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舒必利注射液:精神科临床中突破违拗拒食拒药困境的关键工具

精神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06-19 · IP 江西江西
993 浏览

在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面对严重违拗、拒绝进食、抗拒服药的患者,医护人员常常面临治疗上的难题。这些患者不仅自身健康风险极高,也给病房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舒必利注射液凭借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和给药途径,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武器。

一、违拗拒食拒药:精神科急症与治疗困境

常见于严重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尤其是紧张型)、严重抑郁症伴木僵、分裂情感性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患者常出现顽固性违拗、拒食、拒药。

严重后果: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衰竭、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精神症状无法控制,病情持续恶化。

治疗瓶颈:口服给药途径失效,沟通劝说无效,躯体状况恶化又可能增加麻醉风险,常规治疗手段束手无策。

二、舒必利注射液:药理特性契合治疗需求

强效抗精神病作用:作为苯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舒必利主要阻断中脑边缘系统的D₂受体,有效控制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阳性症状,改善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尤其在中低剂量时),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显著激活/振奋效应:相较于传统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舒必利具有独特的振奋、激活作用。这是其解决木僵、退缩、违拗症状的核心优势。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运动性抑制,使其从缄默、不动、抗拒的状态中“唤醒”,恢复基本的活动、进食和服药意愿。

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相对):

锥体外系反应(EPS)较轻:对黑质-纹状体通路D₂受体亲和力相对较低,EPS发生率低于传统高效价药物(如氟哌啶醇)。

心血管影响较小:对α₁受体和M受体作用弱,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口干便秘等副作用较少见。

镇静作用弱:不易导致过度镇静,利于观察病情和促进活动。

注射剂型的核心优势:

绕过口服障碍:直接解决患者拒服药物的首要难题。

快速起效: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需谨慎,遵医嘱)能更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迅速发挥作用,尤其适用于危急情况。

保证药物足量摄入:确保治疗剂量的准确给予,避免因藏药、吐药导致的治疗失败。

三、临床应用策略与要点

目标患者: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尤其紧张型)、严重抑郁性木僵、其他精神障碍伴显著违拗拒食拒药症状者。

给药方案:

常用途径:深部肌内注射(IM)为主。

剂量:需个体化。通常起始剂量较低(如100-200mg/日),根据耐受性和反应逐渐调整。治疗剂量范围较宽(常用200-800mg/日,分1-2次注射)。具体方案需严格遵医嘱。

疗程:作为急性期干预手段,主要用于快速控制危机状态(违拗拒食拒药)。一旦患者症状改善,能合作进食服药,应及时转换为口服剂型继续治疗。避免长期依赖注射剂型。

疗效观察:

核心指标:违拗行为改善程度、开始自主进食饮水量、接受口服药物的意愿和行为、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退缩)的缓解情况。

精神症状改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的变化。

躯体状况监测:生命体征、脱水/营养指标(电解质、白蛋白等)、感染迹象(如吸入性肺炎)。

重要注意事项:

短期桥接:强调其作为“桥梁”过渡到口服治疗的角色定位,避免长期注射。

个体化用药: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老年、体弱、肝肾功能不全者需特别谨慎,起始剂量更低,加量更慢。

不良反应监测:虽然EPS相对较轻,仍需警惕(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类帕金森症)。监测泌乳素升高(可能导致闭经、溢乳、性功能障碍)。罕见但需警惕恶性综合征(NMS)。定期评估心电图(尤其有心血管病史者)。

精神分裂症 (129)
9 5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