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美护理比较

最后编辑于 2004-01-07 · IP 韩国韩国
2127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21 年零 20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中美护理比较

中美护理编制体系的比较

美国最高护理领导为高级副总裁,相当于护理副院长;副总裁相当于总护士长;护理管理者相当于科护士长;护理管理者助理相当于护士长。我国护士不仅有行政职称,还有技术职称,其技术职称由高到低分别为: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而美国没有技术职称。我国护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与美国差别悬殊,美国临床护理人员:病床=2:1,我国卫生部规定护理人员:病床=0.4:1,实际上90%以上的医院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问题

请问6smile6,美国护士只有行政职称吗?那么如何评价一名护士的技术呢?怎样才能成为护理领导者呢?它的考核评定标准是什么?美国护士与病床比都能达到2:1吗?在这种比例下,还有没有感觉到护理人员的紧缺呢?谢谢6smile6的回答。

回答:

曾经有个网友给我写信请我帮忙翻译一些职称,我才发现国内专业人士头衔之多,实在 让人眩目.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临床护士们没有太多的行政头衔.更不会有技术职称.但 是有的医院会分级,比如CLINICAL SPECIALIST 1,2,3,但很少.一般是医院设有院长 PRESIDENT,往往是护理硕士毕业,有的是博士毕业,临床经验是读硕士以前各院校就 要求的,任聘于某个医院除了学历以外要看受聘者的工作经验诸如从事管理工作的年限,经验,成绩等等.专门负责护理部的管理人员是副院长,VICE-PRESIDENT,学历和经验方面基本等同于院长.那还有一位就是专门负责全医院病房及人事调配,雇用,调薪等等的管理人员,我还真不知道他的头衔是什么,似乎就是什么MANAGER,等我碰见他问问他.他是本科毕业.具备几年的ICU经验.再有就是负责各部门诸如内外科,观察室和ICU,CCU,急诊的管理人员,我们统称他们是SUPERVISOR.或者THE FLOOR SUPERVISOR,这
些管理人员多是注册护士出身,有着相当的ICU经验,因为护士短缺时,他们得身先士卒,下到基层,同时还要懂得非常多的基本法规知识.所有基层护士遇到的专业非专业问题首先会寻求这些人的帮助.

我们没有专门的考核来选拔管理人员,这和国内非常不一样.同等水平的护士首先看学历,其次是临床经验.所有的管理人员选拔基本会从ICU或CCU开始.可能有一天医院的管理人员都不在,那就会从ICU或CCU找一位护士临时代替.我几乎没有看到过医院举行过什么考试,无论操作还是理论.只有讲作和每两年各类执照或证书更新所举办的课程.即便是我目前的医院马上面临卫生部门的检查,也没见任何紧张和者考试,只开了个小会,要求补齐文件.

至于说病护比例,你得看怎么算,每个病人必有一位注册护士和护士助理,从字面讲自然是2:1,所以有时病人会糊涂,怎么我有两为护士?是的,分工不同.实际上在ICU,CCU,能做到护士和病人比例为1:2是相当令人满意的.其它如观察室,内外科,一个注册护士会有7-8个病人,一个护士助理的病人数会高达到12-14人.所以今年州长竞选的施政方针中有一项改革病护比例,所有的医院都蚩之以鼻,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仅加州的护士短缺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美国的护士短缺问题迫在眉睫,逼使政府不得不想办法的.临床工作人员短缺是想当可怕的事,因为有太多的法规要求,没有足够的人手维护安全性是会惹麻烦的,据说有些养老院是在没有注册护士的情况下继续营业,不出事则罢,一旦有事,吃尽官司.

中美医院环境的比较

美国医院的大厅、病区休息厅、护士站均摆放着各种绿色植物和鲜花;走廊及病室内的墙壁上均挂有美丽的壁画;病房里电视、沙发、挂钟、吸氧吸痰及监护设备齐全;病床为多功能型的,有床上桌,床档上安有电话病可自动升降;病床盖被为淡粉色,还有淡蓝色毛巾被,床单是白色的,但是床单周边为松紧式罩在床垫上,枕芯是白色防水材质,每天更换枕套时可以消毒擦拭;病人修养服是浅色带花后面系带的款式;病人服装、床上用物每天更换消毒,必要时12小时更换一次。

我国医院大厅和病区很少看到绿色植物,一些大城市的规模较大的医院虽然已经向宾馆式环境方向努力发展,但还有很多医院的环境不尽人意。国内医院的病床单元不够整洁,用物还是以白色为主,被褥、枕芯等也不便于清洗消毒,污染严重。

问题

请问6smile6,美国是不是所有的医院都如文中所提到的那样,有非常舒适的环境?白色的病人被服是不是在美国都不用了?医院建筑物的颜色是怎么布局的?真能做到每天更换被服吗?更换被服和铺床都是由护工执行吧?铺床不会像我们国内那样有动作要求吧?病人的休息室都会安排哪些活动?谢谢您!

回答:
文中所说的医院布局基本是那样.每个医院的大厅都是相当舒适的,一进门便是咨询台,咨询人员有的是警卫,有的是志愿者,礼品店和小的咖啡站都有,而且必设小的祈祷室,可容纳十个人左右,有些医院的大厅和各层还有耶稣基督和圣母的雕像,有的大有的微型,供家属或病人祈祷.我不信教,但我迷信,所以碰到第一座雕像时会把手放在胸口说一句"BLESS ME,PLEASE"以求一班顺利.圣经是病房都有的,**. 病房最多两人一间,床全部是多功能自动控制的,而ICU和CCU的床功能更多.甚至现在为长期卧床病人所用的特殊床垫也改为电脑控制,省去人为翻身的苦恼,在康复,多不容许为神志不清的病人上约束,所以床上设有专门的警报器,病人只要一站起来,就自动报警,护士们会冲过去,以防病人摔倒.所有的床都是自动升降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避免腰部受伤.单床单位的种类会有一大本书介绍.电视电话是必须品,即便两人一房也是每人一台电视一部电话,洗澡间更不能少,对美国人来说,这些生活用品都是天生就有的.

床单位,床罩和床单是白色的,盖毯是绿的和粉红色的,有空调,所以一般就是最冷时也只加盖一条毯子就足够了.有意思的是发烧的病人,国内的习惯是让发烧病人出汗,这里正相反,所有发烧的病人,用药后,只许盖一条床单.

病服,都是病袍,实际是整块布,袖子两边用按扣扣上,进了医院不容许再穿自己的衣服,必须换上这种袍子.颜色是淡兰带花的.也绝不容许病人或家属带进食品,只能吃医生规定的由医院烹饪的饮食,这点很严,当病人进完正餐以后会要些零食,有经验的护士助理会征求注册护士的意见或自己检查饮食单.美国的医生,我指医生,除了对病人的疾病治疗负责以外,对病人的吃喝拉撒相当苛刻.医生看病历会问食欲如何,吃多少,几天没大便,尿量多少等等,护理记录单上没有,脾气不好的医生当时就会发作.

病人出院,整个房间包括床单位全部由清洁工负责,包括铺床.有病人的房间,任何时候,病人弄脏了床单位以外的部份如地板,厕所,仪器等等,均电话通知清洁工,因为他们受过如何处理污染的训练,而且持有各类消毒清洁剂.生活可以自理的病人,不可能为他们每天更换床单位,我们的原则是重病人在先,生活可以自理,但床单位还干净就没必要每天更换,谁有那闲功夫?不能自理的病人,几乎每12小时换班以前保证床单位的清洁,差不多是每12小时换一次,特别是大小便失禁的病人,绝不容许脏兮兮地留给下一班.更换床单位,清洁病人是护士助理的工作.很多有经验的护士助理都是独自完成这些基本的护理内容,从来没要求过他们的动作,快,干净,病人舒服就是要求.

我在老年病房做管理人员,多数病人是不能自理的,护士助理的工作量非常大,我要求他们只两条:第一,保证这些病人都稳定而安全地活到第二天交班时,第二,第二天交班以前,每个病人都干干净净.至于这12小时你怎么工作那由你们自己安排.至于护士的操作动作对工作或者病人有很大意义吗?病人只想舒舒服服保命,哪有闲情欣赏优美.

谈到休息室,不是哪个部门都有的.病人入院后,在病人活动上医生会有医嘱.常见的医嘱是这样的:BEDREST(卧床),ACTIVITY AS TOLERATED,或ACTIVITY WITH ASSISTANCE,就是说病人可以下床或辅助下床,内外科,特别观察室,ICU,CCU你绝对看不到娱乐室休息室,病人下楼抽烟甚至洗澡都必须请示护士.我记得有位相当不合作的病人血压220/105, 有中风史,她神志清楚,坚持下楼.我告诉她:"BABY,YOU GO NO WHERE IF YOU DON`T WANT ANOTHER STROKE."但她坚持,好吧,打电话请示医生,请她签署拒绝建议的文件 FINE,GO ANYWHERE YOU WANT TO GO.只有康复(REHAB)和老年病房设有活动室,因为康复大多为骨折,活动室有运动器材,辅助康复.老年病房多为慢性病,病情比较稳定可以把他们聚在一起,由一位娱乐员和他们做些娱乐活动,交谈之类.特别是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更需要团体交流.所有活动要在医生的医嘱"PT/OT EVAL"(PHYSICAL THERAPY /OCCUPATIONAL THERAPY EVALUATION)下由理疗师评估后进行.

中美护理工作方式的比较

美国护理是以整体护理为理念,以责任制护理为形式为病人提供服务。普通科室每个护士白天负责5个病人的全部治疗护理,晚上负责6-7个病人。监护室白天和晚上每个护士均负责1-2个病人。护士工作时比较灵活,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每天工作12h、8h、4h,同样工作时间晚上比白天薪水高。我国仍以功能制护理为主,白天一般6-9名护士,晚班一般1-2名护士。之所以与美国的护理工作方式不同,一是我国护士紧缺,二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认为白天做完治疗护理,晚上一到两个护士值班足以。而美国人则认为晚上病人寂寞,病情易变,更需要护理。

问题

6smile6,以前您曾经说过,您非常不理解国内执行的整体护理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繁琐的护理病历,其实整体护理观念也是从国外引进的,现在我们使用的护理诊断都是以《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DNA)确立的护理诊断为指导。我认为整体护理的思想非常好,但是我们国内开展的不理想,主要是人员紧缺,而且被繁琐的护理病历所禁锢。请问美国整体护理工作的程序,整体护理病历是如何书写的?有哪些要求和内容?您怎么评价这种工作模式?我还记得您曾经介绍说,美国的分工非常明细,各负其职,就连配置输液用药都有专职药师负责,我们国内不可能做到。请问美国病房的护理工作在白天是如何分工的?会不会也类似于功能制护理呢?如果不是通过您以前的介绍,我一直误认为国外护士只需要观察病情和进行心理护理,请问对于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你们会选择什么时机进行?这种服务收费吗?谢谢!

回答:

我一般周末休息,所以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这几天回答.
美国的每个医院的文件书写都不太一样,但我相信医疗体系和制度是不会有多大差别的.我从来没有在东部工作过,在我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医院基本都集中在大洛杉矶.医院的部门大体分为急诊(EMERGENCY ROOM),内外科(MED-SURG),儿科(PEDIATRICS),特别观察室(DEFINITE OBSERVATION UNIT),ICU,CCU,TCU(TRANSITIONAL CARE UNIT), 产房(LABOR AND DELIVERY),产后(POSTPARTUM),SHORT STAY,有的医院会分出康复(REHABILITATION) ,精神病房(PSYCH UNIT).上述所有部门的人员安排和病人,护士比例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规定,文件格式和书写也绝不一样,各有一套制度.人员浮动轮转有着严格规定 ..举例来说,儿科和产后护士可以互相轮转,但绝不容许调入观察室或ICU,CCU.内外科的护士不能进入ICU,CCU,产房.班次多是8小时或12小时,我没见过有4小时的.在没有病人的情况下,已经被排好班次的护士也不容许留下来,回家,这种情况很少.

我再谈护士和病人的比例,理论上讲,内外科:1:7-8,特别观察室:1:5-6,ICU,CCU,1:2,产后,如果不包括新生儿,1:6包括新生儿还是1:6,但这6个病人中3个母亲,3个婴儿.,急诊,1:4,我所指的是注册护士和病人的比例.康复和TCU是相当不同的部门,RN相当于管理人员.

白班的工作人员比例和夜班基本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白班有更多辅助人员,比如医疗秘书,运送病人的人员,各技术室的技术员多工作到晚间11点,11点以后辅助人员都下班回家.白班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因为医生医嘱,会诊和各类检查基本上会集中在午夜12点以前,病人的吃喝拉撒,活动也多集中在白天.

注册护士的工作内容不论白班或夜班容都是一样的,但是白班护士所要执行和监督的医嘱比夜班要多得多.大部份的医生都是在白天处理病情,极个别的医生会在午夜以后查房.说真的,我一直都在理论上搞不清什么叫功能制和责任制.美国的护士们各自负责自己的病人,执行医嘱是首要任务,打针发药是其次,再就是观察病情,具体内容可从我回答"英文交班翻译"那篇文章略见一斑.注册护士除了自己具体的工作内容比如打针发药等以外,最重要的任务是调动督促各科室,你周围的辅助人员全力以赴地完成各项医嘱.这样讲还是太抽象.具体些讲,早上7点上班,口头交班,从诊断到前一班病人有无特别情况发生,及实验室,各项检查报告有无异常,医生计划等等,一个病人一个病人交全,一般30到45分钟,我们实际的工作时间是13小时,中间除去半小时休息.

从早上7点半开始,医生涌进来,查房,写医嘱,写好的病例全部排放在医疗秘书的办公台上,由秘书将医嘱输入电脑,再将病历转交给注册护士,注册护士按医嘱更改药单,看到有特殊检查,比如腹部CT带造影剂,立刻告诉护士助理撤掉早餐,观察病人何时服完造影剂.把所有你负责的6-7个病人的病例浏览完毕,确定所有的医嘱已更新,各科室已得到通知.特别是药单,大约1小时左右,9点开始发药,这期间护士助理会报给你病人的生命体征,有何抱怨,不适.注册护士要一一处理.然后实验室报告,放射科报告,其它检查报告等等会涌到你的写字台前,你根据轻重缓急或者立刻通知医生或者留下便条在病程志上以引起注意.接下来是文件,护士助理的记录包括生命体征,出入量,饮食监督,何时为病人翻身,有无发现新出现的体征,主诉等等,注册护士根据这些资料及自己对病人的观察书写文件.这期间你可能还会有病人出院或者入院.出院或入院的病人也有一套比住院病人稍复杂的程序要完成......

谈到护理诊断,说句实话,只有在护校的课堂上讲解一番,到了临床绝不会带着本小册子现翻现抄,来写护理病例的.而且这边每个护校用的教材都不统一,护理诊断这类小册子是推荐教材,学生买了除了应付考试,平时连翻都不翻,我也买了一本,从没动过.如果你问起临床护士如何编撰护理诊断术语,美国护士一定都傻眼,会拿出一套又一 套印好的护理计划,教你如何划叉挑勾,多数的文件都是现成的,绝不会让你死记硬背那些名词.正因为临床护士们不断抱怨文件书写烦琐,所以现在的表格越来越驱于简单化.往往是主要工作完成后还要对付病例书写,许多护士下班后要花上2个小时左右补齐文件.

我总是觉得国内在介绍国外的护理理论时有些曲解,因为介绍的人没有机
会在国外的临床进行实践,谈出来的东西非常抽象而且不切实际.真正的情形是,国外的学术领域会通过临床的反应总结出深奥的理论,但在返回临床时会变成具体而容易执行的东西.

至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非常形式化的东西,在美国的临床,没有一位老师或者管理人员会强调与病人的心理交流.没有时间是其一,进了病房和自己管的病人说不上几句话,另外,病人心理深层的想法是非常私人化的,当病人出现忧郁,苦闷,绝望等等时,护士的首要任务是给医生留下便条或打电话留言,提醒医生寻找精神科医生会诊.作为护士,我不可能通过谈心,给予鼓励就能解决病人的问题.而且许多病人更愿意和心理医生交谈.当病人有社会问题时,比如吸毒,出院后没有去处,没钱没工作,没保险,统统留给社会工作者.

医疗教育,手术和检查程序先由医生为病人讲解,然后由护士呈上同意书,确认病人确实明白其中的利与弊,签字.任何手术和检查程序在医生和病人谈话以前,护士是拒绝提供病人同意书的.用药时护士们会对病人简单讲解一下,根据病人的要求而定.大部份教育评估是在病人入院时做的,诸如病人是否有能力学习,有无语言障碍,文化障碍等等,出院前会对糖尿病人,肾病人,伤口换要的病人等提供录像,然后看着病人自己操作即可.结肠术或其它特殊手术的病人 有专门的肠道护士或专科护士来讲解示范

如何评价国内外 的护理工作,我不敢妄断.就我本人的经验来讲,在国内,学无所用,在 美国却是逼得你不得不进步.







































































7 5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