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
病例信息
患者男性,69岁, 以"发现"PSA升高"10天。"为主诉入院。2 查体: 双侧臀部皮肤肤无红肿, 未见明显手术疤痕, 双肾区平坦, 双肾未触及, 双肾区无压痛, 双肋脊点、肋腰点无明显压痛, 按压双肾区及上腹部时血压无升高, 双肾区无明显叩痛, 双肾区未闻及异常血管杂音。沿双侧输尿管行程无压痛, 膀胱区平坦, 无明显压痛, 叩诊鼓音。男性外阴, 阴毛分布正常, 阴茎发育正常, 尿道口无红肿、渗液, 双侧阴囊内可触及睾丸、附睾, 未见异常, 双侧精索未扪及异常, 输精管可触及, 未及曲张的精索静脉。Valsalva试验阴性。肛检: 肛门括约肌紧, 肛门无畸形、湿疹、肛裂、痔疮、脱肛、肛瘘, 肛门环无狭窄, 直肠壁光滑无狭窄、息肉, 膀胱直肠陷凹未触及肿块, 前列腺I度肿大, 质地中等, 中央沟消失, 表面光滑, 界清, 未触及结节, 无触痛,未及双侧精囊, 指套未丰见血迹。3 辅助检查: (2025-05-12) 县医院 TPSA+f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1.830ng/ml,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11.140ng/ml, 游离前列腺抗原比值(FPSA/PSA) 0.164; (2025-05-15) 县医院 盆腔MR示: 1 前列腺右侧基底部局部异常信号, 考虑前列腺Ca可能性大 (PI-RADS 4分), T2N0), 建议穿刺活检; 2.良性前列腺增生;3 慢性膀胱炎。
临床诊断:1.前列腺腺泡腺癌 T2NOMO 2.前列腺
增生 3.高血压 4.2型糖尿病 5.焦虑状态 6.右肺小结节 7.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
手术治疗: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 臀部垫高约10cm, 置肩托, 取头低脚高位约15度。常规消毒铺巾, 留置气囊导尿管一根。于脐部下缘处作约2.0cm的纵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 切开腹白线,逐层切开进入腹膜外脂肪层, 放入10mm穿刺器, 充入CO2气体, 气压维持在10 - 15mmHg, 从A孔置入窥镜, 分别在脐水平左外下3CM (B孔)、右外下3CM (C孔) 处作1.0CM切口, 直视下放入10mm穿刺器, 置入超声刀和分离钳, 超声刀游离盆腔周围组织, 充分暴露盆腔左右两侧空间。双侧髂前上嵴内上方3cm处分别作5mm切口, 在腹腔镜直视下置入5mm穿刺器。腹腔镜入下腹部腹膜外腔系后观察, 从耻骨联合处向近心端游离, 游离前列腺前面脂肪至膀胱颈部, 排空膀胱, 超声刀沿膀胱颈切开膀胱, 排空导尿管球囊, 直角钳提起导尿管尖端以暴露前列腺底部及两侧, 见前列腺周围组织水肿、粘连, 超声刀仔细游离边切边电凝止血, 超声刀于前列腺与直肠间狄氏筋膜处分离, 左右两侧完整游离出精囊腺、输精管, 距离输尿管壶腹部2CM处超声刀剪断左右输精管, 超声刀游离前列腺两侧韧带, 于前列腺筋膜内侧游离前列腺双侧面, 直至前列腺尖部。超声刀于耻骨联合与前列腺尖部再次游离, 将前列腺尖部两侧超声刀慢档离断, 保留尿道, 导尿管在位下, 剪刀剪断尖部尿道前部, 退出尿管于前尿道, 完全离断尿道, 移去前列腺精囊标本, 超声刀分别游离左右侧盆腔淋巴结, 无损伤抓钳与超声刀钝性予锐性相结合, 游离出双侧盆腔淋巴结, 留作术后病理。用3 - 0倒刺线将狄氏筋膜残端与尿道括约肌后壁中线结构缝合, 再缝合至膀胱颈部后壁筋膜, 3 - 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尿道 - 膀胱颈部, 重新置入F20三腔硅胶导尿管, 于膀胱内注水100ml, 未见明显外漏。再用3 - 0的倒刺线将膀胱颈前部壁浆肌层缝合悬吊于耻骨前列腺韧带。再次观察手术视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 将于盆腔低位置切口引流管一根, 并于左下腹切口引出固定。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后, 关闭切口。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术中出血约200ml, 未输血。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一个半月复查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