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慢性腰背痛为何要到心理科就诊

心理科医师 · 发布于 11-02 · IP 浙江浙江
397 浏览

01

腰背痛现象非常普遍,患者经常往返于风湿科、神经科、骨科、中医针推科去不断检查和治疗。

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公众和医学界普遍认为腰背痛往往是由脊柱退行性变化(腰椎间盘疾病)引起。随着CT\MRI等技术的发展,会发现每个人的脊柱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就像胃镜检查会发现所有人都存在胃炎一样),而且退行性变化的程度和腰背痛的严重程度并没有关联。还有一个糟糕的现象是,针对慢性腰背痛手术正在成倍增长,慢性腰背痛患者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这种现象也见于医院的各种科室。例如,抗抑郁药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也在猛增。

毋庸置疑,这过程中肯定在某个环节出故障了。

02

研究发现,只有20%的腰背痛患者能够得到最终确认,大多数患者都被归入为“非特异性腰背痛”。对于处理这些患者的各种医学学科来说,病因未明时如何进行治疗呢?

目前,大多数医师建议使用保守疗法,即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尽量继续常规活动以及尽量少服用止痛药。而且普遍认为应该尽可能避免卧床休息。对于急性损伤,治疗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让患者尽快恢复活动。

也有人使用牵引和推拿针灸等治疗,但对于非特异性腰背痛,还没有确切的临床试验可以证明这些疗法比保守型治疗更为有效。而且有些临床试验已经断定,即使对于症状明显的神经根撞击患者来说,牵引也没有任何疗效。

研究还表明,普遍存在的“椎间盘疾病”通常与患者的症状无关,因此过于频繁的CT/MRI检查也没有意义;同时,进行背部手术是造成慢性腰背痛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03

从心身医学角度看,慢性腰背痛与中枢敏化有关(是指大脑通路化学物质和接连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会引起疼痛,从而使个体对疼痛的敏感度增加)。

研究发现,社会关系、日常活动水平以及心理预期都会增加慢性腰背痛出现的风险。此外,慢性腰背痛患者大概率还会出现抑郁、躯体症状、焦虑和压力。业已证明,编码大脑疼痛通路中关键蛋白质的基因一旦变异,就会增强人类和几个动物模型的痛觉敏感性。

充分的证明表明,定期体育活动能降低慢性腰背痛的患病风险。不过,“小题大做”会导致最坏的结果,增加慢性腰背痛导致伤残的可能性。

反过来说,无所事事也是引起慢性腰背痛的一个明确的风险因素。恐惧回避行为尽管可能是对急性疼痛的适应反应,但也会增加慢性腰背痛导致伤残的可能性。肌肉会变虚弱、关节会变僵硬、骨皮质会变得更薄。

总之,要想成功抵抗慢性腰背痛,必须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04

在各种心理疾病中,抑郁症与慢性腰背痛之间的关系最为清楚。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腰背痛会引起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也更容易出现慢性腰背痛。

还有,相比于疼痛本身,对疼痛的恐惧可能更能预示出现了慢性疼痛。对手术长期后果的恐惧预示术后会出现长期疼痛。有焦虑和神经质倾向的人更容易陷入恐惧-疼痛的恶性循环。而理解恐惧-疼痛这一恶性循环产生的过程有助于打破慢性腰背痛这魔咒这一循环。

一言以蔽之,慢性腰背痛需要从心身医学角度去处理,而不是盲目的手术、针灸推拿等“按手礼”疗法。(注:素材来自包祖晓著作《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

腰背痛 (11)
抑郁症 (93)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