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7%医务人员收入下降!多家三甲医院降薪现象引发关注,原因为何?
全国性医务人员降薪潮还在持续。
近期,多家三甲医院医生在社交媒体反映收入降低30%或“腰斩”。某三甲医院外科医生透露,去年绩效工资直接“腰斩”,夜班费从单次130元降至65元,基础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所剩无几,部分科室医生月收入不足5000元;某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24年9月起停发基础绩效,全院医护月收入普遍降至3000元左右,有住院医师仅靠浮动绩效勉强维持生活,内科科室医生主诊30名患者月奖金仅2000元……

据了解,医生降薪多针对绩效工资,波及当地头部医院。2025年初,某三甲医院、某二甲医院等也提出要“过紧日子”,可能涉及降薪。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降薪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超57%医务人员收入下降
《医疗人才 2024 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发布
医务人员的收入问题是社会各界一直关心的话题,华医网今日发布《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该报告统计了29469名医务人员的薪资变化、工作满意度、就业倾向等情况。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医务人员2024年薪酬下降的占比达57.9%,相较于去年调研报告中「37%的医务人员薪酬下降」增加了20个百分点,薪酬下降呈扩大趋势。

图片来源:华医网《医疗人才 2024 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
二三级医院降薪人员占比超过一级医院,且主要来自于绩效奖金的降低。

图片来源:华医网《医疗人才 2024 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降薪人员占比超过民营医院。

图片来源:华医网《医疗人才 2024 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
一般而言,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三部分构成。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占比大致呈“三七开”或“四六开”,绩效工资占大头。
基本工资取决于员工工龄、职称和岗位;绩效工资由医院与科室二次分配形成,由医院分配给科室,科室再根据工作量、职称级别分配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