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7月7,小暑到,讲养生,防暑补水要记牢

心情驿站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1 天前 · 来自 iOS · IP 北京北京
311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2 项荣誉

明天就是7月7 了,是小暑节气。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也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今年入夏以来气候特别炎热,这对于儿童与老年人群的健康是一大挑战

为了平安度过盛夏,我们需要根据季节变化注意养生,如衣食住行各方面需要关注细节

比如

穿衣——

 穿着通透,纯棉真丝为好,勤洗勤换

比如饮食方面——

饮食以新鲜、 清淡、汤汤水水为好,适当可以增加水果,因为出汗多,菜中适当补充盐分,外出需要携带含糖盐的饮料,及时补充出汗的丢失。

比如

住的方面

居室注意自然通风为最好,空调不要低于26-27℃(太低,与外面高温的差值大于5-6,会增加人体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或者尽量不用空调,

开电风扇,也是低速中速适宜就好,还要注意后背不要受风,要保暖,预防暑湿感冒。

比如

出行方面

尽量安排避开上午11点到下午3点高温时段的外出。

早晚气温凉爽时老人可以外出活动。一定牢记避开中午时间,外出需要带水,间断主动小量喝水,可以喝绿茶预防中暑(冬天喝普洱茶)还可以喝点中药养生茶(百合,枸杞子,白萝卜,菊花等)

外出注意遮阳戴帽;可以戴草帽,或者要打伞,保护好头部。

img


丁香园的日历也提醒需要保护唇部皮肤:

img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南方大部分地区东旱西涝,应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中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啊😆

小暑起居

进入小暑以后,气温逐渐升高,进入夏季,天气由“热”向大热且潮湿”的天气转变,暑湿交杂,易导致人心情烦躁不安,应警惕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湿气重有可能诱发关节炎等疾病。

此时需要在早晨、傍晚,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如慢跑、太极拳、游泳等,避免及剧烈的运动。调情志,常户外活动,重作息。

盛夏时节易感染皮肤性疾病,应注意皮肤卫生,常洗澡,保持皮肤干燥。 

盛夏吃什么呢,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需补充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

小暑节气的食谱,您有好的介绍吗?

img

预祝各位亲安全度夏!🌹💕

9 1 1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