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全文翻译】尿道疾病影像:图像综述

发布于 2006-02-08 · 浏览 7259 · IP 安徽安徽
这个帖子发布于 19 年零 9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第一次参加活动,翻译的不好,请指教


尿道疾病影像:图像综述
Akira Kawashima, MD ● Carl M. Sandler, MD2 ● Neil F. Wasserman,
MD ● Andrew J. LeRoy, MD ● Bernard F. King, Jr, MD ● Stanford M.
Goldman, MD
逆行尿道造影和排尿式膀胱尿道造影是首选的尿道成像方式。对评估尿道周的结构 横断面成像是有诊断价值的,横断面成像方式包括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逆行尿道造影是评估男性尿道挫伤,炎症性损伤及狭窄性疾病的主要显像 方式。尿道超声影像图在评估尿道球部的厚度和长度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排尿式膀胱尿道造影经常用来评估女性尿道憩室,磁共振成像在这些实体显示中具有高敏感度。磁共振成像也应用于局部尿道肿瘤分期。

序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首先回顾成人解剖学和尿道疾病。虽然我们重点介绍传统的尿道造影术,但对尿道造影(术)和横断面成像的主要成像特点也进行讨论和加注解,这篇文章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尿道正常解剖结构。2.尿道造影术。3.挫伤。4.获得性炎性疾病。5..尿路狭窄。6.获得女性尿道憩室。7.尿道结石。8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因为本篇重点是对成人尿道疾病的讨论,所以我们讨论的对象不包括先天性尿道畸形。

尿道正常解剖结构
男性尿道
男性尿道长在约17.5-20cm,包括前尿道和后尿道,前后尿道各有两部分组成。前尿道是从尿道外口到尿生殖膈的下缘的部分,并从阴茎海面体腹侧通过。在临床和影像所见的基础上前尿道在阴茎阴囊交界处分为阴茎部(下垂部)和球部。下垂部止于阴茎头部尿道所形成舟状窝,长约1-1.5cm。尿道球部与邻近部分比扩大和成槽状。尿道球部在球膜交界处呈圆锥形,这部分被称为圆锥体。前尿道尿道周围有很多腺体(Littre腺),这种腺体在尿道海绵体部背侧和尿道球部的槽内数量很多。尿道球腺(Cowper腺)是两个豌豆大小的腺体,位于后尿道膜部两侧的尿生殖膈内。尿道球腺腺管全长2cm,流注到尿道球部正中线的任一侧。
后尿道分为前列腺部和尿道膜部。尿道前列腺部分长约3.5cm,在前列腺在正中线稍前的部位通过。在从膀胱颈到膜部尿道的后壁有一平滑肌纵脊(尿道嵴)。纵脊延续成为精阜,精阜位于前列腺部尿道的后壁, 长约1cm,呈隆起卵圆形小丘。前列腺小囊位于精阜的中心,形成一小囊形凹陷,是苗勒氏管的残余物。椭圆囊远端侧面是成对的射精管口。前列腺液经由多个在精阜附近的小开口流注到前列腺尿道部。尿道前列腺部逐渐变细直到尿道膜部,尿道膜部长约1-1.5cm,终止于尿生殖膈的下方。
尿道近端的(内)括约肌从膀胱颈经过尿道前列腺部一直延伸到精阜上方。尽管它与膀胱逼尿肌相似,它们有不同的神经支配。 远端的(外)括约肌有固有的和非固有的两种成分,尿道固有括约肌具同心环纹的肌肉结构,并且位于尿道前列腺部的外1/3,在精阜的小丘之下,环绕尿道膜部。尿道内扩约肌和固有括约肌是由平滑肌组成,作为平滑肌其有维持被动节制的功能。内括约肌在节制被动运动时起主导作用, 固有括约肌起次要作用。非固有括约肌尿是道旁的、纹状的随意肌,提肌急性神经刺激也参与其中。括约肌围绕尿道膜部并且参与尿道的节制活动。

女性尿道
女性尿道长4cm,从膀胱颈部的尿道膀胱连接处延续到前庭,在小阴唇间形成尿道外口。许多小的尿道周腺开口于尿道。两侧尿道远侧密集着腺体(Skene腺),经由两个小管流注到两侧的开口。尿道壁近心端由两层与膀胱颈平滑肌邻近的平滑肌组成。此平滑肌内层为纵肌,外层为横肌。尿道外侧部分是由条纹状肌肉组成,尿道表层2/3基本是环状的,与膀胱颈的底部相延伸。尿道里层与前面的阴道壁紧靠,并且由共同的肌肉组织包裹(即尿道阴道括约肌)。一直延伸到耻骨分支的下方。

尿道造影术
逆行尿道造影术
最初的研究,逆行尿道造影在男性尿道和尿道周成像时被认为是最好的,并用于评价尿道损伤,狭窄和瘘管(1,2)。逆行尿道造影术是一直观,有效,经济的一种检查手段。尿道外口放有标准的无菌装置以供安装16-18F的气囊导尿管。此导尿管配有冲洗注射器和膨胀(盐水溶液)注射器,用前先冲洗。当导尿管气囊部分固定在尿道海绵体部的舟状窝,导尿管口未施加压力局部膨胀气囊时,可以注入1.0-1.5ml盐水(2)。不推荐应用润滑法,因为它会防碍气囊以最佳密闭状态存在于合适的位置。患者处于45度倾斜仰卧位。阴茎放置于大腿内侧上方,适度肌肉牵引。患者应对气囊膨胀时的不适作好心理准备。然后,在透视导向**入20-30ml60%碘化造影剂使前尿道充盈。此时常会遇到外尿道括约肌痉挛,这会妨碍深部球部,膜部,尿道前列腺部的充盈。缓慢施以适当的压力以对抗阻力。当视觉证实有造影剂流入膀胱时进行局部X线摄片。
若操作规范,可以看到造影剂从膀胱颈喷射入膀胱。在前列腺尿道的后部,可看到精阜为一卵圆形的充盈缺损。精阜远端为尿道膜部临近界面的标志,大约有1cm长,并且尿道在此处穿过泌尿生殖膈。尿道外括约肌也在此处。尿道膜部远端(球膜交界处)形成尿道球部的锥面。行逆行尿道造影时,球膜交界处的识别对患有尿道疾病患者的评定和泌尿外科操作的规划都非常重要。当尿道后段处于最佳模糊状态而精阜清晰时,球膜交界处可在距精阜下缘1-1.5cm处看到。当尿道后段隐约可见时,球膜交界处能很好的定位,因为有一条假想的线连接闭孔肌周面孔的下缘并穿过尿道。
前尿道起源于尿道膜部终点,并一直延伸到尿道口。可分为球(临近的)段和阴茎(下垂的)段。尿道的这两部分成轻微的角度在阴茎阴囊处会合。在逆行尿道造影时,缩肌和球海绵体肌的深部肌腱的收缩或痉挛,均可引起临近尿道球部前方,有时可为周围出现切迹(3)。尿道球部切迹不应与尿道狭窄相混淆(图1)。
若能辨认出尿道膜部,就不会误认为是狭窄。典型的尿病理性狭窄是在尿道内官腔有别处缩小,因此将能清楚的和尿道膜部区分。 若患者没有充分地定位倾斜,那么尿道球部显像时将按透视法缩小,因而不能给予充分地评价(图2),充满的尿道球腺管不应该误认为是外渗(图3)。前列腺管,尿道球腺管,尿道周腺体管造影常与尿道炎症及狭窄性疾病相关,但也不是一定。若尿道内膜的完整性被注入造影剂时增加的压力破坏,造影剂将会渗入静脉内。

排尿式膀胱尿道造影术
排尿式膀胱尿道造影术是目前应用于评估女性尿道和男性后尿道造影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膀胱经由经尿道的或耻骨上导尿管充满造影剂时完后的。经尿道的导尿管退出,患者在荧光屏的监视下实时拍摄膀胱和尿道射片。在排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的膀胱颈都通过内在的括约肌开大变成漏斗形状。男性患者中,精阜伸长,尿道球部呈现少许圆锥形。然而尿道膜部保持尿道中最狭窄状态。尽管在排泄时它的直径可扩大6-7mm。排泄式膀胱尿道造影不能术准确的显示男性前尿道异常。因为前尿道正常时不能充分扩张到能在逆行尿道造影时显像的地步。
目前评估尿道前部的最有效方发是逆行性研究,排泄式研究是评估尿道后部的最有效方发。因此,动力性尿路造影术这两种显像技术的协同。
挫伤
尿道钝性损伤
尿道钝性损伤习惯上按解剖学分为前部和后部损伤。后尿道损伤通常是由骨盆受压(如高速行驶的汽车事故)且总是同骨盆骨折相关联。据报道后尿道损伤的病人中大约4%-14%合并有骨盆骨折(4)。骨盆骨折病历中,将近20%女性病人同时伴有尿道损伤和膀胱裂伤。相反,前尿道损伤大多为骑跨伤,且大多单独存在。当尿道口有血时,大概可以断定存在尿道损伤。应立即施行逆行尿道造影以评估尿道损伤情况。怀疑有尿道损伤时盲目导尿是禁忌的,因为此时导管会穿过损伤处到达骨盆血肿部。当尿道损伤被证实后,应立即放置耻骨弓上导尿管,为直接内窥镜检查辅助支架安放及以后的重建作准备。
1977年,Colapinto和McCallum两人把后尿道损伤根据逆行尿道造影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损伤:耻骨前列腺韧带破裂。虽然尿道前列腺部被拉长,尿道的连续性仍保存(图4)。第二类损伤:尿道膜部在完整的泌尿生殖之上损伤,这防碍了造影剂外渗入会阴(图5)。第二类损伤据报道占尿道损伤病历的15%(4)。第三类损伤:最常见。尿道内膜破裂,但由于泌尿生殖膈撕裂,损伤扩展到临近的尿道球部(图6)。尿道造影时此类损伤的特点是造影剂不仅渗入到骨盆腹膜外腔,而且到会阴部。男性尿道膜部完全破裂,可发生在第一,二类尿道损伤,可导致膀胱在骨盆中错位。行排泄性尿路造影时呈现出“空中之月”征象。虽然Colapinto和McCallum的分类方案是依据后尿道损伤,第三类损伤实际上延续到了前尿道球部。第二,三类尿道损伤中,由于外括约肌损伤常导致失禁症状。尿道损伤中目前有报道存在急性肺损伤等等(5)。在第三类损伤中,CT显示泌尿系造影剂外渗入泌尿生殖膈。
1977年,Goldman等人(6)依据解剖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统一标准的尿道钝性伤损伤分类系统。新的分类体系延用了Colapinto和McCallum系统(第一-三类损伤)并发展为五类,新增了膀胱基地部损伤(第四类损伤和Va类损伤)(图7),和前尿道骑跨伤(第五类损伤)。由于膀胱颈处有固有括约肌,其为主要的节制括约肌,所以应特别关注膀胱基地部的损伤。Goldman等人建议有此类伤的患者应行外科治疗,因为当不好鉴别是否损伤固有括约肌时,是有括约肌失禁可能的。另外,第二类损伤中(IVa类损伤),在膀胱基地部未达到膀胱颈的腹膜外区损伤也包括在内,因为在此位置破裂口的外渗同第四类尿道损伤相似(图8)。由于IVa类损伤未扩展至膀胱颈,因此不用担心会因损伤内括约肌而至尿失禁。治疗上仅用非手术性膀胱导尿即可。X光线照相术的发明,延续到膀胱颈及尿道周围的损伤也可以发现。并且IVa类损伤与第四类尿道损伤在影像学上极难区分。女性尿道外伤性破裂很罕见,perry和Husmann发现在女性第四类尿道损伤中,约4.6%合并高速行驶的机动车事故所至的骨盆骨折。常见于年轻女性。当尿道口有血或者有深部阴道裂伤(第四类尿道损伤)时,高度怀疑存在尿道破裂。尿道可能被撕裂至膀胱颈2cm内(图9)。

第五类尿道损伤发生在尿道球部,由骑跨伤引起(图10),
尿道球部和尿道海绵体被坚硬的异物和下方的耻骨挤压,这种挤压可使尿道挫伤,但保持其完整性,或尿道球部完全或部分性损伤。总之,尿道骑跨伤与骨折无关。若buck氏筋膜保持其完整性,那么外渗局限于buck氏筋膜与皮肤棘细胞层水肿的白膜之间。若buck氏筋膜断裂,那么在尿道造影下造影剂将渗入到Colle氏筋膜。
尿道损伤的修复最早要3-6个月后。此时瘢痕组织已稳定且成熟,伴发伤也已稳定(8)。立即在尿道损伤处进行修复死亡率会很高。然而,可选择高度怀疑有部分破裂的病人,间接仔细地在导尿管辅助下行内窥镜检查和荧光镜透视检查(8)。后尿道损伤的晚期并发症包括性无能,尿失禁,尿道狭窄(图11),瘘管形成(图12)。与前尿道损伤相关的有尿道狭窄和性无能。

穿透性尿道损伤
穿透性尿道损伤如枪弹伤,刀切割伤不常见,大多影响前尿道(图13,14)。

尿道造影术应用于所有阴茎穿透性损伤的患者,因大约有一半此类患者合并有尿道损伤。一般而言,穿透性尿道损伤需要急诊手术探查。抗生素须应用以防重复感染。枪弹伤可能会损伤尿道组织,此时需要修补或组织移植法。大块的组织损伤更适合行阶段性外科手术治疗。大体上,会阴部刀切割伤可看成是尿道球部的原位撕裂。

阴茎折断性尿道损伤
直立阴茎海绵体的外伤性破裂不常见,多发于性活动时。伤当时患者极度痛苦,阴茎畸形,瘀斑。38%的患者同时合并阴茎破裂和尿道损伤。常应用逆行性尿道造影术以排除伴发的尿道损伤(图15)。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通常用核磁共振成像,因为它能精确定位且评估海绵体受损情况。(9,10)。荧光屏检查和实时放射线摄影定位后,在超声检查定位**入30%碘化造影剂到海绵体,就可以显示白膜损伤的位置和范围(11)。当白膜损伤的位置不明显,须要手术时,此信息非常重要,并且可发现阴茎破裂时合并的尿道海绵体瘘。

放射性损伤
放射治疗所至的尿道并发症(外照射和辐射盒植入缓释疗法)包括尿道炎,尿道狭窄和尿道瘘(12),后者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据报道,前列腺癌患者在行前列腺缓释放射治疗后有约1%合并前列腺尿道直肠瘘。(图16)(13)

胰腺移植后尿道破裂
胰腺移植后常用膀胱引流胰腺外分泌液。男性患者在同时做肾脏-胰腺移植术并用膀胱引流时,常并发尿道损伤或破裂,其中6%的患者发生尿外溢(14,15)。尿道损伤是由移植的胰腺分泌的活化蛋白水解外分泌酶引起。较小的尿道损伤归咎于经尿道的导管插入膀胱镜检查,或膀胱镜检查增加了胰腺移植相关性尿道损伤的机会。当有排尿困难尿而培养结果阴性是应该考虑合并有尿道损伤。尿道逆行性造影术用来鉴别诊断和演示在尿道球部和球膜交界处造影剂外渗。(图17)可应用短期经经尿道导管插入术或耻骨弓上导尿法。

获得性炎性疾病
淋球菌和非淋菌性尿道炎
淋菌性尿道炎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属,即淋病奈瑟氏菌。自从80年代早期林球菌感染已渐不流行,它仍然在美国性传染性疾病报告中占有一席之地。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常伴有尿道脓性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率渐增长。其中沙眼衣原体最常见占30%-50%。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尿道分泌物常很少。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简单性尿道炎常不需要影像学检查。淋球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相比并发症较常见且严重。包括尿道狭窄,尿道周脓肿,尿道周瘘管形成。淋球菌性尿道狭窄的典型尿道造影呈现尿道不规则收缩数厘米(图18)。患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男患者中有大约15%从狭窄到完全梗阻要经历从初感染到2-30年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减少球菌尿道炎性狭窄的发生率。70%的患者在尿道球部出现坚硬的瘢痕组织。这些瘢痕组织的形成与憋尿和此区富含利特雷腺有关。性尿道造影时可伴随利特雷腺的膨胀。若临近的圆锥行尿道球部出现狭窄,伸长,不对称,不规则,缺损,那么90%的病历狭窄已经延伸到尿道膜部。放射学发现对泌尿科医师至关重要。因为外科治疗累及切除瘢痕组织以及远侧的括约肌,这是就会导致医源性的尿失禁。常引用尿道镜或开放外科介入治疗尿道狭窄,缓解梗阻症状(如无效滤过,尿流细,尿不尽感)。管腔内支架对治疗尿道狭窄可能有一定作用。(参考本篇尿道狭窄部分)
尿道周脓肿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一种男性尿道和尿道周组织的疾病。常是淋球菌感染,尿道狭窄性疾病,尿道导管插入后的并发症。最初发生在利特雷腺,因此处有浓缩的脓液和纤维化。常见的至病菌是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肠球菌和厌氧菌。尿道同尿道周的溃疡相交通形成假性憩室。由于阴茎白膜阻止感染向背侧扩散,脓肿趋向于沿皮肤棘细胞层向腹侧延伸。并终止于buck氏筋膜。当buck氏筋膜穿孔时,坏死可扩展到皮下组织和筋膜。大约10%。尿道周脓肿可自行吸收。快速的诊断和治疗是很必要的。若临床诊断不明确时可应用影像学技术。尿道造影时可将脓液排入尿道(图19)。超声波检查可显示尿道周脓肿,CT,MR技术有助于评估尿道周脓肿范围及并发症,如筋膜炎,坏疽。,治疗包括立即进行耻骨弓上导尿,脓肿彻底清创术,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尿道会阴瘘是尿道周脓肿的常见并发症。脓腔初形成时由于纤维组织的收缩,形成从尿道到会阴的窄瘘管。这样尿液从会阴瘘排出,形成所谓的“会阴洒水壶”(图20)(19),本病常见于结核病,血吸虫病患者。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病毒感染,在阴茎头,体和包皮部产生的柔软,固着,鳞状的绒毛状瘤。尖锐湿疣被称为性病疣。女性患者有0.5%-5%累及尿道。尖锐湿疣有时可蔓延到尿道前列腺部膀胱。此时因有逆行性波散可能,导管插入术,仪器操作,逆行尿道造影禁忌。诊断首选排尿式膀胱尿道造影。确诊需逆行性尿道造影。典型的尿道造影发现在前尿道多发乳头状充盈缺损(图21)。尿道损伤处理上给予黄色树脂剂,三乙烯硫代磷酰胺或5-氟尿嘧啶局部滴入。


结核病
尿道结核很罕见,生殖结核通常为下行感染,常有肾结核。生殖器结核患者中70%侵及前列腺。前列腺脓肿可破溃入周围任何结构中,这会导致前列腺液溢和前列腺液溢性尿道瘘。急性期常有尿道排出物和相关的附睾,前列腺,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的分泌物。诊断靠临床检查,可予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慢性期诊断较为困难,此时患者主要呈现尿道狭窄,其次为梗阻症状。结核性尿道狭窄形成尿道周围瘘,若不治疗,将形成多个会阴和阴囊瘘。最后将形成洒水壶会阴。 逆行尿道造影呈现典型的前尿道狭窄伴多发性前表皮和尿道皮肤瘘。与此同时,瘘管造影术应用于评估整个尿道,因造影剂大多从尿道会阴瘘流出尿道,这会防碍整个尿道的显像。

尿道狭窄
一般而言,尿道狭窄一词是指胶原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的前尿道纤维瘢痕化(17,20)。皮肤棘细胞层水肿带周围的疤痕被称为海绵样纤维化。瘢痕化可由皮肤棘细胞层水肿带向周围邻近结构扩展。 疤痕收缩减小了尿道腔的宽度。前尿道狭窄的原因可以是炎性的(如传染性尿道炎,干燥性龟头炎)外伤性( 如骑跨伤,医源性仪器操作)或先天性。大多数尿道狭窄由感染,炎症,或其它医院性损伤引起。最常见的外伤性狭窄的外部原因是骑跨伤。尽管淋病双球菌在性传播性疾病中很常见,淋(病双)球菌性尿道炎相关性炎性狭窄已少见。尿道医源性损伤是由留置导管在尿道中压迫某一点导致压迫性坏死。仪器操作相关性损伤常发生在球膜部,较少发生在阴茎阴囊交界处。后尿道狭窄是闭塞性变,常由外伤或手术所至尿道破裂引起。创伤后后尿道狭窄同尿道轴移位有关,因纤维化导致狭窄。前列腺尿道后段(膀胱颈挛缩)的医源性狭窄常发生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或开放性前列腺基底切除术后(21)。
逆行尿道造影是前尿道狭窄成像的主要方法(17)。应用放射学方法可评估狭窄和尿道周围异常的位置,长度,数量,程度,有利于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行逆行尿道造影是若患者未处于适当的斜位,狭窄的长度就会被低估。要看清狭窄至少要投射两次。当已知有尿道球部狭窄时,常用尿道超声造影以辅助制定治疗计划。据报道,在估计尿道狭窄长度时比逆行尿道造影术更精确(17,20)。超声波检查时尿道周的纤维变性呈现增厚的,不规则的,不可膨胀的组织侵入其他无回声尿道腔。当尿道超声造影显示后部声影,和在最大限度逆行性膨涨时小于3厘米的不可膨涨空腔时,尿道周海绵体纤维化很严重。此时最好行切除术。
后尿道狭窄合并钝性伤时,须联合应用顺行性膀胱尿道造影术和逆行尿道造影术来确定尿道损缺损的长度(图11)。磁共振成像被认为是评估创伤后的骨盆解剖结构的最佳辅助显像模式(22)。***T2加权磁共振成像有助于评估前列腺的位置和骨盆纤维化程度,以及通过插入临近的皮肤棘细胞层测量前列腺顶部与尿道的距离来判断前列腺破损长度(22)。

女性获得性尿道憩室
诊断女性获得性尿道憩室首先要有发病条件和伴随的迫性尿失禁与尿路感染。据报道,应激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中1.4%合并尿道憩室,目前认为女性尿道憩室为后天获得性疾病且与尿道周腺体膨胀,感染所导致的假性憩室有关。所有的尿道憩室均包含在尿道周筋膜内证实了此观点。另一个共同原因是在压迫性尿失禁行膀胱颈悬吊术时尿道周筋膜的破裂,形成局灶性尿道脱垂。女性尿道憩室有多种不同形状和结构。憩室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单房或多房。尿道憩室的颈可宽可窄,常位于尿道后外侧。尿道憩室可以包饶尿道(鞍状憩室)。当憩室起源于临近的尿道,像在大龄男人看到扩大的前列腺一样,在膀胱基地可能有质量效应,这就是尿道旁腺的标志。尿道憩室经典显示3D征(排尿困难,排空后流涎,**困难)。25%患者有排空后流涎,10%有**困难。据报道约一半患者有尿道感染,体检时发现阴道前臂块状物,受肿块压迫从尿道排出脓性物。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和横断面成像可协助诊断。排泄性尿路造影时排泄后成像(图22)或延迟的造影剂增强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可显示憩室宽颈传染。排泄相膀胱尿道造影总准确度为65%(23)。双球囊(正压)尿道造影术比排泄相膀胱尿道造影更敏感,它通过创造一个相应闭合的泌尿系统,通过集中压力而不是随即流入,使造影剂压入憩室口(24,25)。然而,此方法难学,也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由于其***能力,良好的组织对比,电离辐射少,磁共振成像成为尿道憩室的很好成像模式(图23)(26)。在检出尿道憩室上,特别是窄颈非交通性尿道憩室,磁共振成像比排泄相膀胱尿道造影和双球囊(正压)尿道造影都敏感(27,28)。伴有骨盘相位阵列线圈的磁共振成像为显示尿道憩室复杂表现的最佳手段。尿道憩室磁共振成像时阴道内或直肠内线圈提供高分辨率(29)。据报道经阴道超声检查法也对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有帮助(23,30,31)。超声检查法可显示邻近尿道的无回声腔,也可显示腔内碎片和周围的炎性水肿。超声检查法和磁共振成像均可描述临近结构的异常,这可能是引起患者症状的原因。尿道憩室的鉴别诊断包括阴道囊肿(加特纳管囊,中肾旁或苗勒氏管囊,上皮细胞的包体囊)异位输尿管疝,子宫内膜瘤和尿道的肿瘤(32)。
尿道憩室的确定性治疗为经阴道憩室切除术。尿道憩室可并发于感染,结石形成(占10%)和恶性变(26)。腺癌常见于尿道憩室(33,34)。

尿道结石
大多数尿道结石包括排泄时从膀胱向尿道排出小的石块。此为移动的结石。然而,当结石很大,可被卡在尿道狭窄部如尿道膜部。更少见的是,发生在尿道狭窄处的原发结石,或同时伴有尿道憩室(图24)。尿道结石症状包括尿细,排尿困难,血尿。逆行性尿道造影通常显示在尿道处圆形的充盈缺损。在腹部低位射片时,在造影剂未注入前就可看到石块影。


尿道肿瘤
尿道良性肿瘤
尿道良性肿瘤很罕见。可以是上皮或间质起源,表现为充盈缺损,诊断需要活组织检查。就我们现在所知,仅有一例尿道平滑肌瘤被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精确界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35)。早期良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同恶性肿瘤相重叠。男尿道纤维上皮息肉是胚胎起源的,通常起源于前列腺突出到尿道(36)。此情况表明在出生时有血尿和尿路梗阻症状。此息肉通过蒂与精阜相连,使其能固定在前列腺尿道部,甚至穿过膀胱颈到达膀胱。膀胱尿道造影术排泄时项,息肉呈现出延伸到尿道球部中央的光滑充盈缺损。

男性尿道恶性肿瘤
男性尿道肿瘤非常罕见,不到所有泌尿外科肿瘤的1%,常发生在50岁以后。目前最常见的症状是在会阴可触及肿块,沿尿道伴有或不伴尿路梗阻症状。当大龄男性出现尿道狭窄或出血,梗阻症状,排除血性物,尿道瘘,尿道周脓肿,会阴区疼痛症状时,暗示可能有尿道肿瘤。男性尿道肿瘤按照其发生部位和在尿道中细胞组织学特征分类,尿道球膜部最常见(占60%),其次是尿道阴茎部(30%)尿道前列腺部(10%)(37)。总之,男性尿道肿瘤的80%是鳞状上皮细胞癌,15%是过渡型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占5%。尿道肿瘤组织学类型也根据解剖学定位而变化。在尿道前列腺部,90%的患者为移行细胞癌,90%的患者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在尿道球膜部80%患者发生鳞状上皮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占10%,腺癌和未分化癌占10%。在尿道海绵体部鳞状细胞癌占90%,移行细胞癌占10%。腺癌起源于Littre氏腺或尿道球腺。男女性发生平滑肌肉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的几率均很小(38,39)。在男性尿道肿瘤的发生原因中慢性炎症仅次于性传播性疾病和尿路狭窄。尿道肿瘤患者中一半以上曾患有尿路狭窄,约1/4有性传播性疾病史。96%患者具有征状。尿道球摸部常发生尿道肿瘤,也是尿路狭窄的好发部位。据报道已有一例尿路淋巴瘤患者伴有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40)。男性尿道肿瘤可直接转移或局部淋巴结转移。尿道肿瘤一期局限于上皮下结缔组织,二期肿瘤侵及尿道海绵体,前列腺,或尿道周肌肉。二期肿瘤侵及海绵体和膀胱颈或超过前列腺纤维囊。四期肿瘤侵及临近其它器官。前尿道的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深,浅淋巴结,有时注入髂外淋巴结。尿道后段肿瘤常传播到骨盆淋巴结,尿道球摸部肿瘤可侵入泌尿生殖膈,前列腺,会阴,阴囊的皮肤。血原性传播不常发生,仅当局部病出现或尿道的前列腺部发生原发性移行细胞癌。大体上,肿瘤发生尿道前部与尿道后部相比,外科手术疗效和预后更好,而后者常发生广泛的局部浸润和远端转移。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发。
临床上尿道肿瘤的诊断取决于体格检查。行尿道造影时显示有尿道局灶性不规则狭窄,这有助于尿道肿瘤的诊断(图25)。尿道肿瘤的典型磁共振成像是T1,T2加权相显示出与正常人体组织强信号相比的低回声块影(图26)(41)。磁共振成像可显示肿瘤侵及阴茎海绵体,并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大小,和局部分期(38,42,43)。


女性尿道恶性肿瘤
尽管女性尿道肿瘤比男性常见,男女比例大约4:1,但其占女性肿瘤的比例不到0.01%,大多大生于白人,大于50岁者。女性尿道肿瘤的发生原因包括慢性刺激,泌尿道感染,损伤处增生(如肉瘤,乳突状瘤,腺瘤,息肉,尿道粘膜白斑病。尿道肿瘤患者中约2.5%合并有相关性癌肿。大多数患者出现尿道出血,尿频,尿路梗阻症状或尿道触及肿块,硬结。女性尿道肿瘤依据“前”尿道肿瘤或“后”尿道肿瘤分类(37)。女性前尿道肿瘤仅发生在尿道前1/3段,占尿道肿瘤的46%。前尿道肿瘤临床检查时呈现突出于尿道口的肿块,尿道流血,排尿困难和尿频。处于泌尿生殖膈之下的前尿道淋巴液注入腹股沟深浅淋巴结,尿道后段淋巴液注入髂外,腹下部和闭孔淋巴结,也可以双侧交换流注。前尿道损伤时可采用手术局部切除。全尿道肿瘤有高度恶性和局部发展倾向,常为鳞状细胞癌(占60%),其次为移行细胞癌(占20%),腺癌(10%),未分化癌和肉瘤(8%),黑素瘤(2%)。全尿道肿瘤患者在出现尿潴留,尿道脓肿,或尿道阴道瘘后可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局部原发损害浸及膀胱颈,阴道,女阴也很常见。起源于女阴,或阴道的原发损害其组织分化却可能不同。对女性全尿道进展性损伤,可采用外科手术,放射线和化学疗法综合疗发。
常通过临床检查诊断女性尿道肿瘤,尿道造影显示不规则出尿道不规则性狭窄(图27)。据报道90%患者应用磁共振成像可精确显示尿道局部肿瘤,呈现出T1加权象减弱,T2加权象增强。失状T2加权相能更好显示出肿瘤的范围。远侧尿道肿瘤可扩散到临近的会阴,此时,正常尿道轴向T2加权象显示的靶形外观可能出现断裂(44,45)。CT通过软组织成像衰减显示出尿道肿块(图28)。

尿道转移性肿瘤
男性尿道继发性肿瘤不常见。尿道仪器操作或行膀胱切除术时,膀胱移行细胞癌可播种到前尿道。尿道造影显示多发小的粘膜瘤(39)。前列腺,直肠,精索,睾丸部位的肿瘤可局部播散到尿道海绵体,这行成广泛的尿道收缩和不规则(图29)。恶性黑色素瘤,原发性前列腺,膀胱,结肠,睾丸,和肾脏的恶性肿瘤有时可通过血源性传播到海绵体和尿道海绵体(39)。尿道海绵体处的转移灶可使尿道不规则。
总结
尿道造影可对疑似尿路疾病患者做整体评估。联合应用断层交叉技术,独特地MR成像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最后编辑于 2006-02-18 · 浏览 7259

19 66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