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药学,记录人生—79,网友收藏: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
叙事药学,记录人生—79,网友收藏: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2025-07-6,16:35,收录,辛药师
辛药师收录点评:
这个帖子,反映了本人对抗感染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学动药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体会,涉及到:细菌流行病学,如何看说明书,给药次数和延时给药的关系,原研药和仿制药,医保支付政策前和后,三个篱笆桩理念---等等临床药学研究的各方面心得体会,是几十年临床药学抗感染方面小结。
这个帖子,可以推荐给临床药学同行网友借鉴 ,也可以供各级医院临床线医生参阅。因为,《三个篱笆桩》理念,和临床线抗感染大专家---施毅教授 的“永恒三角”精神相一致【1】【2】【3】。
据本人了解,临床线医生,抗感染专科,接受的理论观念,参差不一,实际临床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相距甚远。
还有,也可供医保部门,如何与临床药学,临床医学,医药供应,真正“三医联动”,从临床实际出发,少些教条。在支付医保基金时,也可多学点临床知识,增加感性认识。本人某一帖中接受“继续教育”,即包含了这意思(原帖一时找不到) 。
用好抗感染药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是开源节流,节省医保基金的法宝,本人某一回忆帖【4】,可去看看。
2025-07-06,16:55,编辑 ,完笔,辛药师
【1】为什么要连续构思““三个篱笆桩”到“ 「永恒三角」”练习作品?
为什么要连续构思““三个篱笆桩”到“ 「永恒三角」”练习作品?
【2】从“三个篱笆桩”到“ 「永恒三角」” ---谈临床药师抗感染会诊临床思维
从“三个篱笆桩”到“ 「永恒三角」” ---谈临床药师抗感染会诊临床思维
【3】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与“三个篱笆桩”理念
【4】看着重庆医学生视频,有感而发
热爱VOO2,点赞,收藏了你的帖子
2025-07-6,06:49
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原帖篇首
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辛老师,
2023-08-03,早上,5:50;
2023-08-03,7:15二次点评
第一次点评:
这个帖子,从理论上对比分析了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他巴唑之间的区别。
临床实际上俩者并不完全吻合。我们研究的结果。
1,细菌流行病学上,俩者对:G-菌的敏感率,基本相似。而临床应用疗效上,药品供应关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只有仿制品,而头孢哌酮供应上,有仿制品,也有原研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商品名舒普深),真正重症感染,疑难杂症,仿制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疗效中等水平,病情迁延不愈。更换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同等药动学药效学理论指导下,疗效立即翻转。
(详细内容见我们课题研究,系列转发在丁香园合理用药版)。
2,文章最后,俩药用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小时一次给药。头孢哌酮,12小时一次给药。
这都是药品说明书上基础信息。
按目前临床细菌流行病学信息,至少全都要8小时一次给药,才能达到常规一般感染的疾病谱的治疗效果。刘又宁主任几次在全国学术会议大会报告中,点了这个要点。
而重症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提升到4小时一次(药品说明书,详见我们学术会议获奖论文,“肺克”感染治疗进展主题)。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研究,更全面体现药动学药效学理论研究的领先地位,详见课题结题报告。
具体要点,
1)提高一天给药次数,加延时给药,对疗效影响,提高给药次数,占主导地位,延时给药,起辅助作用。
2)提高每次给药剂量,仅仅起微小的增效作用。
这个研究结果,对药物经济学研究,起了重大推进作用。
3,最后,更重要一条,“三个篱笆桩”理念,
抗感染治疗中,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用刘又宁主任大会上一句话:当人的免疫力极其低的时候,放到泰能缸里,也没有用。
我们切身体会:
产科病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临床医生8小时一次给药无效,叫我会诊,改为8小时一次,延时3小时给药,当晚见效。
网上有病例总结报告。
辛老师,2024-08-28,补充:讲课件收录引用:
重庆不知名网友提问:产妇阑尾炎,青霉素、头孢过敏,改美罗培南,Q8H,10 天无效,临床主管医生请临床药师会诊。求助,本人建议,原方案改延时3小时,2 天即有效。
2023-08-03,早上,5:50,收录,辛老师
但是 ,推行开药动学药效学理论研究成果,临床为什么会行动缓慢呢?据本人观察,可能主要是付出的辛苦劳动,没有经济效益回报。毕竟增加给药次,延时给药,临床医护线,要多付几倍的工作量。
仔细想想,临床线这种活思想,可以理解。因为,本人在岗时,经常下临床,家属群里,也有众多临床线医护人员,他们的辛苦和无奈,眼见为实。
行政管理线的人员,因为,不接触临床实际,仅从自身的工作目标出发,难有切身体会。
2023-08-03,7:15二次点评,辛老师
需要补充一点:
以上的研究成果,是处于未实施医保管理大普及条件下完成。按近期获得的认知,医保验审需要极其严格条件下,如果本人再去临床会诊,挨处罚款的机会可能每次会诊,都会挨处罚。
因为,本人的脑子里,只有学术为先,少有医保检查要遭自己处罚这根筯,医保政策的学习了解又滞后,药品分级管理又不熟悉。如果事先做功课,要做到预先告知病人或家属,在理论上完全信任,在操作上,估计脑子里一定来不及,思想考虑,先顾及为疗效,又考虑不良反应,再考虑医保是否受处罚款----这么多全方位,兼前顾后,我的精力,自我判断,估计难做到。
这次为家人设计治疗方案,疗效是一夜见效,迁延不愈的病一下治好,但全自费,退休 工资几千元,一下自费几千元药费,一个月退休 金,全泡湯了。
(2023-08-03,9:40 完笔记录。辛老师
原文: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2023-04-06 重症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