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荔枝一身宝,食养有讲究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07-06 · IP 浙江浙江
361 浏览

养生提示

荔枝一身宝,食养有讲究

健康报(纸质版-2025-07-04,(8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张晋


北京中医药大学 吴梓敬



“南国佳果”荔枝鲜甜多汁,是夏日里不可错过的美味。不仅如此,从果肉到果壳再到果核,荔枝的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养生价值。不过,荔枝虽美味,但食用不可贪多,食养亦有讲究。


果肉甘温,滋养忌贪多


荔枝果肉味甘、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生津、益血、理气止痛的功效。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荔枝果肉“通神益智,填精充液,滋心营,养肝血”,是“果中美品”。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发现,荔枝果肉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粗纤维、胡萝卜素及矿物质,是多糖、多酚、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良好来源。


但荔枝性温,“多食发热、动血损齿”,尤其“上焦有火者,忌之”。中医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10颗阴虚火旺者或糖尿病患者更要谨慎食用。若食用后出现口干、燥热等“上火”症状,古人早有妙方,这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荔枝壳——“食之而醉者,即以其壳煎汤,或蜜汤解之”。


果壳解热,废物变良药


荔枝壳看似无用,中医却视其为宝。荔枝壳味苦,性凉,归心经,能除湿、止痢、止血,尤其善解荔枝肉引起的燥热。《本草求原》言:“荔壳,解荔枝燥热。同白梅,治血崩。”《冯氏锦囊秘录》中记载,荔枝壳包青盐烧灰后擦牙,可治顽固牙痛。现代研究表明,荔枝壳富含酚类、黄烷醇衍生物、儿茶素、原花青素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等作用。


果核散结,行气祛寒痛


荔枝核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是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良药。《本草纲目》指出,荔枝核“行散滞气”,善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对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肿痛、胃脘冷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寒凝气滞证有独到之功。现代研究发现,荔枝核总黄酮是荔枝核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肝纤维化、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而其含有的总皂苷能抑制病毒活性、降血糖、调血脂,多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


推荐药膳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道荔枝食疗方。


荔枝醪糟蛋羹


材料:鲜荔枝肉6颗,酒酿200克,鸡蛋1个。


做法:将酒酿倒入锅中煮沸,打入鸡蛋搅拌成蛋花,关火前加入荔枝肉,加盖焖3分钟即可。


功效:温中补血、健脾开胃。


荔枝大枣汤


材料:干荔枝、大枣各10枚。


做法:将干荔枝去壳、去核,大枣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20分钟即可。


功效:补脾安神、生津养血


荔枝猪肉酿虾仁


材料:鲜荔枝15个,虾仁100克,猪肉50克,鸡蛋1个,陈皮粉、麻油、盐各适量。


做法:将虾仁和猪肉切碎,混合鸡蛋清、陈皮粉、盐及麻油,搅打上劲;将肉馅塞入去壳、去核的荔枝中,隔水蒸10分钟。


功效:滋阴养血、理气和胃。

糖尿病 (659)
1 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