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专家一起讨论:贴1
背景一
1995年8月16日,GD省卫生厅接到某市卫生局报告:
自8月12日起,该市JL镇S管理区出现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起病急、病情进展快,重症病人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其中有5人住院治疗,死亡1人。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原因诊断不明,请求协助调查。
背景二
GD省卫生厅指派省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专业,省职业病防治院的职业中毒防治专家于8月17日到达现场,协助调查处理。
JL镇位于该市东部,与钩体病高发市一江之隔,属丘陵地区。该镇总人口58,000多人,辖29个管理区。其中S管理区离镇政府约5公里,由东、南、西、北四个3自然村组成,有469户,共1993人。
JL镇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S管理区仅有小五金和小塑料加工厂。1994年下半年于S管理区东南面,距东村约300米,西村约1000米处,兴建一个金矿冶炼厂(工艺为氰化提取法)。该厂于95年4月份试产,5月份投产。但在5月下旬因为该厂排出污水造成下游田涌、稻田出现禾草和剑花等植物枯死,群众反映强烈,已于6月3日被环保局查封,限期拆除(调查组于8月17日到现场发现机器已被拆除)。
JL镇S管理区西村、东村从1995年3月中旬起出现少数猪、鸡等死亡,6月中旬出现批量死亡,7月中旬达高峰,至8月上旬止,牛、猪、猫、鸡、鸭均出现发病死亡(西村共死亡牛8头、猪199头、猫17只、鸡 1421只、鸭一批。东村16头猪、27只鸡)。起病急骤,呕吐、狂燥、抽搐后死亡,非强直性。猪表现为癫狂撞物;鸡扑翅乱飞骤死。少数猪发病后,经兽医处理(抗生素治疗)或未作处理,几日后慢慢恢复。南、北村未发现禽畜死亡现象。
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抽搐。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在餐后2小时内发病。个别病例有低热,只有少数有临床体征变化,临床检查无特殊表现。临床检验结果:血、尿、大便常规大多数在正常范围,部分病例有心、肾功能异常。
思考1:当地群众认为人畜禽发病死亡是由当地金矿污染引起,你如何考虑?请进一步调查(证明或排除)?
思考2:你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如何确定病例的定义?
背景三
8月21起,卫生厅、公安厅、农业厅多次组织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流行病专业、微生物检验专业)、职业病防治院(职业中毒)、法医、兽医、临床医师(神经科、内科、传染病科)赴现场调查、诊治。
1.JL镇灭鼠药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市场有摊贩摆卖无说明或标明含“邱氏”成份的灭鼠药;农民经常购买,随处存放并自制毒鼠米灭鼠。农民使用农药时一般不注意个人防护。
2.据S管理区村干部反映,该区使用的农药主要是由管理区组织经销,每年使用各种农药约 2.5吨,主要有甲胺磷、敌百虫,乐果、杀虫脒、井岗毒素、丁草胺等。今年春耕期间,管理区曾组织过一次大面积灭鼠,毒鼠谷用杀鼠醚配制。
3.S管理区的猪、狗、鸡、鸭均以放养为主。
4.S管理区西村村民饮用以水库水为水源的简易自来水(未消毒,同水源还有其它三个管区);东、北、南村居民饮用以浅井水为水源的简易自来水,各村独立;少部分居民直接饮用浅井水。
5.西村、东村8月16日前病死的猪、牛大部分被当地村民屠宰出售。之后,发病死亡的动物统一埋葬。
6.禽畜死亡:8月18日,北村上午6~9时出现死猪20只,鸡336只。8月27日,南村上午6~10时,出现猪、鸡成批死亡。共死亡19头猪,350只鸡,同时村民在屋前屋后发现较多量的无人负责投放的毒鼠谷、米、鱼混合物。要西村内还有多批鸭死亡(数量不详),但8月23日现场调查发现距要西村不到200米处,有一养鸭专业户养有200多只鸭,未出现死亡。
7.尸体解剖
死猪(农业大学兽医解剖):大小脑膜和脑内有出血灶;肺弥漫性出血;脾出血;肝中央静脉扩张,肝脏广泛淤血、出血;肠粘膜淤血并见出血;淋巴结广泛出血、部分淋巴结滤泡坏死。各组织炎症反应不明显。诊断意见为:似与毒物作用相关。
死鸡(市防疫站解剖):双肺见弥漫出血点,肝淤血,胃肠粘膜见出血点。
死鼠(西村现场捡获,市防疫站解剖):双肺、脾见弥漫性出血点,肝淤血,血凝不良。
6例死亡病例(省公安厅和医科大学法医系解剖):脑有水肿改变,脑顶部和脑沟有厚层白色云絮状物,脑干切片有微出血点;蛛网膜下腔未见炎性细胞;肝、肺、脾、肾等各脏器均见红细胞,有充血、出血现象。各组织炎症反应不明显。
8.疾病仍在发展:9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各呈现有一高峰期,各高峰之间呈间断性。统计就诊留观和住院病人(共194人次),其中8月14~27日期间有23人发病,死亡1人;9月14~30日有47人发病,死亡2人;10月9~31日有38人发病,死亡1人;11月1~23日有86人,死14例。
9.省市卫生防疫机构、公安部门采集有关检材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结果见表1。
表1 有关检测检材以及检测结果
检材 检测项目 结果 检测单位
饮用水 砷、铬、铅、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 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市防疫站
污 水 同上 符合地面水卫生标准 同上
土 壤 氰化物、砷 低于本底水平,1份略高。 市防疫站
大米、谷糠、蔬菜、树叶、草 砷、有机磷农药(9种) 未检出有机磷农药
砷含量低于食品标准 市防疫站
食 用 油 黄曲霉毒素B1 均<5ug/kg 同上
小食店剩余粥 氟离子 17.3mg/kg 同上
氟乙酸钠、氟乙酰胺 ? ?
死猪心肝8.27 砷、氟
氟乙酸钠? AS<0.1;F:0.1~0.6(mg/kg) 省职防院
死猪尿 砷、氟 AS:0.80~1.6;
F:28.5~89.6(mg/kg) 省职防院
氟乙酸钠、氟乙酰胺 未检出 省公安厅
死猪、鸡胃内容物 砷、氟离子 AS:未检出;F:23~128 mg/kg 市防疫站
砷、氟离子、有机磷农药 AS:未检出;F:30~36mg/kg 市防疫站
有机磷农药 未检出 市防疫站
病例咽拭 流脑菌、流感病毒 未检出 省防疫站
病例血清 乙脑抗体 IgM ? 省防疫站
40份钩体抗体 阳性(≥1:400)11例
双份血清4倍增长2人 省流研所
培养钩体 未培养到钩体 省流研所
砷、胆碱酯酶、高铁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值 省职防所
病例尿 砷 硫氰酸盐 汞 属正常范围 省职防所
氟化物 5份正常 2份偏高 省职防所
病例大便 肠道致病菌 未检出 省防疫站
死者脑心肝肾 乳鼠接种分离病毒 未分离到 省流研所
思考3:对于以上结果,你如何分析?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
1.首次采集12份病例血清,省站检测乙脑IgM抗体,其中10份阳性;
2.采用钩体显凝试验,8月份8份血清未检出抗体,9月份取17份血清,4份检出抗体≥1:400),10月份取15份血清,7份查出抗体(≥1:400)。9例双份血清,抗体4倍增长的有2人。
3.有专家怀疑人发病死亡由毒物中毒引起,但检测结果阴性。
背景四
应省卫生厅请求,卫生部指派的专家小组——职业中毒、流行病学、病毒学、环境卫生专家于1995年11月4日赶赴现场协助调查处理。
1.病例的临床表现:
从8月12日~11月23日,总发病人数171人,死亡18人,其中在市人民医院住院者达156人次,住院1次的有116人,住院2次的有14人,住院3次的有4人。
统计在市医院住院病例及死亡病例临床表现,见表2-4。
从发病到死亡在24小时内的有12人,最短30分钟,1~4小时的有8人。据8份死亡病例资料分析,体温升高有2例,心电图都有异常改变,白细胞总数均超过10×109/L,只有1例大于20×109/L。
表2 住院及死亡病例临床症状
例数 头痛 头晕 复视 视物不清 抽搐 意识障碍 精神症状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胸闷 心悸 咳嗽 发热 昏迷
发病 113 78 68 3 19 23 21 18 49 49 13 5 16 6 16 16 /
% 69.0 60.2 2.7 16.8 20.4 18.6 15.9 43.4 43.4 11.5 4.4 14.2 5.3 14.2 14.2
死亡 15 7 9 / 4 15 8 / 4 12 6 / 1 / / / 12
% 46.7 60.0 26.7 100 53.3 26.7 80.8 40.0 6.7 80.0
注:“/”表示病历无记录。“%”为异常例数占总例数的比例。
表3 发病和死亡病例临床体征统计
例数/比例 体温数(>37.5℃) 心(异常) 肺(罗音) 肝(大) 皮肤粘膜(黄染)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病例 113 13 1 2 1 0 17
% 11.5 0.9 1.8 0.9 15.0
死亡 11 2 / 3 / / 7
% 18.2 27.3 63.6
注:“/”表示病历无记录。入院时体温≥37.5℃的有13人,其中≥38℃的有6人,≥39℃有1人。
表4 住院病例临床检查资料统计
血白细胞 尿常规
红细胞 蛋白 白细胞 大便常规 心电图 X光 头颅CT 肾功能
BUN 肌酐 脑电图
检验人数 113 52 52 52 66 54 21 12 86 66 19
异常人数 22 6 2 1 7 14 7 5 1 16 11
% 19.47 11.5 3.8 1.9 10.6 25.9 33.3 41.7 1.2 24.2 57.9
注:血白细胞异常指血白细胞数>10×109/L,其中>20×109/l的有2人。
2.病人时间分布:
共发病171人,其中发病2次(间隔在20天以上)的有9人,发病3次的有4人,发病四次的有2人,共发病194人次。
思考4:请描述并分析发病时间分布特点。
背景五
3.病人地理分布:
早期,病例集中在S管理区。9月下旬后,S管理区西村群众因恐怖而逃离(公安人员进驻西村维持稳定、维护治安),主要迁居墟镇、其他管区亲戚家(10月份后西村已成空村)。墟镇以及其他管理区相继出现病例。毗邻西村的南、北村均无类似症状病人发生。
全镇171例病例中,分布在25个管理区(占全镇管理区的86.2%)。其中S管区最多(西村为95例,占55.6%,东村16例,占9.3%),其次为墟镇14例(占8.2%);其余42例分散于该镇其它23个管理区(村)(1个管理区6例、1个管理区5例;4个管理区各3例;2个管理区各2例;15个管理区各1例),地点不详者4例。
18例死亡病例中,S管理区6例(西村5例,占27.8%,东村1例),墟镇2例,3个管理区各2例,4个管理区(村)各1例。
4.病人性别、年龄、职业分布:
171例病人中,男91人,女80人,其中农民90人,工人10人,干部4人,学生50人,幼儿17人。年龄在9月至86岁间,以10岁以下儿童和青壮年为多,15~20岁和50岁以上较少。死亡病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在3~51岁之间。
5.发病家庭聚集情况:
8月份病例均是一户一人发病,9月份以后的病人出现一户多人发病的情况。11月3日对92例病人个案调查统计,每户发生1例的24户,密切接触者(同吃、住)出现类似症状的一户2人以上发病有30户(共68人),同天2人以上发病有13户(其中同天2人发病的9户,同天3人发病的2户,同天5人发病2户)。户内后发病例与首例病例相隔时间:2天至20天以上。
背景
6.部分病人与饮食史有关:
(1)西村陈某家族,共有儿孙27人,前后共发病13人,其中短期内(9月15~17日)发病11人,死亡2人。
(2)9月16日早上在西村一小食店买粥吃者约30人,有8人当天发病,1人死亡。
(3)调查到的12例死亡病例,发病前一餐11人有进食猪肉史,占91.7%。
(4)11月2日三户在同一肉贩档购买猪肉进食,当天四人发病,两人死亡。
(5)一病例与家养猫同时进食当天买的猪肉,猫约30分钟后出现抽搐死亡,本人接着出现抽搐,立即送院,经洗胃和注射解氟灵治疗好转。
结果续下一贴--------------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