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共享】欧洲首位女宇航员:从医生到太空丽人

发布于 2007-05-24 · 浏览 463 · IP 江西江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17 年零 35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法国女宇航员克劳迪·艾涅尔讲述从医生到太空丽人传奇经历

  浩瀚美丽的太空,吸引了数代人前仆后继地为之奋斗。45年来,自首位宇航员搭乘苏联“东方号”宇宙飞船呼啸升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实现太空遨游之梦。

  克劳迪·艾涅尔便是这个人类梦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名法国女性,她不仅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法国女性,也是欧盟国家第一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作为一名女性,为什么选择进入太空?从事业到家庭,她如何掌握平衡?借第十六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的契机,她来到北京,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艾涅尔丝毫不像50的人,尽管她一见面就自报家门:“我生于1957年。”但穿着米色上衣和撒花摆裙的她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美丽而优雅的中年女人。

  白衣天使怀揣飞天梦想

  1957年5月,克劳迪出生于法国勒克勒佐,她原名克劳迪·安德列·德萨斯。由于父亲是工程师,小克劳迪从小就表现出对航天及生物的浓厚兴趣。12岁那年,她在电视上看到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对她来说,那真“让人惊奇”。从此,飞翔太空成为她深藏心中的长久梦想。

  在大学读书期间,她潜心研究医学、神经学等多学科,戴上了风湿病医生、航空医学及神经学专家、理学博士等多种桂冠。在那时候,要成为航天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学毕业之后,成绩优异的她选择进入巴黎一家医院工作。

  但她的“飞天梦”从未消退。为了这个暂时不能实现的梦想,她看遍了能找到的人类征服太空的纪录片,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著述,进一步增进了对太空的了解。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8岁那年,她在医院看到一份通知: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招聘科学家。“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梦想变成现实的光亮。”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其后是漫长的选拔。凭借在电子肌电图、骨骼和关节运动生理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她从千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作为7名入选者中唯一的女性,成功进入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梦想,又近了一步。

  39岁成为首位太空欧洲女性

  1989年到1992年,克劳迪开始为其他宇航员上天做准备工作,并负责名为“生命的科学试验”的协调工作。起初她只是一名替补宇航员,但她依然坚持不懈地为自己做准备。在欧洲和俄罗斯,她接受了长期的地面和太空模拟训练。为了让自己适应太空生活,更好地与其他宇航员交流,坚强的她不仅坚持游泳锻炼身体,还自己挤时间学会了俄语。

  1996年10月17日,克劳迪终于进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法国女性。那一年,她39岁。太空的美妙难以言喻,但她来不及体会就一头扎进了工作中。“时间过得太快了。”第一次升空,艾涅尔很快表现出了自己的训练有素,受到了空间站宇航员的赞许。她在空间站呆了14天。回到地球之后,她被鲜花和掌声包围,但她没有沉浸在荣誉中,她继续留在俄罗斯,从事航空科研工作。

  2001年10月21日至31日,她再次进入太空,以欧盟宇航员的身分前往国际空间站,成为欧盟国家第一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成为宇航员不仅让克劳迪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更让她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爱情花朵太空绽放

  在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克劳迪认识了法国航天员的负责人同时也是航天员的让·皮埃尔·艾涅尔。至今皮埃尔还是他的上级。

  1993年,皮埃尔曾经前往“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1996年,两人一同登上“和平”号空间站,在那里,皮埃尔突然神秘地告诉她,自己在指挥室的箱子里给她留下了一封信。

  在皮埃尔的指引下,克劳迪找到了那封写于1993年的信。原来当时,克劳迪正在训练中,皮埃尔飞向太空,为防意外事情发生,他在空间站留下了这封“遗言”。在信中皮埃尔写道,他相信法俄两国的太空合作一定会成功,而且坚信他与克劳迪的爱情会绽放美丽的花朵。3年之后,克劳迪当着皮埃尔的面捧读这封信,百感交集,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1999年,为了和让·皮埃尔一同登上“和平”号工作,艾涅尔接受了一系列严格的训练。皮埃尔将在“和平”号上工作6个月,作为皮埃尔的替补,一旦让·皮埃尔出现问题,克劳迪就要顶上。此外,在皮埃尔完成飞船外行走时,艾涅尔要担负起整个联盟号飞船的指挥任务。

  太空女英雄也是称职妈妈

  回到地面之后,两人在俄罗斯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我和皮埃尔都是航天员,平时的训练都在一起,所以,我们并不像你们想象的一样,很少有时间在一起。”她说,自己真的“非常幸运”,因为遇见了皮埃尔这样的爱人。同是宇航员,两人互相背靠背地支持对方,当其中一个比较忙的时候,另外一个就多负担一些家庭事务以支持对方的事业。为了事业,两个人两度“跨国搬家”。当他们要训练进入太空时,两个人的家就从法国搬到了俄罗斯,当太空任务结束,他们再从俄罗斯搬回法国。忙碌的生活中也有娱乐,让·皮埃尔则喜欢萨克斯音乐,自己会演奏萨克斯管。夫妻俩收藏了许多唱片,有时候还会一起去打高尔夫球。

  1998年,他们收获了爱情的结晶——女儿卡娜。女儿的降生让她更为忙碌。2001年,再次接到前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她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接受训练,忙得脚不沾地。当时,“上完8小时的课后,我再做4小时的妈妈,直到女儿睡觉。然后我花3个小时复习功课直到半夜。第二天我7点起床。”

  但家庭的幸福足以抵消一切的辛苦。每天晚上,她都会为女儿读英文版的《哈利·波特》,为了与女儿一起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也“为了自我完善”。克劳迪还讲到她在空间站的趣事。2001年再次前往太空执行任务,平安抵达国际空间站后克劳迪迫不及待地给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女儿卡娜。“卡娜,我是妈妈!”艾涅尔兴奋地说。

  “我知道,妈妈,我现在很忙,你能晚一点打电话过来吗?”女儿的回答让艾涅尔大吃一惊。

  离开太空后仍继续探索梦想

  两次成功执行太空任务后,克劳迪再一次登上事业的巅峰,2003年,她被任命为法国新政府科研与新技术部部长级代表。

  克劳迪说,自己从不主观作决定,一件决策制定之前,所有的人都会商讨,她会听取意见并加以改善,在群策群力之下最后拍板。“这样不仅能避免错误,还能增进感情。”她笑着说,即便现在自己离开了科技部,她与其中的一些老同事还是经常电话联系,有时相约一起出去喝茶。

  “我在法国很出名,走在街上大家都会认出我并且叫我的名字。”她微笑着说。的确,作为一名女性,她拥有了许多女性梦寐以求的一切,优雅美丽、公众人物、幸福家庭、完美的事业。她再一次说,也许,自己真的“太幸运”了。但也许正是因为克劳迪懂得感恩和珍惜,才会有这样的幸福。

  现在的克劳迪已经离开了科技部,她又回到了欧洲航天局,并表示自己将和丈夫皮埃尔一起,为人类航天航空事业继续奋斗下去。她说,她还有新的目标,要让欧洲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要让欧洲人登上月球、探测火星……

  “有的时候,你必须给自己定下目标,不是那种知道自己肯定可以达到的目标,而是眼前不能实现的目标。然后,你才会拼尽一切地去争取,力求上进,力争上游,永不言弃。

  我们总要为一些梦想而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她微笑着,打了一个响指,”就是这样,bingo!“

  “克劳迪·艾涅尔话语”

  太空

  “星系的复杂性让我好奇。面对这一切我就像个孩子。我们手中握有一个地球,我们应当小心对待它。”

  压力

  “作为一个宇航员,你等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自信,必须要让自己掌握综合的技能,才能应付无处不在的意外。”

  团队

  “我很推崇团队精神,当我在医院的时候,我和医生是一个团队,当我在宇航局的时候,所有科学家是一个团队,当我在国际空间站,所有的宇航员组成一个团队,而当我在科技部,我们所有的人又是一个新团队。”

  女儿

  “自从有了女儿以后,我更加注意避免发生危险。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冒险家。一个人有了孩子以后不可能成为冒险家。”

  家庭

  “我从不觉得事业和家庭必然冲突,相反,二者会互相促进,当然,有时候必然会有一些难关,但是相信家人,共同面对,我们就会从中有所收获。”

  本版撰文 颜颖颛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薛珺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63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