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诺如病毒感染为前驱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一例分析
病例信息
患儿,女,15个月,因“呕吐、腹泻2天,伴抽搐1次”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及全身各系统(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阴性,但诺如病毒-PCR检测阳性。腹部超声、颅脑MRI、视频脑电图(VEEG)未见异常。综合诊断为“轻度诺如病毒胃肠炎伴良性惊厥”。
经对症支持治疗,72小时后症状消失出院。出院12天后,患儿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 • 运动障碍: 行走不稳(共济失调)。 • 不自主运动: 类似咀嚼的口咽部不自主运动。 • 语言障碍: 语言减少,退化至仅使用简单词汇。 辅助检查结果: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颅脑MRI复查仍正常。 • 脑脊液检查: ◦ 细胞数轻度升高(7×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 ◦ 葡萄糖、蛋白质正常。 ◦ 寡克隆带阴性。 ◦ 病原学检测(包括HSV、VZV、EBV、JEV及二代测序)均为阴性。 ◦ 关键阳性发现: 脑脊液中检测到抗NMDAR抗体,滴度为1:32。 • 血清学检查: 抗NMDAR抗体、AQP4抗体、MOG抗体均为阴性。 • 神经电生理检查: VEEG显示双侧脑前部区域有2-3 Hz的δ慢波和尖波,提示脑功能弥漫性异常伴癫痫样放电。
病例讨论
最终诊断为“抗NMDAR脑炎”。给予一线免疫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2 g/kg)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甲泼尼龙20 mg/kg/d)治疗。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迅速改善。后续改为口服泼尼松并逐渐减量。治疗反应与随访:
治疗后复查,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恢复。VEEG恢复正常,脑脊液淋巴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脑脊液抗NMDAR抗体滴度显著下降至1:1。随访3个月,患儿无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停用泼尼松后病情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