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甲流阳性,ANC减少,抗病毒疗效显著
病例信息
患儿男,2岁3月,13kg,因“咽痛3天,发热2天。”于2025-10-15 14:31就诊。
现病史:患者3天前开始出现咽痛,鼻塞、流清涕,偶有咳嗽,伴有头痛,昨晚发热,体温39℃,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后下降,今晨再次发热。
既往无特殊病史。
过敏史:头孢过敏。
体格检查:体温:39.2℃,精神尚可,咽充血,扁桃体II°,未见明显脓点,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啰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3.01 x 10^9/L,N% 46.8%,30.9%,CRP10mg/L。
流感抗原:甲流阳性,乙溜阴性。
MP-IgM阴性。

补充病史:1.既往就诊其他医院未发现中心粒细胞减少情况;2.无中心粒细胞减少、血液病、遗传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等病史。
初步诊断:1.流行性感冒(甲型,轻症);2.获得性中心粒细胞减少?
处理意见:
1.奥司他韦颗粒 30mg po bid ,5d;告知患儿家长,此药物是流感的特效药之一,常见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服药第一日,建议今日喂药少量多次分次服用,并在服药前少量进食。
2.布洛芬混悬液4ml po体温大于38.5℃时,每日不超过4次,两次之间至少间隔4小时(自备);
3.小儿咽扁颗粒4g po bid(自备);
4.居家隔离;
5.目前诊断流行性感冒,为甲流病毒引起,避免服用抗生素,尤其头孢类;
6.不适上级医院随诊。
疗效评估:
2025年10月21日电话随访,患儿家长表示目前患儿已经痊愈,告知之前存在中心粒细胞减少,考虑流感导致可能性大,建议择期复查血常规查看中性粒细胞是否恢复。
询问具体情况如下:
①15日:就诊回家后分4次喂服奥司他韦30mg,未出行恶心、呕吐等不适;仍反复发热,喂服布洛芬混悬液两次,体温可下降至最低37.6℃;自备小儿咽扁颗粒喂服两次。
②16日:早晨起床后体温正常,精神改善,头痛缓解,鼻塞、流涕减轻。继续服药:奥司他韦、小儿咽扁颗粒。
③17、18、19三日均在服药,症状日渐减轻。
病例讨论
1.流感的诊治流程;2.中心粒细胞减少的诊治。
1.流感诊断和治疗。
以下内容引用部分来自《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 年版)》
①诊断明确:流感高发季节+呼吸道症状+发热、头痛+甲流抗原阳性

②分型和评估:轻型患者,但是属于重症/危重症高危人群。


③抗病毒治疗:
原则: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尽早抗病毒治疗(发病48h内);病原学阳性的重型高危人群,即使发病超过48h也需要抗病毒治疗;有传播给重型高危人群的建议抗病毒。
药物选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和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三种。

2.中心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低于1.5×10 9/L的一组综合征,此综合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该患儿既往无中心粒细胞减少、血液病、遗传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等病史。
结合目前流感抗原阳性,考虑流感导致的获得性中心粒细胞减少可能性较大。
建议:①避免使用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其他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②通常是短暂和自限的,故建议择期复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