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这个世界怎么了?

发布于 2 天前 · 浏览 1.4 万 · IP 上海上海
icon水木水生木、dxy_oqrtmxe8、隔壁老猫 已点赞

不吐不快!

昨夜的夜班,忙碌得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风暴。时针刚划过 12点,120送来一位 43 岁的中年男性,他已与鼻咽癌鏖战六年。120 急救人员到场时,他的心脏已停止跳动,120立即展开心肺复苏。由于患者存在困难气道,120尝试插管失败,面罩给氧,便火速送往医院。​

当担架推进抢救室,心电图一直线。我俯身查看,患者的牙关紧咬,打不打开,平时鼻胃管鼻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打开,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混沌 —— 口咽部的正常结构早已被肿瘤侵蚀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团血肉模糊的组织,根本无法分辨解剖结构。而且患者的身体已经僵硬,这意味着死亡已悄然降临一段时间,此时再进行插管抢救,在医学常理看来,意义微乎其微,四个字,没有意义!​

想与家属沟通,他的老婆居然没来!我立即拨通了患者妻子的电话,想要与她沟通当前的情况,解释抢救可能只是徒劳。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孩童的哭闹声,以及她平静却坚决的回应:“我在家带小孩子,无论如何,请你们积极抢救。” 我难以理解,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为何她不愿亲临现场?王德法!

尽管疑惑与不解,尊重家属的意愿是医者的职责。我、住院总医师和麻醉科医生三人试图找到插管的突破口。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真是汗流浃背,手提的都没力气。开始打不开嘴—— 看不清结构—— 看到一条缝—— 尝试插管—— 插不进到缝隙—— 插到缝隙进不了管子—— 根本无法进入。​真心想大手一挥一屁股坐下来。

正当犹豫是否要进行气管切开这一创伤性更大的操作时(关键没有意义),麻醉师决定再做一次尝试。撤出导丝,缓慢旋转软管,尝试数次,奇迹般地,软管竟顺着狭窄的通道滑了进去。

这场抢救结束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从医学角度来看,对于已经死亡且存在严重解剖结构破坏的患者,如此高强度的抢救,真的能挽回生命吗?它是否违背了医学的 “不伤害原则”?而从人文关怀的层面,家属坚持抢救的背后,或许是难以割舍的情感,是对生命的不舍与眷恋。但在这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平衡医学的理性与人性的温度?​

这件事,我不得不反思,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生死,如何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更合理、更有人性的抉择。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或许,答案就藏在我们对每一个生命故事的思考与感悟之中。

然后说一句:急诊,gou都不干!

最后编辑于 2 天前 · 浏览 1.4 万

29 8 3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