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从“入组规模”到“疗效突破”:“珠峰”项目福建双优成绩的成功密码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06-13 · IP 福建福建
1005 浏览
img

引 言

历经七载攻坚,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样本量最多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治愈公益项目——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传来捷报!此项目在2025年4月底达成3万例患者入组的宏大计划,并超额实现8848例临床治愈的总体目标。那么,“珠峰”项目究竟是如何进行的?项目顺利完成整体目标的关键是什么?临床医生如何解读“珠峰”数据?本刊特联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珠峰”项目管理委员会推出系列专访,以飨读者。


对话实录

问题一、请问贵院从何时开始参与“珠峰”项目?目前福建省“珠峰”项目开展情况如何?作为福建省的项目基地医院,您认为“珠峰”项目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对福建省CHB防治工作是否产生深远影响?

江家骥教授:“珠峰”项目于2018年4月19日正式启动,2018年5月20日,福建省随即召开了全省启动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福建省基地医院,是全国第一批加入“珠峰”项目的医疗机构。福建省共有33家项目医院,累计筛选4,368例患者,成功入组3,247例,在全国排在第二位。

项目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第一,福建省有33家医院参与“珠峰”项目,医生被广泛动员起来。第二,宣传到位,使更多患者了解“珠峰”项目,知道CHB可治可愈。

谈到“珠峰”项目对福建省CHB防治的影响有哪些?

第一,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我国也制定了健康白皮书,要将死亡率、发病率降下来。“珠峰”项目的成功执行,使更多的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无论是对患者的家庭、社会以及整个全民公共卫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目前慢性HBV感染被作为慢病管理,我国已将慢病管理列入全民管理,而福建、广东、海南三省作为试点单位,要求CHB做到早筛、早诊、早治。通过“珠峰”项目的成功执行,福建省锻炼了一批医生队伍,这将为CHB早筛、早诊、早治提供充足的医生队伍。同时,“珠峰”项目的成功开展,患者认识到CHB可防可治可愈,让患者更有信心,为福建省CHB防控工作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助力。


问题二、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病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制定个性化的CHB临床治愈治疗方案?

朱月永教授:临床治愈是现阶段CHB治疗的理想目标。现阶段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另一类是干扰素治疗。当前,获得CHB临床治愈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包含干扰素或基于干扰素的治疗。那么,如何预测干扰素治疗能否取得良好疗效,可参考以下几个指标。

一是患者基线状态,如年龄越轻、性别女性、转氨酶水平相对较高、病毒载量较低等。

二是患者的基因型,一般认为基因型a型和b型的患者疗效较好,但我国人群主要基因型是b型和c型,所以,我们基因型b型的患者疗效更好。

当然,对任何患者的治疗都应追求个性化治疗,尤其是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治疗12周、24周相应指标的变化,来判断能否取得良好的疗效。


问题三、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等药物进行治疗时,如何把握治疗的时机、疗程和剂量?

江家骥教授:该问题可从两个维度解答。

第一,哪些患者适合加入“珠峰”项目,有相应的入组标准,即核苷(酸)类似物经治一年以上、HBsAg<1,500 IU/mL、HBV DNA检测不到、HBeAg阴性、年龄小于60岁均可入组。

第二,随着“珠峰”项目的成功开展,医生和患者都认识到,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手段。基于此派生出一些治疗,如部分患者未接受过治疗,特别是ALT水平较高,而年龄相对较轻,此类患者启动治疗即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部分患者或可达到临床治愈。早年认为非活动的HBsAg携带者不需治疗,按照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年龄超过30岁即需治疗,现在我们有了“珠峰”项目的经验,为其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为基础治疗,可在相当大比例的患者中实现临床治愈。


问题四、CHB临床治愈过程中,如何平衡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有效的不良反应管理措施?

朱月永教授:相比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治疗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相对较多,如畏冷、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以及疲乏无力等。

出现副反应时,应评估患者可能的获益与副反应之间的平衡,若疗效极为显著,仅出现乏力,而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都在允许范围内,可采取继续治疗或根据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程度进行剂量调整。

当然,我们一直强调干扰素治疗要个性化,患者如果治疗出现平台期,未见明显改善,则可暂停治疗,1-3月后重启治疗。

福建省在江教授带领下,一方面利用“珠峰”项目的培训班,一方面还特别组织了讲师团,针对干扰素应用进行巡讲,以提高基层医生临床技能,并有效处理副反应,帮助更多慢性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