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让人焦头烂额的网脱手术

70几岁的婆婆,左眼视野缺损视力下降1年,视力眼前手动,晶体混浊,眼底可见整个视网膜脱离、高度隆起。诊断为左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因病情严重,建议请上级医院教授会诊手术,患者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没办法,我们硬着头皮上,切除玻璃体,发现视网膜颞上方一小马蹄孔(约1/2PD大小)。TA染色尽可能切净玻璃体,用玻切头在脱离的视网膜表面负压吸引,视网膜没有明显飘动(是不是意味着表面的玻璃体切的很干净了?)在裂孔处用玻切头吸了半天,似乎没有下液往外流,脱离的网膜也没有平伏的倾向。行气液交换,网膜还是没有复位。注入重水,重水到达的平面,网膜平伏,但到达裂孔的界面,就不再打重水了,重水界面以上的视网膜还是脱离状态。继续用玻切头对着裂孔吸下液,还是吸不出,重水界面以上的网膜还是无法复位。重新气交。被重水压平的视网膜很快又重新飘起来了。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网膜没有复位,按正常的方法打激光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助力顶压,把裂孔处的视网膜与下方脉络膜强行贴合打激光(跟做冷冻的感觉一样)。因为视网膜下有大量积液,所以硅油打了3ML就满了。手术全程花了2小时40分。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台失败的手术。术后连续几天我都没有特意关注这个病人, 一方面是有其它事情确实有点忙,另一方面心里没有信心,眼内肯定是一团糟,不排除硅油已到网膜下面去了。
今天不忙,特意散瞳检查了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视网膜竟然完全复位了。只是硅油没有完全填充满,下方还有1/3范围是水液层。幸运的是裂孔在上方,只要体位好,这点硅油也能发挥顶压的作用。
然后我一直在思考,视网膜最终复位了,说明视网膜并没有僵硬,更没有缩短,那为什么术中反复处理,视网膜总是无法复位呢?用玻切头吸视网膜下液,是不是一定要伸到裂孔里面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