁。

08.jpg

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孙子林介绍,糖网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重则造成永久性视网膜损害甚至失明。孙子林教授指出,基于筛查的糖网三级预防要点分别是:糖尿病筛查+危险因素控制、糖网筛查+剩留风险管理以及眼科协作。孙子林指出,通过三级预防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延缓病程进展,防止患者失明。以筛促防,眼底筛查可使 DR 严重失明风险降低 94.4%。

09.jpg

「中国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随糖尿病(DM)患者增多而增多,视力受损人数不断攀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教研室主任罗静指出,DME 作为糖尿病主要的眼部并发症,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对患者的全身危险因素控制应当放在首位。一旦发生引起视力损伤的 DME,除了系统干预,眼部需要立即进行治疗。而抗 VEGF 已成为眼部治疗一线方案,「康柏西普作为新一代眼科抗 VEGF 融合蛋白,无论患者基线视力较差或较好,均可使患者显著获益。」

10.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陆付耳教授介绍,目前,在河南、湖北、山西、山东的多数二、三级中医医院中均设立了不同类型的专科建设项目,为进一步开展「中部地区中医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中部四省都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四省人口之和占全国总人口的 1/5,内分泌代谢病患者人数巨大,从而有丰富的临床科研资源。建立科研创新共同体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的疾病预防与诊疗水平,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1.jpg

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委书记孙庆才指出,建设成功的医疗共同体,是深化医改新的突破口,能够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专科建设水平,推动分级诊疗实施。以泗水县人民医院为例,该院以改革和完善医疗体制为突破口,向上级医院借势、多措并举,打好专业融合的「组合拳」,借智构建「医联体」,向下级医院送势、送智构建「医共体」,织密市县乡三级医院联动的健康网络。

12.jpg
从左至右:郑莉丽总编辑、罗静教授、董万利教授、吴爱勤教授、蒋卫民教授

随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吴爱勤,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万利,罗静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蒋卫民,中国县域卫生总编辑郑莉丽就促进县域慢病防治、管理及专科建设进行圆桌讨论。

各方认同 康弘荣获「县域卫生发展贡献奖」

无论是在分论坛致辞环节中,还是主持和演讲环节,致辞嘉宾、主持人和讲者都多次提到康弘药业及其产品和诊疗管理方案,均就康弘药业对于县域卫生健康事业的长期支持表示了感谢,充分肯定了康弘药业对于县域卫生发展的贡献。

13.jpg

作为此次论坛的公益支持单位,康弘药业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关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持续助力县域医疗建设以及精准健康扶贫工作,公益项目覆盖抗震救灾、精准扶贫、捐资助学、医患关爱、等多个领域,康弘药业的公益项目走进了全国多个老少边穷地区,捐资建校,为 6 万余名贫困患者赠药、爱心援助价值近 4 亿元。

殷劲群副总裁说,县域基层医疗有着不一样的需求,需要外界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康弘药业基于县域基层医疗的情况,结合自身产品特色,为县域基层医疗提供了糖尿病并发症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系统性的提升县域基层诊疗服务能力,为县域基层医疗提供了更多更好更适合的「子弹」。

正因如此,康弘药业在中国县域卫生举办的第五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系列评选中,被中国县域卫生、县域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了「县域卫生发展贡献奖」。

]]>
<![CDATA[林向前:以赤子之心做一场 「健康中国梦」]]> 2021-12-15 16:44:30.0 5326_html_1560e2332059036b.png

林向前:以赤子之心做一场 「健康中国梦」

提起 「生物医疗科技」, 很多人可能觉得高端又遥远,但它实际上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病毒的临床检测与研究中,生物安全柜等产品不可或缺;千万不育症家庭需要生殖辅助技术,帮助实现天伦之乐的梦想;无数病患和科学家翘首期盼,期待将新技术转化为治病救人的临床药物…… 这些愿景,正是林向前带着益世科回到祖国的动力。他说,他想以一颗归国华人的赤子之心,与中国的科学家们一起,做一场 「健康中国梦」。

二十年耕耘 做全球化 「生命之舟」 的掌舵人

林向前是一名 1984 年出生于新加坡的华裔,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是新加坡益世科生物 (Esco Lifesciences Group) 的 CEO、投资机构 EVX 的创始人。在很多人眼中,林向前无疑是一位精英人士,但谈起自己,他仍记得 13 岁起初入公司时,做打印文件、发送传真、当电脑 「网管」 的各种经历。「从最底层做起,我什么工作岗位都做过。」 林向前如是说。

5326_html_d50ccd212dd7e4c3.png

回忆青年时期,林向前说正是各个岗位的试炼才磨练了他的能力,他把沿途所有的挫折和收获都叫做 「交学费」。离开父母的保护伞屡屡碰壁,只身前往美国留学时的迷茫,初创团队时经历的失败与挫折,在他眼里,这些 「学费」 既是提升自己的试金石,也是人生奋斗方向的指南针。他直言羡慕当下的职场新人:「当下正是初创公司的黄金时期,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都给予了年轻人充分的实践机会,正适合年轻人在各个领域岗位上摸索自己、不断尝试、快速成长。」

沿途的风景伴随无数质疑的声音,他回忆,当他最初提出想把益世科发展成国际领先的安全柜品牌时,就受到毫不留情的各类打击,但林向前并不受外界干扰,他只目视前方。

林向前按照自己的发展蓝图,开始管理、业务两手抓。在管理中,他为益世科产品研发提供了非常多突破性、前瞻性提议;在生物科技领域,他通过自己不断学习,也逐渐成为资深行家。2002 年,林向前顺利通过美国 NSF 生物安全认证专家考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生物安全柜鉴定专家。此后,他受邀参与中国医药行业生物安全柜标准的起草与制定,也被选举为美国 NSF 生物安全认证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5326_html_7470832f56b7393d.png

2003 年,林向前被董事会正式任命为益世科副总裁,负责公司产品的研发以及海外市场的开发。两年时间,他主持完成的生物安全柜系列产品通过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多种认证,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林向前喜欢在每一个阶段给自己设立一个 「挑战不可能」 的目标,随着目标一个个的实现,益世科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响。

随后,林向前带领益世科乘胜追击,积极开拓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业务,并在各国设立子公司和办公室,逐步扩大全球销售、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覆盖范围。2011 年,林向前被正式任命为益世科总裁,全面接管公司运营,并提出 「产学研结合」 的发展蓝图。十年时间,益世科从新加坡本土的中小型家族公司,成为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工具细分领域的行业领导者,用 「狂飙猛进」 来形容林向前并不过分。

5326_html_70a0a6d523d95bb0.jpg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science」 是林向前为益世科定下的发展理念,也是他对医疗行业发展前景的独到见解。在他看来,医疗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而医疗产业的根本则是通过科技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林向前说,自己对公司发展的规划,既来自于家族几代人创业秉承的 「踏实、质量第一、价位合理」 的初衷,也吸收了留学时大胆开放、视野开阔的创新氛围,更融入了中华文明中 「悬壶济世」 文化的精神内核,而林向前的愿景,也正是益世科的使命和责任。

十年耕耘,益世科已经成为了产研一体的 「生命舰队」, 为世界范围内的 10 万用户的生物安全保驾护航。目前,益世科的服务已经覆盖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销售服务业务,在 20 个国家设立 30 多个子公司和 43 个办事处,进行全球销售、市场营销并提供售后服务。未来,益世科还将在 10 多个国家增设分支机构为用户提供更快速和便捷的服务响应。

全新赛道 「投资 + 孵化」 模式助推公司 3.0 转向

2015 年,林向前又给自己设定了新的 「挑战不可能」 任务。这一次,他把视角放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上。

如果说 1978 年,益世科创始人林丽右先生成立了益世科、生产洁净设备是林氏家族的 「第一次创业」; 益世科于 2005 年来到中国,并于 2008 年正式成立益世科中国子公司是第二次转向,那么今天的林向前正在做的,就是他的第三次创业。2018 年,聚焦生命科学领域早期项目孵化的 EVX 正式成立。

5326_html_c54e5727f7ba4fb8.png

林向前认为,做投资要将功课落到早期实验的验证上。「由于我们主要专注于早期项目,甚至是一些停留在实验室里的论文研究,所以为了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在选择投资之前我们会利用自身的实验室基础去做重复实验,重复了才会考虑推进。」 林向前如是说。

在他看来,国内的科学家缺乏足够的精力对自己的技术展开系统的专利梳理和申请,此时投资机构所起到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帮助科学家系统地申请专利、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是十分必要的,EVX 也一直在这样做。我们会戏称这是对科学家们的『一条龙服务』。」

5326_html_27ecada91b56c375.jpg

同时,林向前也强调 「投资环境本土化」 的重要性。他说,投资需要 「接地气」, 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特点。新加坡公司有着联动 「中西合作」 的独特优势,美国公司有一些技术领先的领域,而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人才辈出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无限可能,急需孵化机构帮助科学家们和市场相对接。因此,需要结合科研院校、机构突出的基础科研结果,去筛选哪一些技术能够被转化成平台型公司,进而生产新药。目前 EVX 已成功孵化五家创新型治疗平台技术公司,其中林向前和香港城市大学史家海博士共同创立的科镁信生物医药 (Carcell Biopharma) 近期宣布完成超额认购的超亿元种子融资,随后科镁联生物 (Cargene Biopharma Inc.) 宣布完成 1920 万美元 pre-A 轮融资。

5326_html_1c2bec2dc7292ae4.png

林向前说,EVX 的核心重点是 「原创情怀、素质说话」。林向前最关注的还是技术的质量和原创的品质。他把投资当成创业项目去运作,陪伴每一个新兴技术的成长,服务于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

归国新赛道 赤子之心的 「健康中国梦」

在新加坡取得亮眼成绩的同时,林向前 「回家」 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林向前说,他笃信中国生命科学生态系统的发展,将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而倾注自己的能力参与如今 「健康中国」 建设,造福更多国人,是他这个多年漂泊的游子仍然炙热的 「中国梦」。

图片1.png

多年来,他不仅始终关注着祖国的发展,也始终基于自己的国际视野思考生物医疗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前路。凭借多年深耕商场的经验,他一眼就看出解题的 「题眼」。中国的医疗行业要想成为全球的核心,就需要一个中介,一个既能把技术从国外 「引进来」, 也能把国内有竞争力的产品 「送出去」 的桥梁。林向前想,自己与 EVX 正是这个沟通互联的 「桥梁」。

一方面,EVX 可以多元配置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人才和技术市场,不断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带回中国,实现国产化。

5326_html_80f0a1362d01f529.png

另一方面,林向前也看到中国实际上拥有供应链的优势,很多产品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市场需求,他希望通过 EVX 来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到 「中国智造」。

早在 2002 年,林向前便开始进军中国市场。这一年,益世科生命科学仪器产品全面进入中国市场。非典期间,他又以海外专家的身份,前往北京参与生物安全柜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助力疾病防控。随后的 19 年里,益世科持续为中国的生命科学工作者提供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专用设备。

5326_html_e63d493f314de70b.jpg

林向前深知,医疗科技是民生之本,国内的政策也利好创新,正是他大展宏图的好机会。因此,他对益世科中国化道路的未来充满信心和野心:「益世科即将建立全球双中心的策略,一个在新加坡,另一个就是在中国。」 坚持深耕中国市场,建立起植根中国的全球化生命科学生态系统,成为益世科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球生物医疗市场需求激增,作为新冠检测实验室必备设备,益世科生物安全柜的销量直线上升,中国区增长了近 6 倍之多。中国市场的响应和肯定让林向前更加坚定了继续在国内发展的决心。随后,益世科在江苏太仓建立了投资超 1 亿元、占地超 20000 平方米的生产中心,这是益世科中国本土化赛道上一个新的节点。

5326_html_410005e33ac90a4c.jpg

林向前介绍,未来,益世科中国将作为生命科学、医疗设备、生殖医学、精准医疗的加速和商业化平台,以服务于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满足 「健康中国」 的战略需求,为国内医疗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EVX 联合创始及天使投资商业化项目,以细胞基因治疗技术,作为全新创业着力点,切入生命大健康领域。细胞基因治疗技术拥有极为广阔的医疗前景,将全面补充中国生命大健康领域的市场空白。

5326_html_6ceceb42339d6ef9.png

如今,林向前已经把家搬回了上海。瞭望外滩,他感受到自己的脉搏也正和中国节拍一起跳动。37 年前,林向前的爷爷为他取下 「向前」 这个名字,而这一次,他乘上了祖国发展的列车,在全新的赛道上,带着益世科和 EVX 一起,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深深扎根,继续大步向前。

5326_html_ff79fbd1d65aaf3.png

]]>
<![CDATA[解码加速新范式|创·新生 展·智途——2021 年首届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 2021-12-15 10:25:28.0 1.png

数字医疗背景下,新技术与健康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医疗市场的投资热情也被彻底点燃。

12 月 10 日,聚焦新科技时代下热门医疗赛道的「创·新生 展·智途 Born to Innovate·Aim High——2021 年首届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大赛」在上海张江如期拉开了帷幕。用创新赋能医疗,让技术充满温度。

本次活动由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全力打造,旨在更好地挖掘医疗科技领域的潜力项目,提速初创项目创新创业步伐,加码本土数字医疗生态圈建设。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先生、国药资本执行董事周玄先生、创业接力基金投资总监刘汪慧子女士、张科禾润副总经理顾杰锋先生、西门子医疗风险技术经理刘鹏飞先生担任大赛评委,15 家深耕在医药科技领域的优质创业参赛项目代表莅临现场。

2.png

张江  :  产业   新未来  ·  新生态

3.png

大赛初始,上海张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张江药谷平台总经理姜涛提到,张江拥有着全球屈指可数的创新生态,具有创新研发技术领先、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创新平台自成体系等明显优势,已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来自全球的医疗健康领域的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在张江聚集,国家级和市级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也纷纷落地。近几年来,张江集团与多家跨国企业合作共建开放式创新中心,实现了从全球集聚到创新引领的快速发展,建设了全球瞩目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期待依托跨国企业强大的创新体系与成熟的业务体系,促进更多生命科学技术转化为有价值的医疗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推动张江科学城、浦东新区,乃至整个上海的生命健康产业升级发展。未来,张江将继续构建创新共同体,提升生态竞争力。

分享  :  有影响力的创新

4.png

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负责人赫伟博士指出,如今的医学主要侧重于治疗疾病,但在未来,医学将越来越能够起到预防作用。助力打造一个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更具预防性和支持性的医疗体系,成为了当今医疗科技领域创新的重点。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致力于在先进诊疗技术,医疗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医疗器械领域与初创企业、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为合作伙伴提供实验设施及服务。通过和西门子医疗的产品团队建立合作,连接西门子医疗全球的专家网络,验证产品方案,亦有可能和我们一起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

路演  :  梦想加速时刻

经过前期的筛选与交流,共有 17 家深耕在医药科技领域的优质创业项目从 50 余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进入最后的路演环节。由于疫情等防控要求,共有 15 家来到现场进行路演,涵盖了医学影像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影像引导的手术解决方案、体外诊断:生化免疫、POCT 等、数字病理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 (肿瘤等方向)、放疗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手术机器人 (心血管、活检等) 解决方案等医药科技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入选项目均为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相关专利权的优质企业。

1642045899854780253-10_small.png

部分路演项目

在近 3 个小时的时间内,15 个项目代表依次就各自项目的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团队构成、融资规划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路演期间,创业者们展现出独特的热情与自信,数字浪潮扑面而来,带来了技术与医疗的完美融合与惊喜碰撞。

同时,点评嘉宾们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与资源背景,对项目的先进性、创新性、行业痛点、商业模式以及财务状况和融资需求等各方面进行了结构化诊断与评分,并结合企业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专业点评、提出针对性建议。

6.png

最终,医疗医药领域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商-小牛医药服务、丸蝶数字肿瘤解决方案-拿笛智能、中枢神经智能三维成像解决方案-爱谨智能获得三等奖; 数字乳腺影像解决方案-安贞医疗、智能康复机器人-金矢机器人获得二等奖;4K 内窥镜摄像系统-图格医疗摘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桂冠。获奖项目将获得由创新中心提供的各类创新资源支持,在多方助力下,一同抢先洞悉产业未来,解码加速范式 !

至此,创·新生 展·智途 Born to Innovate·Aim High——2021 年首届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大赛圆满举办。在未来,西门子医疗创新中心将积极与更多有远见的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大学等建立合作,促进更多医疗技术转化为有价值的医疗产品和服务,成为上海医疗创新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赋能更多企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7.png

]]>
<![CDATA[锐格医药和美国礼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究与开发代谢疾病创新疗法]]> 2021-12-14 09:56:18.0 12 月 10 日,上海齐鲁锐格医药研发有限公司(「锐格医药」)和美国礼来公司(「美国礼来」,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LLY)联合宣布一项研究合作和专利许可协议,双方将在未来数年内在临床前药物开发、临床研究及商业化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共同开发针对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

根据协议条款,锐格医药授予美国礼来一项关于锐格医药的知识产权许可,美国礼来可选择延长该项许可。礼来将负责除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外的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锐格医药将保留在大中华区的上述权益。该项合作为双方就现有分子与技术平台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提供了契机,将极大助力双方公司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锐格医药已发展成为拥有自主 AI 辅助新药研发平台 CARD(Computer Accelerated Rational Discovery)的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这次合作是对锐格医药核心技术和研究能力的全面认可;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将着力研究、开发和商业化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为全球数亿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 锐格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邱夏杨博士说。「我们非常高兴与礼来公司达成这项战略合作。礼来是全球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与锐格医药的合作进一步扩展了礼来公司为全球代谢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美国礼来代谢病研究与临床开发副总裁 Ruth Gimeno 博士说,「锐格的技术平台将帮助礼来进一步加速在糖尿病和减肥领域的创新研究,以及寻找突破性疗法。」

锐格医药将获得总计 5000 万美元的预付款,其中包括部分股权投资。另外,锐格医药还将获得最高 15 亿美元的潜在临床前、临床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个位数至较低两位数的全球销售分成。

关于锐格医药

锐格医药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成立三年半以来,凭借自身 AI 辅助新药研发 CARD 平台锁定制药界「久攻不下」的靶点并开发具有临床差异化优势的创新药物。公司聚焦肿瘤、免疫和代谢三大治疗领域。锐格医药拥有的 AI 辅助新药研发 CARD 平台深度融合了包括结构生物学、计算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临床开发等跨学科知识与行业经验。迄今为止,锐格医药已成功组建了一支多学科、行业经验丰富的科学团队,并建立起高效的新药创新体系,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创新药 (first-in-class) 和最佳同类药 (best-in-class) 开发。如果需要了解更多锐格医药的信息,请登录 www.regor.com。

关于礼来制药

礼来制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药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改善人类健康水平。礼来制药诞生于一个多世纪之前,公司创始人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药品以满足切实的医疗需求。今天,我们仍然执着于这一使命,并基于此开展工作。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的员工始终努力研发能为人类生活带来改变的药物,并将其提供给那些切实所需的患者。不仅如此,我们还致力于改善公众对于疾病的理解、并更好地开展疾病管理,同时通过投身于慈善事业和志愿者活动回馈社会。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礼来制药的信息,请登录:www.lilly.com。

]]>
<![CDATA[联拓生物宣布公司近期动态并发布 2021 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2021-12-10 18:42:16.0
  • 启动并完成 Mavacamten 对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给药

  • 启动 Infigratinib 在中国胃癌和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 2a 期临床试验

  • 任命科学和商业部门管理人员, 壮大领导团队

  • 完成首次公开发行, 发行所得款总额约 3.345 亿美元, 可提供至 2023 年的现金流

  • 2021 年 12 月 9 日,联拓生物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IAN), 一家专注于为中国和亚洲主要市场的患者带来创新性药物的生物科技公司, 今日宣布公司近期动态并发布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过去几个月中, 联拓生物团队达成了多个有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包括启动了公司首个临床试验, 完成了我们第一次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给药, 并成功完成了我们的首次公开发行。」联拓生物首席执行官王轶喆博士表示,「未来一年, 我们将继续推动创新药物管线的开发, 并预计将开展四项关键性研究, 以支持我们业务所在地区的监管审批。我坚信, 我们拥有的领导力、专业知识, 以及必要的资本资源, 能够帮助联拓生物履行为亚洲患者提供颠覆性药物的承诺。」

    近期业务亮点及临床发展动态:

    启动并完成 Mavacamten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志愿者招募和给药

    • 11 月, 联拓生物启动并完成了对中国健康志愿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招募和给药。

    启动 Infigratinib 对胃癌和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的 2a 期临床试验

    • 8 月, 联拓生物宣布,infigratinib 完成了 2a 期临床试验的首位患者给药。该试验的目标群体包含伴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 基因扩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 以及因 FGFR 基因变异导致的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

    联拓生物任命两名独立董事

    • 10 月, 联拓生物任命吴人伟先生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吴先生曾任强生中国区主席。

    • 10 月, 联拓生物任命 Susan Silbermann 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Silbermann 女士曾任辉瑞新兴市场全球总裁。

    招募中国关键员工, 壮大联拓生物领导团队

    • 10 月, 联拓生物任命 Michael Humphries 博士担任公司首席科学顾问, 负责指导公司的研发战略, 推进管线产品开发, 并领导对新药引入许可机会的科学性评估。

    • 8 月, 联拓生物任命钱江先生担任中国区总经理, 负责构建公司运营和商业化所需的基建设施。

    完成首次公开发行

    • 11 月, 联拓生物完成首次公开发行, 出售和发行 20,312,500 股美国存托股份 (ADS), 每股 ADS 公开发行价格为 16.00 美元。IPO 结束后, 承销商行使部分 ADS 超额配售权, 以每股 ADS 16.00 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价格额外购买了 593,616 股 ADS。

    • 首次公开发行和超额配售后, 联拓生物发行所得款项总额为 3.345 亿美元, 扣除承销折扣和佣金后的所得款项净额为 3.111 亿美元。

    2022 年预计关键里程碑事件:

    Mavacamten

    与百时美施贵宝 (BMS) 合作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 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和某些形式的心力衰竭

    • 联拓生物预计于 2022 年第一季度启动 mavacamten 在中国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 3 期 EXPLORER-CN 试验, 以支持中国的监管审批。

    • 针对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提出的用于治疗有症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oHCM) 患者的 mavacamten 新药申请, 联拓生物的合作伙伴 BMS 已宣布《处方药申报者付费法案》(PDUFA) 的目标日期为 2022 年 4 月 28 日。

    TP-03

    与 Tarsus Pharmaceuticals 合作的 y-氨基丁酸门控氯通道 (GABA-Cl) 拮抗剂, 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和睑板腺功能障碍

    • 联拓生物预计于 2022 年下半年启动 TP-03 在中国蠕形螨睑缘炎患者中的 3 期试验, 以支持中国的监管审批。

    • 联拓生物的合作伙伴 Tarsus 宣布, 该公司预计于 2022 年第一季度披露 TP-03 在蠕形螨睑缘炎患者中进行的 3 期 Saturn-2 试验的顶线数据。

    NBTXR3

    与 Nanobiotix 合作的放射增敏剂, 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适应症

    • 联拓生物预计于 2022 年下半年在 Nanobiotix 筹划的 NBTXR3 全球关键性 3 期试验中, 开始对中国患者进行给药, 用于治疗不适用顺铂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老年患者。

    LYR-210

    与 Lyra Therapeutics 合作的鼻内抗炎药物基质, 用于治疗未接受过相关手术治疗的难治性慢性鼻窦炎

    • 联拓生物预计于 2022 年下半年在 Lyra 筹划的 LYR-210 全球关键性 3 期试验中, 开始对中国患者进行给药, 用于治疗未接受过相关手术治疗的难治性慢性鼻窦炎患者。

    2021 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研发费用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三个月, 研发费用为 470 万美元,2020 年同期研发费用为 1.169 亿美元。2021 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90 万美元用于人事相关费用, 以及 210 万美元用于支持临床试验而进行的开发活动的专业费用。

    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三个月, 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为 890 万美元,2020 年同期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为 210 万美元。一般及行政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增加造成工资和人事相关费用 (包括股权激励费用) 的上涨, 以及法律、咨询和会计服务费的增加。

    净亏损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三个月, 净亏损为 1,310 万美元, 或每股净亏损 0.63 美元,2020 年同期净亏损为 1.202 亿美元, 或每股净亏损 11.71 美元。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 1.090 亿美元, 其中不包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所募集的 3.111 亿美元净额,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 2.544 亿美元。公司预计, 当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包括随后于 2021 年 11 月首次公开发行所募集的净额) 将足以维持公司到 2023 年的营业费用和资本支出需求。

    关于联拓生物

    联拓生物 (LianBio) 是一家跨国生物技术公司, 其使命是为中国和亚洲患者带来颠覆性药物, 改变长期以来本地区缺少创新药物的状况。通过与全球高度创新的生物制药公司合作, 联拓生物正在推进其多样化的临床候选药物产品管线, 有可能推动心血管、肿瘤、眼科、炎症疾病和呼吸系统不同适应症的新治疗标准。联拓生物正在建立国际化的基础设施, 从而将公司定位为首选的合作对象, 并为合作伙伴提供进入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的平台。

    ]]>
    <![CDATA[美控 KONG 打造产业新生态,智控中国建筑数字化未来]]> 2021-12-10 18:37:06.0 继 11 月初在上海首次重磅发布 KONG 美控品牌及战略后,12 月 8 日,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再携其全新 KONG 美控品牌及美控 C3 SI 战略的豪华阵容登陆广州,向行业专家、产业合作伙伴、媒体集中展示了旗下全线核心产品,并以《赋宇新生·中国楼宇自控白皮书》的创新视角和深刻洞察重新审视并解读了中国楼宇自控产业的生态结构。

    美控 KONG打造产业新生态181.png
    (美控 KONG 品牌赋宇新生广州发布会)

    美控 KONG 战略底层逻辑促进产业供需双侧共生

    肖建平主任在开幕致辞中提到:当前,国家提出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楼宇自控在建筑能效提升和基础数据的重要性更为不可或缺。但时至今日,楼宇自控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控制策略缺乏针对性,系统调试不到位,后期环境维护人员缺乏培训,专业素质不足等诸多问题,且楼宇自控高端市场至今仍被国际品牌所垄断。而美 KONG 品牌的诞生及白皮书的发布对中国楼宇自控行业都具有很好的指导及探索意义。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信息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肖建平开幕致辞)

    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推动时代变革:美的集团副总裁、楼宇科技事业部总裁管金伟致辞。他指出当前中国楼宇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要结合中国建筑特点和实际运维场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建筑发展之路。作为中国楼宇自动化的引领者,美控将为行业梳理出前进方向,把脉长期发展的突破方向,持续投入,结合外部技术与需求正在推动甚至迫使建筑行业的加速变革,践行「 赋宇新生 」的使命。


    (美的集团副总裁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总裁管金伟致辞)

    另外随着随着 AI、大数据、云计算等通讯前沿技术的广泛运用,Z 世代对智能化的关注,均为当下智慧建筑赋予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也同时提出了新的课题。

    尽管国际品牌至今占据着楼宇自控的主要市场,但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目前国产品牌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技术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准。未来,中国楼宇自控产业的发展重任无疑落在了民族品牌肩上。

    面对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美控的战略格局并非在一个「零和」市场中单纯追求自身的市场份额,而更看重与国际品牌取长补短、协同成长,持续增强楼宇自动化对中国市场本土化需求的贴合力,以更便捷的应用与操控力释放出更大的复合型价值表现。

    美控 KONG C3 SI 战略框架底层逻辑:以关注系统、业务表现和多维人群的用户体验为中心

    美控 KONG 发布的 C3 SI 战略框架囊括了 KONG Space 集成化空间控制器、KONG Cell 物联 DDC、KONG Cabinet 强弱电一体柜、KONG Inside 控制芯片和 KONG CUBE 楼宇自动化开发者社区等模块,让不同建筑中的人们更少关注设备本身,更多关心系统、业务表现和多维人群的用户体验。


    (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靖博士上台发布美控 C3SI 战略及行业白皮书)

    作为楼宇自控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单元,美控 KONG Cell 以联网智能、脱网运行、持续进化和极致体验重新定义了 DDC,塑造出以物联网技术为基因、OT/IOT/CT 技术相融合的新物种,打通了物理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的入口。


    (KONG 美控智慧建筑研发部长阎杰上台发布 KONG Cell 核心产品)

    美控 KONG Cell 物联 DDC 展现出了超高性能、软件驱动硬件、安全可靠、 灵活易用、即插即用、强实时性、开发者生态、灵活部署节省空间、内置多种逻辑块及算法、以及多通讯协议物联等十大科技之光。借助自身核心差异化优势,实现超高性能表现、即插即用、更广泛的兼容性,开启了楼宇物联网网络安全新纪元。

    KONG Cabinet 强弱电一体柜及高效机房解决方案则集成了深度自学习云服务 Dojo、自动驾驶软件+成熟算法模型、智能汽车+车周摄像环境视觉、深度自学习云服务 XBrain(融合智慧运维引擎、数据挖掘引擎、优化决策引擎)、自动驾驶软件+成熟算法模型、智能系统+能效监测感知执行等硬件层、软件层和云端的六大模块,以科技化、智能化、OTA 升级实现了全面在线管控、云能效引擎提效,重塑了用户体验和服务模式。


    (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超高效研究院李元阳博士上台发布 KONG Cabinet 核心产品)

    KONG Cabinet 以扁平化物联结构来减少控制和管理鸿沟,实现了设备与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对集成化软硬件功能、标准化柜体机与高可靠 KONG Cell DDC 保障的综合运用,输出了模块化集成、降本增效和优化运营的价值回报。

    在未来的产品生态规划与布局上,KONG Space 集成化空间控制器实现了行业场景空间模块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运营目标,并将资源围绕空间功能扁平化整合、最终用户均可便捷使用进行设计,针对特定行业功能区域定制集成化区域控制器,在硬件上集成常用设备控制功能和区域监控功能,在软件上与其他自成系统的行业应用及行业 IT 系统打通,成为面向行业智慧场景的 Hub。

    美控 KONG 超越于当前中国楼宇自控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展现其行业先行者姿态和地位的标志是其 KONG C3 SI 战略的生态思维格局。跳出了技术范畴,以可持续发展的眼界致力于发展人才造血能力。KONG C3 SI 战略通过打造 KONG Cube 线上线下人才生态社区,构建出网络、开发者社群、建筑云和专家生态四维架构孕育理念文化,以推动建筑数字化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并赋能核心服务商及生态合作伙伴。

    美控  KONG 与合作伙伴现场签约达成重磅合作,全方位铺设互联互通、协作共生的行业生态

    在积极求索的路上,美控 KONG 始终看重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发展,持续致力于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各方铺设互联互通、协作共生的合作生态。此次发布会,美控 KONG 与和佑国际医院、安捷物联、广州地铁完成了战略合作的正式签约。


    (美控智慧建筑与和祐国际医院现场达成深度签约合作)

    位于广东顺德的和祐国际医院是一所建筑面积约 35 万平方米,规划床位达 1500 张,总预算投入达 100 亿元的民办非营利性国际化综合医院。美控智慧建筑将就透明门诊、智慧病房、综合运维等多方面与和祐国际医院合作共创,推进智慧医院的建设与运营,造福市民就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它将成为美控 KONG 在医疗行业场景的智慧应用示范性样板。


    (美控智慧建筑与天津安捷物联现场签约达成战略合作)

    安捷物联作为由国内 24 位院士、9 家行业巨头共同发起的国内最高规格的开放智联联盟(OLA)的副理事长成员单位、及国际雾计算联盟成员之一,在物联碳中和与碳服务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美控 KONG 携手安捷物联,共同打造了全国第一个通过 BSI 认证(BA PAS 2060 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的碳中和审定标准)的碳中和建筑。


    (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及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与广州地铁设计院现场签约达成深度合作)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享誉全国的国家综合甲级设计研究单位。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及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与广州地铁设计院深度合作,在轨道交通综合环境控制、高效机房等方面实现了众多学术突破,携手推动我国轨道交通发展。

    美控 KONG 开启「洞察楼宇自控新未来」圆桌对话

    随后,在「洞察楼宇自控新未来」的圆桌对话中,由美控企划与产品管理总监孙笑寒主持,邀请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信息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肖建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耿望阳、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建筑智能化分公司副总经理庄新雄、和祐国际医院院长王建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治新等专家,热烈探讨了中国楼宇自控产业的行业应用场景实践、行业瓶颈、突破方向和发展趋势,并肯定了美控 KONG 品牌开启中国楼宇自控新纪元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


    (「洞察楼宇自控新未来」圆桌对话)

    美控 KONG 树行业工程标杆,荣誉等身

    美控 KONG 在轨道交通、地产、医疗卫生、酒店商业、数据中心等行业板块打造的样板工程数不胜数,使建筑在各个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中都获得了全生命周期的能耗管理和智慧运维表现。

    广州地铁 7 号线西延段项目就是美控 KONG 黑科技应用的集大成者。美控 KONG「高效机房+智慧末端+M-BMS 超高效智能控制系统」打造的风水联动、智能化全系统高效节能方案在广州地铁的建设和运用属于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地铁车站实现了全年系统综合能效达 3.5 以上,机房综合能效达 5.0 以上的卓越节能表现,并获得了国家节能认证、美国 AHRI 认证,技术获得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评定。


    (「2021 年十大楼宇自控品牌奖」颁奖典礼现场)

    除各行业领域样板工程获得了各类国内、国际专业技术认证和评定之外,美控 KONG 所斩获的行业荣誉也不计其数。12 月 9 日,美控 KONG 斩获了被誉为智能建筑行业「奥斯卡奖」的「2021 年十大楼宇自控品牌奖」。该荣誉无疑是对美控 KONG 在行业的技术实力、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等全方位综合实力的佐证和最高价值认定。


    (美控 KONG 获「2021 年十大楼宇自控品牌奖」殊荣)

    赋宇新生,智控建筑数字化未来!始终将用户体验置于首位,美控 KONG 诠释了美控智慧建筑作为中国楼宇自控民族品牌的企业使命与行业担当。未来,美控KONG 将始终立足本土和国情实际,与时俱进,以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创新赋予中国智慧建筑产业发展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源源不断的澎湃生命力。

    ]]>
    <![CDATA[商汤科技携手澳门镜湖医院,共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发展]]> 2021-12-09 16:20:00.0 在近日于澳门举办的全球首届「BEYOND Expo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上, 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 SenseTime 与澳门镜湖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基于商汤 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 围绕智慧诊疗、智慧医院建设、医疗创新前瞻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 实现临床诊疗的智慧化升级, 为市民带来更优质的就诊体验, 并助力打造澳门地区的高水平医疗中心。以此为标杆, 商汤希望携手更多合作伙伴, 辐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

    2021120910153811.001.jpeg
    商汤科技与澳门镜湖医院签署战略合作

    以点带面, 协同上下游共推大湾区智慧医疗建设

    截至今年上半年, 商汤智慧健康已在全国数十家医疗机构顺利落地应用, 推动了 AI 技术在多种智慧健康场景中的应用, 而商汤智慧健康与澳门镜湖医院的战略签约也实现了商汤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版图中的又一关键落子。通过不断深化合作, 商汤智慧健康将联合镜湖医院打造大湾区智慧医院先行先试的标杆, 同时也计划将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整个大湾区, 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动大湾区的智慧医疗建设。

    目前, 商汤智慧健康已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等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家三甲医院展开合作, 推动 AI+医疗的多场景应用。此外, 商汤将进一步打造区域级智慧医疗赋能平台, 以 AI 的互联互通助推大湾区医院之间的远程协作和医联体建设,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未来, 商汤更将持续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应用优势, 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 协同上下游合作伙伴, 让更多的先进医疗能力汇聚大湾区, 携手推动大湾区智慧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

    ]]>
    <![CDATA[管理创新 项目赋能——医院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的「领航」模式]]> 2021-12-06 13:47:31.0 image1.jpeg
    刘瀚旻

    刘瀚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医。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儿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肺血管疾病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儿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优生托育协会会长、四川省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及呼吸学组组长。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20 余篇,主译、参编专著 15 部,培养研究生 45 名。

    历经新医改十余年征程,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在药品、医保、公卫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未来的重点将在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其核心是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常态化疫情防控给公立医院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了更强烈、更直接的挑战。在行业发展和社会环境双重因素下,提升医院高层次人才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综合素质、知识储备,保证医院的稳定运行和长远发展,成为公立医院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立身医学新时代,肩负西南妇儿医疗重任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以实际行动着力医院后备管理人才培养。2020 年 7 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筑浪」全生命周期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暨「领航」子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项目启动后,华西二院便开启了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

    image2.jpeg  image3.jpeg
    图片 1:筑浪·领航项目启动仪式

    GE 医疗管理研究院作为医院的战略合作伙伴,与医院共同开展实施「筑浪·领航」项目,并探索出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筑浪·领航」项目旨在培养医院院长助理、重点科室/团队负责人、紧密型医联体院长等高层次医院管理人才。GE 医疗管理研究院结合院方人才发展目标和规划愿景,精心设计并实施「领航」项目。项目以医院院级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为蓝本,始终贯彻结果导向原则,具备三大方面的特点:

    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能力综合提升:混合式的学习方式组合成系统化的培训项目,帮助学员深度实现从临床大家到管理专家的转变。从最契合华西二院文化内涵的角度,解读医院院级管理者的政治素养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号召影响能力、沟通达成能力等。

    二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问题实际解决:项目中所有的管理教学都直面医院管理的真实难题,通过行动学习、案例研讨、情景模拟、团队共创等方式,集中学员力量,迸发思维火花,在攻破一个个实际问题中,加强团队融合,实现团队锻造。

    三是创新运用「跨界课堂—项目孵化—赋能落地」的三阶段培养机制:「领航」项目不拘泥于传统课堂培训,大胆进行培养模式创新,以三方面培养同步实现管理知识讲授、核心团队锻炼、医院文化宣导、综合素养提升、个人能力展示、管理改革落地的六大功能。新的学习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培养成果,有效实现了从管理人才培养到医院绩效提升的动能释放。

    image4.png
    图片 2:「领航」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图

    为充分发掘项目智慧、释放人才潜能,GE 医疗管理研究院与华西二院共同为「领航」项目定制项目内容,GE 医疗管理学院相关专家进行授课辅导并成立学科交叉项目小组,在导师的引领下学理论、碰思维、破选题,为帮助学员拓展思维、集思广益。最终,在院内院外各方力量的支持下,有 4 个项目进入落地实施环节,并取得良好进展。

    管理聚合力:多模式、多学科、多方共赢的儿童康复分级诊疗项目

    为提高儿童康复服务质量,搭建完善儿童康复分级诊疗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等文件为指引,「领航」项目小组正式立项「多模式、多学科、多方共赢的儿童康复分级诊疗项目」。

    小组在 GE 医疗管理研究院专家导师带领下做头脑风暴和根因分析后,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分级诊疗体系、康复机构水平、标准服务流程等多个方面分析项目着力点,初步确定「寻资源、搭平台、谈合作」的三步走解决思路,并结合现有资源论证了项目可行性。进而借助「国家区域儿童医学诊疗中心」及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定点康复机构的平台资源,借力成都市武侯区「华西健康谷」建设项目,联合成都市残联及社区资源,共同搭建儿童康复分级诊疗合作平台,项目合作方覆盖从国家到社区的五级机构。

    image5.jpeg  image6.jpeg
    图片 3: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康复与健康中心落户华西健康谷

    以项目前期论证成果为基础,医院聚合多方合力,在院内多部门通力协作下,2021 年 9 月,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康复与健康中心正式揭牌并于同年 10 月开始接诊。中心作为整个华西妇儿联盟闭环式健康管理体系的一环,满足了康复儿童的院外随访需求,完善了特殊儿童的延伸服务,还接入特殊教育机构等资源,评估特殊儿童的发展优劣势,及时建立早期教育方案,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儿童康复中心从一个设想到正式落地,正是由「领航」课题小组串联凝聚起了多元合作、多方共赢的合力。 

    管理建桥梁:医院基础与临床嵌合平台深入挖掘项目

    为了更好将医院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技术和产品,「领航」项目成立「医院基础与临床嵌合平台深入挖掘」课题研究小组,希望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为医院科研成果转化建言献策。

    在立项后,课题小组展开大量调查以明晰基础研究与临床学科嵌合的根本动机,提出了「基于成果转化的临床与基础嵌合闭环式发展模型」,认为基础团队与临床团队存在双向合作关系,基础团队为临床团队提供有力科研支持,临床团队为基础团队提供丰富科研资源,科研成果双方共享,而成果转化受益一方面继续为基础团队提供支撑。模型得到了论证,更重要的是实际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基于该模型理论基础,课题小组提出了组建专业团队、制定激励机制、优化转化平台、构建医、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进措施。

    image7.jpeg  image8.jpeg
    图片 4:科研成果转化签约

    课题小组决心用「产业链」带动「合作链」,建议医院采用「重点孵化,精准打造,产业助推,共创双赢」的战略,着力搭建「华西妇幼」特色的科研成果转化全产业转化链,一个个击破从研发创新到转化盈利的中间难题。华西第二医院整合现有资源,正式成立科研成果转化部门——成果转化部,专门促进医政企合作、成果试点以及成果推广等工作。借助医院平台力量,目前基于院内科研团队成果,已与多家企业开展了深度产学研合作,部分成果已得到市场转化,并成功孵化三家创新创业重点公司。

    管理增动能:以预防、普及为核心的妇幼健康管理模式研究及体系项目

    为解决预防性和个体化的全生命周期医疗保健服务不足的问题,「领航」项目组开展「以预防、普及为核心的妇幼健康管理模式研究及体系探索」为题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深入各紧密型医联体展开调研,利用紧密型医联体扎根基层、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妇儿分级诊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华西妇儿联盟」项目落地成都,建立了中国首个「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项目自建立以来,打造了一批「华西妇儿联盟医院」和培养了一批华西标准的「联盟医生」,患儿在社区医院也能看上「华西」医生,享受与华西同质化的儿科医疗服务。

    经过三年多的试点工作,项目小组不断助推项目向「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管理的方向迈进。2020 年 7 月,华西卓越发展中心暨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网络门诊,在成都市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隆重启幕。依托于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科成立的华西儿童卓越发展中心,设有儿童系统保健门诊和针对各种营养性疾病、神经心理行为疾病和发育异常疾病的特色门诊,能够提供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各类重点保健服务。使更多优质儿童健康管理资源下沉到基层,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体验到华西标准的优质儿保服务。

    image9.png  image10.png
    图片 5:华西儿童卓越发展中心落地

    管理护成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体系项目

    为进一步强化医院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效能,「领航」第五课题小组开展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体系项目」为题的研究,并选取试点对项目进行落地实施及监督跟进,最终在团队成员所在的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根发芽,顺利转化为该院的管理新品牌——「人才树项目」。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人才树」项目是「领航」学员团队成员将全生命周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在紧密型医联体单位移植落地的首个试点。项目设计思路是以医院为树干,人才为树枝,医院集全力、聚精华,保障不同类型人才充分利用医院平台汲取资源,使人才差异化发展,一方面明晰了人才的职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项目,使医院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科研能力、人才培养及管理水平方面不断提升。

    image12.png  image11.jpeg
    图片 6: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人才树」项目落地实施

    目前项目团队已确定了基于「洋葱模型」的护理人员胜任力培训体系,分梯次、多层级的管理人员胜任力培养体系等。医院在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实惠,更加明确了坚持「管理提效能,精益促发展」的办院思路,在一次次对标找差、改进提升活动中成长完善,用精益管理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现在,基于「人才树」项目的管理提升,已经成为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工作的最有力保障。

    纵观华西二院「领航」后备院级干部的培养模式,其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成效的原因,离不开医院领导对人才发展的重视、前瞻与规划,离不开医院为人才发展所创设的良好氛围,更离不开医院为人才发展所提供的培训机会。总结华西二院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取得显著成果的手段与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一)跨界创新,多维提升,在课堂外学管理

    跨界和创新始终是「领航」项目闪亮的名片。在 GE 医疗管理研究院的精心规划与支持下,华西第二医院先后前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GE 克劳顿维尔领导力发展中心等合作机构,把课堂搬到现场,零距离接触、感知交流的方式,拓宽团队视野,拓展管理思路、启发多维创新。在内容上将思维碰撞、企业管理、文化信仰等多学科知识与医院管理相融合,在形式上用小组研讨、参观访学、项目研究等多领域方法与人才培养相契合。尤其是创新性地借助数字化培训工具,进行「历史定向」活动,实现学员思想政治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双向提升。

    image14.jpeg  image13.jpeg
    图片 7:领航学员参访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

    image15.jpeg  image16.jpeg
    图片 8:领航学员参访 GE 克劳顿维尔领导力发展中心

    image17.jpeg  image18.jpeg
    图片 9:领航学员「红色定向」活动

    (二)直击痛点,行动学习,在团队中学管理

    在「项目孵化」方面,首先项目选题立足于解决医院发展和实际工作痛点问题,鼓励学员大胆选题、小心论证,并提供大力支持。「领航」项目选题涵盖医院文化建设、多部门联动机制、学科发展体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科研与临床嵌合发展、妇幼健康模式等方面。项目特色为将行动学习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让学员团队能够抓住本质,缩小切口。并且不断导入面授课程工具,学员在探求解决措施中也会得到激发,实现学员行为的转变,不断打磨项目设计,定期开展小组讨论,最终完成项目孵化。使学员个人既能掌握管理知识,又能帮助其解决实际痛点问题,进而启发寻找管理改善的课题,达到双赢效果。

    image20.jpeg  image21.jpeg
    image22.jpeg  image19.jpeg
    图片 10:小组讨论立题思路

    image23.png
    图片 11:课题探索贯穿始终

    (三)管理赋能,护航落地,在项目中学管理

    在「赋能落地」方面,在 GE 医疗管理研究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华西第二医院真正做到让学员的项目成果付诸实施,而不仅仅停留于纸面。在此过程中,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积极支持,在资金和人员方面提供帮助,鼓励创新,宽容试错,真正在医院上下创造了创业有平台,干事有机会的良好氛围。由此「领航」项目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多个项目成果落地实施,成为华西二院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image27.jpeg  image26.jpeg
    image25.jpeg  image24.jpeg
    图片 12:GE 医疗管理研究院专家团队进行赋能辅导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领航」院级后备管理者培养项目依托「筑浪」平台,在医院战略变革中实现管理项目的改进、落地、实施,通过「跨界创新培养-管理项目孵化-绩效改进赋能」的培养模式,不断激发医院潜力骨干(医院院长助理、重点科室负责人、紧密型医联体院长等中高层次人才)的变革思维、创新思维与管理思维,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切实提升管理素养和领导能力,在项目建构与执行中推动医院管理朝着先进、务实的方向不断前进。「领航」项目拥有了当前的成就和经验,将持续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创新:

    一是始终与人民健康需求和医院发展战略紧密相连。「领航」项目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对妇幼健康的综合需求,服务于华西二院对未来长远的发展战略,才能保持源源不竭的生命力。要将「领航」项目建设成为彰显健康中国建设成果、赓续百年华西医学精神、护佑西南妇儿健康的新品牌。

    二是始终把人力资本增值和人才体系建设放在首位。「领航」项目必须站在医院整体层面,把个体成长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为医院发展的汪洋大海,才能保持一呼百应的影响力。要通过「领航」项目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多内涵上实现医院人才结构优化、人才效率改进、人才水平提升的愿景。

    三是始终将管理模式创新和真实管理项目作为基础。「领航」项目必须大胆进行管理制度变革和管理模式变革,彻底打破管理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改进间的最后隔膜,才能保持的旺盛饱满创新力。要面对真问题、寻找真办法、落地真对策,在医院中打造出积极奋进的全新文化场域。

    在未来,华西第二医院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紧跟国家政策,面向社会需求,加大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深挖管理项目发展潜力,承前启新,既往开来,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图文来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CDATA[建设战略性资源平台,助力万亿级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正式投用]]> 2021-11-23 17:46:48.0 11 月 23 日上午, 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由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共同牵头建设的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即日起在光谷生物城创新园正式投入运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 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汪祥旺, 市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但长春, 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荣山,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治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等参加启动仪式, 共同见证这一战略性资源平台的投入使用。启动仪式由东湖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洁主持。

    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的启用, 是落实国家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 也是全力推进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将有力促进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保护与高效利用, 鼓励生物医药创新研发, 维护生物安全, 为进一步推动武汉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jpeg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邓子新致辞。

    「标准化的生物样本既是基因组、功能基因组等基础临床研究的源头, 又是实现精准诊疗和临床转化的关键所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邓子新介绍道, 武汉样本库将建立创新型服务机制, 打造个性化、弹性化、标准化、共享化的资源池, 串联上下游基础、临床、产业发展需求, 坚持贯彻「国内第一, 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 成为第三方人类遗传资源库的标杆和示范。

    2.jpe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谈到, 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向前发展需要从「模仿式创新」逐步迈向「原始创新」, 需要基础和临床、临床和企业的紧密结合, 标准化、高质量的人类遗传资源库不仅是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临床诊疗技术提高, 肿瘤免疫治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 实现转化医学最重要的保证, 更是当今生命科学原创性研究、生物健康产业自主创新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3.jpeg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致辞时表示, 人类遗传资源作为孕育尖端生物科学技术的珍贵宝库, 是认知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源头材料, 也是开发疾病预防干预策略、促进人口健康的重要保障,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开展原始创新的基础支撑, 在加速创新药物研发、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jpeg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致辞。

    「人类遗传资源是基础研究的关键源头, 是大样本验证、快速实现转化研究的核心环节, 具有重大的科学、社会与经济价值,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资源, 对于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认为, 武汉样本库在科技资源共享、「政、产、学、研、医、资」集成创新、科技和经济无缝对接等方面优势明显, 投用后将在加速创新药物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联动生命大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治田表示, 武汉样本库的投入运行既是华中地区人类遗传资源加快推动区域战略布局的重要契机, 也是湖北抢抓科技前沿的重要机遇,「希望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立足产业园区, 聚焦人类遗传资源的保藏利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数据共享, 促进区域人类遗传资源高质量管理、高效利用和高水平开发, 积极探索国内第三方样本库建设运营的可行模式和典型样板。」

    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汪祥旺发表讲话并宣布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启动。汪祥旺指出, 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 是光谷科创大走廊大健康产业带首个投入运行的底层战略支撑平台, 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区域整合、开放共享」的总体思路, 采取「1+N」模式建设运营, 有效链接政、产、学、研、医优势资源, 促进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保护与高效利用, 支撑生物医药创新研发, 提高诊疗技术, 对于推动生物科技自立自强、抢占未来生物经济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谈到, 光谷的一系列发展和进步为建设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加快创新发展最突出的先发优势。他希望各方共建共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有效整合武汉丰富的临床医疗资源和科教资源, 搭建「产学研医」互动互通桥梁,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随后, 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与同济医院签订《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同济医院分库共建协议》; 与协和医院签订《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及利用合作协议》; 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签订《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及利用框架合作协议》; 与湖北省肿瘤医院签订《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协议》; 与同济医学生殖中心签订《湖北省生育力保存中心共建协议》; 与北京样本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与康圣环球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与华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与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5.jpeg

    6.jpeg

    「随着技术的进步, 随着病人对疾病疗效的追求, 建立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非常重要, 将来科研工作者将会带着临床的问题、科研的思路深入样本库进行深度合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副院长唐洲平介绍, 该院区将提供至少 500 平方米的空间用来存放样本, 这些样本也可以供武汉样本库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今后将有目的、有方向性地把临床样本存储在医院库里, 同时整合库里的样本进行横向研究, 从而发现疾病规律和更优的治疗方案, 更好地造福病人。」

    7.jpeg

    武汉生物样本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晗蕊作专题报告。

    启动仪式后, 张晗蕊总经理作「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共建共享模式」专题报告, 介绍了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共建、「1+N」分库共建、跨区域联盟、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布局、大人群民生项目合作 (大型队列研究)5 种共建共享合作模式, 邀请社会各界同仁共同打造人类遗传资源开发与应用生态圈。

    8.jpeg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甘荣兴主持以「建设战略性资源平台, 助力万亿级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汪道文, 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张红雨, 湖北省麻醉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所长姚尚龙作论坛分享。

    9.jpeg

    「湖北省遗传资源丰富多样, 民族资源也很丰富, 武汉样本库是承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重要支撑载体, 可以将临床数据与遗传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大数据平台。」邓子新院士分享时谈到,「共建、共享、共用、共荣是关键词, 在此我呼吁大家把样本库看作是大家的库,」全省乃至全国要建立开放共享的机制, 武汉样本库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为今后的转化医学、转化药学能够作较好的战略支撑,「希望大家齐心协力, 同舟共济。」

    10.jpeg

    董晨院士作论坛分享时表示, 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未来的发展, 要有自己独门的技术和资源, 要加强技术攻关, 形成产品和产业,「武汉样本库选择在光谷生物城投入运行, 不只是单纯的建一个样本库, 要形成生态, 聚拢、扶持相关的企业, 真正作为支点撬动武汉生物产业发展。」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发改、科技、工信、卫健、市场监管局、药监局、疾控中心等行政主管部门, 在鄂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及企业等有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据了解, 武汉样本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后国内首个获批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资质的第三方样本库, 拥有全球单体最大的自动化超低温存储设备, 具备 1500 万管样本保藏能力及 30PB 样本相关信息私有云存储能力, 总面积超 6 万平方米, 设有细胞、测序、单细胞、质谱、核磁等多组学科技服务平台。

    当前, 武汉样本库正在构建「政、产、学、研、医、资」融合创新的人类遗传资源科学保护与高效利用生态圈, 已与多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医疗机构、企业和社会团队等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截止目前, 武汉样本库已经与 10 余家医疗机构签订分库共建或样本保藏协议, 涉及样本超百万余管, 并且在人才团队引进、创新平台共建、基础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进展, 对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底层战略支撑作用初步展现。

    武汉样本库作为光谷科创大走廊大健康产业带重点建设的战略资源平台, 将致力于成为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基础平台及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大数据中心, 为更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类遗传资源, 加速创新药物研发、推动转化医学发展,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健康中国伟大蓝图贡献武汉力量。

    ]]>
    <![CDATA[高血压与基因多态性的那些事儿(完结)]]> 2021-11-23 15:52:56.0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目标,应用现代遗传学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大数据等交叉学科技术,并结合患者完整准确的医疗信息和生活环境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高血压被认为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和残疾负担的主要可改变风险因素,估计有 15 亿人患有高血压。来自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数据显示,2015 年有 780 万例死亡直接归因于收缩压 (SBP) ≥ 140 mmHg(目前临床 SBP 定义高血压的阈值),1070 万人的死亡归因于收缩压 ≥ 110 mmHg。随着当代社会高血压发病率日益增长,对于高血压人群的精准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20 年 11 月 20 日,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心血管和医学科学研究所心血管研究中心 Sandosh Padmanabhan 和 Anna F . Dominiczak 在 Nat Rev Cardiol 杂志上发表的名为 Genomics of hypertension: the road to precision medicine 的综述 [1]。该篇综述中,评估了血压基因组学的当前知识,探讨了在孟德尔随机分配研究中确定的高血压的因果通路,并强调了药物再利用和药物基因组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潜力与机遇。大多数与血压相关的 SNP 显示出多效性关联。解开这些关联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潜在的生物学途径。

    前面几期小编和大家分享了和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七大基因,本期我们将对这些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为什么要做高血压基因检测?

    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 最近换药,血压却不降?
    2. 别人吃一粒好用,我要吃两粒?
    3. 长期服用,感觉效果没有以前明显了?
    4. 都是按说明书服药,为什么情况时好时坏.?
    5. 总是吃药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其他的副作用?
    6. 为什么服药过程会出现头疼、头晕、腹胀、便秘、胃肠不适等不适反应?

    降压药物您真的用对了吗?其实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都与我们的「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怎么知道哪些药适合自己?了解基因多态性和降压药物之间的联系 [2-6](如下表所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准的选择药物;根据前几期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相应的基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表格1.jpg
    基因多态性与抗高血压药物

    基因检测的好处

    科室会-7基因高血压培训PPT-杜静-2021.10.14_页面_46.jpg

    由于高血压的危害极大,并且与基因多态性有着非常明确的关系,因此国内外许多指南也强调了相关基因的重要性,如下图所示 [7-8]

    科室会-7基因高血压培训PPT-杜静-2021.10.14_页面_40.jpg
    高血压用药基因检测相关指南

    综上所示,高血压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有如下优势;建议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重视健康的人做一个相关基因的检测。

    科室会-7基因高血压培训PPT-杜静-2021.10.14_页面_48.jpg

    抗高血压药物与基因多态性关系的专题到这结束啦,后续我们会继续和大家分享个体化医疗的最新进展,欢迎大家订阅公众号。

    参考文献:
    [1]. Padmanabhan S, Dominiczak A F . Genomics of hypertension: the road to precision medicine[J].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2]. 肖智林, 楚志文, 杨梅, 等. 2020 年 40 卷 10 期, 850-854 页, ISTIC PKU CSCD CA, 2020: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课题
    [3]. Miller, J. A. , K. Thai , and J. W. Scholey . Kidney International 56.6(1999):2173-2180.
    [4]. LIU Jie, et al.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 12( 10) :1130-1137。
    [5]. Hao Wang et al. Mol Biol Rep . 2013 Jun;40(6):4055-63.
    [6]. Stavroulakis, G. A. , et al. Cardiovascular Drugs & Therapy 14.4(2000):427-32.
    [7]. 2015 年《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 (试行)》
    [8]. Yanxiang Sun et.al, J Am Soc Hypertens. 2014 Jan;8(1):21-7.

    图文来源:友芝友

    ]]>
    <![CDATA[美不二全区域「卫生巾免费互助计划」落地全江门市初中,开启「初潮教育」新篇章]]> 2021-11-20 21:12:20.0 为彻底改善女性月经羞耻和初潮教育滞后的现状,提升大众对女性的尊重和关爱。冰冰集团旗下新锐女性品牌美不二自今年 11 月开始,发起初中校园全区域无差别的「卫生巾免费互助计划」公益活动。据悉,此次全国初中校园免费卫生巾互助行动,将先后落地广东省江门市、云南省、重庆市等校园,预计全年免费卫生巾发放达 3,500,000 片。这是继冰冰集团创办卫生巾博物馆后,再次为打破「月经羞耻」、科普「初潮教育」做出的公益行动,美不二也因此成为了在全区域内无差别面向初中群体免费提供卫生巾的品牌。

    1.jpeg

    美不二联合网易数读,发布《2021 年中国女性初潮生理健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四成的中学生对月经没有足够了解。即使现代社会的开放、包容程度已远超从前,女性地位也已大幅提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月经羞耻」仍普遍存在。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来讲,生理与心理正经受多重变化,变得敏感与焦虑,而这些问题也随着经济、社会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变得更加复杂严峻,重视未成年女性自我保护意识与行为的建立,助力女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2.jpeg
    而美不二作为深耕卫品行业廿载的冰冰集团旗下新锐女性公益品牌,主动承担起了这份社会责任。自成立以来,美不二便关注女性经期健康护理,坚持通过经期公益,为女性发声,以实际行动倡导月经自由,推动初潮教育普及。此次,美不二大胆创新,以江门市江海区作为试点,推出全亚洲乃至全国首个面向全区域校园初中女生群体的「卫生巾免费互助」公益活动,还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点赞与支持!

    33.jpeg

    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家庭、个体参与到「美不二初露行动」中来,「益」路同行,不久的将来,美不二初露行动能走遍全国初中校园,将「免费卫生巾互助计划」覆盖到每一所初中,把这份爱与责任传递到更多地方,推动社会各界正视与重视「初潮教育」,守护初露呵护花开。同时也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品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关爱女性正能量,为中国女性健康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3.jpeg


    ]]>
    <![CDATA[时间就是生命,筑牢危急重症救治防线​——雷度米特杯急诊知识竞赛火热开战]]> 2021-11-20 20:44:10.0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办的第十一届急诊医师年会于 2021 年 11 月 19 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隆重开幕。作为我国急诊医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大会之一,此次年会吸引了国内外急诊急救及相关领域专家,聚焦包括新冠疫情、感染、创伤、脓毒症等学科最新前沿研究课题,进行面对面的学术热点探讨。急诊科作为医院接待病人的第一线主要窗口科室,在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生命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情况下,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为进一步夯实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应用,加强对快速床旁检测结果的解读以及利用床旁诊断结果评估诊治患者的能力,以提高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能力建设为目标的「雷度米特杯」急诊知识竞赛借此次大会契机,在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一届急诊医师年会和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年会举办期间火热展开。

    由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发起、全球领先的危急症检测专家雷度米特支持举办的「雷度米特杯」急诊知识竞赛围绕「心脏标志物与血气分析」相关的急诊急救知识,由全国各省市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医护人员组队参与。竞赛通过设置必答题、抢答题、挑战题等不同难度题目的比赛规则,并对获奖医师团队颁布获得专业委员会认可的表彰和奖励,以激发医护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临床救治水平。

    在时间即生命的急诊赛场,牢牢构筑危急重症救治第一防线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第一线,患者发病急、流动性大、突发事件多、危机性高,因此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同时,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还关系到患者信任和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构建。

    近年来,危急重症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几乎已经涉及到了医学的各个领域,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但是,由于各地域、各医院经济水平、发展理念、重视程度等因素,各个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急诊学科发展也极不平衡。

    蒋龙元教授对此进一步解释到:「急诊科工作繁杂、辛苦、压力大,往往因为急诊救治水平不到位而无法有效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更谈不上处理危急重症的能力。危急重症医学是急诊科的立足之本,在急诊学科的大发展框架下建立对危急重症救治的突出优势,是急诊科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亟需建立属于急诊科自己的专业平台,为急诊人才提供可靠的学术成长平台,组建一支训练有素、反应敏捷、急诊操作基本功过硬且长期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

    床旁检测提升诊断效率 能力提升刻不容缓

    主要面向急诊科和 ICU 科室医护人员,围绕心脏标志物与血气知识展开的「雷度米特杯」利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自 2020 年起已经在湖南、安徽、山东等省份开始试行。此次竞赛涵盖广东省、福建省两个省份,为各地区基层急诊医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即床旁检测或即时检测,是指在患者近旁进行分析,具有现场分析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操作简便的特点,有助于缩短检测周期、提高医疗效率。作为随着急救医学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及实际工作需要而应运而生的检验医学发展新趋势,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医院已较广泛应用。快速而准确的床旁检测有利于减少标本流通环节,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保证急诊病区的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获得危重患者准确的检验结果,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并及时对结果进行检验。

    「这一新技术模式大量缩减了传统的检测流,实现了现场采样、现场分析、更快速获得结果并随时进行临床治疗指导。新技术模式将有效提升我们急诊科的检测效率,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去学习和使用。」蒋龙元教授如是说。

    对此,雷度米特市场部总监修婧表示:「作为危急重症及时诊断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丹麦雷度米特在秉承技术创新,为床旁诊断领域带来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产品同时,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到这样的互动学习项目中。未来,我们将持续致力于危急重症及床旁诊断临床知识的推广,支持各大学会举办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泛,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主观参与度和积极性的临床教育培训和知识竞赛类活动,为助力推动中国急诊学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于丹麦雷度米特

    雷度米特是全球领先的危急症检测专家,通过提供可靠、快速、便捷的病患诊断,帮助医护人员做出诊断决定,从而与政府机构、医护人员及社会大众携手推进中国医疗水平。进入中国市场超过 10 年,为国内 4000 多家医院提供服务,涵盖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中心,装机覆盖全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中国已经成为雷度公司在全球最重要市场。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中国市场,发挥雷度的专业能力满足本地医疗需求,期望与政府、医护人员和社会大众携手推进中国医疗水平。


    ]]>
    <![CDATA[激活云端 AI 医疗服务潜力!商汤科技与上海电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11-20 20:39:32.0 2021 年 11 月 19 日, 上海——在今天举办的「上海电信数字生活节」发布会上, 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 SenseTime 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电信」) 签署数字医疗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共同为医疗机构提供基于中国电信云网融合优势的商汤 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 推动上海地区 AI 医疗云化服务进程, 首期目标将覆盖上海的 30 家医院, 并提供涵盖「诊-疗-愈」全流程的智能临床解决方案。双方的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 在国家及上海积极推动医疗数据和医疗服务上云的趋势下, 加速医疗机构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让高精尖的诊疗技术下沉至广大基层医院, 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从而惠及更多患者。

    1.png
    (新闻图片: 商汤科技与上海电信签署数字医疗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 商汤科技 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将通过上海电信云网融合和 5 G 专网为广大医疗机构提供多种云端 AI 医疗应用。医疗机构可以灵活、高效地将商汤针对胸部 CT、胸部 X 线、心脏冠脉 CTA、肝脏 CT、消化道病理、骨肿瘤等多种模态、多种疾病的领先 AI 智能临床应用无缝衔接到现有的临床诊疗流程当中, 实现诊疗流程的智能化。通过推动医疗服务资源「上云」, 此次双方合作也将有利于实现医疗数据在云端的标准统一、促进诊疗方式的标准化、提升诊疗结果的精准度, 同时还能更好地支持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远程化发展, 助力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将是首批接入商汤-上海电信云端 AI 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之一。通过专网入云方式快速接入 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后, 该院将可实现 AI 影像智能临床应用的快速部署, 从而有效减少医生的机械性工作量, 降低漏诊、误诊的风险。同时, 借助商汤智慧健康云解决方案, 杨浦区中心医院还能以更便捷的方式开展线上诊疗, 不仅将大大提升诊疗响应效率, 还能使患者更方便地获取诊疗服务。

    商汤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张少霆表示:「商汤科技致力于通过 AI 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 而中国电信迄今已为全国超过 6000 家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云服务。此次双方的合作将拓展商汤智慧健康的云业务能力, 能够帮助更多医院轻松部署和应用 AI 技术, 让更多基层医院可以复制顶尖专家的经验, 实现诊疗能力的提升, 从而为云时代下的医疗服务规模化发展打造新增长极。」

    作为商汤科技面向区域级 IDC 集群或公有云服务打造的智慧健康云端架构体系,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的智慧健康云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单体医院提升多临床科室的诊疗效能, 还可以通过区域卫生系统或医联体建设区域医疗协同智慧平台, 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结合长期的原创技术积累,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已形成覆盖 10 余个人体部位和器官、支持多病种的高性能辅助诊疗解决方案。截至今年上半年, 商汤智慧健康已在全国数十家医疗机构顺利落地应用, 推动了 AI 技术在多种智慧健康场景的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1 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指出, 要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加强智慧医院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5 G 等新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而 AI 医疗服务的云化, 也将为医疗健康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商汤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 积极携手更多通信运营商, 实现云端 AI 医疗服务在全国更多省市和地区的快速部署落地, 助力医疗资源互联互通、远程诊疗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 并最终推动我国医疗服务智能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